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

不要再告訴女性痛是正常的!
2017.11.02
不要再告訴女性痛是正常的!
女性骨盆腔內的困擾常被以「因為妳生產過不然要期待什麼?」、經痛就以「結了婚就會好了!」等,輕鬆地帶過。要能打破大家對於骨盆腔健康相關的迷思及沈默,才有辦法鼓勵女性接受應有的高品質醫療服務,現在是我們改變主導女性健康用語的時候了!   骨盆腔的困擾如失禁、子宮下垂、經痛和性交疼痛都很普遍,但並非正常的現象。不是女性有月經經痛就是正常的,經痛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癥兆,大約10%的女性有。但平均延遲診斷7至10年,這將會導致慢性疼痛和不孕症。如果女性有正常的性生活,性交時會疼痛,並非正常;如果女性懷孕了,並不表示背痛就是正常的;如果婦女生產後,膀胱失禁或骨盆器官下垂,同樣並非正常。   三個女性中就有一人受到骨盆器官下垂和失禁的影響、20%的女性普遍的有經痛。對於承受著影響與疼痛的女性來說,這些並不正常。告訴女性她的疼痛是正常的文化,會剝奪她接受治療的權利。我們有集體責任,讓女性有最好的機會擁有健康且無痛的生活。   婦科的問題,不然就是不採取任何行動,不然就是典型的治療─手術。很少有人提供以科學証據為基礎的骨盆物理治療。肩膀手術前後,醫師都會附加物理治療的處方,但是骨盆腔的治療很少有物理治療的附加選項。   骨盆物理治療可以有效的處理盆內器官下垂、性交疼痛、背痛、子宮內膜異位症和一些婦女健康的議題。澳洲物理治療協會的研究發現,對失禁的治療,成功率達84%。很不幸的,婦女很多卻仍繼續受苦,而婦女失禁是進入養老院的主要因素。   女性在子宮內膜異位手術後,疼痛常常未能改善,有時候反而增加。而子宮下垂手術後,則有很高的復發機率。兩者的相同點就是未提供女性關鍵性的骨盆教育和復健。這些手術的副作用會使她們身體變得很虛弱,如果這些女性手術前有物理治療或產後馬上接受物理治療,很多人可避免手術。即使是裝置陰道網膜有副作用的情形,也可由骨盆物理治療中受益。   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和陰道痙攣時,骨盆肌肉緊無法放鬆,若沒有經由物理治療來鬆開,疼痛可能會繼續。下垂和失禁的婦女,要先加強骨盆的肌肉,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專家認為,女性有權利在懷孕20週和產後8週時接受物理治療評估。可以早些診斷出骨盆的問題,得到適當預防性的照顧。也使女性提早有管道接受以証據為基礎,非手術的解決方法。   英國學者在三月時進行一項調查,問800位女性和生產相關的骨盆問題,是否想知道個人的風險因素。85%的女性表示她們想在產前得知這方面的資訊,只有2%的人表示她們害怕知道。   這項調查清楚顯示了由於「生產和骨盆傷害」的產前教育失敗,導致女人無法發揮她們的自主權,也更進一步確認患者最常講的:「為何沒有人告訴我這些可能發生的事?」教育是進步的關鍵,特別是健康照護。女性有權利被告知,才能準備她的未來。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10.23)    
+ read more
母嬰同室沒得休息 國健署將檢討政策
2017.10.18
母嬰同室沒得休息 國健署將檢討政策
