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4.24
特定基因變異造成女性失智人口多於男性
醫學界對失智症的基因變異,比較有共識的部分就是載脂蛋白E4變異基因(ApoE4),2012就曾有研究指出該基因變異將會影響女性腦部網絡連結的能力,但在男性身上卻沒有發現這個關連性,近日又出現另一美國研究再次呼應這個性別差異的論點。
這次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者分析美國30個阿茲海默症中心的資料,資料中這8,000名病患大多數年齡在60歲以上。整體而言,有ApoE4基因變異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增加。在影響女性阿茲海默症的因素中,ApoE4基因變異會讓風險提高一倍,但男性擁有該基因變異卻只些微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
女性比男性較易得到阿茲海默症,一直以來認為部分原因是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的關係,不過這項研究在調整年紀之後,仍然發現女性的風險還是比較高。
研究最後認為,當帶有ApoE4基因變異者詢問醫師他們應該要怎麼辦時,醫師現在就應針對不同性別給予不同的醫療建議。
資料來源:神經學年鑑(Annals of Neurology)
+ read more

2014.04.23
墨西哥女子 以自體細胞成功培育陰道重回正常生活
女性患有「苗勒氏管不發育症候群」(Mayer Rokitansky
Kuster Hauser
syndrome,簡稱MRKH),是因為胚胎發育異常,導致沒有子宮或沒有完整的陰道。
在過去,這樣的病患須透過外科手術再造一個陰道,但最近墨西哥出現一項突破性的研究,科學家利用一名女子自己的活組織細胞在實驗室成功培養出陰道器官,並植入該名女子體內!
這名女子是四位參與研究的MRKH患者之一,在受訪中,她表示自己在18歲時發現自己的狀況開始尋求治療,能進行這項手術對她來說實在太幸運了,因為她因此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同時,讓其它有同樣問題的女孩了解有這項技術,知道她們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在手術之後的八年時間內,研究者發現這些參與者都回報她們的性功能回復正常,而且人造陰道在構造與功能上也保持正常狀態。
根據美國國間衛生研究院調查,約每4,500名女性中會有一位患有這種先天性疾病,而雖然患者沒有子宮或完整陰道,但外部生殖器並不受影響,所以通常早期不易發現罹病,直到青春期晚期階段才會察覺到。
資料來源:Yahoo News
+ read more

2014.04.18
國內出現女性服骨鬆藥物發生嚴重顎骨壞死
一名退休女老師因患有骨質疏鬆症,醫師開立「雙磷酸鹽」藥品治療並提醒應注意口腔衛生,隨時注意口腔不適相關症狀;用藥13個月後,女老師因牙痛、下巴腫至牙醫診所就醫,竟然發現下顎骨嚴重發炎,並有大片壞死和化膿,經多次拔牙、清創治療,仍無法遏止壞死範圍擴大,直到至骨科回診時,才立刻停藥並轉口腔外科積極治療。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雖然服用該類藥品發生顎骨壞死的風險並不常見,然一旦發生卻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困擾,用藥者應注意口腔衛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倘若需進行拔牙、植牙等牙科手術,必須告知醫師正在使用雙磷酸鹽藥物,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如:牙齦腫脹、牙齒鬆動、顎骨疼痛…等),應儘速回診原處方醫師。
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s)的治療骨質疏鬆藥品,如:福善美錠、克骨鬆錠、可骨華錠、骨維壯膜衣錠、善骨實'山德士'膜衣錠、骨力強注射液…等,除具有潛在導致嚴重顎骨壞死之風險,近期研究亦發現,該風險會隨著用藥時間增加而提高,亦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風險;我國於94年起,曾多次發布相關安全訊息提醒民眾及醫療人員注意,包含:
(一)
100年2月公告應加刊非典型股骨骨折之警語,提醒使用此類藥品後,病人如感覺大腿或鼠蹊部疼痛,醫師應評估是否為股骨骨折;
(二)
100年4月加強該類藥品之藥袋標示,包含加刊有關「顎骨壞死」及「非典型股骨骨折」之警語,於處方或交付藥品時提醒病人注意;
(三)
100年12月提醒醫療人員注意,處方該類藥品治療前,應考慮先行進行預防性口腔檢查,針對具危險因子(如癌症、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使用類固醇、接受口腔手術、口腔衛生不佳、牙科疾病、貧血、凝血病變、感染…等)之病人,謹慎評估臨床效益及風險,定期為病人安排或提醒其進行口腔檢查。
食藥署提醒,骨鬆藥並非保骨本的保健品,民眾切勿聽信親友介紹,未經醫師處方自行取得藥品服用,不但無法健骨強身,反而讓身體不自覺暴露於高風險狀態,倘不幸發生藥害時亦無法獲得救濟。此外,食藥署提醒醫療人員及病人,發現懷疑因使用(服用)藥品發生不良反應時,請立即通報衛生福利部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s://adr.fda.gov.tw/。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 read more

