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19-11-28
有這些風險因子的女性小心心血管疾病!
一群科學家在今年美國心臟學會科學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與女性心臟健康有關的初步研究,指出較早進入更年期、從事特定工作以及晚上吃得多的婦女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
較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
這份研究是目前探討更年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關係最大型的單一研究。研究顯示,40歲以前進入更年期者,較容易有高血壓、高壞膽固醇指數及糖尿病,並且即使在考量了混淆因子後,這群女性的冠心病、心臟衰竭、主動脈瓣膜肥大或變窄、心房顫動及血栓風險仍較高。
研究還發現,在50歲以前越早進入更年期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此外,相較於自然地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因為切除卵巢而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研究指出,是否使用荷爾蒙來緩解更年期症狀並未影響結果。而所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即使在更年期結束後依然持續存在。
特定工作增加女性
研究指出,擔任社工、護士、醫護助理和收銀員的女性,其心血管健康比擔任其他職業的女性差。
具體來說,相較於其他職業,擔任社工的女性心血管健康程度較差的可能性高了36%。而擔任收銀員的女性的可能性高了33%。
此外,相較於其他職業,擔任房屋仲介和業務的女性心血管健康程度較差的可能性低了24%,而從事行政工作的女性可能性則低了11%。
晚上吃比較多的女性
若女性一整天攝取的熱量在晚上佔的比例較高,則她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研究發現,在整天的熱量中,如果女性在晚上6點後所攝取的熱量佔的比例較其他時間高,她的心血管健康狀況較差,較容易有高血壓、高身體質量指數且長期血糖控制較差。在晚上6點後每增加1%的熱量,心血管健康程度就會跟著下降。這樣的趨勢同樣發現在晚上8點後所攝取的熱量。
編譯來源:
Eurekalert(2019.11.11)、Eurekalert(2019.11.11)、Eurekalert(2019.11.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Complementary cancer therapies.jpg)
2019-11-27
癌症佐以草藥治療害多利少
癌症病人應告知醫師是否服用草藥製品,因為有些成份可能阻礙治療成效。
當乳癌擴散時,蒜頭,薑和銀杏製劑會延遲皮膚傷口的復原。
來自葡萄牙里斯本癌症研究中心的乳腺外科醫師Cardoso指出,沒有證據顯示草藥療法或乳霜有效。若有存疑,最好不要服用。
醫師要主動詢問正在治療癌症的病人,是否正在服用其他的藥物;特別重要的是當癌症已散播至皮膚的病人,想試草藥製劑前一定要先跟醫生照會。
這樣的情形,乳癌患者五個案例中就有一個,其他癌症較少。
許多產品的危險是會干擾荷爾蒙療法或化療,有些則延緩血凝固的過程,導致傷口復原較慢、結疤多。延緩血凝固的草藥,如:穿心蓮、短舌匹菊、蒜頭、銀杏、人蔘、山楂、七葉樹、薑黃。
英國的癌症研究網站同時建議,一些輔助療法可能阻礙正常療法應有的效果。癌症治療期間,應避免一些食物和飲料,如葡萄柚和橘子,因為它們會影響癌症藥物在身體內的分解和吸收。
Cardoso醫師以為病人有病亂投醫是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知道,尋找其他草藥或另類療法,有可能害處多於好處,而瑜珈、正念、靈氣療法和針炙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都有正面的影響。
編譯來源:BBC(2019.11.1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6
全球第一個男性避孕藥 最快6個月後問世...
近日,印度科學家透露,一項注射型的男性避孕藥已完成臨床試驗,目前正等待印度政府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最快將在6個月後問世,這無疑是避孕技術發展的一大突破!