親子同室政策可望調整。為提高母乳哺育率,衛福部國健署以增加產檢給付為誘因,鼓勵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促進產婦親子同室;但國內最新調查發現,近75%育齡女性主張應由產婦決定,或根本不需親子同室,剛生產完的媽媽坦言:「產後親子同室恐沒時間休息。」國健署回應,近期將開會檢討親子同室政策,使其更人性化。   國健署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制度,迄今已187家醫療院所獲認證,其中一項認證指標為24小時親子同室率,獲認證醫院收治的孕婦每次產檢可多補助20元。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指,不少產婦都抱怨生產完很累,醫院為達認證強推親子同室,讓媽媽根本無法休息。   台女連今年四月針對近2千名20到40歲育齡女性,問卷調查產後住院期間每天適合的親子同室時間,結果71%認為應由產婦自行決定,另有3.1%主張根本不需要親子同室,顯示約四分之三不滿該政策,僅約25%贊同親子同室。   黃淑英指,不少推廣母乳哺育的國家,近年來已從積極促進改為支持,反觀國健署印製的「母乳哺育教戰手冊」,不僅「教戰」用詞太過強烈,一翻開就提到母乳是媽媽與寶寶愛的約定,暗示不餵母乳就是不愛小孩,且未教導產婦應如何讓嬰兒離乳等,對產婦造成太大壓力,甚至加劇產後憂鬱症,例如她曾聽聞有產婦因產後憂鬱症,且本身無法哺育母乳,承受太大壓力、身心俱疲而萌生輕生念頭,差點釀成悲劇,該手冊用字、內容早該調整。   台灣母胎醫學會常務理事鄭博仁認為,哺育母乳好處多,但是否親子同室或餵母乳,應尊重女性自主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有些產婦本身就不宜餵母乳,若寶寶患乳糖不耐症也不適合喝母乳,鼓勵餵母乳政策應更友善。   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徐明洸表示,親子同室對產婦是否友善可討論,此政策除促進母乳哺育,護理人員也可教導產婦如何觀察、照顧寶寶,仍有其必要。剛生完第二胎的產婦呂小姐坦言,產後真的很累,若體力不支還硬要親子同室,根本無法休息,應視情況彈性調整。   國健署簡任技正施靜儀回應,近期將召開專家會議檢討親子同室政策,使其更人性化,該署規劃中的全新餵養寶寶衛教素材,內容會增加配方奶資訊,且不會刻意強調應餵母乳,母乳手冊內容也將一併檢討。(蔡明樺/台北報導)   報導轉載自2017年10月17日19:26《蘋果日報》      
+ read more
流感疫苗增加流產風險?美疾管局調查中
2017.10.04
流感疫苗增加流產風險?美疾管局調查中
日前一份針對美國孕婦的研究顯示,在2010-2012年流產的女性有連續注射過含有豬流感病毒蛋白的流感疫苗。疫苗專家認為導致流產的原因可能是其他流產風險因子,並非疫苗本身。而美國官方認為流感對於孕婦及胎兒的危險性更高,因此沒有理由為此修正所有孕婦都應接種疫苗的建議。不過,婦產科醫師呼籲疾管局深入調查,避免越來越多女性因恐懼而不接種疫苗。   研究團隊依據是否有流產將產婦分為「流產組」及「對照組」,兩組同樣都有485名18-44歲的產婦。研究對這兩組進行比較,以了解曾在2010-2012年間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女性是否有較高比例有流產。   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並且也在前一季接種相同疫苗的孕婦在接種後28天發生流產的風險較高。