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活動
2019-09-24
英國工黨:企業需提供更年期友善政策!
自9月初英國國會針對職場更年期保護政策進行辯論後,最近英國「工黨」提出的《勞工政策》,要求大型企業應訂定更年期女性職場相關政策,例如:彈性工作時間和提升管理者這方面的意識。
該計劃將適用於擁有250名以上員工的公司,目的是消除與更年期有關的污名。相關要求將包括:允許睡眠受更年期干擾的婦女有不同的工作時間、允許更年期婦女因健康狀況改變而缺勤、考慮到她們經歷的症狀來調整活動時間(如做簡報)及給予她們時間就醫。
此外,雇主必須認識到更年期不是疾病,因此若更年期婦女因為需要休息而缺勤不應受到懲罰。而企業管理階層應參與培訓以了解更年期如何影響女性、她們會需要什麼協助及設備(如空調、冷水等)。管理者也要能夠辨識哪些女性可能正因為更年期而面臨工作上的困難,並提供她們協助及資源。
計畫擬定者Dawn
Butler表示,這項大膽的政策將對在職場經歷更年期症狀的女性提供支持。我們必須共同終止汙名,並確保沒有任何婦女因月經和更年期而處於不利的位置。
這項計畫是下一屆工黨政府為確保工作平等而進行的職場改革計畫的一部分。透過獨立的「婦女與平等部」推出相關政策,平權將會是工黨政策的核心。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9.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9-23
你身上的香味可能是別人的夢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從香水櫃檯飄來的香味不會造成問題,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經過機場免稅店是令人窒息的經驗。
今年初一項橫跨美、英、澳及瑞典的研究發現,32.2%的成年人表示對香水、化妝品、洗衣精等有香味的產品敏感,出現如偏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該份研究作者表示,對香味敏感是個影響廣度未知的健康問題,相關產品應清楚標示其成分。
政府、機場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
赫爾辛基、溫哥華和哥本哈根機場為那些對香味敏感的乘客提供無香味的通道。立法者也回應了人們對無香味公共空間的需求: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大多數醫院和學校禁止僱員擦香水;加州奧克蘭的市政官員要求居民不要在公共會議上擦香水;美國西雅圖郊區的一座教堂也在2013年建立「零香區域」。
「多元性化學敏感症」患者是傳統醫學的孤兒
雖然有政府、機場、學校積極因應對香味敏感者的需求,但「多元性化學敏感症」仍是鮮為人知的疾病。該疾病的特徵是對多種化學物質高度敏感,肥皂、洗潔劑、殺菌和香水裡的化學物質都可能影響患者。他們可能出現氣喘、咳嗽、連續數天的偏頭痛、肌肉疼痛、疲憊和定向困難等症狀。
這類患者是無法忍受化學物質,而不是對它們過敏,因此過敏測試往往無法診斷出疾病。他們是傳統醫學的孤兒。他們可能會被告知他們的疾病是想像出來的,並被轉介至精神科看是否能控制病情,但實際上,問題的根源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在網路上已有許多「多元性化學敏感症」患者分享未被醫生認真對待的經驗。而2011年美國研究發現,只有30%的受訪醫生接受過有關「多元性化學敏感症」的正規培訓。英國國民健康服務網站上也沒有提供「多元性化學敏感症」治療指南。
醫界對於「多元性化學敏感症」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問題仍存爭議,但,已有高品質的研究指出,相關症狀背後可能是香味影響了神經系統並引發大腦一系列的活動。而它可能介於生理和心理問題兩者之間,但目前了解這個疾病的工具仍然非常原始。在我們充分了解這個疾病之前,提供無香味的公共空間將是一個受歡迎的措施。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9.1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9-11
你累了嗎?看看她做了多少工作吧!
