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婦女及社福團體共同呼籲
民
在人工流產議題上,我們看到支持強制諮商以及強制思考期的團體提出了相當多的數據來說明其重要性,他們說:
1. 六天的思考期會讓墮胎的意願降低
2.
依據衛生署的調查顯示:諮商以及六天的思考期為廣大的民眾支持
3. 超過50%的婦女是被其他人壓迫去墮胎
但事實是:
1.
民眾想要的是婦產科醫師的諮詢而不是諮商
根據衛生署91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當婦女被問及「婦女做人工流產前,最希望跟什麼樣的人商量討論」,有80%以上是選擇「別的婦產科醫師」,並非心理或精神科醫師。
根據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女性在人工中止懷孕前接受諮商,應完全出自於自願,且應給予絕對的保密,並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2.
民眾在接受醫師諮詢後,8成婦女會自行再經過思考,根本無須立法強制
依據衛生署91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超過80%以上之婦女認為「婦女經專家諮詢後,仍需要有一段時間詳加考慮,才決定是否做人工流產」,顯示大多數婦女都非常認真看待人工流產一事,絕非草率、也都認同思考,亦會自行思考,並非如某些團體所稱「大多數婦女墮胎都是衝動的」,且也不應該就此推論:「大多數婦女都贊成立法強制所有女人諮商或強制思考」。
再者,依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006年針對有人工流產經驗之婦女所做調查:有79.13%之婦女,從知道懷孕到決定人工流產,至少都已思考四天以上,甚至52.7%的婦女至少思考一週以上。而到實際去求醫,66.82%的婦女又再經過四天以上的思考。
所以,事實上,大部份的婦女從知道懷孕到實際求醫已經過至少八天以上的思考時間,且當中也與家人、朋友、甚至專家們不斷反覆討論及商量,所謂「衝動型」的婦女不過是極少數!因此國家介入要「強制」婦女重新思考的規範,除了明顯歧視婦女做決定的能力之外,同時也否定了在婦女背後支持她的家人。台灣不是集權專制的國家,不應出現干涉、歧視人民思考及決定能力的法規!
婦女需要的是「生育保健諮詢中心」,讓婦女/家庭可以方便取得資訊與資源,而不是強制諮商與思考期!
A. 思考期降低人工流產率無因果關係!
依據衛生署委託中山醫學大學「國外人工流產輔導諮商策略及相關配套措施之探討」研究指出:諮商與思考期與人工流產比率的高低不可作任何因果關係的推論!
再者,不是每一個沒有思考期的國家,其人工流產率都比有思考期的國家高:
國家
懷孕以後
人工流產比率
思考期
諮商/諮詢
芬蘭
10.9%
0天
沒有
日本
13.8%
0天
沒有
德國
14.1%
3天
有
比利時
11.2%
6天
有
義大利
21.2%
7天
有
資料來源: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bortion_in_New_Zealand
2.國外人工流產輔導諮商策略及相關配套措施之探討
再者,依據依據衛生署委託中山醫學大學「國外人工流產輔導諮商策略及相關配套措施之探討」研究:德國、比利時等有諮商及思考期的國家均是天主教國家,低墮胎率到底是因為民眾的宗教信仰或是因為思考期?或是走向地下?到其它國家?我們不得而知!
B.
對於被壓迫實行人工流產的婦女,該被諮商及思考的是壓迫者,而不是這些被壓迫的婦女!
思考期能讓婆家、先生在三或七天內,突然改變心意,接受他們不想要的小孩?思考期能改變社會對於未婚生子的敵意環境?對於那些在「壓力」下實行人工流產的婦女,應該要做的是找出那些違法的、壓迫她們的人,因為需要被諮商的是那些人,而非要求受壓迫的婦女接受強制思考。
C.
