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04.30
孕婦照牙齒X光可能導致胎兒體重不足
早先的研究調查已提出X光與胎兒體重不足( 2500g
)的關係,但人們認為只有直接照射到子宮及胎兒時才有影響,牙齒的X光並沒有被考慮在內。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醫療團隊在2004年4月24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上發表成果顯示,孕婦如果密集地照牙齒X光(
0.4m
Gy以上),會有比其他孕婦多將近三倍胎兒體重不足的可能。
這項研究是由Dr. Philippe
Hujoel所領導的華盛頓大學醫療團隊,在檢視1993-2000年牙齒保險公司的紀錄時發現。在5,585名新生兒中,有1,117名體重不足,其中1.9%曾照牙齒X光在0.4mGy以上。
Dr. Philippe
Hujoel表示,要完全阻絕孕婦照牙齒X光很難,因為有些婦女在看牙醫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英國牙醫協會發言人表示,照牙齒X光導致胎兒體重不足的機率其實很低。醫師在非常必要時才會要求病人照牙齒的X光,且大部分的醫師在處理孕婦的牙齒時也會格外小心,但婦女還是要告知牙醫自己已懷孕或可能懷孕。
+ read more

2004.03.04
產檢可驗血取代羊膜穿刺
(自由時報;吳直耕編譯)
美國科學家二日表示,他們已研發出一種新技術,只要檢驗孕婦的血液樣本就可得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的異常現象(如胎兒的神經管缺損),不須要再使用到有較高風險的羊膜穿刺術。
目前產前檢查常用的羊膜穿刺術與絨毛膜取樣可信度雖高,但具有侵入性且可能造成流產,使許多孕婦望之卻步。
替代羊膜穿刺術的取代方法之一是從孕婦的血液取得「游離的胎兒DNA」(free
foetal
DNA),用以檢驗遺傳性的異常現象。但這種檢驗方式一直不可靠,因為無法大量取得這種DNA。
如今,馬里蘭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學家使用甲醛(formaldehyde)穩定血液細胞的薄膜組織,使得能被檢驗的DNA樣本大幅增加。科學家指出,若不使用甲醛,DNA樣本會在擷取或處理過程中被摧毀。
不使用甲醛的樣本,平均只能取出7.7%的DNA。但根據科學家針對69名女性所做的初步研究,使用甲醛的樣本平均取出的DNA達25%,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樣本可取出50%或更多的DNA。科學家表示,
這項發現將對臨床醫學產生重大影響。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