無論你多麼想否認,很明顯地,女性是國家的主要勞動者!而且她們所付出的勞動力,大多是無酬勞的。
關於經濟或經濟發展的所有討論當中,最常忽略「無償勞動」的貢獻和影響。
做家務事和照護孩童時並無酬勞,也不會被計算在國家的GDP內。但是,如果是付錢給別人去做這些事,就會被包含進
GDP 數據報告中。
根據最近公佈的最新調查—「澳洲家庭、收入和勞動力動態調查(HILDA)」顯示,澳洲社會的家務勞動幾乎都是由女性完成的。這樣的狀況在這五年來並沒有太大改善,澳洲的男性應該多少要感到有點羞愧。
HILDA調查將數據中的異性戀家庭分成不同群體—主要由男性負責賺錢養家、女性負責賺錢養家,或者男女一同擔起賺錢養家。並且區分他們是否有扶養孩童。
如果我們僅看那些沒有撫養孩童的家庭,我們會發現無論誰主要負責賺錢養家,女性花費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都比男性更長。
也許你會想反駁說:但是男性花費更多時間在整理修繕屋子外面的事務,這些都沒有被算進去家務勞動的時間。很抱歉,HILDA調查的「家務勞動」定義有包括這些整理修繕,也有將時數計算進去。
HILDA調查的「家務勞動」定義包含了:(一)家庭雜務,像是外出購買食材或日常用品,銀行業務,支付帳單,和記帳等財務管理等等(但不包括接送小孩去學校或參加其他活動),(二)家事,像是準備三餐,洗碗,清潔打掃家裡,洗燙衣服和裁縫等等。(三)打理屋子和屋外的事情,像是維修,整修,塗油漆等等維持房子的家務,或者修理保養汽車,園藝修整等等的事務。所以,就如同我說的,HILDA調查的「家務勞動」定義涵蓋了所有和家有關的勞動內容(『接送小孩』被定義成『托育和照護』,這個我們等等討論)。
公允而言,當我們將男女在外有酬勞支付的工作時數(包含上下班)也算進去時,男性有酬勞的勞動時數加上無酬勞的家務勞動時數後,勞動總時數平均比女性還多,但是這僅發生在沒有小孩且男性是主要賺錢養家的夫妻身上。
當夫妻一旦有了小孩,事情就不一樣了。
你可能會開始想說該不會是因為加上哺育母乳的時間,所以女性勞動總時數大大增加吧?但並非如此,HILDA調查將「孩童托育和照護」定義為與小孩一起玩耍、協助並照護他們、教導和積極監督他們,或者接送他們去托育所、學校或參加其他活動等等。
無論在哪種家庭當中,平均而言,女性都比男性一週多花7個小時在兒童托育照護上。
驚人的是,在有小孩的家庭之中,當男性擔任主要賺錢養家時,平均而言,男性僅花費11小時在兒童托育和照護,而女性則是花費26小時。而在女性擔任主要賺錢養家的家庭當中,女性平均花費19.3小時在孩童托育和照護上,而男性則花費11.2小時。也就是說,無論誰負責養家,女性都比男性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孩童托育和照護上。
當我們再加上家務勞動的時數時,我們很清楚看到,男性花費比較少時間在孩童托育和照護上並非因為他們把時間都拿去幫忙做家務了。
在一同賺錢養家的夫妻當中(且賺的錢一樣多),女性平均比男性多做1.5倍的家務勞動和兒童托育照護---
大約是一週多做14小時!女性主要負責賺錢的家庭當中,女性仍然是比男性多做很多,平均一週多做13小時。
若是將有酬勞的工作時數加上去,能不能看起來平衡一些呢?(也就是說,是否因為男性在外工作時數很長,所以導致較少時間做家務勞動和孩童托育照護呢?)對於男性是主要賺錢養家的家庭而言,沒錯,將有酬勞的工作時數加上去後,的確男女雙方的勞動總時數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其他兩種類型的家庭當中,卻遠遠不是這麼一回事。
在雙方收入等同的家庭當中,將所有勞動時數加總起來後,女性還是平均一週多做4.5小時的勞動,也就是大約比男伴多做6%。在女性負擔多數的家庭中,女性竟然比起男伴勞動總時數多出19%,也就是一週平均多做13個小時的勞動。
這也難怪在所有類型的家庭當中,女性對於自己是否擁有足夠自由時間的這件事,滿意度都遠遠低於男性!
