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20-10-01
男孩做家事,從學校教起!
生活在2020年,若一位成年人不能自己打理一些基本生活技能,例如做飯、打掃、或洗衣服,應該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但是,很多人仍然生活在重男輕女的世界中,家務活仍被視為女性才應該做的事情,這使男人即使在需要的時候也無法做一些生活所必需的事情。
打破性別取向的教學
Colegio
Montecastelo是一所位於西班牙維戈(Vigo)的學校,他們決定以另一種方式促進性別平等。該校實施了一項計劃,教導男孩和青少年基本生活課程。這些課程包括清潔、烹飪甚至縫紉,我們絕對歡迎這項計畫。實際上,我們認為這應該世界各地的學校中實施。
儘管學校負責大部分的課程,但有些學生的父親也加入進來,目的是教給孩子們最有價值和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但是,有人批評,這些技能應在家裡而不是在學校教授。也有些人說,這項計畫標籤並鞏固了性別角色。他們認為,應把所有活動都視為對所有人都有用,而不是認為某些活動是男性的或女性的。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學校教學可以讓小孩都接觸及學習,家庭教育則視家長的態度,可能無法落實。而這些家事已經在女孩成長中都被教導及要求,所以刻意讓男孩學習是必要的。
大多數評論者對此計劃感到非常滿意,並建議該計劃也在世界其他地方實施。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9.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30
肥胖死亡風險高?端看你是蘋果?還是梨...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腹部儲存過多脂肪(中央肥胖)的人,不論其總體脂肪的多寡,都可能有較高的風險提早死於任何原因(全因死亡)。而臀部較大和大腿較粗的人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表示,從研究的結果來看,中央肥胖是過重導致死亡最可靠的指標。結合身體質量指數(BMI),它可以作為評估提早死亡風險時的輔助測量。
眾所周知,超重或肥胖會增加患心臟病、某些癌症、腎臟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還有證據指出,死亡風險跟中央肥胖的關係可能比跟整體肥胖的關係來得更大,但過去的研究尚無定論。
為了進一步探討此問題,一組國際研究團隊開始研究中央肥胖的測量值是否與一般人的全因死亡風險有關。
腹部肥胖 VS 臀部較大/大腿較粗
此研究對於72項研究的結果作系統性分析,涉及250萬以上參與者,以及3至24年的追蹤。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腹部肥胖的測量指標(包括腰圍、腰臀比、腰圍身高比、腰圍大腿比和身體體型指數)與較高的全因死亡風險顯著正相關。
例如:腰圍每增加10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1%有關,而腰臀比、腰圍身高比和腰圍大腿比每增加0.1個單位就與風險增加20%有關。
相反地,臀部較大和大腿較粗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
例如:臀圍每增加10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0%有關,而大腿圍每增加5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在考慮了身體質量指數(BMI)後,這些相關性仍然很顯著,這
代表不論整體肥胖情形,腹部脂肪分布與較高的風險有關。
因此,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央肥胖的測量方法可以結合身體質量指數,作為評估提早死亡風險時的輔助測量。
他們表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更詳細地評估這些測量方法與死亡風險的相關程度與相關形式。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9
為什麼我們在冬天比較會感冒和流感?