生育健康教育才是解決意外懷孕根本之道
依據《國際家庭計畫觀點》1999年所刊登的「世界墮胎數據之近來趨勢」研究報告結論指出,「當避孕方法普遍可得及有效使用時,有高墮胎率之已開發國家的墮胎使用將會快速降低。墮胎的合法化及有管道去墮胎,長期來看不會增加以墮胎做為控制生育的方法。」而義大利的研究也指出:義大利人工流產率的下降是因為政府提供了合法的避孕方式,而不是因為思考期!
再者,以丹麥為例,從1970年開始,丹麥的學校就將性教育列為義務教育裡的一項,老師也會和校內的醫生、護士一起合作這項性教育。所有的區域也都至少會有一個提供避孕諮詢的臨床機構。在哥本哈根使用這方法一年後,青少年墮胎率衰退20%,四分之一的藥房也開始與學校合作性教育,教導學生避孕及懷孕的檢測。希望藉由種種方法減少意外懷孕的人數(Risor,1989)。
從國外學者針對美國與瑞典、丹麥的跨國比較中亦發現:瑞典、丹麥由於性教育實行的成功,所以這兩個國家的青少女實行自願中止懷孕的人數相當少。
另外,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2002年的統計指出,台灣地區15到19歲女性生育率為千分之十二點九五,比起同為亞洲的日本千分之四,新加坡千分之八,南韓千分之二點八,要高出許多。另外,
2002年台北市教育局針對台北市高中職生所作的性知識問卷調查答對率為63.3%,並對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2005年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台北市受訪的高中職生中,在性知識方面,問卷答對率僅有60.5%,顯示有近四成的高中職生性知識不及格。從2003年的調查結果與2005年的結果相較之下,性知識答對率呈現下降趨勢,顯見國內性教育、生育健康教育仍然不足。因此,要解決非預期懷孕的問題應是要從生育健康教育著手!
尊重生命應該是尊重生命的形式與內涵
生命不單單只是一副肉軀,生命有其內涵、尊嚴、期許與遠景。而所謂「尊重生命」是應該尊重怎樣的生命?尊重誰的生命?
想想看,生下不被期待、無法負擔的小孩處境會如何?被遺棄、被出養的小孩處境又會如何?母親因此中斷的教育及陷入困境的生活,又會如何?生下不預期的小孩、結婚、或出養,真的會比較好嗎?未成年生養小孩所面臨的輟學、離婚、甚至家暴,生下來是對誰比較好?還是製造更多不快樂的媽媽及不快樂的小孩?
我們相信,尊重生命不僅在於生命的形式,更應該重視生命的內涵、尊嚴、期許與遠景。生命的抉擇很重大,很複雜,也很困難,它超越被簡化的、眼前的意象。沒有女人希望面臨「要不要作人工流產」這個難題,也沒有人比女人自己還清楚生育小孩的責任以及自己的能力、生活條件之間的平衡。女人思考的不只是肚子裡有潛能的生命,還會思考小孩將來的生命、以及自己活生生已存在的三個生命。
我們衷心期盼─
讓每個胎兒在期待與祝福中出生
讓每個小孩有尊嚴及願景地長大
讓每個女人的生命都能自我實現
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女性學學會、高雄市晚晴婦女協會、社團法人臺北縣康復之友協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勵馨基金會南區辦事處、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女聲電子報、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台南市水噹噹關懷協會、澎湖縣水噹噹婦女會、南風劇團、台北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台北市雙胞胎協會、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高雄分會、台灣大學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屏東縣社區大學文教發展協會、台灣性別人權協會、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台灣客家婦幼發展協會、台灣綠黨、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灣大學女性研究社、政治大學女性研究社、台北大學女性研究社、世新大學女性研究社、台灣大學浪達社、台灣大學濁水溪社、南洋台灣姊妹會、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台湾南島民族研究學會、婦女救援基金會、辣媽媽劇團、性別流s、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台南縣水噹噹婦女公共事務協會共計50個團體