好消息是,如果跟以前比,現在的狀況似乎算是稍微有一點改善了。
在2002-2004年時,雙方收入等同的家庭當中,女性所做的家務勞動和孩童托育照護的總時數是男伴的1.7倍,比現在的1.5倍還糟糕。
但是同期間女性在外工作時數卻比現在還長,也就是說若是把在外工作的勞動時數加上去後,看起來總數和比例分配還是沒有什麼改變,目前的狀況可能和2002-2004年的期間差不多。
所以,總之,男人當然可以彼此自我安慰,繼續相信比起以往的男性,現在的男性已經多做了許多家務勞動和孩童照護!但是,無論男性多麼想要否認,很明顯地,女性是國家的主要勞動者!而且她們所付出的勞動力,大多是無酬勞的。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7.3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9-10
睡得太多或太少對心臟都不好!
最近研究指出,適量的睡眠可以保護心臟健康,而且不論你是否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結果依然成立。
研究利用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的資料進行分析,共檢視了461,347名年齡在40-69歲的人他們每晚的睡眠時數、7年的醫療記錄及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
結果顯示,相較於睡眠時數為6-9小時的人,睡少於6小時的人罹患首次心臟病的風險高了20%,睡超過9小時的人的風險高了34%。並且若每晚睡6-9小時,可以讓那些因遺傳因素而容易有心臟病的人首次心臟病發風險降低18%。
睡眠時數是一個獨立的風險因子
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睡眠習慣與心臟健康之間的關聯。然而,多數研究是觀察性的,代表這些研究只能呈現相關性,但不能確定因果關係。
由於許多因素會影響睡眠和心臟健康,因此很難確定到底是睡眠不佳導致心臟問題,還是心臟問題導致睡眠不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分析大量數據,並在分析時結合基因研究及排除30種可能同時影響心臟健康及睡眠的因子,包括:身體活動、精神健康、收入、教育程度及身體組成等。
結果顯示,睡眠持續時間是心臟病發作的獨立風險因子。當人們睡眠時數越偏離6-9小時這個範圍,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就越高。例如,每晚睡5個小時的人,第一次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睡7-8個小時的人高52%。每晚睡10個小時的人有兩倍的風險。
睡太少跟心臟病之間可能是因果關係
研究團隊使用「孟德爾隨機化(MR)」的方法來確認睡眠持續時間短是心臟病發作的獨立風險因子。MR分析顯示,若一個人有睡眠時數較短的基因變異,他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過去研究發現了超過24種與睡眠持續時間短相關的基因變異。透過使用基因變異,MR可以確定風險因素和疾病之間的關聯是否為因果關係。
研究作者表示,這讓他們更加相信這裡存在因果關係,是睡眠持續時間,而不是其他因素影響著心臟健康。
研究得出一個充滿希望的訊息:不管你遺傳了什麼心臟病風險因子,適當的睡眠時數可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就像健康飲食、不吸菸及其他方式一樣。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9.09.0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9-10
有些瘦是父母生成的!