避孕藥物研究的性別偏見
一直以來在避孕這件事上,許多生育年齡的女性常是責任主要承擔者,她們大部分會使用非永久性的避孕措施,身體也因而須承受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情緒起伏、頭暈噁心、胸部脹痛、經期之間的出血等狀況。
避孕藥研發長久被詬病有男女雙重標準的現象,過去在美國雖數次出現男性避孕藥的開發研究,但所有臨床試驗最後卻都以副作用對男性來說無法承受為由,中途宣告失敗放棄。所以這次的新消息令所有人對男性避孕藥又重新燃起一線希望。
印度25年的研究:藥效將長達13年
這項藥物的研發團隊是來自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ndian
Council of Medical Research,
ICMR)的科學家。他們讓男性在被麻醉之後,從腹股溝的位置將新研發的聚合物注射進睪丸,藉此阻擋輸送精子到陰莖的管道,達到避孕效果。研究顯示,藥物的避孕成功率達97.3%,藥效將長達13年之久。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完成三回合的臨床試驗,303名參與者都表示沒有出現副作用。其他出現副作用者,症狀則幾乎與女性使用避孕藥的情形相似。
協助研究計畫的資深科學家Sharma博士表示,若藥物未來可成功上市,這將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個安全的男性避孕藥。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11.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2
數學腦袋沒有性別之分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新研究發現:男孩和女孩在學習和表現數學能力上,並没有性別上的差別。
1992年少女芭比出爐時,伴隨著爭議性的音聲片段:「數學真難」。這款玩具的發行受到公衆的強烈反彈,而這種對數學秉賦潛在的假設,散播著女人有數學才能方面的生理缺陷,所以無法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的領域裏出人頭地。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團隊主導Jessica
Cantlon全面性的檢測年輕男孩和女孩的腦部發展。研究顯示在腦部的功能或數學能力上沒有性别的不同。
專家指出,科學和民間傳聞不同。孩童的腦部功能相似,我們看不到性別之分。希望對孩童在數學上的發展,能重新調整我們的期待。
腦部「神經成像」男女無異
Cantlon團隊為評估年輕孩童在數學能力上的生理性別差異,首創「神經成像」(neuroimaging)的研究。
她的團隊使用功能性的MRI,在孩童觀看初級數學的教育影片時,如算數目和加法,測量104位(3-10歲;其中55位女孩)孩童的腦部活動。比較了男孩和女孩的掃瞄來衡量腦部相似處。也檢視了腦部的成熟度,將孩童和觀看同樣數學影片的63位成人(其中
25位婦女),比較兩者的掃瞄。
多次統計數據的比較之後,Cantlon團隊發現,男孩和女孩在處理數學的技能並無差別,觀看教育影片的專注也一樣。而男孩和女孩的腦部成熟度,在統計數據上,和成人中的男女比較起來也相當。
「不只是男孩和女孩在使用數學時的網路相同,整個腦部的相似處也很明顯。這是一項重要的提醒,生理性別的相同多於不同」。
研究也針對3至8歲孩童做「數學能力的標準化測驗」。從97位參與者(其中有50位女孩)評估數學發展的速度,他們發現孩童的數學能力是同等的,在性別或年齡上並未顯示不同。團隊也沒有找到數學能力和腦的成熟度之間有性別差異。以先前團隊的研究為基礎,發現在一些數學測驗裏,年輕男孩和女孩的行為表現是同等的。
男孩數學較好?是後天的因素!
Cantlon以為後天的社會和文化,可能把女孩和年輕婦女自數學和STEM的領域岔開。先前已有研究顯示,家庭花較多的時間和男孩在空間認知上的遊戲;很多老師傾向在數學課花較多時間在男孩,因此未來數學的成就較佳;最終,孩童通常從父母對數學能力的期待,取得暗示。
Cantlon指出一般的社交會使得男孩和女孩之間小小的不同,越積越多,發展至我們在科學和數學上不同對待。我們要認識這些源頭,以確保不造成性別不平等。
這項研究專注於幼年時期的發展,使用有限的數學題。Cantlon想要使用更廣泛的數學技能來繼續這項工作,如空間處理和記憶,多年追蹤孩童。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網上11月8日「學習的科學(Science
of
Learning)」期刊。研究文的名稱「兩性數學能力發展的腦部相似」。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1.0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1
女性年紀越大越不做子宮頸癌篩檢?!