+ read more
2006 拉子特有就醫經驗徵文比賽得獎名單
「快樂的拉子要有健康的醫療體制」--台北市女權會
女同志雖然與異性戀女性具備同樣的生理構造,但其性取向、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性別氣質,以及社會的壓力或歧視,都讓女同志所面臨的身心問題和一般女性不甚相同;甚至有國外研究指出,與異性戀婦女相較,女同志不願意做例行醫療篩檢的比例為高,因為面對醫療人員會有出櫃(coming
out)的問題,一旦表明身份可能會招來醫療人員的歧視或恐慌,不說明又得不到醫療人員適當的治療;尤其國內的醫療體制多以主流的異性戀價值為思考中心,包括問診方式、醫療的處遇與診斷,國內的女同志健康研究更是極少被重視,缺乏系統性的討論。
在此環境脈絡下,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舉辦「女同志特有就醫經驗」徵文活動,促發女同志族群思考身在醫療體制中的境遇,鼓勵社會大眾、醫療專業人員以及女同志族群等一起關心女同志的健康權,喚起社會重視女同志的健康、福利;建立多元、友善的醫療環境。
徵文時間由七月開始為期兩個月時間,共徵得11件稿件,雖然來稿的件數不多,但這些來稿都是寶貴的特殊醫療經驗談,包括精神科門診時的困境,以及婦產科門診時的窘境,還有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皆顯示出台灣真實的醫療現況與改善空間。為了評選出具代表性的佳作,主辦單位台北市女權會邀請了性別人權協會的文宣組召集人-陳俞容、同為性別人權協會的性別運動者-江嘉雯、編導數部拉子劇場的藝術工作者-徐堰鈴、台北市女權會理事-陳怡君、以及長年參與婦女運動的劇場工作者-藍貝芝等五人,以其相異的社會運動背景,提供審查作品的多元視角,進而決選出六篇具代表性的文章。
台北市女權會理事陳怡君是這次徵文活動的負責人,她表示活動宣傳過程中,發現多數女同志不清楚自身可在醫療上行使的權益為何或認為沒有太大的問題,這可能是徵文來稿人數不多的原因之一,但在進而討論女同志醫療狀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並非真的沒有太大的問題,而是多數的女同志未意識自己身處於不公的醫療體制之中,我們習於主流社會的運作模式,在異性戀價值體制思維中成長,縱使隱約感覺不舒服,卻未能即時發現是異性戀霸權之影響作祟。
「女同志特有就醫經驗」徵文活動第一名入選作品「冰河」,是一篇簡單卻又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文章中披露了女同志在出櫃後,因為性傾向和情感性精神疾病,在精神病院遭受到的非人待遇;這篇文章充分的表達出在精神醫學的體系中,對於同志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偏見,極端的治療方式更是讓許多人心懷恐懼。文章中也顯露出一個讓人值得思考的議題,即同志的家人在獲得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精神病院作為一個可以「治療同性戀」的地方,而使得許多同志家庭的親子關係破碎,難以復原;凸顯社會上同志正向資源的缺乏,僅靠同志團體或人權團體提供資源是不足的,政府應多加強破除傳統性別二分之價值觀念的多元性別教育,以使社會大眾尊重性別多元的族群。
徵選作品中的第二名「飛越杜鵑窩」,道出了在台灣極少被討論、被注意的跨性別者的處境,文章作者是Male-Lesbian,即生理性別是男性、心理性別是女性的跨性別者,其慾望的對象同為女性,這一群人是更加弱勢的族群,需要面臨社會環境的壓迫、家庭的性別期待、兵役問題等重重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力。在醫療體系中,專業人員對於Male-Lesbian的認識應該仿若身處一片沙漠之中,使得Mail-Lesbian在心理診斷上益顯困難。因為複雜的身份認同,使得Male-Lesbian無論身處何方,大多面臨不被理解的情況,而必須辛苦的與大環境對抗著。
一篇篇被徵選出來的作品,代表了女同志在台灣的醫療現況與就醫處境,這是女同志就醫經驗述說的開端,主辦單位台北市女權會希望藉由此活動集結女同志的醫療現況,瞭解台灣女同志的健康問題、就醫需求,促使醫療專業人員了解社會性別的複雜性,並非只有男女兩性、非黑即白的生理邏輯,期許醫療體系在醫事人員的訓練課程中,輔以性別教育課程,提升醫事人員的性別敏感度,讓專業醫事人員能夠提供友善且貼心的服務。
徵文入選作品:
第一名:「冰河」-晨曦
第二名:「飛躍杜鵑窩」-蘋果麵包
第三名:「洗手乳?How Does That Turn You On?」-杰西卡
佳作:
「難言之隱」-藍思文;