一項研究發現,有些纖瘦的人之所以能夠輕鬆地保持體重,是因為基因讓他們的脂肪細胞的代謝更有效率。
科學家邀請了一群可以隨其喜好地吃卻不會增加體重的男女,並檢視他們的脂肪細胞活動。
研究發現,這群人胃中的脂肪細胞的大小幾乎只有一般人的脂肪細胞的一半,並且比體重屬於平均值的人產生更多能量來分解脂肪。這些發現增強了人們認為瘦的人在保持身材方面具有一定遺傳優勢的觀念。
徒勞的脂肪循環
雀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團隊召募了30名BMI為18.5以下的男女,他們沒有紊亂的飲食模式,食量及運動量皆正常。研究團隊從這群人的胃切下少量白色脂肪進行分析,並採集了他們的血液、尿液和糞便。
研究發現,這群人的脂肪細胞具有異常高的基因表現,這些基因參與分解和製造脂肪。此外,這群人的脂肪細胞具有更活躍的粒線體,它有較高的工作效率,讓脂肪細胞會更有效地分解並重建自己。
研究人員將這一過程稱為「徒勞的脂肪循環」,可以解釋為什麼苗條的人體重不容易增加。他們的脂肪細胞在遺傳上傾向於燃燒較多的脂肪以釋放能量,並重建新的脂肪細胞,因此他們沒有機會囤積脂肪讓體重增加。而不斷燃燒脂肪的循環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的脂肪細胞較小,比正常體重的人小40%。當脂肪組織的脂肪細胞少且大,可能跟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關。
這些發現最終可以為減肥治療創造新的途徑。過去研究發現,肥胖的人的脂肪細胞的粒線體有缺陷,這意味著它們不能燃燒脂肪,可能導致代謝失調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
這些參與者的糞便沒有顯示任何差異。不過,他們有較低水平的肌酸,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肌肉量較少,因為肌酸水平低通常是肌肉量減少的標誌。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9.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8-19
醫療植入物在女人身上就較常出事!為什...
過去這一兩年,醫療植入物的安全問題在國際引起廣泛的關注與討論。一些嚴重的事件都涉及女性使用的裝置,例如乳房植入物、陰道人工網膜等,多國紛紛啟動調查並積極管理。
但讓女性受苦的不只乳房植入物或陰道網膜這類女性專用的植入物,女性也更容易被不分性別使用的植入物傷害,如人工髖關節和心律調節器等,究竟是為什麼?
最近一份研究試圖提出解釋,作者認為這是一連串忽視性別差異累積出來的結果。
從設計開始就偏差
生理條件和社會因素會影響女性在受傷或生病時的症狀,以及其治療效果。然而,醫療植入物設計人員通常不會考慮這些性別差異,認為不分性別都有一樣的表現。
並且,確保植入物安全的實驗室測試,通常也忽略女性可能對材料有不同反應,或者女性的活動可能會對植入物產生不同的負荷。
一些醫療設備公司利用監管過程的漏洞,在沒有進行臨床試驗的情況下就將植入物上市。即便有進行臨床試驗,也不一定包含女受試者,或者研究人員不對數據中的性別差異進行分析。
美國的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和澳洲的治療用品管理局(TGA)等監管機構在核准新的醫療設備時,通常也不會根據性別分析有效性及安全性。
醫師並沒有成為最後一道防線
醫療植入物從設計到上市都忽視性別差異,使得植入物不符合女性需求,但醫師在使用上難道不會為患者過濾篩選嗎?答案令人遺憾。
醫師和患者的性別都影響著女性對醫療植入物的瞭解。外科醫師多數是男性,代表著女性患者經常面對男醫師。過去一些研究指出,男性醫師傾向以家父長式的態度對待女性患者,而非以患者為中心的態度,這可能影響女性患者對症狀或疑問的表達,以及醫師對醫療問題的解釋等層面。
此外,外科醫師是否會和女性患者討論重要的安全問題也是需要關切的議題。例如,一些外科醫生對於討論髖關節植入後性行為需要注意的事項感到不舒服,特別是面對女性患者時。但使用人工髖關節後,性行為的姿勢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以「人工髖關節」為例
人工髖關節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例如發炎、疼痛、錯位和金屬中毒等,世界各地皆有案例。然而,很少人知道女性使用人工髖關節失敗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以上。
人工髖關節是性別中立的,並沒有特別為男性或女性量身打造,不分性別皆使用相同的模型。雖然大多數人工髖關節有各種尺寸,但女性並不是身形較小的男性,許多牽涉髖關節的基本活動都存在性別差異,例如走路。
當女性站立或進行性行為時,髖部脆弱的邊緣往往比男性承受更大的負荷。這種「邊緣負荷」增加了人工髖關節磨損和釋放危險金屬顆粒的風險。
如果測試顯示人工髖關節對男性和女性的安全是相同的,那麼這些差異就無關緊要,但事實卻是實驗室根本沒有蒐集這些數據與資料。衡量人工髖關節磨損率的實驗室測試忽略了性別差異,只測試正常行走而不是其他更多壓力的活動,如跑步或性行為。
FDA、TGA和其他監管機構經常批准新的醫療植入物,只因為它們與已經核准的產品相似。這同樣發生在人工髖關節上,監管機構不需要蒐集新的數據,更不用證明人工髖關節對女性和男性同樣安全。
這是跨國且普遍的問題
一群國際記者2018年年底發表了醫療植入物跨國調查結果,提出管理過程的失當,讓患者承受無限痛苦甚至死亡,引起人們對植入物安全與管理的關注。
美國FDA採取一些措施試圖解決性別偏見問題,他們提出指南,要求製造廠提供男性與女性使用醫療設備的數據。然而,這並不具有約束力。一份研究指出,在指南提出後,只有17%的醫療設備提出性別分析數據。
如何改善?