子宮頸癌是婦女最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賴於兩種子宮頸癌篩檢:一個是能夠檢查出癌前細胞病變及早期癌症的抹片檢查,另一個是HPV
(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直接測試是否存在引起癌症的HPV。
由於幾乎所有子宮頸癌都是由HPV引起的,因此,近年來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年輕女性接種HPV疫苗來預防子宮頸癌。但這可能會讓我們忽略另一群最能從常規篩檢受益的女性族群:45歲以上的女性,因為有一半的子宮頸癌是在49歲之後被診斷出來的。但是,最近一項大型研究指出,45至60歲婦女的子宮頸抹片率正在下滑。
此研究分析了美國三項大型全國調查資料(註),結果顯示美國子宮頸癌篩檢率為70%左右。
研究作者表示,及早發現異狀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關鍵。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篩檢30歲以下的女性被認為是最無效的資源投資,因為癌症往往是在中年出現。如果女性在42歲之後接受篩檢,幾年後她再次接受篩檢並且沒有發現癌症的機會是80%,顯示子宮頸癌篩檢是及早發現問題的重要方法。
研究作者表示,導致篩檢率降低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婦女對建議接受篩檢的間隔時間感到困惑,因為建議的指引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改變了數次。目前美國的子宮頸癌篩檢建議為:21-29歲每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30-65歲在諮詢醫師後應每年做一次抹片檢查或每五年做一次HPV檢測。新的指引預定於明年初發布。
根據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最新證據,初次HPV檢測為一般人口帶來些微益處,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好處也緊追在後。若同時進行這兩項檢測,可能讓女性接受大量檢查但獲得的健康益處卻很小。
台灣每年補助一次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而在2017年30歲以上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比率為49.4%,亦即有一半的女性未接受檢查。在年齡方面,40-49歲婦女的篩檢率並未顯著高於60-69歲婦女,甚至有些縣市60-69歲婦女的篩檢率高於40-49歲婦女。此外,篩檢率也呈現出城鄉差距,六都篩檢率平均為50%,花東則為44%,離島更低至32%。
註:這三個資料庫分別為: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行為風險因子監測系」(77,143位參與者)、美國國家癌症機構的「健康資訊國家趨勢調查」(1,580位參與者)及美國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局的「健康中心患者調查」(761位參與者)。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11.07)
* Three large scale surveys highlight the complexity of cervical
cancer under-screening among women 45-65?years of 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Medicine. DOI: 10.1016/j.ypmed.2019.105880.
*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中意性別統計資料「106年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人數及篩檢涵蓋率」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20
了解卵巢癌症狀救妳一命!
英國慈善機構Target Ovarian
Cancer表示,由於女性對卵巢癌症狀缺乏認識,數千名婦女的生命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該機構指出,在英國,近四分之三的女性知道乳房或腋窩腫塊可能是乳癌的症狀,但是不到五分之一的女性知道腹脹是卵巢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提升對卵巢癌的認識
早期診斷是成功治療卵巢癌的關鍵,提升人們對卵巢癌的認識可以挽救生命。婦女缺乏這種知識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每位有乳癌和卵巢癌風險的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知道這些癌症的症狀嗎?」。
如果及早發現,婦女有90%的生存機會,如果被診斷患有第四期卵巢癌,則只有10%的婦女能夠存活。但是這種癌症的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輕度不適,如腹脹,因此卵巢癌一直被認為屬於難以察覺的疾病。
如果婦女缺乏對卵巢癌症狀的認識,那麼她們更容易延遲診斷,進一步增加治療難度及縮小存活機會。早期卵巢癌的其他常見徵兆還包括:食慾不振、骨盆或腹部疼痛及頻尿。
若過去3周內多數時間有腹脹的情形,或其他卵巢癌症狀持續存在,建議找醫師檢查。尤其如果年紀超過50歲、有卵巢癌家族病史的人若有這些症狀更應提高警覺。
在台灣,過去十年卵巢癌死亡率呈增加趨勢,2018年死亡率為每10萬名中有5.3名死於卵巢癌。因此,對女性宣導卵巢癌資訊是很重要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1.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19
妳認識妳的私密處嗎?