「解鈴仍需繫鈴人」-Milky;
「唉!幻想破滅!」-小黑倫
得獎作品內文公佈於「Lesbian Health
Initiative」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tapwr
+ read more
婦女團體「生育保健法」說帖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讓每個小孩都是在期待中出生
優生保健法現況及爭議
優生保健法於1984年正式公布,其內容乃是針對人工流產、結紮等議題進行規範。當時立法主要是以「強國強種」為目的,雖然醫界與婦女團體皆有其立場與態度,但主要具決定性的關鍵還是在於人口及經濟發展問題,並未以婦女健康作為立法的中心。此法正面臨1984年來第一次的修法,目前有三個生育保健法版本送入立法院,其中爭議最大之處在於:
(一) 婦女人工流產前是否應被強制諮商(心理輔導)
(二)是否應強制婦女一定天數的重新/思考期
(三)是否應強制已婚婦女在手術前告知配偶、甚至經過配偶同意
*
行政院版本中規定婦女如要實施人工流產,在諮詢結束三日後填具同意書,並在簽具同意書前告知配偶,才可依其自願施行人工流產。
*
宗教團體版目前由林岱樺立委代為提案,此版本將現行條文第九條第六款之規定增加「墮胎前六日的思考期」以及「強制輔導諮商」,並維持人工流產前需經配偶同意。此版本也強調,輔導諮商之內容「應以保護胎兒為目的,並積極鼓勵婦女繼續妊娠,提醒婦女任何情況下胎兒皆具有生命權…」
* 婦女團體的生育保健法是請黃淑英立委送入立法院,目前已付委。針對要作人工流產之婦女,我們認為:
1.
國家必須提供婦女「諮詢」(資訊提供)之管道,但不可「強制」每一位婦女都必須被「諮商」(心理輔導)。
2.
認同女性在人工流產前必須思考,但反對國家強制規定每一位婦女 都必須經過一定天數的重新思考期。
3.
夫妻關係良好時,不需法律規定,婦女也會希望與先生共度難關。夫妻關係有問題時,有時告知並非尊重,而是挑釁。夫妻意見相衝突時,女性身為懷孕之主體,應有最後之決定權。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與黃淑英立委辦公室共同擬定「生育保健法」草案,希望透過立法提供婦女全面的生育照護。
我們贊成諮詢,但反對強制諮商
「諮詢」是醫生要提供完整的資訊給民眾;「諮商」則是民眾要接受心理輔導。國家有義務提供民眾可近的人工流產諮詢與諮商管道,但如果不顧婦女個人意願,強制規定每一位婦女在人工流產之前都必須接受心理輔導是違法的行為,並強烈侵犯婦女人權!因此我們反對婦女在人工中止懷孕前,應受強制諮商的規範。
根據「衛生署91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當婦女被問及「婦女做人工流產前,最希望跟什麼樣的人商量討論」,有80%以上是選擇「別的婦產科醫師」,並非心理或精神科醫師(E10c.)。
根據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女性在人工中止懷孕前接受諮商,應完全出自於自願,且應給予絕對的保密,並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再者,對於強制諮商規範的設置與降低人工中止懷孕總數兩者之間的關聯,尚缺乏有力的實證數據去證明其因果關係。何況若真的關心婦女健康,應對所有懷孕婦女皆給與諮商,告知懷孕或止孕所可能有的風險以及心理的支持,絕非只針對中止懷孕者。
而從實際面來看,對許多弱勢或偏遠地區的婦女而言,強制諮商所造成的不便及對生計的影響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此外,台灣目前合格之諮商心理師人數不到1000人,除了有城鄉差異的問題之外,是否能有效及時提供服務也是一大問題。
國家有義務提供並協助民眾獲得充分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必須是完整、精確、易於被了解,且提供的方式應注意到接受者的隱私權和機密,讓婦女可依據其自身的生活條件、身心狀況、價值觀以及信仰等因素,以及在沒有批評性的壓力下作決定。如果政府立法、且以強制手段要求婦女在人工中止懷孕之前必須與心理師諮商,且強制諮商的內容還是以「應積極鼓勵婦女繼續妊娠,提醒婦女任何情況下胎兒皆具有生命權」為主的諮商輔導,不但違反人民意願及需求、違反了諮商中立的原則、亦違反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我們認同思考,但反對強制思考期
強制思考期所指的是在婦女反覆思考、諮商、終於決定中止懷孕後,強制將到診所準備作手術的婦女要求回家、重新再思考一定的天數。不論1天或6天,強制要求婦女重新思考就是否定成年婦女以及支持她的家人思考能力!