我們大多數人每年至少感冒兩次,但是為什麼呢?引起普通感冒或流感的病毒感染可能從對我們的滋擾變成嚴重的健康威脅。
根據中心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普通感冒是孩子不能上學和成人耽誤工作主要的原因。儘管大多數普通感冒和流感病例往往會自行消失,但每年,流感估計導致全世界290,000至650,000人死亡。
科學家對於驟降的溫度如何使這些病毒傳播知道多少?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因為引起它們的病毒行事風格不一定一樣。
在大多數情況下,普通感冒表現為三部曲:喉嚨痛、鼻子阻塞、咳嗽和打噴嚏。可以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超過200種,但是冠狀病毒和鼻病毒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罪魁禍首。
有4種人類冠狀病毒,佔成年人感冒的10%至30%。這些病毒與導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屬於同一家族,但是,它通常只引起輕度疾病。
有趣的是,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普通感冒病毒感染者根本沒有任何症狀。
流感是由於流感病毒引起的,其中有3種不同的類型:A型流感,B型流感和C型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許多相同的症狀,但感染流感還會發燒、身體疼痛、冷汗或顫抖。這可能是區分兩者的好方法。與普通感冒一樣,很多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沒有任何症狀。
因此,既然我們知道了普通感冒和流感之間的區別,我們將看看何時我們最容易受到這些病毒的感染。
季節性模式
CDC密切監視流感活動。流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發生,但大多數情況下都遵循相對可預測的季節性模式。
根據美國CDC的數據,流感活動的最初跡象通常始於10月左右,並在冬季高峰期達到頂峰。但是,在某些年份中,流感爆發可能會持續並持續到5月。
在1982–1983年及2017–2018年的季節中,流感活動的高峰月份是2月,其次是12月、1月和3月。
根據2013年的一項分析,全球其他溫帶地區的情況也相似,其中低溫和低濕度是主要因素。然而,對於熱帶地區卻不能這樣說。在那些地區,流感可能在雨季、潮濕的月份爆發或是全年相對穩定。
這似乎違反直覺。的確,儘管流感數據確實支持了這種關聯,但科學家們還是不完全了解病毒如何在截然不同的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發揮最大的破壞作用。
但是,有幾種理論,從冷影響病毒的行為、免疫系統應對感染的能力到在擁擠的地方太久、陽光照射太少等。
冷空氣影響第一線的防禦
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試圖通過我們的鼻子進入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的鼻子有對付這些微生物入侵的防禦機制。
我們的鼻子不斷地分泌粘液,病毒一進入會被困在粘性鼻涕中。鼻裡有許多的纖毛不斷移動這些鼻涕,將之排出。有時,我們吞下了很多鼻涕,我們的胃酸就會中和了這些微生物。
但是,冷空氣會冷卻鼻腔並減慢粘液清除的速度。
一旦病毒穿透了這種防禦機制,免疫系統就會走進來對付入侵者:一種名為吞噬細胞的免疫細胞會吞噬並消化病毒。但是,研究指出,冷空氣也會降低吞噬細胞的活性。
鼻病毒實際上更喜歡更冷的溫度,一旦溫度驟降,我們就很難不屈服於普通感冒。
在一項實驗室研究中,這些病毒在體溫下生長時更有可能發生細胞自殺、細胞凋亡,或遇到讓他們死亡的酵素。
其他可能因素
在秋季和冬季,可能導致感冒和流感的另一個因素是,由於天氣變得不太友好,我們在室內花費的時間更多。
這可能會導致2種結果:擁擠的空間會促使病毒飛沫在人與人之間散佈,以及中央(暖氣)空調導致空氣濕度下降,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這與流感的爆發有關。
但是,我們許多人終年都生活在擁擠的空間中,單獨地來說,這種說法無法解釋流感的發病率。科學家繼續研究呼吸道感染的季節性模式,以弄清不同因素如何影響其傳播。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0.09.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8
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由動物傳人!
新型冠狀病毒會由動物傳染人類
一項研究調查了荷蘭16個水貂養殖場的SARS-CoV-2感染事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證明該病毒很可能在人與水貂之間來回傳染。
目前還不清楚SARS-CoV-2確切的來源,儘管已有專家提出了各種理論。動物實驗顯示,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雪貂、倉鼠、兔子和蝙蝠可能感染SARS-CoV-2,貓、狗、獅子和老虎也是。最近,荷蘭多家貂養殖場爆出SARS-CoV-2感染事件,顯示貂也容易感染SARS-CoV-2。
研究作者對疫情進行了深入調查,對象為16個貂養殖場以及在裡面生活或工作的人,研究人員使用全基因組測序來標記(underpin)傳播源。根據他們的描述,共有16個養殖場中72萬多隻動物中發生的SARS-CoV-2感染事件。透過基因(PCR)或血清檢查,97名患者中有66名(67%)感染了SARS-CoV-2。所有接受檢測的人都與受感染的貂場有直接關聯。
研究作者說:「由於我們對前4個爆發疫情的貂場進行了縱向追蹤,我們獲得有力的證據顯示這些養殖場中至少有2個人被水貂感染。遺憾的是,我們的研究無法確定大多數的感染到底是由動物傳給人類還是相反的方向。因此,我們不知道被貂傳染的總人數。我們的結論是,病毒感染最初是從人類開始的,並在貂養殖場中進一步傳播開來,很可能說明了第一批爆發SARS-CoV-
2感染的貂養殖場在疫情曝光前幾週出現的大規模循環感染。」。
他們補充說:「對養殖場員工進行的SARS-CoV-2基因分析顯示,他們體內的病毒與貂體內的病毒一樣,但是不同於住在附近、跟養殖場無關的SARS-CoV-2患者。每個受感染的貂養殖場的病毒基因序列都屬於五個不同的類型之一,顯示不同貂養殖場之間有傳播的現象。」。
他們得出結論:「還需要進行其他研究來確定傳播途徑。我們得出結論,這些員工中至少有一部分非常有可能是直接被受感染的水貂所傳染,是第一個病毒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證據。現在很重要的是,貂場主與動物的衛生部門之間需密切合作以及早發現和控制SARS-CoV-2感染。」。
寵物貓狗被感染的現象比想像中多
另一加拿大獸醫學專家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顯示,很大一部分寵物貓和狗可能從主人身上感染SARS-CoV-2。並且,許多被發現受感染的寵物,他們在主人罹患COVID-19期間出現類似COVID-19的呼吸道症狀。
研究作者D.
