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5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的早產發生,5%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ore)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5.07.14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倍),常發生在20歳和30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帳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和APS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建議SLE或APS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的建議包括:
*
SLE和APS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一種治療SLE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檢視SLE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臓血管的影響,也在EULAR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資料來源: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 read more
2015.07.13
壯陽藥到底會不會讓你得皮膚癌?
為了使性生活更美滿,不少男性會服用壯陽藥解決勃起功能不全的問題,目前市面上有三種壯陽藥(PDE5
抑制劑),分別是大家所熟知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Viagra)、犀利士(Cialis)和樂威壯(Levitra);其副作用是會讓血壓下降,因此不可以和降血壓的藥物一起服用。
除了影響血壓之外,近年來的醫學報告則指出服用壯陽藥的更大隱憂。2014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PDE5抑制劑會增加得皮膚癌的風險,且被解釋為會刺激癌細胞的成長。不過,今(2015)年瑞典和紐約的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協會的期刊(JAMA)上所發表的報告則有不同的結論。
在新的研究報告中,研究對象的數目是哈佛大學所做之研究的30倍。在2006年到2012年間,20,000名瑞典男子中有4,065人得皮膚癌;有2,148人服用PDE5抑制劑,其中有435人得皮膚癌。
雖然只拿過一次PDE5
抑制劑處方的男子,得皮膚癌的風險增加了20%;但是拿多次處方的人,其風險則不明顯。PDE5抑制劑的劑量增加,卻沒有更嚴重的反應,所以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令人質疑。學者表示,和PDE5抑制劑唯一相關的是早期、表面的皮膚癌,晚期的皮膚癌或其他不同類型的皮膚癌則無相關性。
同時也有學者根據調查數據推論,服用PDE5抑制劑的瑞典男子多有較高的收入,這些人買得起昂貴的壯陽藥,自然也有較多的假期做日光浴;另一個特質是多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因此對健康較注意,皮膚長痣也多會找醫生治療,導致診斷出皮膚癌的人數也較多。
最後,研究團隊表示,適當的服用PDE5抑制劑,有其效益,可增加男子性生活的品質。而引起皮膚癌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所以防止紫外線的暴露,仍然是預防皮膚癌的基本。醫生可繼續審查男子皮膚癌的風險,但不必把服用PDE5抑制劑列為審查的指標之一。
資料來源: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5.07.08
女性心血管疾病:生命階段決定風險
儘管心血管疾病不分性別皆為十大死因之一,然不同於男性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起源於童年且會隨生命階段而有所差異。為深入了解女性各生命階段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美國醫療科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與南部臨床調查協會(Southern Society for Clinical
Investigation)各就此發表了報告。
高血壓
中年女性,尤其在更年期以後,罹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比率高於同一個年齡範圍內的男性,紐澳良杜蘭大學的Marie
'Tonette'
Krousel-Wood博士發現這可能與女性較男性不遵循醫療建議有關,對此Krousel-Wood說明,造成女性遵循醫療建議程度低,除了是與自我控制有關外,醫療提供者不會在每次臨床實務上評估病患的醫療建議遵循程度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此外,近來有研究發現測量病患的藥物指引遵循程度、檢視再次取藥的頻率,可以預測高血壓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Krousel-Wood於是建議,這些測量應作為補充資訊,讓醫病之間能夠更有效地一起控制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疾病。
荷爾蒙替代療法的時間點
過去對於荷爾蒙替代療法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的論述,有些研究報告發現在更年期以後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確實有這樣的效果,但有些隨機試驗卻得出相反的結論。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Suzanne