在社群媒體上流傳著許多圍繞在陰道這個主題上的錯誤迷思。在北美行醫25年,致力維護女性健康的美國婦產科醫生Gunter,日前推出最新著作《陰道聖經》(The
Virginal
Bible)。該書出版後在多國暢銷熱賣,書中有許多實用性建議,旨在增能及幫助女性了解自身的健康。
以下是Gunter認為每個女性都該了解關於陰道的五個事實。
1.先認識妳的外陰部
陰道是在妳的體內,一條會連接子宮與外面世界的肌肉通道。妳從外面所看到的是外陰部(vulva)。
Gunter認為「當你無法說出陰道或外陰部這些字,就意味著它好像是什麼骯髒和令人羞恥的東西。」因此使用正確的術語很重要,而不要使用委婉用語。
她指出,外陰的醫學術語pudenda來自拉丁語pudet,意思是「令人羞恥的」。使用這樣的標籤不但傷害女性情感,還可能在就醫時產生問題,因為患者可能不知道如何準確描述病情,因而導致無法獲得正確的治療。
2.陰道會自我清潔!
Gunter觀察到近十年女性開始認為必須使用陰道清潔產品來改變陰道的氣味。,在北美,去年有高達57%的女性曾清洗過她們的陰道,其中許多都表示這麼做是受到性伴侶的鼓勵。
然而,Gunter表示,「陰道就像一個能自動清潔的烤箱,」根本無須清潔陰道,用有香味的清潔用品灌洗陰道,就像是讓妳的陰道抽菸。她也反對近年來興起的用蒸汽熏陰道的做法,因為可能會灼傷陰道。事實上,即便只用清水也會打破陰道內脆弱的生態平衡,增加傳染性病的風險。
不過Gunter不反對女性用溫和清潔劑清洗外陰的做法。但她提醒,如果用肥皂來清潔陰部,可能會破壞外陰部那層具保護防水功能的酸性保護膜。
更年期女性由於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可能會陰道乾燥或感覺不舒服,這時使用一點椰子油和橄欖油是可以的。
陰道細胞每96小時就會汰換更新一次,速度比皮膚任何其它部位要快得多,因此有較快的癒合能力。
3.妳的陰道像是個花園
陰道中含有大量「好菌」來維持陰道的健康。Gunter表示,「陰道微生物就像是各種細菌共同起作用的花園,來保持陰道生態系統的健康。」。
陰道內弱酸性的環境,是由好菌產生的物質所形成的。它可以阻止「有害」細菌生存,以及讓一切保持潤滑。這就是為什麼不要用消毒巾擦拭陰道內部的原因,保持陰道內的細菌平衡很重要。
同樣地,Gunter也建議女性不要用吹風機吹外陰部,因為那裡的皮膚就是要保持濕潤。
4.陰部除毛有風險
Gunter注意到,近年來有一種潮流,一些女性喜歡把陰毛全部清除掉,這樣一來會讓陰虱這種寄生蟲「無家可歸」。但是,陰部除毛也有風險,可能會造成皮膚輕微損傷,嚴重甚至發生割傷、擦傷和感染。
如果讓專業人員做熱蠟除毛處理,一定要注意不要重複使用熱蠟專用木棒,以免交叉傳染。如果是用剃鬚刀脫毛,要適當保護好肌膚,然後順著毛髮生長方向剃毛,以避免發生毛囊阻塞而造成毛髮倒生的情形,那可能會有感染風險。
Gunter表示,陰毛對皮膚有屏障與保護的功能。
5.更年期會影響陰道
女性在後進入更年期,卵巢停止排卵,體內荷爾蒙濃度會顯著下降。低濃度的雌激素會影響陰道和外陰部。曾經濕潤的組織細胞可能會因此萎縮,導致陰道乾燥和性交疼痛。這或許令人心情憂鬱,但大多數女性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或是自行到藥局購買潤滑劑使用得到緩解。
Gunter表示,最重要的是,女性應該了解這些變化,不要默默忍受痛苦。
有一種迷思認為,如果女性在停經後保持性生活,會有助於陰部潤滑,但Gunter說,陰道組織出現微挫傷,將容易引發感染。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11.0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18
蘋果公司Apple Card被爆性別歧視!