根據衛生署91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超過80%以上之婦女認為「婦女經專家諮詢後,仍需要有一段時間詳加考慮,才決定是否做人工流產」(E11-1-b),顯示大多數婦女都非常認真看待人工流產一事,絕非草率、也都認同思考。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006年針對有人工流產經驗之婦女所做調查,在647份有效問卷中,有79.13%之婦女,從知道懷孕到決定人工流產,至少都已思考四天以上,甚至52.7%的婦女至少思考一週以上。而到實際去求醫,66.82%的婦女又再經過四天以上的思考。
所以,事實上,大部份的婦女從知道懷孕到實際求醫都已經過至少八天以上的思考時間,且當中也與家人、朋友、甚至專家們不斷反覆討論及商量,所謂「衝動型」的婦女不過是極少數!因此國家介入要「強制」婦女重新思考的規範,除了明顯歧視婦女做決定的能力之外,同時也否定了在婦女背後支持她的家人。台灣不是集權專制的國家,不應出現干涉、歧視人民思考及決定能力的法規!
再者,目前世界上人力發展指標全球前30名的國家中,只有8個國家以法令規定人工流產前要經過思考期的等待,這8個國家中,主要的宗教背景為天主教(7/8)、基督教(3/8)、英國國教(1/8)、佛教(1/8),均是因宗教因素而規定的國家,而唯一的佛教國家,也是唯一一個亞洲國家為中央集權的新加坡。宗教團體指出有6天思考期的比利時跟沒有思考期的瑞典相比,比利時的人工流產率少了60%;然而,他們沒有說的是,有7天思考期的義大利卻比6天思考期的比利時多了52%!有無思考期與人工流產比例之間,明顯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告知配偶/配偶同意 條款不符現實情況所需
現行優生保健法中規定:「已婚婦女實行人工流產須經由先生同意」,這樣的規定,在實務的工作經驗中,面臨到許多困境。例如:夫妻感情不睦、家暴加害人利用懷孕來控制受暴婦女的事件頻傳,要取得先生的同意根本不可能,依照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這些婦女只好被迫採取不合法、不安全的方式來中止懷孕。另外,在靖廬等待遣返的大陸婦女中,有些因為被迫賣淫而懷有身孕者,依照現行優生保健法的規定,根本不可能取得配偶同意而實施中止懷孕,許多人便採取自殘、危害健康的方式來中止懷孕,這些例子都突顯了現行法規的困境。
在歐美已開發國家中,婦女自願中止懷孕都不需經由先生的同意。目前,中止懷孕需要配偶同意的國家,多為缺乏人權觀念或宗教、父權至上的國家,如中東回教國家(埃及、土耳其等)、韓國等。
行政院版本的草案中,將已婚婦女中止懷孕須經配偶同意的條款,修改為告知配偶。試想,生育雖是夫妻雙方的事,但如果夫妻關係良好,哪個女人會不希望與先生一同商量、一同度過難關?如果婦女因為各種不得已的原因與困境,或夫妻關係已經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時,強制婦女告知配偶是尊重還是挑釁?婦女是懷孕的主體,她將承受懷孕、分娩的健康風險,對其生活的影響更是極大,所以在夫妻雙方意見衝突時,應該尊重婦女自身的決定。
而對於那些非自願性人工流產、如:承受來自先生、男朋友,婆家要拿掉女孩壓力、或其他困難的情況的婦女,強制這些婦女一定天數的思考期,除了是增加對於女性的折磨之外,對於她所面臨的壓力有何幫助?
