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育健康

瑞典婦女成功進行子宮移植 男人懷孕將可期?
2014.01.15
瑞典婦女成功進行子宮移植 男人懷孕將可期?
  近日在瑞典出現一項突破性的實驗性手術,九名先天性無子宮或因病摘除子宮的女性接受親戚所捐贈的子宮,成功完成子宮移植手術,未來若這項手術的安全性與效益得到證實,對同樣狀況的女性來說將是一大福音,而男性要懷孕生子在未來可能也並非是天方夜譚。 具救命性質的器官移植在過去幾十年已相當普遍,包括心臟、肝臟與腎臟移植,也愈來愈多醫師會替病患進行手部、臉部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移植,以幫助病患改善生活品質。不過子宮移植是第一項屬於暫時性(懷孕兩次後須摘除)、為了讓婦女完成生育功能的移植手術,因此為器官移植又開啟了新的一頁。   研究主要領導者Mats Brannstrom博士表示,手術並未將移植的子宮與婦女的輸卵管連接在一起,所以她們無法自然懷孕,但透過體外受精冷凍胚胎再植入的技術,這些婦女是可以擁有自己血緣的孩子。研究將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執行這項技術,不過研究也承認無法保證婦女一定會生出小孩,但仍對此抱持著樂觀態度。   這九位接受子宮移植的女性年紀約30多歲,目前在子宮移植手術後子宮狀況皆良好,大部分在手術後六個月就開始有月經。只有一位出現感染情形、幾位有輕微排斥狀況,但沒有人在手術後需要積極性照顧,都是在醫院待幾天就能返家。   雖然這項手術是一大進步,但英國子宮移植機構主席Richard Smith博士回應表示,在英國只能使用即將死亡者或死者的子宮進行移植,並不像瑞典一樣使用活體移植,這非常具爭議性。再者,子宮切除手術對捐贈者來說有很大的健康風險,因此英國政府不會認為讓捐贈者經歷一個不是要救人命的手術是合乎倫理道德的。   此外,Smith博士也指出,接受子宮移植後,在懷孕過程中,胎兒是否能從胎盤獲得足夠營養且血流是否正常是重要的問題。而且,接受子宮捐贈的婦女會需要持續使用抗排斥藥物,不過目前在腎臟移植的資料中尚無任何跡象顯示寶寶因這類藥物而提高疾病風險,但藥物可能會造成婦女出現高血壓、腫脹及糖尿病,更提高某些癌症風險,因此在懷孕最多兩次後就須摘除子宮。   資料來源:Yahoo News    
+ read more
台灣女人連線出席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3版孕婦健康手冊」專家諮詢會議、「育嬰寶盒」研商會議
2013.11.14
台灣女人連線出席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3版孕婦健康手...
  「103版孕婦健康手冊」專家諮詢會議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婦女健康權益,今年10月30日受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之邀,出席「103版孕婦健康手冊」專家諮詢會議,針對該手冊內容修改之篇幅提出意見。當天出席會議人員包括台灣婦產科醫學、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台灣母胎醫學會、台灣醫用超音波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等代表,台灣女人連線及婦女新知基金會為婦女團體代表。   會中台灣女人連線針對手冊所提的意見如下,包括:一、關於要告訴準媽媽生男生女一樣好,不應引用女兒會比較貼心及會照顧年邁、生病父母的研究論點說明生女兒的好處,這樣易將女性與照顧角色連結,加深性別刻板印象。二、簡易評估產婦是否可能有產後憂鬱症的2個問題並非最終的診斷標準,因此於文字表達上不應過於武斷,以避免造成產婦過度的恐慌。三、手冊中母乳哺育章節內容缺乏提供無法或不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其他哺育寶寶的衛教內容,同時也未說明進行母乳哺育的缺點與母嬰同室的安全風險。四、產後健康管理中避孕方法的部分,缺乏告知婦女子宮內避孕器及口服避孕藥的風險,僅提供效益,正確的方式應是提供婦女用藥的正反面資訊,供婦女依照需求與醫師討論再進行選擇。   