Oparil博士及其同仁以接受療法的時間點解釋其中的關鍵。
關於時間點的論述,指的是在更年期後不久即接受荷爾蒙療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在更年期以後很久才接受療法則會增加風險。以此假設做動物實驗發現,負責調節女性特徵、附屬性器官的成熟和月經等的17β-雌二酮(estradiol)有助於延遲心血管疾病的發展並降低血管受損的風險。此外,在初期人體試驗中發現,這種17β-雌二酮所引起的反應受到更年期以後接受荷爾蒙療法的時間點影響,但是否與年齡增長影響荷爾蒙接受器對荷爾蒙的反應有關,還需更多研究來探究。
Krousel-Wood與Oparil博士希望藉由這些研究發現,能引發更多人關注處於各生命階段的女性病患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一篇導論中,紐約市立大學上城區醫學大學的Daniel
Villarreal博士說明,他們具深度的分析預示了女性心血管疾病議題未來調查及管理的方向。
資料來源: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 read more
2015.07.03
抗憂鬱藥物緩解更年期不適 卻增加骨折危險?!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在美國已是排列第三名最常見的藥物,雖然它本身是抗憂鬱症藥物,卻常被當作荷爾蒙療法的替代藥物,用來治療像是熱潮紅、夜間盜汗等更年期不適症狀。然而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服用SSRI類藥物可能發生增加骨折機率的副作用。
美國東北大學健康科學系Matthew
Miller醫學博士及研究團隊,分析了37萬3千名婦女40到64歲健康的中年婦女資料,研究團隊將她們的資料被分為兩組,在1998-2010年間分別服用SSRI類藥物與H2受體阻抗劑(H2
antagonists)、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後二者為治療消化不良的藥物)。選擇H2受體阻抗劑和氫離子幫浦抑制劑進行比較的原因,主要是前者在過去被發現不會或極其輕微增加骨折風險,而後者則些微會增加;而SSRI類藥物在過去亦曾被指出與發生骨折風險具有關連性。
研究結果顯示,與服用另外兩項藥物相比,這些接受SSRI類藥物一至五年不等治療更年期不適症狀的婦女,發生骨折的機率增加67~76%。研究解釋發生這樣的結果與一個生物性的假設一致,就是抗憂鬱藥物相關的骨頭衡定性之調變有利於蝕骨細胞活性的關係,也就是說,抗憂鬱藥物使得骨密度變低,才形成骨折機率變高。
由於導致骨折的風險會持續存在多年,因此研究團隊建議中年婦女應縮短服用的時間長度,同時未來研究應繼續探究是否低劑量服用也會出現相同情形。
資料來源:BMJ傷害預防期刊
+ read more
2015.07.02
阿茲海默症真的是女性疾病?
最近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發現,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當中,每6位女性就會有1位罹患阿茲海默症,比例高於男性的11位中會有1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造成這種性別差異的解釋分歧,包括基因變異、女性更年期以及女性較男性長壽之故。為深究原因,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邀請15位舉足輕重的科學家,討論在阿茲海默症的議題上,女性有哪些危險因子。
女性活得較久
美國南加州大學Roberta Diaz
Brinton教授認為,年齡確實是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大的風險因子,但平均而言女性較男性僅多活4、5年,考慮到阿茲海默症是發病後20年才會被診斷出來,因此若在某一年齡層中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仍高於男性,那麼年齡可能就不是造成性別差異最主要的原因。
更年期
Brinton發現,女性的雌激素有助於腦部的新陳代謝保持規律,並且也能維持認知功能正常,因此更年期時雌激素下降後,人體一定會啟動另一種效率較低的機制取代雌激素原本的任務,進而影響女性的認知功能。
基因變異
目前認為對阿茲海默症有影響力的基因有:APOE-4、APOE-3、APOE-2。APOE-4是對晚發性家族遺傳阿茲海默症最具影響力的風險基因,APOE-3則是APOE基因中存在於人體最普遍的一種,被認為對罹患阿茲海默症來說是中度風險因子。而APOE-2則為最不普遍的基因,但被認為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在健康男性人口中,持有一對APOE-4基因者罹患輕度知能障礙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僅略高於非持有者。但在健康女性人口中,持有APOE-4者罹患輕度知能障礙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卻是非持有者的2倍。而在基因型中只有一個APOE-4的人口中,只有健康年長女性會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男性則無。
在輕度知能障礙人口中,持有一對APOE-4基因,惡化成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高,並未有性別差異存在。而若基因型僅有一個APOE-4,輕度知能障礙的男女惡化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同樣很高。
資料來源:Alzheimer’s Association、American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