蘋果公司於今年8月推出信用卡Apple
Card,而最近此信用卡被發現為男女提供了不同的信用額度,被質疑性別歧視。紐約金融服務部門已開始調查蘋果是否有違反紐約州法。
自從蘋果的Apple
Card被爆性別歧視後引起了抱怨,如科技企業老闆抱怨Apple
Card給他的信用額度是他妻子獲得的信用額度的20倍,儘管他妻子的信用評分比較高。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也抱怨了同樣的問題,儘管他們夫婦的帳戶及資產都是共有的。
目前,紐約金融服務部門已經聯繫經營Apple
Card的負責人Goldman
Sachs。該部門於聲明中表示,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只要演算法導致婦女或其他受保護族群受到歧視都違反了紐約州法。他們將進行調查以確定蘋果公司是否違法,並確保所有消費者,不論性別,均受到平等對待。
對Apple
Card提出抱怨的科技企業老闆表示,這件事凸顯了不只是人會歧視,演算法也會。Apple
Card是個具有性別歧視的企劃,但問題無關蘋果公司高層的意圖,而是關乎他們在演算法中加入了怎樣的信念。他們做的事反映出來的正是歧視。
信用卡的投資銀行表示,我們決定信用額度的依據是客戶的信譽,而不是根據用戶的性別、種族、年齡、性取向或法律禁止的任何其他因素。
英國BBC的科技新聞編輯表示,這件事顯示非預期的偏見已經侵入了決定信用卡額度的系統。背後原因可能是這套演算法被發展出來的時候,用來訓練這套演算法所使用的資料顯示女性的金融風險比男性高。這會導致軟體原則上會分配較低的信用額度給女性,即使軟體背後的演算法所依據的假設可能不符合多數人口的狀況。
此外,軟體本身可能也是個黑箱,亦即只產生判斷結果而不會說明軟體是如何決定每個結果的。這進一步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過去五到六年我們在解釋機器學習科技的決定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但是有些時候仍然不夠理想。
編譯來源:BBC(2019.11.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60111145309_medical-06-1455841-638x550.jpg)
2019-11-16
你在吃這種抗發炎藥嗎?小心糖尿病!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服用一種常見的抗發炎藥–糖皮質類固醇(glucocorticoids),僅一周後就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皮質類固醇可用來治療氣喘、關節炎、過敏、濕疹及腸躁症等。最近科學家發現,服用此類固醇中最常見的種類prednisolone七天後就會傷害身體調節血糖的功能。而眾所周知,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胰島素阻抗,這被認為是引起第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雖然過去已知長期服用prednisolone類固醇容易引發糖尿病,但這份研究指出,時程比以前想像的要短很多。這是首次探討糖皮質類固醇對健康男性短期代謝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在低劑量下,血糖代謝也會受到損害,繼續治療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怎麼做的
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從牛津生物銀行召募了16名健康的男性志願者。6名志願者接受了10毫克的prednisolone,另外10名志願者接受了15毫克的prednisolone。試驗為期7天,藥物劑量非常低。在試驗前後,科學家測量了參與者的體重和代謝指標。
研究發現,空腹血糖指數、體重和整體健康狀況並未受到該藥物的影響,膽固醇指數也保持不變。但是,那些服用15毫克的prednisolone參與者的身體「明顯」不能控制血糖,這意味著他們不能有效使用胰島素。這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
研究並未提供參與者的血糖指數,也沒有研究在研究結束後胰島素阻抗是否恢復正常。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已知糖皮質類固醇與糖尿病有關。但是,過去相關研究大多數是在治療後很久才進行研究,並且是在研究高劑量下對人體代謝的影響。研究團隊表示,在開始糖皮質類固醇治療之前,需要警告患者有關糖尿病的風險,並給予預防建議。
專家怎麼說
一位糖尿病和肥胖症資深博士表示,這種風險已為英國醫生所熟知。醫師僅在有限的時間內開立類固醇,以平衡其益處與潛在危害。
英國糖尿病協會主管表示,我們知道糖皮質類固醇可能導致高血糖和糖尿病,但仍需要了解為什麼會發生以及該預防它。而儘管這項研究有助於更清楚地了解服用糖皮質類固醇期間體內發生的情況,但這是一項非常小的短期研究。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1.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1-15
千禧世代強烈需要更好的育嬰措施!