2014.04.17
老年女性做有氧運動 有益大腦健康
日前我們才從一項研究看到如果久坐不動,中老年女性死亡的機率將提高,另一項研究也提到,有良好運動習慣,老年時骨骼才能保持強健有力,這些研究都告訴我們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呼應這樣的論點,最近又出現研究指出-老年女性規律的做有氧運動,大腦內的海馬迴區塊將會增大。
海馬迴是大腦中主要掌管語言記憶與學習能力的構造,它和我們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有關,且對老化作用與神經學的傷害非常敏感,是失智症研究的重點之一。
此次這項研究將86位70-80歲患有輕微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女性分為從事不同運動的三組,追蹤時間六個月。研究整理在研究一開始與最後所蒐集到的資料,針對不同運動類型與海馬迴容量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呈現,進行有氧運動訓練者,大腦中的海馬迴容量,比接受阻力訓練、平衡與增強訓練者要大。而過去曾有研究指出運動會改善語言記憶力,但在這項研究中卻出現海馬迴容量增加但語言記憶能力卻愈差,因此研究認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能比過去認為的還要更加複雜,這將是未來研究應該繼續深入探究的部分。
不過研究確實表示,有鑑於許多研究都已顯示運動對認知功能、腦部整體健康與改善失智症有益處,因此仍建議女性定期做有氧運動可以減緩海馬迴的萎縮,以避免輕微認知退化的發生。
資料來源: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4.15
女性每天喝牛奶 可延緩膝關節炎惡化
人的身體就像是機器,使用久了會老舊故障,退化性膝關節炎就是常見隨著年齡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它的發生是由於關節過度使用而造成膝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膝關節囊的潤滑液變少,導致膝關節疼痛、腫脹、無力、蹲距困難。
確切病因目前仍未知,而能夠舒緩症狀與改善膝關節功能的方式,包括物理治療、體重控制與藥物治療等。日前一項美國研究再指出,女性每天喝脫脂或低脂牛奶可延緩膝關節炎惡化,但吃起司卻反而會加速惡化。
我們都知道牛奶對維持骨骼健康扮演重要腳色,但對膝關節炎的影響卻仍未知,因此這項研究的團隊針對2,148位膝關節炎患者(1,260位女性、888位男性)收集飲食習慣資料,並以X光測量患者內側股骨與脛骨間的關節間隙。研究每年追蹤一次前述資料變化,追蹤長達四年,最後再將兩種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結果發現,女性每週喝少於3杯至7杯之間的牛奶,隨著牛奶攝取量的增加,膝關節間隙寬度將會遞減(距離約0.38至0.26釐米),此現象只在女性身上可以觀察到,男性則無。此外,由於起司也被發現會提高膝關節炎的惡化程度,研究推測應該是起司含有高濃度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膝蓋骨髓損傷的發生才造成惡化,而肥胖則一直是膝關節炎的已知風險因子之一,在研究結果也同樣得到證實。
資料來源:關節炎的照護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

2014.04.09
暴露於二手菸 有害婦女生育健康!
二手菸是被動或非自願吸入的環境菸煙,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頭號的致癌物質,日前有一項美國分析研究特別針對二手菸對婦女健康傷害進行瞭解,發現女性暴露於二手菸將對生育健康有極大傷害!
過去有關二手菸對產婦生育健康影響的相關研究結論不一,這項研究於是分析婦女健康行動計畫研究(WHI)資料重新探究此問題。研究資料總共包含77,805位懷孕一次以上的婦女,並依吸菸經驗與暴露於二手菸的時間地點類型進行分類。
最後發現,女性無論是吸菸或暴露於二手菸,都會提高發生流產、死產及子宮外孕的風險。但研究並未發現女性在兒童時期若暴露於二手菸會增加危險,風險顯著提高主要出現在那些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二手菸的女性身上,因此研究建議未來應全面將女性在任何時間點、經由各種管道的終身二手菸暴露量都納入考量。
雖然這是一項觀察性的研究,無法證實中的直接因果關係,而且也存在包括吸菸與暴露於二手菸低報情形、終身暴露量計算方式及資料蒐集時間點與次數的研究限制,但有其他評論專家認為這仍無損於其重要性與意義,再次強化許多醫師過往原本已持有菸害對懷孕不良影響的觀念。
資料來源:菸害防治期刊(Tobacco Contro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