近期傳出各國監管機構要求下架或禁止使用有問題的醫療植入物,這些都是好方法,但並不會促使新的醫療植入物在設計時將女性加入考量,也不會改善醫師與患者之間溝通。
外科醫生需要與患者討論手術的重要議題,讓患者更瞭解手術,就算這會使醫師們感到不舒服。改善外科文化可能有所幫助,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TGA和FDA這類的監管機構可以透過要求醫療設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來影響設計。而FDA的經驗表明,這些要求必須具有約束力才有辦法起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陰道網膜」台灣未把關 女人成藥廠白老鼠
你使用的醫療植入物可能只有經過老鼠實驗!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19.08.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8-16
全球知名醫學期刊帶頭提升女性代表性
《刺肋針》(The Lancet)
是目前全球最老的醫學期刊,且影響力僅次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M)。它以刊登領先全球的研究為其特色,旗下共有18個子主題的醫學期刊,涵蓋糖尿病、愛滋病、感染疾病等疾病。
自1823年創立後,《刺肋針》的編輯群一直都是男性所組成。期刊現任主編Richard
Horton博士表示,學術機構和贊助單位充滿性別偏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刺肋針》也是這個生態系統其中的一員,他們要替他們想看到的改變盡一份心力。為了要提升科學領域的女性代表性,出版社日前發表一份新指引,保證未來旗下所有醫學期刊的編輯群,將不會出現任何全男性的專家小組。同時《刺肋針》所主辦或贊助的會議活動,也將會朝確保專題討論小組的成員至少半數是女性的目標邁進。
這份承諾的內容還包括18個期刊要重整他們的編輯顧問委員會,要讓女性成員比例至少佔一半。目前已有8個期刊做到了,其他期刊也將會在今年年底前達標。而18個主編中,目前已有10位是女性。
六個月前《刺肋針》曾以#LancetWomen為專題,聚焦報導如何提升女性在科學、醫藥及全球健康的地位,呼籲必須有結構性的改變以達成性別平等。
什麼是#LANCETWOMEN
#LancetWomen專題報導蒐集來自超過40個國家、300份以上關於性別偏見的報告資料。證據顯示,女性在這些領域中與男性做相同工作薪資卻較低、以及在高階位置完全缺乏代表性。例如:在英國,女醫師的薪資待遇只有男醫師的6成;2013年歐洲的數據,僅有36%的中階教授和18%的全職教授是女性;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指出,女性大學學歷者遠超過男性,但全球科學領域的勞動力性別分布,男性卻佔了72%等。
《刺肋針》執行編輯Clark博士表示,造成女性職位晉升較慢、在高階職位的代表性低有許多原因,包括母職的懲罰、缺少受到認可賞識或被支持競爭領導位子的機會、遭「老男孩俱樂部」的排擠等。
「多元化承諾」(THE DIVERSITY PLEDGE)
事實上,如果將不同族群、階級和性傾向的女性都納入考量,情況將會更糟。因此,除了西方女性之外,《刺肋針》也將致力提升研究及出版界的多元融合,會努力增加中低收入國家的女性與其他同儕的代表性。他們也鼓勵其他同業能夠加入他們的行動。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8.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8-02
翻轉割包皮文化!
