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BMI值有可能低估年輕女性的肥胖率
2010.04.27
BMI值有可能低估年輕女性的肥胖率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將女性肥胖標準訂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男性則是大於25。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是將肥胖標準訂為女性體脂肪大於35%,男性體脂肪大於25%。最近美國一份研究發現,體脂肪大於35%的育齡婦女中,有將近一半的女性BMI值並未達到肥胖的標準。 這份前瞻性的研究包含555位20-33歲的婦女,研究人員使用雙能X光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測量身體脂肪組織量。結果發現有36.9%的婦女BMI值大於30,但是有63.1%的婦女體脂肪大於35%。 研究人員表示,BMI值是一項簡單、容易計算的體位標準,對促進公共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這樣的計算方式有可能過於簡化了。BMI值最普遍的爭議就在於計算過程中無法分辦脂肪和肌肉,而脂肪與身體的比例因為族群、人種的不同,也會有所差異。 研究指出,整體來說BMI值作為肥胖標準的敏感度(sensitivity)為57.7%、特異度(specificity)為98.5%。研究人員並不建議將BMI值改為與WHO一樣用體脂肪作為基礎的標準,而是認為應該要針對族群、種族校正BMI的標準,以增加準確度。 資料來源:婦產科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 備註:我國衛生署的成人肥胖定義: 過輕:BMI<18.5 正常:18.5≦BMI<24 過重:24≦BMI<27 肥胖:27≦BMI 若BMI值沒有超過標準,但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也稱之為「肥胖」。      
+ read more
某些化學物質影響青少女發育
2010.04.12
某些化學物質影響青少女發育
最近一份美國的研究發現,青少女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中會導致早熟或青春期延遲,也可能提高日後的健康風險。這些化學物質一般稱為「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ors),它會干擾內分泌或荷爾蒙,「酚」(phenols)、「鄰苯二甲酸」(phthalates)和「植物性荷爾蒙」(phytoestrogen)都屬於此類化學物質。市面上的指甲油、化妝品、香水、乳液、洗髮精等為了增加耐久性及香味都會添加這些化學物質;此外,也會出現在一些塑膠製品中,或是用來製成藥品和營養補充品的外層,以達到緩釋藥劑的效果。 這項研究總共包括1,151位6-8歲的青少女,而上述三種化學物質在所有參與者的尿液中都檢測出陽性反應。研究發現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和「植物性荷爾蒙」與青少女胸部提早發育有強烈的相關性,而在乳液、洗髮精等個人用品中所含的「鄰苯二甲酸」也與胸部、陰毛提早發育有關。此外,這份研究也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在青少女的發育上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過去已經有研究顯示青少女早熟可能會有醫療上的負面影響,例如:日後糖尿病、癌症的風險;而這份研究則發現某些化學物質會影響青少女的發育。研究人員表示,乳腺在發育的過程中,某一個時期是特別敏感脆弱的階段,因此,暴露在這些化學物質中有可能會影響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環境衛生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女性痛風的風險因子
2010.03.31
女性痛風的風險因子
痛風是一種普遍的關節炎,因為血液中尿酸的濃度過高所引起,當關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時,會形成尿酸結晶,引起關節腫脹與發炎。過去一般認為痛風是男性的疾病,但是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老年女性痛風的問題也相當嚴重。最近有一篇研究發現肥胖、高血壓、飲酒等是女性痛風的主要風險因子。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_Framingham Heart Study_)中部分參與者的資料,總共包括的2,476位女性和1,951位男性;研究開始時,參與者都沒有痛風的症狀,女性的平均年齡為47歲,男性為46歲。研究人員長期追蹤了參與者的尿酸濃度和痛風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飲酒、用藥、血壓、血糖、膽固醇和更年期狀態。這份研究總共追蹤了52年,大約在研究追蹤了28年後,女性出現104個痛風個案,男性則有200個;痛風的發生率在男性約是4‰,女性則是1.4‰。 研究發現女性尿酸濃度超過8mg/dL(每百毫升血液8毫克)時,罹患痛風的風險比尿酸濃度低於5mg/dL的女性高出46倍;而在同樣的尿酸濃度下,女性罹患痛風的風險比男性低許多。此外,和女性痛風有關的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年齡的增加、肥胖、飲酒、利尿劑的使用和高血壓。 資料來源:關節炎與風濕病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    
+ read more
醫院公司化、醫療階級化!馬政府修法揚棄國家醫療價值,只為圖利財團?