Bienzle補充說:「在貂養殖場已經有(病毒)從貂傳染給人類的現象,在那裡有很大部分被感染的動物在距離人類很近的地方被照料著。雖然目前沒有從寵物傳染給人的案例,但是由於病毒從人類傳給動物後其改變很小或甚至沒有任何改變,這種反向傳染可能會發生。」。
關於寵物的照護,Bienzle教授建議,感染SARS-CoV-2的人不僅應該遠離他人,還應遠離寵物。她說:「包括我們在內的多項研究都有足夠的證據建議應將SARS-CoV-2感染者與人和動物隔離。」。
她的團隊將在不久的將來研究其他寵物中的COVID-19抗體發生率。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17)、Eurekalert(2020.09.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7
只是流鼻水?你肯定不是感染冠狀病毒!
面對英國政府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計畫完全失敗,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表示,英國的檢測服務因需求劇增而頻臨崩解,父母讓只是感冒的孩子去接受檢測是在加重負荷。
當此之際,倫敦國王學院T.
Spector教授向家長們重新保證,兒童只是流鼻水、鼻塞及打噴嚏確定是感冒,而非COVID-19。
Spector教授管理著「冠狀病毒症狀研究」手機應用程式,他分析應用程式所收集到的資料後發現,學齡兒童最常見的COVID-19症狀是疲倦(55%)、頭痛(55%)及發燒(49%);而每6名確診COVID-19的兒童就有1名(15%)有異常的皮疹。
相比之下,成人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倦(87%)、頭痛(72%)及失去味覺(60%)。不論是成人或兒童都沒有頻繁表示有流鼻水。
這組研究團隊率先讓失去味覺和嗅覺在英國被登記為感染病毒的症狀,這要歸功於民眾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通報症狀使得這些症狀得以被看見。而研究團隊擁有的海量資料代表他們也可以辨認什麼症狀不是罹患COVID-19的表現。
在學校重新開始上課兩周後,人們焦慮著兒童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對此Spector教授提醒民眾流鼻水不是COVID-19的症狀。
他表示,不同年齡的患者之間症狀有所不同。18歲以下及65歲以上的患者可能不會出現發燒、持續咳嗽及失去味嗅覺。
Spector教授說;「你完全不會在老年人及小孩身上看到失去味覺或嗅覺的症狀。」。
「他們看起來似乎不會失去嗅覺且似乎不像成人那樣經常咳嗽不止及呼吸困難,因此不同年齡層表現出來的樣貌不一樣,或許是因為免疫系統以不同方式運作之故。」。
他表示,典型症狀如發燒、持續咳嗽及失去味嗅覺對於18至65歲的人來說是比較精準的判斷依據,但在較年長或年輕的人群中表現可能有差異。
「不論如何,如果你的小孩有症狀,讓他待在家裡,不要為了極有可能是有感冒症狀的孩子四處奔波,接受COVID-19的檢查。」。
根據「冠狀病毒症狀研究」手機應用程式,超過一半(52%)患COVID-19的18歲以下兒童在檢測前一周及之後沒有紀錄任何成年人會有的典型症狀(咳嗽、發燒及失去嗅覺等)。
此外,確診有COVID-19的兒童中有33%從未出現過手機應用程式中所列的20個症狀,顯示許多兒童患者的症狀是非典型的。
他們可能因為曾經與COVID-19患者接觸過而已經做了預防性的檢測,而不是有了症狀以後才去做檢查。
目前手機應用程式已有將近25萬名兒童使用,其中198名經檢測後呈陽性,使這項研究成為英國關於確診COVID-19兒童最大型的研究。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9.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6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婦女育齡期間的種種...