不能強迫、恐嚇或慫恿女人人工流產,當然也不能強迫、恐嚇或阻礙婦女不得人工流產,這就是我們要的女性自主權、選擇權。
尊重生命應該是尊重生命的形式與內涵
生命不單單只是一副肉軀,生命有其內涵、尊嚴、期許與遠景。而所謂「尊重生命」是應該尊重怎樣的生命?尊重誰的生命?
想想看,生下不被期待、無法負擔的小孩處境會如何?被遺棄、被出養的小孩處境又會如何?母親因此中斷的教育及陷入困境的生活,又會如何?生下不預期的小孩、結婚、或出養,真的會比較好嗎?小孩生養小孩所面臨的輟學、離婚、甚至家暴,生下來是對誰比較好?還是製造更多不快樂的媽媽及不快樂的小孩?
我們相信,尊重生命不僅在於生命的形式,更應該重視生命的內涵、尊嚴、期許與遠景。生命的抉擇很重大,很複雜,也很困難,它超越被簡化的、眼前的意象。沒有女人希望面臨「要不要作人工流產」這個難題,也沒有人比女人自己還清楚生育小孩的責任以及自己的能力、生活條件之間的平衡。女人思考的不只是肚子裡有潛能的生命,還會思考小孩將來的生命、以及自己活生生已存在的三個生命。
我們的立場
1. 尊重胎兒、小孩及女人的生命
2.
政府應建立完整諮詢系統,但不能強制民眾諮商
3.
認同思考,但反對歧視女人的「強制思考期」規定
4. 不鼓勵人工流產,但堅持女人有選擇權
墮胎不是因,而是果,是性教育失敗、性自主意識不足的後果,而這個社會所種下的果不該由女人承擔。對於意外懷孕的婦女,我們是要讓她們在壓力、羞辱及恐懼中作她人生重要的決定,還是提供更友善的環境,以慈悲及包容來支持她所選擇的自己往後的人生?如果國家要積極鼓勵未預期懷孕的女性將小孩生下來,是否同時已有足夠的資源及配套措施來支持她這一輩子的責任?
我們認為:提供完善的生育教育,確實做好生育計畫,並同時考量胎兒、小孩及女人三個層面的生命,才是真正尊重生命的作法!並且我們要重申:不能強迫、恐嚇或慫恿女人人工流產,當然也不能強迫、恐嚇或阻礙婦女不得人工流產,所謂自主、所謂選擇權,就是這個意思。人工流產永遠不是女人的第一首選,但女人身為懷孕主體,應有決定要或不要的權利。
我們衷心期盼─
讓每個胎兒在期待與祝福中出生
讓每個小孩有尊嚴及願景地長大
讓每個女人的生命都能自我實現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資料提供
+ read more
[記者會] 2006/11/27 不要在女人的肚子上作政治鬥爭(...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黃淑英委員國會辦公室‧女選民組織召集人
2006/11/27
近日有關黃睿靚是否應該回台灣生產的新聞鬧得沸沸騰騰。但在政治鬥爭與媒體惡質的報導下,我們所能看到的報導,都是指揮這個女人要回來生或不回來生,而考慮的方向不是「不回來生就是『雙重國籍』、『不愛台灣』」,就是「回來台灣生產才代表『愛台灣』」,卻從來沒有人關心過這個女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也沒有人肯聽聽女人的聲音。對此,立法委員黃淑英與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女選民組織召集人等婦女團體於11/28日上午一同召開記者會,譴責這種只有立場、不問是非的社會氛圍,並呼籲大家放她一馬,讓她有一個清靜的生育空間。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表示,從之前生育保健法的爭議、昨日疾管局宣布明年將推行孕婦強制愛滋篩檢,到黃睿靚是否要回台生產的新聞,在在顯示我們的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尊重。生育保健法、孕婦強制篩檢的思考觀點都是從胎兒思考出發,而在黃睿靚的事件當中,大家關心的都是女人肚子裡的小孩「是不是美國人」、「會不會讓總統成為美國人的阿公」,但女人作為生產的主體,卻在這其中消失了。
