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21-02-08
乳癌超越肺癌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表示,乳癌已經取代肺癌成為最常見的疾病,佔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將近12%。
世界癌症日(2/4)前夕癌症專家Andre
Ilbawi在聯合國上指出:「乳癌首次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幾乎都發生在女性的癌症數竟然超越發生在男女的癌症總數。這意味生理及環境因素變得對女健康的更加不利,政府要有更積極的女性健康策略來防制乳癌的盛行。
全球癌症概況
根據2020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2020年全世界估計有1930萬例新癌症病例,近1000萬例癌症死亡。
總體而言,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會得癌症。8分之1的男性和11分之1的女性死於這種疾病。
女性乳腺癌是去年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估計有230萬新病例(11.7%),其次是肺癌(11.4%)、結腸癌(10%)、前列腺癌(7.3%)和胃癌(5.6%)。
Ilbawi指出,女性肥胖是常見的乳癌風險因素,它也拉高了整體癌症發病率。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預期壽命增加,預計癌症將變得更加普遍,從2020年的1930萬例增加到2040年的約3000萬例新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約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是由於吸菸、BMI(身體質量指數)、蔬果攝取量低、缺乏運動及飲酒引起的。
Ilbawi指出,在研究調查的國家,新冠狀病毒大流行由於讓診斷延遲、醫護人員承受極大壓力,正在干擾著癌症的治療。
該報告於2月4日在《CA:臨床醫生的癌症雜誌》上發表,研究了10種主要癌症類型,它們佔新診斷的60%以上,佔癌症死亡的70%以上。
編譯來源:
* Reuters(2021.02.02)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Bray F.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_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_. doi:
10.3322/caac.2166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5
你愛吃油炸嗎?小心嚴重心臟病和中風!
我們已經很清楚西方飲食不利心血管健康,但尚不清楚油炸食品對嚴重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有什麼影響。
最近一份研究顯示,吃油炸食品可能增加嚴重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相較於每周吃的油炸食品量最少的人,每周吃的量最高的人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28%、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2%、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了37%。
此外,吃油炸食品與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之間存在線性關係。每周每多吃114克油炸食品,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分別增加3%、2%和12%。
油炸食品究竟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
油炸食品究竟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展尚不完全清楚,但他們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
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促進了身體對能量的吸收,它們從經常用於烹飪的氫化植物油中生成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 油炸食品會增加影響身體發炎反應的化學分子。
*
油炸類如炸雞和薯條常添加高鹽,而且人們通常配著含糖飲料食用,這些都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
研究是怎麼做的?