中老年婦女的心臟病風險與她育齡期的長短、妊娠時的健康問題是相關的。
一項大型研究顯示,除了傳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不良妊娠事件—特別是妊娠高血壓疾病和出生體重低,與母親後來的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有相關性。
另一項研究顯示,婦女的生育年齡越短,停經後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就越高。
這兩個研究結論都顯示,在評估中老年婦女的心血管疾病時,應將她們懷孕時的健康狀況以及初經及更年期的年齡等納入考量。
不良妊娠事件
日前,大型世代研究指出,在評估停經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某些妊娠事件。
N.Parikh博士指出,老年女性如果在過去的懷孕經驗中發生不良妊娠事件,則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或需冠狀動脈血管重建的風險也更高
(7.6%比5.8%)。
他們發現4種特定的妊娠事件與母親的ASCVD相關,分別為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和子癲前症、低出生體重(小於2.49公斤)及早產(嬰兒提早3周以上出生)。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考量了生產、BMI
(身體質量指數)
及社會經濟因素,所有發現實質上沒有改變。我們的研究支持指南的建議,即臨床醫生在評估老年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與妊娠相關的疾病史。」。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尚不清楚這些不良事件之所以與ASCVD相關,是因為它們涉及了新病理的觸發,或者是因為它們標誌著長期和更嚴重的潛在心臟代謝風險。
研究作者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是什麼潛在機制將妊娠高血壓疾病和低出生體重與晚期ASCVD聯繫在一起。」。
Parikh及其同事警告,這份研究可能有倖存者偏誤
(過度關注倖存者導致錯誤的結論)及回憶偏誤
(由於回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的差異所產生的系統誤差)。
不過研究團隊仍然強調,儘管如此,這項研究足以顯示在評估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將懷孕期間的高血壓納入考量。
評論研究的人也敦促,應規定電子健康紀錄中加入不良妊娠事件,並讓醫師及後續的照護系統能獲得此資訊。
_(__該研究是以「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__」為基礎,包含了1994-1998__年招募的大型多種族停經婦女群體。符合條件的婦女曾經有懷孕6__個月以上的經驗,並排除了過去曾有中風、心肌梗塞或接受過冠狀動脈血管重建手術的婦女。)_
初經、更年期、生育年齡和心血管疾病
另一份研究指出,從初經開始到更年期,少於30年的女性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相較於生育年齡有36至38年的女性,這些女性在中年發生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風險更高。初經年齡不會影響這個相關性,但是更年期的早晚則會。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G.
Mishra博士等表示,初經年齡及生育年齡彼此會相互影響,進而影響它們各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初經年齡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係呈U形曲線:初經年齡太早(≤10歲)和太晚(≥16歲)的女性患病風險會增加。
初經年齡太早(≤11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以及初經年齡較晚(≥15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這兩種組合,她們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起初經年齡為13歲且生育年齡在36至38年之間的女性是增加的。
過去研究顯示,就未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言,初經年齡在12至14歲是最佳的,但是這份研究顯示,過去研究並沒有掌握到初經年齡正常但生育年齡短的女性風險增加的狀況。
相比之下,太早進入更年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更大的關係。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樣本主要是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和瑞典的白人女性,這限制了他們研究的代表性。而且,現有數據無法讓研究人員考慮遺傳因素、早期生活因素、飲食、身體活動和合併症的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考慮到初經年齡和更年期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建議對於中、老年女性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時,應同時考慮初經年齡和更年期時間。」。
_(__該研究使用了來自InterLACE__財團的12__項研究的個人資料,樣本數為307,855__。每項研究均收集了有關婦女生殖健康、社會人口統計、生活方式及慢性病事件的資料。)_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5
由酒產業資助的酒相關研究正在增加,令...