此外,當天針對「多元生產選擇」章節修改內容,婦女團體皆認同生產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非醫療因素需求,應盡量避免進行剖腹產,而在文中也是依此邏輯撰寫,惟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與醫用超音波醫學會代表反映,文中陰道產及剖腹產的優缺點內容呈現偏頗,有失平衡,因此婦產科醫學會將再提供相關資料,待國民健康署統整後再重新檢視內容。   「育嬰寶盒」研商會議   近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欲效法荷蘭贈送懷孕婦女育嬰寶盒之措施,提供新生兒衣物、溫度計等用品,以及給嬰兒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根據國健署說法,透過此方式荷蘭的嬰兒死亡率逐年降低。   今年11月13日台灣女人連線受邀出席國健署「育嬰寶盒」研商會議,於會中本會代表與在場多位與會者都針對提供育嬰寶盒與嬰兒死亡率降低之間關係提出質疑,再者,嬰兒發生猝死的原因眾多,發放育嬰寶盒實際上可能也無法真正達到降低嬰兒猝死率之目的。國健署對此表示,嬰兒發生猝死雖原因仍不明,但媽媽與寶寶共床發生意外的人為因素是目前能透過育嬰寶盒來避免的,因此育嬰寶盒強調給予寶寶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   國健署擬在婦女懷孕4個月內接受產前檢查時,經過評估後致贈育嬰寶盒,然與會者多認為應考量經濟弱勢及居住偏遠地區婦女可能發現自己懷孕時已經晚於懷孕4個月的時間點,或者因工作需要無暇前往醫院進行產檢,如此一來這些準媽媽將無法受惠於這項政策,因此建議國健署應研擬相關配套措施。   最後,台女連對於此政策僅針對中低收入戶與未滿20歲之懷孕婦女發放,也要求國健署應該要提出這些適用族群的嬰兒猝死率是否真的比一般較高的調查數據,同時將所有未滿20歲的懷孕婦女都歸為弱勢者也是一大問題,可能有歧視之嫌,台女連認為不應以年齡作為界定的標準,而是要去評估個別家庭或懷孕婦女的經濟狀況來進行發放,將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 read more
飲食失調問題影響女性的生育健康
2013.10.28
飲食失調問題影響女性的生育健康
  飲食失調在西方國家是很常見的健康問題,特別容易在女孩或年輕女性的身上看到,根據估計,已開發國家中約有5%到10%的年輕女性有飲食失調的困擾,人數相當可觀。近日根據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所做的研究指出:有飲食失調問題的女性比起其他同年齡的女性較不可能生育小孩。   這份研究由赫爾辛基大學與芬蘭國家健康福利協會共同進行。研究者收集並檢視了1995-2010這15年間前往診所接受飲食失調治療的2,257位患者的就診資料,再與同樣年齡、性別與種族的9,028位受試者為對照組進行比較。   研究指出,最明顯可以看到的差異表現在厭食症的患者身上,她們懷孕的人數比例遠低於對照組的一半。與同年齡的其他女性相比,患有暴食症的女性在懷孕過程中流產的機率高達三倍以上;食慾過剩的女性流產機率則為其兩倍以上。在接受暴食症治療的女性當中,將近一半的女性在懷孕後以流產收場。   雖然這份研究並沒有對於飲食失調女性所面臨的生育問題提供一個因果解釋,不過,根據過去的研究結果,生育健康出狀況確實可部份歸因於飲食不正常所引起。過瘦或過胖的身體狀況都與不孕、流產的風險增高有所關聯。研究者同時提醒,飲食失調通常也和生理期不順或生理周期不正常有關,這很可能使得避孕措施受到忽略或不足,導致非預期懷孕的發生。   同時,研究者也指出,即便知道飲食失調的女性易面臨生育問題,想要預防問題的發生,但是,要對飲食失調的女性進行初期識別、提供有效照護措施與長期追蹤生理期週期等卻有其困難性。後續的相關研究已經開始進行,焦點將擺在飲食失調婦女懷孕與分娩的歷程。      資料來源: 國際飲食失調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 read more
瓶裝水包裝含環境荷爾蒙恐傷生殖系統
2013.10.25
瓶裝水包裝含環境荷爾蒙恐傷生殖系統