為了對此有所了解,他們匯總了來自17個相關研究的資料,包含562,445名參與者和36,727個重大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數據,以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他們也匯總了6個研究的資料以了解吃油炸食品與心血管疾病和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之間的潛在關聯。這6個研究包含754,873名參與者,在平均9.5年的追蹤期內有85,906人死亡。
分析顯示,相較於每周吃的油炸食品量最少的人,每周吃的量最高的人與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28%、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2%、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了37%。
此外,吃油炸食品與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之間存在線性關係。每周每多吃114克油炸食品,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分別增加3%、2%和12%。
研究人員指出,有些研究僅包括一種油炸食品,例如炸魚、番薯或點心,而不是油炸食品的總攝取量,這可能低估了所發現的關聯。
另外,研究沒有發現吃油炸食品與死於心血管疾病或任何原因有關,但這可能是由於研究能分析的死亡人數相對較少。
研究人員還提到,他們找到的研究在設計方面差異很大,並且全都依賴於參與者回憶,在解釋結果時應考慮這些因素。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1.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4
關於乳牙 爸媽需要知道的事
大家都知道,孩童會經歷「換牙」,也就是乳牙搖晃掉落,長出恆齒,這通常象徵孩童長大的通過儀式。
乳牙會搖晃掉落,是因為要長出的恆齒會推擠破壞乳牙的根部。雖然大多數乳牙都會掉下來,不過有時恆齒不一定會形成,因此,既使已經進入成年,乳牙還是一直存在。
乳牙終將會掉落,父母可能覺得不太需要費心照顧,但卻不應如此。健康的乳牙對兒童的健康和生活至關重要,爸媽們應該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健康。
乳牙也會蛀牙
就像成人的牙齒一樣,乳牙也會發生蛀牙,原因包括來自口腔中的細菌、經常食用含糖飲料和零食、刷牙不當等。
未經處理的蛀牙可能影響牙齒內的神經和血管。情況如果嚴重,孩子可能會有嚴重的牙痛和感染。這些是兒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牙科治療的最常見原因。如果乳牙被感染或蛀牙情況嚴重,可能必須將牙齒拔掉。
如果在恆齒出現前就失去了乳牙,則兩側的牙齒可能會進入這個空間。在缺少空間的情況下,後來出現的恆齒可能會在錯誤的位置穿出。
牙齒問題可能導致嚴重情況
如果不及時治療,牙痛可能影響孩子睡眠,更可能難以集中精神,影響學習。
牙齒問題也會影響兒童的發育,牙齒酸痛的孩子可能不進食或少吃東西,影響營養和成長。
如果孩童時期就有蛀牙的問題,成年後發生同樣問題的風險較高。
孩子可能牙齒不適的徵兆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經歷的牙痛可能有所不同,父母們需要注意這些跡象。孩子牙齒不適時可能會:
*
抱怨牙齒會酸痛、發癢或有劇烈的疼痛,甚至是耳朵痛
* 避開熱、冷、甜、硬,或需要持續咀嚼的食物
* 比平時花更長的時間吃飯
* 抱怨有食物卡在牙齒裡
* 刷牙有困難
* 很難入睡或夜間醒來的頻率變高
不過好消息是,只要就醫治療,兒童的牙齒問題大多數都可以處理或解決。
定期看牙醫
父母應該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或在他們一歲前(看哪個情況先發生),帶孩子到牙科檢查。之後,依據牙醫的建議定期回診。雖然孩子的牙齒可能還不錯,但定期地回診可以幫助孩子與牙醫建立關係,並可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有些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會很懼怕看牙醫,父母要從孩子小時候建立看牙醫的習慣,並讓孩子有正面的態度。
在家牙科保健
除了定期檢查牙齒,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照顧牙齒和刷牙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小撇步:
* 與孩子討論牙齒和其重要性
* 協助孩子使用適合其年齡的牙刷
*
讓刷牙變得有趣,例如,使用有孩子喜愛圖案的牙刷
有牙齒問題的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有同樣的情況,但父母可以建立孩子保健牙齒的習慣和態度,讓同樣的問題不再發生。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1.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3
