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碰到生理期就不運動!妳也會這樣嗎?
日前,中國奧運選手傅園慧在面對媒體時公開談論了自己賽時遇生理期而致身體不適,再度使「月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有女性運動員在賽時因經期來臨而影響表現,2015年1月,英國網球手Heather
Watson自稱是因生理期影響了在澳洲網球公開賽的表現,也引起不小的討論。
雖然這次傅園慧很自然地講出了月經,而且獲得多數正面的回應,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仍有很多女孩在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時間被認為(或自認為)是「可恥」和「骯臟」的。而這樣的污名以及月經來時的不適與不便阻止了這些女孩運動。
英國的女性衛生用品製造商Bodyform對1,000名12~18歲之年輕女性進行的調查發現,有70%的人覺得在經期時運動並不舒服,很多人甚至乾脆碰到經期就不運動。而這些女孩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緩解伴隨生理期而來的不適症狀。
除了身體不適這個原因之外,另外一項經期阻礙女性運動的主要原因來自女性對「經血滲漏」的恐懼。在這項調查中有1/5的女性表示即便做了防護措施仍曾遭遇此種令人不快的狀況;甚至有一半的女性為了防止經血滲出會在經期穿著一件以上的褲子。
調查中更有多達1/3的女孩認為「月經」是阻礙自己成為頂尖運動員的一個障礙。
此次調查也發現,有4成的年輕女性認為月經是「髒」、「可恥」、「令人尷尬」或「對日常生活具有破壞性」的。
另一方面,據此次調查結果,這些受訪者的學校當中,有1/4沒有提供學生適當的相關衛教資訊與協助;有1/4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提供的信息內容還不夠好。同時,更有1/10的年輕女性聲稱並未透過學校接收到任何相關信息。
這些數據證明,即便是在一般認為民情較為開放的西方國家,年輕女性對月經和運動的看法仍存在不少禁忌。顯然,要解決月經的汙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Bodyform的行銷經理Traci
Baxter表示,仍有許多女孩因為月經而覺得自己身受限制,這樣的調查結果令人震驚,但也說明了如傅園慧這般在公開場合談論月經的行為何以受到讚賞,並且凸顯了其重要性。
聖瑪麗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Georgie
Bruinvels說明,由於我們缺乏對女性身體以及月經週期變化的認識,女性往往因此在生理期間刻意壓抑身體活動。
如今,Bodyform與聖瑪麗和倫敦大學學院合作創建了「適紅」(Red.Fit)中心,提供年輕女性相關的工具與知識以幫助其面對月經,研究人員相信這是讓青少女不被任何事物-包括她們的經期-阻止從事任何形式之體力活動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
+ read more
2016.03.28
為什麼女人的膝蓋比男人脆弱?
位於膝蓋處的前十字韌帶(或稱ACL,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是連接股骨(大腿)和脛骨(小腿)的重要韌帶,若此韌帶受傷,將是項嚴重的運動損傷。以足球員為例,前十字韌帶受傷者能重返球場的機率不到一半;此外,亦會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如膝關節不穩、改變步態和早發性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據統計,女性運動員的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機率是男性運動員的1.5~2倍。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為何?近日一份美國的研究報告或許提供了解釋。
來自德州大學醫學分部(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國家保險理賠與處方開立資料庫中23,428名年齡15~19歲且ACL損傷女性的數據,分析結果指出,平日有服用生育控制藥物者較不需要接受矯正手術。
研究人員說明,女性雌激素會使ACL較為脆弱,造成女性更容易遭遇ACL損傷。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許多女性的ACL損傷發生在月經週期中雌激素分泌旺盛的時間點。而由於生育控制藥物能夠減少並穩定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這可能可以阻止ACL週期性弱點的發生。
研究人員說明,在所有的年齡組中,15~19歲女性的ACL損傷發生率是最高的。青春期時女性身體經歷的變化-體內雌激素分泌急遽上升以及腿部骨骼發育-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年齡層的年輕女性大量發生ACL損傷的原因。但同時,與其他年齡組相較,這個階段的女性使用生育控制藥物的可能性也較小,低了22%。
計畫主持人Aaron
Gray表示,考慮到生育控制藥物能夠對於雌激素分泌產生的影響,接下來他們將會檢驗投以口服避孕藥是否是減輕女性ACL損傷程度的可行療法。
資料來源: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3.09
別小看每日步行10分鐘的力量!