越來越多的酒產業資助有關酒消費影響的學術研究,有些研究甚而聲稱酒對健康帶來好處。
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指出,自2009年以來,由酒公司或相關組織資助的研究項目已增加56%。將近13,500項研究是由酒產業直接或間接資助。
研究人員說,酒產業對科學研究的贊助規模導致人們對潛在的研究偏見、利益衝突和選擇性報告結果感到擔憂。
研究者Dr Su
Golder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了令人堪憂的趨勢。儘管酒產業各自進行的健康研究已急劇下降,但同時,透過酒產業資助的研究項目卻在增加,無論是提供資金給研究人員或透過其他酒相關組織資助。」
Dr Su
Golder也說:「許多人以為資助酒精研究的這些相關組織為慈善機構,且不明白這些組織與酒產業之間的關係,因此許多酒公司得以利用『透明度漏洞』來掩飾自己。」
「儘管酒精行業資助了許多合法的研究領域,例如對成分和環境影響的研究,但他們在健康部分的研究,實在令人擔憂。許多這類研究都聲稱酒精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並表示物質濫用的問題是個人的選擇,而非產業的行為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發現的酒產業參與的研究,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該研究的另一位合著者 Jim
McCambridge教授補充道:「雖然研究人員本該在期刊發表研究時,揭露資助者,但大家常常沒有做到,因此,我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公開透明度。」
「大家都知道,透過贊助研究,藥廠和煙草公司成功且有陰謀地顛覆科學證據,影響政策數十年。因此,雖然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但是,酒產業對科學研究的影響規模、性質和廣度著實帶來更多擔憂。」
「儘管酒公司可能聲稱他們正透過提供研究經費來履行公民義務,但這些研究應該由獨立學者來進行才更為妥當。」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4
男性注射睾丸激素可以代替減肥手術
長達11年的數據顯示,長期注射睾丸激素可媲美減肥手術且併發症風險較低,
可能是治療男性肥胖的一種新療法。
肥胖是個複雜的議題,其中包含醫學和社會的原因,要實現持久的減肥效果對許多人來是個挑戰。這意味著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新的策略來幫助治療肥胖症,而不僅僅是減少卡路里。
最近在「歐洲和國際肥胖症大會」線上會議中呈現的數據,支持使用睾丸激素療法來治療男性的肥胖症。
長期的睾丸激素治療可使體重平均減少20%。
11年的數據
這項研究由製藥公司拜耳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灣醫科大學進行,他們利用11年的數據來進行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從2004年開始收集資料,這些資料來自於471名性腺功能減退(即睾丸激素水平低)且肥胖的男性。
在研究期間,大約58%的男性每3個月接受一次睾丸激素注射,其餘男性則選擇不接受治療。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1.57歲。
醫務人員在醫生辦公室進行注射及記錄,以確保所有參與者均以一致的方式接受治療,其中沒有參與者退出研究。
體重減輕20%
在研究期間,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平均減少23公斤(相當於20%體重),而未接受治療的男性平均增加了6公斤。
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跟著下降了平均7.6點,而對照組則增加了2點。
至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腰圍,接受治療的男性腰圍平均減少了13公分,對照組增加了7公分。
在研究結束時,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內臟脂肪也較少。與未接受治療的人相比,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更低。
整體而言,在研究期間,對照組中28%的男性患有心臟病,27.2%患有中風。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則沒有重大心血管事件。
同樣地,研究期間超過20%的對照組患有第2型糖尿病,但治療組中沒有人患此病。
拜耳公司男性科學醫務顧問F.