有一些在第一孕期流產,有些則發生在第二孕期,流產發生的時間的中位數是在懷孕第7周。   此外,研究也發現流產組也有較多流產高風險的孕婦,如年紀較高、有吸菸、有糖尿病等,研究試圖排除這些因素的影響,但是有些學者認為這份研究並未充分地排除混淆因子。其他學者表示他們不相信流感疫苗可能啟動孕婦夠強的免疫系統反應導致流產發生,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們無法排除流感疫苗是導致流產的因素之一。   這份研究是由美國疾管局所補助,他們在研究發表後即聯繫醫療團體,提醒他們這份研究可能引起民眾恐慌,並協助醫療人員面對孕婦們的擔憂。此外,疾管局也公告,研究結果並沒有證明流感疫苗是導致流產的原因,過去研究也沒有發現流感疫苗與流產之間有相關。目前疾管局正針對這個議題對2012-2015年間接種疫苗的孕婦進行調查,結果預計在2018年底到2019年間公布。     編譯來源: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7.09.13)、Daily Mail(2017.09.14)        
+ read more
懷孕時的「免疫時鐘」可預測早產
2017.09.19
懷孕時的「免疫時鐘」可預測早產
最新研究發現,女性懷孕時身體有「免疫時鐘」,醫師可以透過「時鐘」預測早產。 美國約有10%的嬰兒早產,至少早了三個星期或更多,但醫師缺少預測早產的可靠方法,新的研究尋求了解為何早產會發生以及如何預防。   醫師們很早就知道懷孕母親們的免疫系統會調適,以預防身體排斥胎兒。但沒有人全方位的調查這些變化,或變化的時間點是否嚴𧫴的受到控制。先前的研究顯示發炎性的免疫反應促使早產,因此,如果科學家能夠找出將要早產的免疫變化識別圖像,則可設計測量血液來檢驗。   建立足月生產的免疫細胞變化圖像 由史丹佛大學進行的研究指出,懷孕時免疫系統產生變化,有精準的時間點,可以確認何時開始身體沒有「按部就班」地發展。   這項研究來自18位正常生產的婦女抽血液樣本,每位婦女在懷孕的三個階段各抽一次血,生產後6個星期再抽一次,建立足月生產免疫系統在不同懷孕階段變化的基本圖像,例如:不同免疫細胞的數量的變異、細胞中哪些代謝途徑在懷孕時更活躍及其變化的準確時間點、細胞對於模擬病原入侵的反應等。再以10位正常足月生產婦女的血液樣本,佐證上述足月生產的免疫圖像的正確性。   有了懷孕時免疫系統變化的基本圖像做為參考,下一步要用早產母體的血液樣本,看其免疫功能的軌道有何不同。除了更精確地了解懷孕最初和最後期所發生的事,也想知道從正常到充滿病變的轉折點。由此,可以預測早產的風險及其可能的預防方法。   研究的主要作者Dr. Brice Gaudilliere説:「懷孕是一種特有的免疫狀態。我們發現正常懷孕時,免疫系統變化的時序有一個精確且可預測的圖像。基本上我們希望能夠回答,懷孕時妳的免疫時鐘是否跑得太慢或太快。」   然而,免疫系統非獨立作業。專家們應找出免疫系統和母體在其他方面互動的面貌,如基因、新陳代謝和身體的微生物群,來了解懷孕時整體性的生理時鐘。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9.02)、UPI(2017.09.02)、Daily Mail(2017.09.03)    
+ read more
人造子宮問世將如何改變社會倫理?
2017.09.14
人造子宮問世將如何改變社會倫理?