女選民組織召集人陳來紅表示,站在女選民的立場,對於這種只問政治立場、卻不辨是非的政治論述感到厭煩及痛心。同時,一些男性立委總拿著陳總統說「不會作美國人的阿公」的把柄,不斷對黃睿靚施壓,要她回台灣生小孩,媒體也以她搭機安全期限緊迫的理由,逼她表態,但總統的承諾,不應該由黃睿靚承擔。而未來小孩的健康要是因此出了問題,誰能負責?仍然是孩子的媽媽!孕婦最需要的,是一個友善的社會支持,來為她孩子的健康負責。那麼,這些不需負責的男人們應該要閉上嘴巴,還給黃睿靚決定要一個什麼樣生產環境的權利。
黃淑英委員表示,黃睿靚或許不該穿皮草、或不該走公務門,但作為一個孕婦她做錯了什麼?黃睿靚希望生產時有先生在旁有錯嗎?她想要遠離這個有敵意的環境來生產有錯嗎?總統可以有他自己的期待,但孕婦也應該能有自己的選擇。生育自主權是女人的基本人權,每個女人在母嬰身心健康及安全的考慮下,都有選擇何時、何地和以何種方法生產的自由,這樣的選擇自由不應受到外力的壓迫、干擾、威脅或誘導。最後,黃淑英委員呼籲,對於黃睿靚,我們要說:孕婦最大,母親及胎兒的安好是妳終極的考量。孩子是美國人或台灣人技術上都可以處理,但是傷害健康或甚而危及生命,是難以補救的!
+ read more
[公告] 2006/11/27 第一屆四物營學員專區
2006/11/27
感謝各位學員的支持與配合,「第一屆查某人的健康四物營」已平安、圓滿落幕。我們目前正在整理問卷,統計成果將擇日於台灣女人健康網公佈。另外,我們也申請了一個部落格--「查某人的健康四物營」,完工後會再以email告知各位學員。部落格之功能,除了是方便將所有活動照片上傳至相簿供學員自行下載之外,也可透過網誌留言的方式,讓對議題有興趣的學員能有更深入的討論及意見交流。希望各位學員多加利用!
-----------------------------------------------------------
2006/11/6
台灣女人連線上週已用email方式寄出行前通知,未收到的學員請與我們聯絡,謝謝。
-----------------------------------------------------------
2006/11/3
第一屆查某人的健康四物營
行前通知
親愛的四物營姊妹們您好:
11/25(六)~11/26(日)兩天一夜的「第一屆查某人的健康四物營」,非常期待各位姊妹的到來。由於課程與活動安排相當緊湊,希望各位姊妹全程參與,如有其他特別因素需請假或中途離營者,請於事前告知。並請自備換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環保杯、文具用品、健保卡等。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各位姊妹與我們聯絡。
活動地點:富邦教育中心
台北縣淡水鎮八勢里八勢一街39巷19號
(從紅樹林捷運站對面水果店旁的巷子進去,步行約10分鐘。地圖請見附檔)
-----------------------------------------------------------
2006/11/1
親愛的四物營姊妹您好:
首先歡迎您加入第一屆查某人的健康四物營的行列,此次我們以「健康的性別觀點」、「性與情慾」、「性荷爾蒙面面觀」、「美麗的迷思」四大主題(四物)設計了一系列課程與啟發性活動。非常期待各位姊妹們的共同參與。報名費繳交方式如下,行前注意事項等資訊會再行通知。
敬祝
事事順心 學業進步
台灣女人連線敬上
報名費繳交方式:
(已於報名表上檢附清寒證明者免收)
1.金額:500元整
2.匯款、轉帳帳號:合作金庫銀行(006) 新生分行
0947-717-339034
3.戶名:台灣女人連線
4.完成匯款或轉帳者,請傳真收據或以E-Mail方式告知姓名及轉出帳號後四碼。
5.繳交日期:敬請於11/10(五)前辦理
若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聯絡人:張慧如
電話:02-2322-5038
傳真:02-2392-9165
住址: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
E-mail:TWL.twh@msa.hinet.net
+ read more
[活動] 2006/11/25 第一屆查某人的健康四物營詳情及報...