心心相印:心理健康影響心血管健康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改善心臟健康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不良的心理健康可能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這是美國心臟協會的專家委員在一份新的科學聲明中的總結。
心血管健康照護應涵蓋心理健康
由於科學顯示心理健康與心臟健康之間有明確的關聯,因此,醫生應將評估心臟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列為照護中的常規。
撰寫這份聲明的委員會主席Glenn
Levine博士說:「在治療心臟病時,傳統上我們將重點放在容易測量的因素上,例如高血壓和膽固醇。量化心理健康狀況並試圖衡量其對心臟健康的影響並不容易。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能夠做到這一點。」。
例如,有研究顯示患有憂鬱症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高,而樂觀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低。原因分析指出,那些對生活有較強的目標或方向感的成年人,他們會透過生活方式來降低心臟病風險,例如少吸菸、規律運動和控制血糖。
Levine說:「對醫生及患者來說,意識到思維、心臟和身體之間的這些關係非常重要。身為醫療人員,我們不僅需要治療疾病,還需要以整體的方式治療患者。」。
聲明指出,所謂積極的心理健康雖尚無統一的定義,但那是多方面的狀態,其特徵是樂觀、目標感、感恩、彈性、正向情緒、覺察力以及有效調節情緒的能力。負面的心理健康包括抑鬱、慢性壓力、焦慮、憤怒和敵意、悲觀和對生活不滿。
該聲明建議醫生在常規訪視期間使用簡單的篩檢工具來檢查憂鬱和焦慮,以評估患有心臟病或處於心臟病風險中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聲明還討論了可以提供給有精神健康障礙跡象的人可能的干預措施,例如抗抑鬱藥或心理治療。
另一位聲明撰寫者心臟病專家Erin
Michos說:「醫生為每位病人看診的時間有限。但是花時間檢查患者心理健康可以減少高風險行為、增加用藥依從性,並減少併發症發生。我認為這是值得的。」。
慢性壓力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Michos說:「壓力會促使人體產生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增加血壓及引起發炎反應。它會產生低度的發炎。情緒困擾會增加血管壁上的斑塊剝裂事件對身體的傷害,例如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2017年一項在《刺胳針》的研究發現,高壓可以預測心臟病的發展,而不受其他風險因素的影響。當大腦中處理壓力的杏仁核活動增加時,動脈發炎和骨髓變化也跟著增加。
Michos和Levine表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促進人們意識到慢性壓力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影響特別重要。我們要想辦法照顧自己:飲食健康、運動、睡眠充足、盡量減少飲酒並與他人相處。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1.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2
什麼時候死是真的死了?
心跳停止死亡後的捐贈在醫學上可行,但必須在撤除維生措施後很短的時間內宣布死亡。然而,關於死亡宣告後,人們「復活」的故事仍然存在,而目前,幾乎沒有證據可以幫助醫學理解死亡。
家人在親人死後選擇器官捐贈,他們必須能夠相信死亡確實發生了,並且是不可逆轉的,這樣人們才可以在悲傷時決定捐贈,並使醫學界可以沒有壓力地展開捐贈的對話。
因此,為了瞭解死亡過程的生理學,S.
Dhanani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加拿大捐贈與移植研究計劃合作,徵得其家人的同意,對600多個臨終的ICU病患進行監測其生命跡象的過程。
研究發現了什麼?
Dhanani博士發現,傳統以“直線”切割生死,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研究顯示,#在死亡過程中通常心臟活動會停止又重新開始數次,然後才完全停止。但沒有人恢復持續的血液循環或意識。目前的標準作法是,在心臟停止後,等待5分鐘確定死亡,再進行器官捐贈。該研究提供了支持當前死亡標準的證據!
您如何和一個家庭討論加護病房中垂死親人的器官捐贈研究?這個計畫因為有當事人家人H.
Talbot女士的參增添了力量。Talbot女士的兒子死於車禍後成為了捐助者。2015年她以顧問身份加入研究團隊,從家庭的角度提供了反饋,如:何適當地對待垂死患者的家庭提出了一些想法。她的貢獻幫助實現了93%的家庭同意率,並降低了團隊對超越界限的恐懼。她兒子的器官捐贈至少挽救了四個人的生命,而她參與的努力使這些捐贈禮物成倍增加。
對公眾有什麼好處?