你是否常常因為工作忙碌而沒有時間或忘記運動?或是一個不喜歡在健身房流汗的人?其實只要每天花一些時間,就算不是從事強度很高的活動,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健康,遠離許多疾病。
一項新的研究在超過3,000位年齡介於50到79歲的人之間發現,運動最少的人死亡機率是最常運動的人的5倍、運動程度中等的人的3倍。
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要求參與者連續七天佩戴著紀錄器以紀錄活動量,並且在接下來的八年持續追蹤他們的死亡率,而結果顯示出那些比較少坐著、而且動比較多的人,活的比較長久。
來自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主持人Ezra
Fishman表示:「運動不需要強而有力才會有效果,這是研究所顯示出來的結果。」「那些常常走來走去,清洗碗盤、拖地等的人,比起只是坐在桌子前的人都要活得更久。」
雖然這份研究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指出其他活動與死亡率的關聯或因果關係,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要每天增加十分鐘輕度的活動,就能夠有所不同。而用三十分鐘坐著的時間來替換成輕度到中度,而且強而有力的身體律動,就能夠有更好的結果,Fishman博士最後表示:「更進一步的,當人們將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勞動變成生理上的運動時,絕對是有勝於無,而且越多越好。」
資料來源:journal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 read more
2016.02.03
胸部,讓女孩們遠離運動的原因
如何挑選內衣並且要能適合自己是每個女性都會碰到的問題,而要挑選適合在特殊情況下所穿著的內衣更是一門大學問,像是穿著不適合的衣物運動並不會讓我們感到舒適。
在英國就有一項新的研究,針對超過兩千名11到17歲的女學生,調查胸部對於女學生在運動或是鍛鍊身體時所造成的影響,並且呼籲所有的英國女學生開始重視胸部方面的教育。
研究團隊由英國樸茨茅斯、聖瑪莉與奇切斯特(Portsmouth,
St Mary's Twickenham and
Chichester)三所大學所組成,向來因研究胸部的生物力學而在國際間知名,在此領域中承擔比其他科學家更重大的責任。在本次研究當中,他
們有以下最主要的5個發現:
* 15%的女學生認為她們的胸部太大所以不適合運動。
*
罩杯較大的女學生(D罩杯以上)比起較小胸部的女性更不參與運動和鍛鍊活動。
*
只有10%的女性會在從事運動或是鍛鍊時穿著運動胸罩。
*
即使穿著運動胸罩進行大量運動的女學生,也不確定她們所穿著的胸罩是否適合自己。
* 87%的人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胸部健康的議題。
在受訪的女學生當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對於胸部感到憂慮,像是在運動的時候,胸部的晃動以及引發的疼痛所造成的困擾,發生年齡大約都在14歲左右;研究顯示,胸部的晃動在運動的模式中最高達到21公分,有四分之三的女性感到疼痛,而運動胸罩可以使各種尺寸的胸部減少晃動,如果胸部的晃動並沒有減少,有可能造成支撐胸部的肌肉組織受傷,像是胸部下垂。而超過一半的女學生表示,她們從來沒穿過運動胸罩,並且希望知道更多關於胸部健康的議題。
在英國大約有九成的14歲女性,並沒有達到政府所訂定應該要有的運動標準。計畫主持人Scurr博士說道,青春期對於男性或是女性都是同樣困難的一段時間,而更多的女性在這個時期因胸部發育而放棄運動,即使是那些克服了困擾的女性也一樣如此;現今的內衣產業傳遞了壓倒性但讓人困惑的訊息。
Scurr博士進一步說明,更早之前對於成人女性的研究以及這項新的研究,皆證明了這是女性不再參與運動或鍛鍊的直接原因。但最糟的是,科學家明明知道如何正確的減少或是直接消除掉關於胸部在運動時所造成的困擾,但卻缺乏傳遞知識的管道;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更好的相關教育,尤其是針對正值青春期的所有女孩。
其中一名帶領這項計畫在學校中實施的研究員Amanda表示,越多的女學生對於胸部感到憂慮,就越少的人會做運動,而我們希望更多的女學生能夠參與運動或是鍛鍊,只要有適當的教育就可以消除許多她們的擔憂,更減少胸部成為運動障礙的原因之一。這項研究也顯示了合適的運動胸罩可以減少大部分女性在運動時感到胸部疼痛的困擾,而撇除胸部的大小,許多女性並沒有發現自己的胸罩是不適穿的,而胸部在女性的一生中,是會改變大小和形狀的。
團隊中的另一名成員Brown博士強調,令人驚訝的是只有少許的女性意識到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胸罩,以及其對胸部所帶來的助益。這項研究也希望透過募款來支持學校提供相關的胸部健康教育給學生。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 read more
2016.02.01
女性更年期症狀 坐久發作多
過去不乏有研究指出久坐對健康造成的危害,而今又有一篇發表於北美更年期學會(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NAMS)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生活型態為久坐的中年女性有較大的機會經歷較嚴重的更年期症狀。
這份研究涵蓋了6000名年齡介於40歲至59歲之間的女性的健康資料,透過問卷,研究者得以了解這些女性的憂鬱、焦慮、失眠與更年期症狀發生的狀況;同時也依據這些女性完成的更年期症狀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