四物湯最早記載於宋朝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被稱為婦人病的聖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主方;方中由當歸、熟地黃、川芎及芍藥組成。
四物營則最早記載於民國95年的<台灣女人健康網>中,被稱為年輕女性的家常必備知識,是補腦、行動、活化台灣NGO的主方;方中由「健康的性別觀點」、「性與情慾」、「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美麗的迷思」組成。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
贊助指導單位:內政部、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教育部
營隊時間:2006年11月25日、26日,兩天一夜。
活動地點:原訂烏來雲景度假山莊,改至富邦教育中心(台北縣淡水鎮八勢一街39巷
20號)
報名資格:大專院校女性在校生(含研究所),對健康、性別有興趣並有學習成長意願者。
錄取名額:正取名額36位,備取6位
報名方式:
1. 報名表—
2006年10月27日以前至台灣女人健康網(www.twh.org.tw)下載報名表,填妥報名表並檢附相關資料(報名表、學生證正反面影本、清寒證明)後,寄至「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台灣女人健康網
收」(郵戳為憑)
2.
報名費—10月31日將於台灣女人健康網ww.twh.org.tw)公佈錄取名單,並以
email通知。請於名單公佈後一週內繳交報名費500元整(具清寒證明之學生免收報名費)
評選機制:
1. 以報名先後順序為主
2. 每間學校錄取名額最高6名
3. 報名表所提供資訊之豐富與完整性
注意事項:
1. 錄取名單公佈一週內未繳報名費者視同放棄,並
由備取名單遞補。
2.
報名後若因故無法參與課程,請於活動前兩週內告知主辦單位,否則報名費將不予退費。
3.
若遇不可抗拒之因素,主辦單位保留調整活動時間或地點之權利。
洽詢方式:
1. 電話洽詢-(02)2322-5038
張小姐(週一至週五10am-5pm)
2. email-TWL.TWH@msa.hinet.net
3. 網站- www.twh.org.tw
課程資訊
處方
藥材
療效
從性別觀點看女性健康
由實際案件瞭解健康醫療中的性別差異及其對女性所造成的影響、傷害。
學習以性別觀點及批判性思考理解所接收的健康資訊。
性與情慾
透過互動式的課程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慾的文化制約,及女性對自己身體的感受。
建立學員對自己身體自主權觀念,以及尊重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性荷爾蒙
面面觀
討論季經藥、男性荷爾蒙貼片、避孕藥、RU-486等與女性身體有關藥物,及其背後的社會文化迷思。
除了知道藥物的優缺點及副作用之外,更深入瞭解醫學對於女性自身價值觀的影響。
看電影談社會期待的女體
以分享與意見交流為主,進行影片內容的探討。
透過影片的故事內容,反思女性身體與生育及社會期待的關係
身體形象與
美麗的迷思
探討「美麗」的文化脈絡、不同時代的不同定義及商業利益背景
期待學員打破美麗迷思,建立健康自信的美麗人生。
適身運動DIY
介紹較不受場地、器材限制且較適合女性的運動
鼓勵女性運動,期待學員養成適度的運度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康。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