家庭和醫療團隊可以相信,一旦確定死亡,就可以安全地開始器官捐贈過程。現在,此研究數據可用於在國內和國際上為確定器官捐獻死亡的政策和指南提供信息。利用研究數據進行的進一步工作將使捐贈和移植團隊能夠預測出去除生命維生措施後,患者死亡所需的時間。預測死亡時間對於協調捐贈和改善器官分配非常有用。
這項研究得到了加拿大衛生研究所的支持,這是加拿大捐贈和移植研究計劃,CHEO研究所和KarelPavlík基金會的一部分。
研究發表在1月28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1.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1
疫情下的女人處境
原來疫情在打破現狀中加深了性別的不平等
武漢肺炎疫情於2020年籠罩全球,延燒已逾一年,累計至今日全球超過9000萬個病例、超過200萬人死亡。除了對健康造成直接影響,全球超過100個城市封城,改變了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模式。
在這些改變中衍生出許多性別議題,最近有幾份研究直指女人跟兒童所受的衝擊最大。
日本女人自殺率是男人的五倍
日本最近的調查發現,武漢肺炎疫情第二波大流行中自殺率上升了,特別是婦女和兒童。
日本在2020年2月至6月自殺率下降14%,但7月至10月間的自殺率卻較2019年同期上升了16%,與前一波的下降形成明顯對比。
調查發現,前波自殺率下降與政府補貼、工作時間減少和學校停課等因素有關。但下降趨勢卻發生了改變,特別是女性的自殺率上升了37%,是男性自殺率的五倍。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衝擊的行業,大多是女性占主導地位的領域,還有職業婦女的家庭照護負擔加重、家庭暴力增加等原因。
研究還比較了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的數據,發現第二波疫情流行中兒童自殺率飆升了49%,大約與日本全國學校停課的時間一致。
研究指出,與一般的經濟循環影響不同,疫情大流行嚴重地影響了兒童、青少年和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婦)心理健康。
另有一則美國的最新研究,也呼應了日本研究的發現。
封城讓男人有機會參與育兒 真的嗎?
美國這項最新研究發現,在武漢肺炎疫情第一波大流行期間,父母都在家工作的雙新家庭,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的育兒責任。
研究顯示,儘管疫情衝擊了傳統工作模式、家庭生活方式和育兒工作,但在36.6%的夫妻中,女性還是承擔了大部分或全部的育兒工作。
總共有44.5%的夫婦嘗試使用更平等的方法,例如輪流/輪班照護,或以更臨時的方式進行溝通。
另外,有18.9%的夫妻使用的策略似乎既不考慮性別也不平等。
研究主持人Kristin M.
Shockley博士表示,大家以為封城後讓男人有機會平等地參與育兒的機會,但是事實卻非如此
哪種方式最有效?
研究人員發現,輪流工作的夫妻通常效果最好,比較會有較高品質的睡眠較最低的心理困擾。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育兒分工方式對幸福感及工作表現的影響,不意外地,需要遠距工作並負責所有育兒工作的女性,其幸福感和工作表現最差。
但是,這也不利於丈夫的健康和工作表現。Shockley博士表示,儘管丈夫的工作角色沒有大改變,但當其中一個人需要完成做完所有事情時,兩個人的關係會充滿緊張,這很可能會影響丈夫專注工作的能力。
相關決策應納入女性參與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與調查證明,武漢疫情衍生或加遽了性別不平等現象。政府持續提出各項政策以對應疫情的衝擊,卻甚少有性別視角。政策可能對不同性別造成不同的影響,若不能將性別需求和風險納入考量,就算是立益良善的規劃也可能讓某些族群面臨其他風險。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 (2021.01.19)、Health
Day(2020.01.18)、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1.01)、Reuters(2020.01.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1-28
為什麼傷口會結痂?
相信每個人都有皮膚受傷後不久,傷口結痂的經驗。你想過為什麼會結痂嗎?這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功用呢?