社會傳統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近年來少數男性開始翻轉這樣的觀念,想在育兒工作上與伴侶共盡心力。現在,一些國際企業為了照顧員工需求,提供絕佳的育嬰留職福利,並希望公司藉此在高度競爭的勞動力市場中能更具吸引力。
在台灣,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男女受僱者在任職滿六個月後,於子女3歲前都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時間最長可達兩年。若雙親都要提出申請,休假時間由雙方共同分配。另依就業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之保險年資滿一年以上,於子女3歲前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以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成計算,每一子女合計最長發給六個月。
休育嬰假不是件容易事,尤其當涉及到代價問題。英國工會聯合會(TUC)指出,勞工暫時停止工作時僅能仰賴法定薪資(1、2),而該金額由於只有勞工自己原來週薪的9成或更低(148.68英鎊/週),這時候勞工可能就會傾向放棄休假。根據英國伯明罕大學分析顯示,2017-2018年間只有1%(9,200名)的新家長申請休育嬰假。
企業制定更好育嬰政策回應員工需求
剛休完三個月育嬰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網路科技公司顧問Puri先生說到,辦公室男職員們都表示希望能像他一樣休育嬰假,就他的觀察,很多男人都不知道他們可以這麼做,而許多公司企業也還在努力瞭解要怎麼協助這些新手爸爸們。目前已有一些企業正在提供非僅限女性、更好的育嬰假政策例子可以參考。
以英國安本標準人壽公司(Standard Life
Aberdeen)為例,公司甫宣布的新政策,將提供雙親九個月全薪的育嬰假。同時也不受申請者的性別、家庭組成型式及在職時間長短所影響。申請通過後,育嬰假在兩年內最多可分三次使用完。此外,公司也提出一些要盡力讓有孩子的員工在職場工作經驗上達到男女平等的作法。
安本標準人壽公司倫敦分部的業務發展總監Coombs先生將在明年四月迎接第一個小孩,他表示,公司新政策提供彈性,對他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再是全有或全無的狀況。
高盛集團公司(Goldman
Sachs)也提供英國員工26週全薪的育嬰假,甚至外加補助取卵1萬英鎊及捐卵2萬英鎊的手術費用。高盛執行長Soloman先生表示,政策是為了讓員工可以在投入工作的同時也能發展與照顧家庭。
女性因懷孕面臨職場歧視仍嚴重
儘管如此,非常慷慨大方的職場育嬰假措施仍佔相當少數,女性因懷孕在職場受挫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發起「懷孕然後完蛋」(Pregnant
Then
Screwed)運動團體的Brearley,就是在她告知公司懷孕消息後的隔天遭革職。她引用英國平等及人權委員會的資料,表示每年英國有高達5萬4名母親覺得她們因為懷孕必須離職。她成立團體就是為了要幫助面臨與她相同處境的女性。
最後,我們還有更多需要做的,不只是針對那些需要照顧家庭新成員的人,還有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顧的家庭。我們必須也要思考到這一點,以及未來勞動力的發展。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11.0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