2010.03.01
醫院公司化、醫療階級化!馬政府修法揚棄國家醫療價值...
    行政院提出醫療法的修法,規定未來醫療專區從事國際醫療業務的私立醫療機構,可以用公司方式設立!此舉非旦前所未見,更將對國內醫療環境產生重大衝擊,並迫使醫療人員失去自主性,揚棄醫療價值! 一、「醫院公司」賺錢擺中間,民眾健康放兩邊!   法律之所以規定醫院必須以財團法人的方式設置,乃是因為醫院有其社會服務的公益性質,與一般公司成立的目的不一樣。對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賺錢,而不是醫療倫理。現行醫療法規定,醫療機構若由社團法人設立,必須有三分之二的董事具備醫療專業、若為財團法人,亦須有三分之一的董事具備醫療專業,一旦醫院公司化後,將由不具醫學專業的人擔任董事,到時做為受雇者的醫師是要以民眾的健康為首要考量還是該以老闆的利益、公司的利潤為主?健康醫療商品化的結果將會嚴重影響台灣的醫療環境,也違背健康為基本人權的精神。 二、國際醫療專區只看外國人跟有錢人,醫療嚴重階級化!   衛生署雖然口口聲聲說國際醫療不吃健保,但是,卻忽略了這些變成公司的醫院將會重金延攬資深的醫師,讓好/名醫師通通都跑去看老外跟有錢人,動搖台灣醫療基本價值。國際醫療專區等於階級專區,政策一旦實施,台灣的醫療服務將會區分等級,頭等是老外跟有錢人,他們可以在美輪美奐的「醫院公司」裡接受一流的治療,但用健保看病的一般民眾所,只能接受二流治療!   政府用國家資源培育出來的優秀人才、用納稅錢蓋的專區,不是給一般老百姓使用,而是要服務老外和有錢人!這樣合理嗎? 三、國際醫療專區只是幌子,獨厚財團與外資才是本意!   馬政府花大錢以成立國際醫療專區為名,讓這些「醫院公司」享有租稅優惠,顯然是要將國際觀光醫療集中辦理,然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國際觀光醫療,是以結合當地的醫療及觀光資源方式為政策方向,現在政府卻又政策大轉彎,想要集中辦理,如此一來,不但無法帶動地方觀光,同時,現行在政府規劃下從事國際醫療的醫院,因為他們不是「專做國際醫療」,也無法進入專區享受租稅優惠,造成專區以外的醫院經營更為困難!我們不明白的是,現行法令並未禁止任何醫院從事任何國際醫療服務,傑出的台灣醫療機構或醫療團隊,如台大、榮總、長庚等,早已「揚名海外」,若只是要推動國際醫療,根本不需要修法讓醫院公司化。政府這樣的政策,只是假借推行國際醫療的名義,行圖利財團與外資之實!同時,這種看外國人營利、看本國人非營利的「一國兩制」,擺明將外國人的醫療需求變成賺錢的工具,將嚴重損及台灣的國際形象。 四、政策大轉彎,浪費人民納稅錢!   原本國立新竹醫院籌設計畫,是計畫在新竹成立國家級醫學中心,設立臨床醫學中心,並整合署立新竹醫院、署立竹東醫院,改善當地醫療資源,解決新竹重症患者必須後送到台北的問題,並作為新竹生醫園區的臨床試驗中心。衛生署原計畫於99-108年編列88億5211萬8千元的預算,99年度亦已編列1億元。現在行政院竟然要把國立新竹醫院BOT成國際醫療專區醫院,從服務一般民眾,改為服務外國人跟富人!同時,國際醫療專區醫院並非攸關民生重大事業,為什麼需要國家以BOT的方式進行?此舉除了為全球罕見將公立醫院私營化外,不但有違法之虞,也令人質疑新竹生醫園區的政策定位到底是什麼?   彼得杜拉克曾經嚴正指出:「教育與醫療是兩大不能市場化與商品化的國家資產」,然而我們的政府竟然企圖販售國家資產與醫療價值!因為醫療的商品化會嚴重將一個國家導向階級化,極度資本主義化的美國,正在推行醫療平權的全民健保之際,台灣卻由政府帶頭企圖將醫療階級化!政府如何能迫使醫師放棄從醫誓詞:無論階級、黨派、性別、種族,在醫療面前,一律是平等的中心思想?如何能說服民眾台灣境內竟然擁有只從事某種階級服務的醫療機構沒有違憲?當台灣民眾在急診室排隊等病床時、當國內醫療人員處境日漸艱難時、當健保經營捉襟見肘時、當醫療品質受到挑戰時,政府卻花大錢幫外國人及有錢人蓋醫院、設專區,到底是要圖利誰?可以確定的是,台灣人除了接受二流醫療品質之外,一點好處都沒有!  