一切都跟皮膚有關
我們的皮膚有很多不同的功能,其中一項是保護我們免受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害,有點類似屏障。
當我們受傷時,會損害一些皮膚層,而當皮膚受損時,下面的組織會暴露在外,細菌和其他有害的東西可能由此進入我們的身體。
因此,當我們受傷時,身體就必須與時間賽跑,除了止血,還要保護受傷區域並開始修復。這就是「痂」出現的原因。
結痂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當身體受傷時,傷口附近的血管破裂導致流血。如果傷口不太嚴重,通常出血很快會停止,身體也有一些自我治療的方法。受損的血管都會迅速收縮,將某些切口關閉,減少流出的血液。
接著,血液中稱為「血小板」的微小細胞開始粘在一起,形成類似「塞子」的東西阻止出血並密封血管切口。血液中的其他細胞也會提供幫助,讓血小板形成的「塞子」更堅固。
痂便是傷口表面形成的塊狀物,主要成分是血小板、纖維蛋白、細菌殘骸等,防止傷口繼續出血,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完全阻塞受損的血管,使身體有機會開始進行皮膚和血管的癒合過程。
最好不要把痂撕下來
傷口表面凝結的血液開始變乾並開始結痂,這可能會很快發生,但也可能需要幾天時間。痂會形成保護層,讓細胞在下方移動,繼續修復皮膚。
如果有結痂,最好不要撕下來或刮掉,這會讓傷口暴露,增加感染的風險或降低傷口的癒合速度。
如果不理會它,大約一到兩週後,痂會自己脫落並露出下面新的、已修復的皮膚。有時,根據受損組織的類型或損傷的嚴重程度,割傷皮膚會留下疤痕。這很正常。
總而言之,痂雖然不好看,卻是對身體很重要又有正面功能的,是身體聰明的自我保護!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1.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1-27
女性高血壓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更年期
懷孕併發症和早發更年期增加了婦女將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心臟科、婦產科和內分泌學專家發表共識,指出:醫師應加強對中年女性高血壓的監測。
懷孕時有子癲前症,未來發生心臟衰竭或高血壓的風險多4倍、而中風的風險多1倍。在40歲前自然停經(即非手術性)的婦女也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且每早一年停經,患病的風險就增加3%。自體免疫發炎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班性狼瘡)在女性較為常見,其更年期前後的心血管風險也較高。
多達50%的女性在60歲之前出現高血壓,但它的症狀,如:熱潮紅和心悸,常被歸因於更年期。
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婦女心臟健康計劃負責人A.
Maas教授說:「血壓高在男性中被稱為高血壓,但在女性中通常被錯誤地標記為『壓力』或『更年期症狀』,...在血壓的治療上,與男性相比,女性比較沒有被積極的看待,這使她們面臨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和中風的風險。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照護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始於年輕
Maas教授說:「女人的生命經驗告訴我們必須提早開始預防的工作。...我們必須對女性患者進行與男性不同的評估,而不僅僅是問高膽固醇。這樣我們才將中年女性歸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或低風險人群。」
Maas教授指出,我們可以在女人生命中的幾個階段,辨認出女性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亞群。...懷孕期間的高血壓是一個警告信號,指出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而且數十年後還會與癡呆症相關。如果40、50歲的女性血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麼到了70歲,問題就會出現,那時就更難治療了。
女性心血管健康需要跨科別的照護
該共識提供了有關在更年期、妊娠併發症後以及乳腺癌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等其他疾病中如何管理心臟健康的指南。大家一致認為健康的生活習性和飲食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雖然荷爾蒙療法可減輕45歲以上女性的盜汗和潮熱等症狀,但作者建議在開始治療前應先評估心血管危險因素。不建議對心血管風險高或有過中風、心臟病發作或血栓的婦女進行治療。
Maas教授指出,為女性患者提供最佳照護,我們需要心臟病專家,婦科醫生和內分泌專家之間的合作。而婦女可以透過提及自己懷孕併發症、早發更年期以及監測自己的血壓等方式,幫助醫生預防心臟病及早期診斷。」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0.01.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1-26
害喜跟你想的不一樣!