Saad對結果發表評論,他說:「性腺功能減退的男性長期接受睾丸激素治療帶來的減重效果持續且深遠,從而有助於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
和減肥手術比較
研究人員還呈現了適合接受減肥手術的男性的數據。減肥手術是治療肥胖的外科手術,包括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手術和胃袖狀切除手術。
儘管減肥手術已被證明能實現減肥目標,但該手術仍存在嚴重的風險,因此不一定總能帶來正面的結果。
這一部分的研究包括76名屬於肥胖第3級的男性(BMI為40以上),可以接受減肥手術。其中,有59人接受了睾丸激素治療,平均減少了30公斤。
其中BMI低於50的男性接受睾丸激素治療後,其BMI也平均降低了10點,這足以使他們脫離最高肥胖等級。
Saad認為,這些結果指出,睾丸激素療法與減肥手術一樣有效,但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我們認為應該與患者討論睾丸激素療法,以作為手術的替代方法,並且應該提供給無法接受手術的男性患者進行考慮。」。
這項研究樣本僅包含男性的數據,所有參與者的臨床睾丸激素水平平均較低。因此,科學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驗證這種方法在其他人口群中的效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0.09.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3
新!胎兒體質決定孕婦服藥劑量
南澳洲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懷孕期間一體適用的處方劑量,可能使體重低的新生兒一輩子有得病的風險。
南澳洲和紐西蘭的胎兒生理學家指出,較小的胎兒代謝母體藥物的效率比正常體重的胎兒低,可能導致長期的健康影響。
就胎兒代謝藥物的層面而言,區分「複雜懷孕」不同於「正常懷孕」的想法是新的。
研究專家檢視為何在有成長限制的胎兒體內,代謝藥物的酵素比較沒有效率。
全球7個嬰兒就有1個體重不足2,500克,起因為胎盤無法傳送足夠的營養和氧氣。這可能和妊娠高血壓、胎盤發展不完全或抽菸有關。
子宮內發育遲緩的嬰兒,未來得到糖尿病、心臟病、免疫力低落和代謝差的風險較高。或許他們成人後也需要藥物治療,但不知代謝這些藥物和其他人會不會有所不同。
大部分的婦女懷孕時,由於身體的狀況或胎兒的問題,會服用醫師處方或市售成藥。例如妊娠糖尿病影響了15%的婦女,需要胰島素。澳洲有13%的婦女在懷孕時服用抗憂鬱症的藥,11%有氣喘,18%有心血管疾病和4.6%有糖尿病。
使用抗嘔吐的藥也很普遍,5位孕婦至少有1位服用昂丹思瓊(商品名如「卓弗蘭」等)。
研究專家認為目前沒有「複雜懷孕」藥物劑量的指南,無法責成製藥公司和醫師。但基於研究發現,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來了解胎兒成長中,藥物是如何代謝的,再來決定懷孕期間服藥的劑量。
編譯來源: EurekAlert(2020.09.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2
CDC:COVID-19消滅了今年全球的流感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員發現,美國的流感數量在春季的新冠肺炎期間創下史上最低,而南半球的流感數量在最近剛結束的流感季中也減少許多。
根據亞特蘭大CDC的博士Sonja
Olsen等人發表於《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報》的報告:
相較於2019年9月29日至2020年2月29日的樣本測試
,2020年3月1日至5月6日的流感病毒陽性率減少了98%,即從19.34%暴跌至0.33%(中位數)。
美國的流感傳播在2020年5月17日至8月8日的陽性測試中位數為0.20%,相較於2017-2019年的1%-2%,今年暑假確實創下了歷史新低。同時,今年的流感病毒陽性率急劇下降,在4月初時甚至接近0,而在過去的季節中,這段時期的陽性率徘徊則在15%左右。
在2019年,美國的流感季節一如往常的從11月初開始增加。從2019年12月15日到2020年3月7日,超過20%的樣本檢測出流感病毒陽性。
但到了3月22日時,雖然測試的樣品數量仍然很多,但陽性率卻下降至2.3%,並且自4月5日那週以來一直低於1%。
Olsen及其同事表示,他們將3月1日作為基準,因為它最接近美國宣布COVID-19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時間,在此同時,國家也開始廣泛實施社區防疫措施,例如停課、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
Olsen說:「由於流感的傳染性不如SARS-CoV-2,因此這些措施可能為流感傳播帶來重大的中止。雖然不能從生態比較上推斷出因果關係,但隨著時間和地點改變,仍然一致的趨勢是有說服力的,並且在生物學上也是合理的。」
全球一致的趨勢
在赤道以南的地區,流感季節也大大減少。冬季已結束的澳洲、智利和南非報告說,4月至7月期間,在這三個國家83,307個測試樣本中只有55個呈現陽性(0.06%,95%CI
0.04%-0.08%),而在2019年,178,690個測試樣本中則有25,000個為陽性(13.7%,95%CI
13.6%-13.9%)。
Olsen及其同事表示,若與COVID-19相關的社區防疫措施一直持續到秋天,可能可以抑制美國冬天的流感。然而,有鑑於SARS-CoV-2和流感可能同時傳播,作者也強調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編譯來源: MedPage Today(2020.09.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