在「身體正向運動」的鼓舞下,越來越多人正在翻轉一種普遍習俗—割包皮。
你不割很奇怪!
為什麼要割包皮?最常見的回應是:因為爸爸有做。許多人割包皮的原因是非宗教和非治療因素。如果你沒有割包皮,可能受到他人的嘲笑或排斥。
各國男性割包皮的比率不一,美國是西方國家男嬰割包皮比率最高的國家,高達54.5%,加拿大為31.9%,紐澳介於10-20%間,英國為8.5%。台灣男嬰割包皮比率低於1.4%,13歲時增加至8.7%。
割包皮可能造成創傷和痛苦
維多利亞時代有個迷思,即手淫是危險的,因為精液的流失會永久性使男孩衰弱,並威脅到道德秩序。有人認為割包皮能阻止手淫。不過1960年代的性革命打破了這個迷思。
反對男嬰常規割包皮的人表示,割包皮可能造成創傷、疼痛並帶來風險。它可能永久地改變孩子的身體、性功能及影響未來性行為中的感受。這是在浪費醫療資源。
此外,許多男性表示,對於有人未經自己的同意擅自切除身體的一部分感到莫名其妙。並且割包皮後剩下來的組織變得異常敏感。他們也點出,割包皮的手術並沒有統一,因此不同人所接受的程序可能不一樣。
一項5,552人參與的丹麥研究曾指出,割包皮與男性經常性高潮困難有關。
反對割包皮的兩大陣營
第一大陣營運用詞彙來說服人們。他們試圖將割包皮這個行為變成對「男性生殖器官的肉刑」。
第二大陣營透過慶祝的方式來重擁包皮。他們表示,「不需要對抗割包皮,就讓割包皮的支持者繼續擁護他們的價值及隨之而來的切除、流血、恐懼、痛苦和仇恨,我們則是慶祝包皮。」
雖然有越來越多人為重擁包皮和身體完整性發聲,但是多數人沒有。割過包皮的男性會告訴自己這對他們是好的,並認為否定割包皮涉及到承認自己幼時被最親近的人傷害。許多男性不想在心理層面上處理這個問題,因為這可能讓人難以承受。
來自宗教的反彈
冰島於2018年年初成為第一個禁止割包皮的歐洲國家,當時回教、猶太教便批評這違反了宗教自由。
自回教開始以來割包皮一直是宗教習俗,它象徵著上帝和猶太人之間的約定。他們也認為這可以保持陰莖清潔,因為尿液和其他物質不會被積塞在那裡。
加拿大猶太教與回教事務中心的執行長表示,反對割包皮更像是一種反宗教活動家的手段,而不是真的關心男性生殖器官。並且他認為,把割包皮與女性割禮相提並論是不合理的,因為它不是殘忍的虐待,也不構成重大健康風險。
醫界對是否應該割包皮意見不一
英國愛滋病信託基金會的人表示,割包皮可以降低HIV陰性男被HIV陽性女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約50%,並且可以減少男同性戀者感染愛滋病毒。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澳大利亞皇家醫師學院和加拿大兒科部一致認為,關於割包皮減少性病感染的研究尚無定論,因為它們是在非洲國家如烏干達進行的,那裡性病傳播情形與西方國家是不能比較的。這些組織都沒有建議對男嬰常規割包皮。
澳大利亞皇家醫師學院認為,在衡量割包皮降低疾病風險的程度和割包皮引起的併發症後,結果並不足以支持男嬰割包皮成為常規。並且選擇性地讓男嬰割包皮已經被批評有道德和人權問題,因為包皮可能是有功能的,如包皮可能有許多神經末梢會影響性快感。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7.20)
+ read more
2019-07-19
LGBT族群較易有記憶問題?