人們常說的害喜或孕吐,是指懷孕期間出現噁心嘔吐為主的妊娠反應,通常發生在懷孕的頭三個月。儘管有時症狀更嚴重、時間更長,例如持續了整個孕期,但通常被認為是心理原因,但是,新的研究強調,它是生理因素,和懷孕的特定時期的生理作用相關。
害喜的開始時間點比想像中早
此研究指出,若使用排卵日期作為懷孕開始,大多數婦女在懷孕後的8至10天就出現了孕吐的最初症狀,若將孕前最後一次月經視為懷孕開始,則孕吐症狀會出現在懷孕的20至30天。
這不僅表明妊娠期間噁心嘔吐的發生要早於過去認定的時間,而且還代表,使用排卵日期作為懷孕的開始可以將症狀開始的時間範圍縮短至3天內,而如果使用上一次經期則症狀開始的時間範圍是11天。
研究作者Roger
Gadsby教授說表示,目前對於妊娠期間噁心嘔吐的確切病程還不清楚,但這項研究指出這發生在特定的懷孕時段。對研究人員來說,這縮小了尋找孕吐原因的範圍。如果我們知道這發生在排卵後的8至10天內,這是很確切的時間點,研究人員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特定的懷孕階段去尋找原因。
Gadsby教授進一步說,在過去,懷孕期間發生噁心和嘔吐症狀的女性常常被忽視,因為人們認為這些是心理因素。這項研究進一步強調,懷孕期間的不適是真實存在的,是與胎兒早期發育有關的生物學問題。
害喜婦女比以前理解中的還要多
該研究還發現,有94%的女性經歷過孕吐症狀,這一比例要比過去研究的80%高,可能是因為這項研究在參與者孕前最後一次經期就開始蒐集資料有關(最長多達60天),而過去大多數研究則是在女性懷孕後要求她們回憶自己的症狀,難免有所誤差。而此研究是一個256名孕婦前瞻性的研究。
Gadsby教授補充說,我們已經證明懷孕期間發生噁心和嘔吐症狀的人其實比過去理解的要多,其中一個原因是這項研究發現了早期的輕度症狀,這些症狀往往會在懷孕7至8週時消失。在其他研究中,研究開始時症狀已經消失了。
更多相關閱讀
「晨吐」需要正名!任何時間都可能害喜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1.12)、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21.01.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1-25
你是不是對糖誤會大了?六大迷思看這裡
幾世紀以來,糖這種結晶狀的甜味劑不僅出現在每個人的點心、飲料裡,也讓我們的內臟和頭腦變成它的俘虜。糖也因此變成爭議的焦點,產生了一些常見的迷思。
什麼是糖?
糖是一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一種由碳、氫和氧組成的分子。其他碳水化合物還有澱粉和纖維素,它們是組成植物細胞壁結構的物質。
葡萄糖和果糖屬於單醣。蔗糖或砂糖是雙醣,由葡萄糖和果糖兩個單醣組成,人體消化後將之分解為單醣。
不過,單看糖的化學性質仍不能解釋糖的惡名。該物質之所以惡名昭彰,是因為它甜美的味道讓人難以克制,但食用過量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1.糖會上癮
一些專家認為糖是一種成癮物質。2017年一份引起爭議的評論中寫著:「動物的研究顯示,攝取添加糖後的反應與吃藥後的反應兩者高度相似,包括:暴飲暴食、渴望、耐受反應、戒斷反應、過敏交叉反應,耐受交叉反應、依賴交叉反應、犒賞和食用鴉片類藥物的反應如嗜睡、噁心、便秘等。」。
但是,這篇評論著重於動物研究。正如另一篇評論的作者所解釋的:「很難將此研究結果套用在人身上,因為人類很少單獨食用糖。」。
卡迪夫大學心理學學院的D.
Dwyer博士說:「雖然確實有人對糖上癮,但對糖和其他食物的成癮性行為僅存在於少數肥胖者中。不過,我們應該記住,糖除了具有讓人上癮的可能性外,還可能讓人過度飲食。」。
倫敦帝國學院的藥物獨立科學委員會主席D.