  許多人喜歡飲用瓶裝水,相信瓶裝水比較新鮮且有益於我們的身體。不過,根據一篇發表於PLOS ONE的研究報導,近來有研究者在市售的瓶裝水中發現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又稱環境荷爾蒙)的存在。    EDCs是一種常見於塑膠製品中的人造化合物,許多商店內承裝食物與水的塑膠容器中都含有EDCs,其中一種叫做雙酚A(BPA)的物質甚至被用於製造嬰兒奶嘴。目前已有研究證實EDCs對許多生物的賀爾蒙系統都有所影響,特別是對生殖系統造成的影響最大。2010年便已有研究指出:若在胎兒時期就接觸到EDCs,成人後必須面臨較高的罹患乳癌風險;而動物實驗的結果也發現此一物質會影響到胚胎的發育。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試圖檢測這些內分泌干擾物質是否會從塑膠容器滲入瓶裝水中,如果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科學家們同時也希望找出確切的物質為何。    這個研究小組重新檢視了過去的研究,以及市售18種瓶裝水。尋找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抗雌激素與抗雄激素。結果顯示,在這18個樣本中,有13種被檢測出含有抗雄激素;另外,被檢測出含有抗雌激素的瓶裝水則高達16種。    後續的研究試著找出這些瓶裝水中所含有的內分泌干擾物質為何,目前的結果只能證實一種名為DEHF的化合物與抗雄激素的活動有關。研究者認為這表示還有別的化合物是沒有被指認出來的。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現有的研究數據尚未能強而有力的證明DEHF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他們呼籲未來的研究必須判定應當被禁止用於加工、製造盛裝食物之塑膠容器的化合物。     資料來源:PLOS ONE期刊    
+ read more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2013.08.08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據研究約有25%的人曾經歷懷孕困難的問題,為了提高成功懷孕的機率,許多人會嘗試服用健康食品,如抗氧化劑,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服用抗氧化劑對男女的生育能力都將有助益,但最近一項來自紐西蘭的研究推翻這個論點。   這項研究對28個懷孕治療試驗的資料進行分析,共包含3,548位18-42歲女性參與者,接受治療的時間為2-12年。研究發現,這些女性在接受治療期間服用多種抗氧化劑,有的只服用一種、有的則服用多種,種類如維他命E、維他命C、維他命D、鈣片、及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等。   分析結果顯示,與服用安慰劑或葉酸的女性相比,女性服用抗氧化劑並未被發現會提高懷孕的機率。至於是否會有副作用,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抗氧化劑會有害女性生育能力,但在這項研究並未發現服用抗氧化劑會使女性特別容易出現副作用傷害,不過研究中這部分的相關資料非常有限。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醫學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輪班工作恐有害女性生育能力
2013.07.15
輪班工作恐有害女性生育能力
  過去已有多項研究都曾針對會造成睡眠剝奪的輪班工作進行研究,瞭解其對心臟病風險、社會支持、壓力、不健康的飲食生活行為、及新陳代謝改變的影響,不過研究結果多未有定論,且也少有研究會特別將焦點放在輪班工作對生育健康與生育力的影響這方面上。   因此近日一項英國研究回顧1969-2013年間資料後發現,女性輪班工作比進行固定工時者,生育能力將受到損害。   這項研究分析近12萬名女性的資料,比較輪班工作與非輪班工作性質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女性輪班工作者有生育力問題的比率提高80%、經期被打亂的比率也高出33%。不過研究沒有發現女性僅值夜班會特別容易造成經期被打亂或難以受孕的情形,但這些女性發生流產風險卻提高了29%。   研究表示,生理時鐘改變對人體的長期影響本來就比較難以研究,但這項研究從輪班工作來討論這個議題,發現輪班工作者確實有睡眠剝奪問題,活動時間也與她們的生理時鐘不同步。這個研究指出,女性生育健康的某些部份會受輪班工作影響,且其中的生理機制可能是有別於其他疾病,有一可能的解釋是生理時鐘受到干擾,可能打亂體內與生理變化相關的「時鐘基因」。       資料來源: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年會(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