阿茲海默症是許多人進入老年可能罹患的認知障礙疾病,而記憶出現喪失與混淆是早期徵兆。最近一項美國大型調查研究指出,和異性戀及順性別(cisgender)者相比,LGBT族群較容易出現與記憶力有關的困擾,這可能是來自於社會壓力的潛在影響。
研究對象與結果
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美國疾病管制預防署在2015年對九個州所進行的隨機電話調查資料。調查共有44,403名45歲以上的參與者參加,其中3%(約1,300名)為LGBT族群。調查詢問參與者包括在過去一年出現記憶喪失與混淆的情形、性別認同、性傾向等問題。
分析調查的結果顯示,14%的LGBT族群表示自己曾在過去一年有記憶變差的狀況,而相同問題在非LGBT族群身上則為10%。經過調整年紀、性別、種族、婚姻狀態及收入變項後,發現LGBT者自我報告有認知障礙的比率,比非該族群者高出29%。此外,LGBT者在做煮飯、打掃等自理生活的日常活動上也有比較多的困擾。
年輕族群自我報告的認知障礙=未來失智症風險?
雖然過去已有研究指出,自認為出現認知退化者,其未來真正發生該狀況的機率會提高3倍。但這項調查研究的參與者年紀都是相對年輕,而失智症很少在60歲以下發生。較年輕的族群主觀認為的認知退化,與在70、80或90歲出現相同情形,可能未必有相同的意義。
LGBT族群缺乏社會支持網絡
關於LGBT族群記憶喪失與混淆的風險較高,研究尚未發現確切原因。其他評論表示,原因可能來自某些像憂鬱症或是社會環境壓力所造成。研究主要作者Flatt也提到,隨著年紀愈老,LGBT族群愈可能缺乏像是伴侶或孩子這樣強而有力的社會支持網絡,最後被迫與無法接受他們的人共同生活。
未來研究方向
研究結果並不代表LGBT族群未來一定會有較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但這個族群真的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包括提供支持、教育、記憶力篩檢以及與醫師討論問題的機會。
Flatt表示,未來國家性的調查應將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納入調查問題之中,我們才有辦法追蹤這個族群隨著時間的變化。以及必須處理這個族群在認知障礙研究中代表性過低的問題。
這項研究發表於2019年阿茲海默協會國際研討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編譯來源:STAT(2019.07.15)
+ read more
2019-06-29
爸爸吸菸影響兒子生育力!
目前已知孕婦吸菸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出生體重低、男嬰成長後精液質量較差等。然而,關於父親吸菸對胎兒的影響卻知之甚少。
現在,丹麥的初步研究指出,孕期中父親吸菸與其後代低精子濃度和總數有關。這個發現考慮了受孕時父母的年齡、母親吸菸與否、後代年齡、身體質量指數、飲酒量、咖啡攝取量等依然成立。
研究作者表示,過去有研究探討父親吸菸與後代精液質量的關係,但這些研究都是小型的且沒考慮可能干擾研究結果的因子。新的研究規模更大,並且確實支持過去的研究結果。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778名出生於1996年至2002年的19歲丹麥青少年。關於他們父母親的吸菸訊息是根據妊娠第16週的孕產婦報告。研究分析了他們的精液質量,包括精子濃度、總數、形態和活動力。
結果顯示,相較於父親沒有吸菸的後代,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後代,其精子濃度低了8%,總精子數低了9%。若是母親吸菸而父親不吸菸,後代精子濃度降了26%,精子總數降了46%。
研究作者表示:「父親吸菸會影響後代精子質量,但母親吸菸的影響卻更大。不過儘管如此,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情況更為普遍,因此這對公共衛生仍然非常重要。精子數量下降8-9%會嚴重影響精子質量已經不佳的男性的生育能力。」
父親在伴侶孕前或產前吸菸對後代精子質量的影響,可能的解釋是表觀遺傳(epigenetic),即父親吸菸可能誘導精子基因組的改變,而精子基因組又可以傳遞給後代的細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6.2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