MRS)來了解其面臨的更年期症狀,分別為身體上(如熱潮紅、關節疼痛)、心理上(如沮喪消沉的情緒、焦慮)以及泌尿生殖系統上(如性行為遭遇挫折、陰道乾澀以及膀胱功能出問題)等三個面向。在此次研究分析中,研究人員將一週固定運動(如步行、慢跑或游泳等,且至少持續30分鐘以上)次數低於3次者歸類為生活型態為久坐少動;並將那些MRS量表得分超過16分者視為遭遇嚴重的更年期症狀。
據統計分析的結果,久坐少動的生活型態在這些女性身上非常普遍,有64%的女性皆是如此。而研究者進一步比較久坐少動的女性與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在更年期症狀上的差異,發現約有16%久坐少動的女性經歷了嚴重的更年期症狀,但在有固定運動型慣的女性當中,只有11%的人遭遇較嚴重的更年期症狀。總體來說,久坐少動的女性所測得MRS總分也較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女性高。研究也指出久坐少動的女性較可能出現肥胖問題,且其憂鬱或焦慮情緒的分數也較高。
必須指出的是,本篇的研究對象為拉丁裔美國女性,並未納入其他種族。不過,過去確實已有不少研究指出久坐不動會對身體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亦有許多研究證實規律的運動可以減少結腸癌、老年癡呆、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的發生風險,而其中有許多症狀與成因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且在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盡早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Menopause, 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 read more
2015.12.30
運動與啤酒的密切關係
對於很多人來說,運動和飲酒有密切的關聯性。運動團隊和訓練夥伴為慶祝勝利,感嘆失敗,或在一段訓練課程結束後,都會飲用一兩杯啤酒。事實上,啤酒確實也提供了一些人在健身後足夠的液體攝入量。但運動是否鼓勵人們飲酒,或相對的,飲酒是否鼓勵人們運動一直存在爭議。現今兩個新的研究指出運動很有可能影響人們何時及飲用多少啤酒。飲酒甚至可能影響人們是否運動,甚至,調查結果顯示,運動和酒精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一件好事。
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多數會運動的人就是那些會飲酒的人,反之亦然。在2001年一個典型的研究裡,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適度飲酒,也就是大約每天一杯,的男性和女性,比禁酒主義者高出兩倍的運動機會。不過,過去這類研究所使用的數據多來自於受試者的自我陳述,也很少考慮到參與者的年齡、性別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最大的問題是,這些研究很少能夠確定人們的運動和飲酒之間真的有一個強烈的連結。例如,有人可能會在星期四運動,然後與朋友於週五晚上喝酒:兩者活動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但在許多早期的研究,他或她很可能會被歸類為一位會飲酒的運動者。
為了解開飲酒與運動的關係,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找來150位年齡介於18到75的成年男性和女性,邀請這些參與者參觀實驗室並填寫生活型態的調查問卷;然後提供他們每人一個可以記錄每日飲酒和運動活動的手機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會自動發送當日的報告給研究人員。參與者必須連續21天使用該應用程式記錄,在一年的期間裡,涵蓋不同的季節;每位參與者需完成三份,每份各21天的報告。
研究人員分析應用程式回傳的資料後發現,運動與隨後飲酒的確有密切關係,尤其當這人的運動量比平常多時。研究中提到,一個人的飲酒量若比平常多,則在同一天內他也會從事較多的運動。這種關聯性不會受季節、年齡與性別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該數據並未顯示運動會引起酗酒的問題:很少有人在研究過程中超量飲酒。超量飲酒的定義為女人連續喝超過四杯啤酒,男人連續喝超過五杯。
但是,這樣的流行病學研究無法解釋為何運動和飲酒有相關聯。目前僅有一些涉及動物的研究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在一篇有關精神病學的評論中,作者指出,運動和飲酒都可以增加實驗室老鼠部分大腦的活性。研究也發現,動物接受運動和飲酒兩者刺激所造成的神經性反應,會比單獨一項刺激的結果更為普遍和持久。休斯敦大學的學者表示,雖然沒有被證實,但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人類身上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說,運動後產生的興奮感,我們可以用一杯啤酒、葡萄酒或雞尾酒來擴大或增強這種感覺。
但是,人類的行為比囓齒類動物更加複雜。許多人在飲酒後會增加運動來大量消耗卡路里,這很容易理解,說明了何以飲酒會導引運動。但是運動為何會促進飲酒?這不僅牽涉到生物機能,更有社會交際的因素在裡面。我們在訓練場所與運動夥伴之間建立的歡樂感,可以經由在酒吧的重聚而得到延續。而這些集會可能也會鼓勵同行的運動夥伴增加喝酒的數量。
即使現有的證據證明運動與飲酒之間存在密切關係,但並不表示這種關係需令我們擔憂。適度飲酒的人不太可能因為運動而成為飲酒有問題的人。雖然如此,我們仍希望提醒大家,運動與飲酒是密切相關的。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當他們去慢跑或健身房的那幾天,也不知不覺的比平常多喝了一兩杯啤酒。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