+ read more
基因可以申請專利嗎?
2010.02.09
基因可以申請專利嗎?
美國聯邦法院上個星期舉行了一場聽證會,討論人類的基因是否可以申請專利。這場訴訟案挑戰了美國政府賦予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Myriad Genetics Inc)BRCA1、BRCA2基因專利的權利。研究已經發現BRCA1、BRCA2這兩種基因若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而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發展了一種基因檢測的方式,只要透過血液檢查就可以測出BRCA的基因是否突變。 這場聽證會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公共專利基金會(Public Patent Foundation)代表美國醫學遺傳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分子疾病協會(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及十餘位個人提出訴訟;被告則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專利商標事務所(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猶他大學的研究基金會(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約二十位的原告中,其中一位是43歲的婦女Lisbeth Ceriani,Ceriani的醫生在診斷過後建議她進行BRCA的基因檢測,但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卻拒絕進行Ceriani的檢測工作,因為他們不接受Ceriani的保險;且自從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相關的專利權之後,只有該公司得以進行BRCA基因的檢測;最後Ceriani只好放棄進行檢測。 這場訴訟的重點在於原告針對該公司的權利提出質疑,認為「自然存在的東西」不能申請專利。這場聽證會達成幾點共識:一、新研發的藥物、治療、醫療器材、甚至特定DNA的定序方法等,都可以申請專利。二、專利法禁止任何的自然現象與自然產物申請專利,因為這些產品並非由人類所發明。此外,雙方也都同意人體內的DNA屬於自然產物,因此,不能申請專利。但是,被告主張「將BRCA基因從DNA中分離的過程」和「基因突變與癌症的相關性」都是可以申請專利的。 原告駁斥這樣的說法,認為人類的基因是被「發現」、而不是被「發明」;不論基因分離的過程多麼複雜、精密,都不會改變DNA的結構,因此,基因本質上仍屬於自然產物,且基因突變也屬於自然現象,不得申請專利。 原告也表示,政府一開始就讓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基因相關的專利權就已經違反美國憲法,因為基因的專利讓其他學者不得從事與該基因相關的研究,也就是說基因的專利權不但對科學研究沒有助益,反而阻礙了相關領域的發展;例如,在政府核准BRCA的專利權之前,許多研究人員都從事BRCA的相關研究,但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專利權之後,除了該公司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進行相關研究。對婦女健康來說,原本有許多研究人員或臨床醫師可以進行BRCA的檢測,讓婦女知道檢驗結果,但是,因為專利權的關係,他們被禁止做相關的檢測。 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則辯稱,對從事BRCA基因和相關檢測的研究人員來說,專利權是必要的基礎,若禁止相關的專利權,整個生物科技產業的研發工作將會瓦解。 這起訴訟的裁決將會在幾個月後出爐。目前大約有20%的人類基因已被取得專利,而這場訴訟的結果將可能在基因研究的領域帶來重大的改變。    
+ read more
脂肪可能促進青少女骨質健康
2010.01.18
脂肪可能促進青少女骨質健康
青少女的成長過程中,脂肪對於骨質密度的發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研究發現如果女性在青春期發育時體內的脂肪不足的話,有可能會增加日後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這份研究測量了4,005位青少女與青少年的皮質骨量(cortical bone mass),參與者的平均年齡是15.5歲。研究結果發現脂肪重量對骨質密度有絕對性的影響,特別是在青少女的骨質健康上,脂肪對青少女骨質密度的影響比青少年高70%。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也發現脂肪對骨質的影響,在青少年和青少女身上是不一樣的。青少女的脂肪和皮質骨量成正比,也就是脂肪較高的青少女,皮質骨量也較高;但是,青少年的狀況卻是相反的,越精瘦的青少年,皮質骨量越高。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