Nutt寫道:「目前尚無科學證據指出糖會使人上癮,儘管我們知道糖具有心理作用,包括產生愉悅感,而且幾乎可以肯定這些作用是通過大腦獎賞系統引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健康專家沒有將糖歸類為成癮性物質,並不代表糖是健康的。
2.糖會讓孩子過於亢奮
這也許是與糖有關最普遍的迷思:吃糖會讓孩子亢奮。實際上,這背後並沒有科學證據。
1995年的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一份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中23項實驗的資料。他們的結論是:「這份統合分析發現,糖(主要是蔗糖)不會影響兒童的行為或認知能力。」。
然而,研究作者表示,他們無法排除糖可能對孩子有些許影響,並且也有可能某些兒童對糖的反應不一樣。不過,整體而言,科學家表示糖對兒童的影響並沒有家長指出的那麼大。
3.糖會導致糖尿病
另一個相對普遍的迷思是糖直接導致糖尿病。但是,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這種混淆可能來自於血糖值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但兩者的關係其實並沒有那麼直接。
超重和肥胖是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子,而攝取大量糖分確實會讓人容易超重或肥胖。但是,糖不是導致第2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至於第1型糖尿病,飲食和生活方式並不會讓人罹患此病。
4.控制飲食時應避免水果
水果很美味,部分原因出自其所含的天然糖。由於含糖量高,有些人認為若要保持體重時應避免吃水果。
這是一個迷思。水果包含多種健康化合物,包括: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吃水果有益健康,如可以降低死亡率。
一項研究指出,冷凍芒果乾不僅不會增加體重,還對空腹血糖值正面影響。另一項研究發現吃藍莓可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項研究分別獲得了國家芒果委員會和美國Highbush藍莓委員會的資助。
不論如何,吃水果有益健康是毫無疑問的。透過不吃水果來減少糖份攝取將是一個錯誤。
5.我們應該不要吃糖
由於我們知道攝取過量的糖對健康有害,所以減少攝取量是有道理的。但是,沒有必要將其從我們的飲食中完全去除。
如上文所述,水果中含有糖,它們有益於健康,因此從我們的飲食中去除水果會適得其反。
就如同其他生活習慣,節制是關鍵。這也就是說,含糖飲料如汽水與一些負面的健康後果有關,包括:腎臟受損、細胞老化、髖部骨折、肥胖、第2型糖尿病等。所以,少喝汽水絕對不是個壞主意。
6.糖會致癌
儘管謠傳糖會致癌,但大多數專家並不認為糖會直接導致癌症或助長其擴散。
這個迷思可能來自於─糖可以提供癌細胞迅速分裂所需的大量能量。
但是,所有細胞都需要糖。除了糖,癌細胞還需要其他營養物質才能生存,例如氨基酸和脂肪,因此癌細胞生長不是僅與糖有關。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並沒有證據指出,遵循無糖飲食可以降低罹癌的風險或增加罹癌後的存活率。
就如同攝取糖與糖尿病之間不是直接的關係,糖與罹癌風險也不是直接相關。而是,糖與體重增加有關,而超重和肥胖都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
因此,雖然糖不會直接引發癌症,也不會助長癌細胞,但是,如果食用大量糖並且變胖,他們的罹癌風險就會增加。
科學家持續研究著癌症與攝取糖之間的關係。如果兩者之間存在關聯,這種關聯也不是直接的。例如,美國癌症協會表示:「有[…]證據顯示,高糖飲食影響胰島素和相關荷爾蒙含量的方式會增加特定癌症的風險。」。
一項分析了101,279名參與者的資料的研究指出,在控制了多種因素(包括體重)後,糖攝取量也與整體罹癌風險較高有關。其他研究也發現糖攝取量與特定癌症(例如子宮內膜癌和結腸癌)之間存在關聯。不過,到目前為止,這一關聯並沒有像流傳所說的那麼確定。
關鍵在節制
糖是一個受到廣泛研究的主題。在Google
Scholar的搜尋引擎中輸入「糖
健康」單單2020年就有78,000多個研究。檢視如此多的內容很麻煩,並且與任何科學研究主題一樣,這些研究也存在分歧。
需要牢記的是,許多研究糖的健康影響的研究都從食品工業獲得資助。一項關於汽水、營養和健康的統合分析檢視了88項相關研究的結果。他們發現喝汽水與體重和健康問題之間存在明顯關聯。他們還指出,相較於沒有業者資助的研究,由食品工業資助的研究所顯示的汽水對健康的影響要小得多。
儘管人們對糖有許多誤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糖可能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或癌症,但高糖飲食並不健康。所以關鍵是—節制。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1.1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