我們正在接近生物技術突破,完全人造的子宮可能將改變人類生殖的本質。   2017年4月,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宣布開發出人造子宮,此「生物袋(biobeg)」目的是在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這個技術超越了傳統早產兒保育器。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羔羊胚胎(相當於22-24週齡的早產人類胎兒)能夠在生物袋中成功地生長,並且已經超過一歲。   與此同時,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模擬子宮內的營養物質來讓人類胚胎在母體外存活了13天。存活天數比過去的紀錄還長,並且研究停止的原因是已達到法律限制的14天,而非技術上無法使之存活。換句話說,目前限制這項因素的不是技術而是我們的倫理。   人造子宮將會改變這個社會。對於一些人來說,它帶來了平等、自由和選擇,但對另一部分人來說技術背後的意義令他們擔憂。現實世界中,這個技術可能將在十幾年後就開始真實地影響社會,當現實版本的生物袋出現到底會對社會帶來什麼衝擊?   人造子宮的好處 人造子宮可能帶來令人驚喜的醫療福利:挽救早產兒、幫助不育夫婦、給予同性戀和跨性別者新的生育選擇,甚至讓年長的父母有孩子。它還能提供女人相較於傳統的懷孕和分娩更安全的生育選擇;給胎兒均衡營養、穩定的溫度、聲音等健康的環境以及排除酒精、藥物的不良影響。   這項技術可能會翻轉傳統生兒育女是女性責任的觀念,進一步影響女性在職場上的機會與生活中的性別分工。一旦父母的角色變得平等後,男性占領導階層多數的現象將不再有任何立足的基礎。   人造子宮的倫理衝擊 但是,這項技術也引發一些擔憂與爭議。 人造子宮是確保胎兒健康發展還是追求最健康的小孩?這兩者的界線在哪? 是誰可以決定自然子宮或人造子宮哪一種是最好的?是女性還是男性?是醫療人員?是宗教領袖? 人造子宮會不會出現出錢者說了算的局面?決定人造子宮要如何被使用、何時使用?將使誰受惠?     政府或是私人保險公司是否會因為考量傳統懷孕及分娩的費用及風險成本比較大而選擇人造子宮? 人造子宮會不會成為只有特權才能獲得的資源,而使自然的懷孕被標籤為與貧 困、特定的階級或種族有關的行為? 人造子宮產出的寶寶會不會變得比自然出生的嬰兒更有優勢? 如果人工子宮比自然懷孕更便宜,是否會讓人們因為經濟誘因而選擇人造子宮生育小孩?   人造子宮對女性的影響 當談到女性選擇權時,沒有比有人造子宮的選項更讓她們感觸良多。在自然懷孕的情況下,女性或多或少對懷孕過程有一定的控制,但是當胎兒能在母體外生存時會對女性帶來什麼影響?法律上會不會定義胚胎的存活能力始於受精?又法律上會賦予體外的胚胎什麼樣的權利?(是要利用不要的胚胎培育人體器官?還是培育存活的胎兒)。還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是,反對人工流產的團體可能會相當支持人造子宮,作為阻止女性人工流產的替代方式。在最糟的情況下,女性可能因此被迫從其體內取出胚胎並放入人造子宮中培育及生出。   可以確定的是,人造子宮問世將大大地改變社會。人類在母體外生存將引發很多風險,但同時也提供了新樣態的平等與健康照護,這類的權衡與爭議才正要開始。而就在不久的未來,人造子宮的技術將逐漸成熟,到時我們應如何選擇呢?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09.04)      
+ read more
人工代糖看似健康,實則不然!
2017.08.31
人工代糖看似健康,實則不然!
2016年一份動物實驗發現代糖可能讓食用者越吃越餓,近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指出,低卡代糖飲料或食物的甜度與卡路里不成正比,可能混淆人體代謝反應而有增加體重並引發糖尿病的風險。   耶魯大學醫學院找來15個人並請他們喝不同卡路里含量的飲料,接著再透過核磁共振成像來測量他們的腦部反應。結果發現,具甜味(代糖)且低卡的飲料比含有較多卡路里的飲料引發更大的代謝反應,解釋了過去研究發現人工代糖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   共同作者Dana Small說明,當人類食用含有天然甜味成分的食物,大腦會傳遞訊息告訴身體食物中含有熱量,因此當食物越甜,對大腦來說相當於越多熱量。而當代糖飲食的甜度仍如同一般飲食時,甜度與熱量不成正比會使大腦以為還有熱量未被消化,進而引發身體去消化更多熱量,讓人容易因此吃更多。   全國肥胖症論壇的Tam Fry指出,雖然零卡或低卡代糖飲食看似健康,但不代表這些食品真的沒有健康負擔,糖尿病風險就其中一例。許多加工食品含有相似的甜度與卡路里失衡的情形,例如含有低卡人工甜味劑的優格。而這份研究也呼應過去研究發現孕婦喝代糖飲料越容易生出過重小孩,因為孩子還在子宮時就已經因暴露於人工甜味劑當中而習慣了該甜度。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8.1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