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女性中風過後生活品質比男性患者差
2014.02.20
女性中風過後生活品質比男性患者差
  心血管疾病治療發展的進步使得與十年之前相較有更多的人在發生中風後仍能安然度過存活下來,而這雖然是件值得欣喜的事,但日前一項美國研究卻發現男女患者的預後情形大不同,女性明顯比男性較可能出現不舒服等症狀。   美國Wake Forest Baptist醫學中心針對1,370位56-77歲曾發生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男女病患資料,進行預後情形的性別比較與分析。研究在病患罹病後的第三個月及一年評估其生活品質,評估項目包括行動能力、自我照護能力、每日活動量、是否憂鬱/焦慮及疼痛感。   最後的結果發現,在罹病後的一年時間之內,女性的生活品質比男性要差,即便已考慮社經狀況、中風嚴重程度與失能變項,情形也仍未改變。女性在罹病後的第三個月最常出現的問題包括行動能力差、感覺疼痛/不舒服、憂鬱/焦慮,尤其以75歲以上的族群在這些問題上出現性別差異的情況最明顯;在罹病後一年情形同樣不變,但男女間的差距有縮小。   研究還分析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造成性別差異,結果發現年齡、種族及婚姻狀況是最主要的三大原因。最後研究認為,醫師與其他健康照護提供者應該要重視病患生活品質的問題,盡力發展針對特定性別的介入治療與篩檢工具,使病患能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神經醫學期刊(Neurology)          
+ read more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可能增加胰臟炎風險
2014.02.12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可能增加胰臟炎風險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HRT)已被證實長期使用有致癌及提高多項疾病的風險,因此不應用做預防慢性病用途,目前只建議更年期症狀嚴重的婦女可經由醫師評估後短暫使用。   過去更年期HRT被發現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靜脈栓塞、乳癌、中風、肺栓塞、65歲以上發生失智、膽囊疾病及尿失禁等多項疾病風險,最近一項瑞典的大型回溯研究則又發現,HRT也跟胰臟炎可能有關連。   這項研究分析瑞典31,500位停經婦女使用HRT及罹患急性胰臟炎的資料,資料從1997年開始記錄HRT使用情形,研究團隊再將這些資料與最後在2010年因急性胰臟炎住院的資料相比對。   經過計算後的絕對數,有使用HRT者每十萬人中有71位住院、沒有使用者則每十萬人中有52位住院,經過控制BMI值、飲酒量、初經年紀、口服避孕藥使用狀況及糖尿病史變項後,使用HRT會提高57%的胰臟炎風險,其中使用系統性療法與使用時間超過十年以上者,風險增加幅度更大。   研究表示,HRT已經被證實會提高膽囊疾病風險,而胰臟炎的發生有可能是因為有些膽結石會掉落到總膽管,使出口被塞住,阻塞胰液排放所造成。不過在控制膽結石變項後,研究結果也仍然不變,因此推測還可能與HRT提高三酸甘油脂濃度有關,才會增加急性胰臟炎風險。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MAJ)            
+ read more
男人比女人容易健忘!
2014.02.11
男人比女人容易健忘!
  妳是否常覺得妳的先生或男朋友無心記住你們兩人的結婚紀念日或認識週年的日子,令妳不開心,不過最近一項挪威研究告訴大家,這並不是在妳的另一半身上才會發生的問題,因為男人與女人相比,男人確實較容易健忘。   研究邀請4萬8千個人做問卷,請他們回答九個關於記憶力的問題,包括是否對記住名字與日期有困難、是否記得一年前自己做過甚麼、是否可以記住與人對話的細節等。結果發現,無論是三十還是六十歲的男人記性都一樣差,在其中的八個問題多數男性幾乎都回答有困難,比女性差得多。   女性雖然也有記憶力不佳問題,但程度上沒有男性來得嚴重,研究中女性最難記住的是名字與日期,且同樣女性無論是三十歲或五十歲的記憶力都差不多。此外,研究還發現教育程度愈高者,忘記的愈少,而有焦慮或憂鬱問題的人則記性會比較差,這在男女身上情形一致。同時,六十至七十歲之間的族群記憶力退化將加速。   研究主要作者Holmen教授表示,這項研究很驚訝地發現男性比女性記性要來得差,且不論年長或年輕男性都一樣,但目前這個研究還無法解釋這其中為何有性別差異,未來應朝此方向繼續研究。       資料來源:BMC Psychology      
+ read more
體重過輕的男孩較容易情緒低落
2014.02.10
體重過輕的男孩較容易情緒低落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孩童時期的肥胖是一個健康問題,可能影響未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與睡眠窒息症等疾病發生,同時也會因為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汙名而產生壓力,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探討關於青春期體重問題的焦點通常都圍繞在女孩身上。   不過這並不表示男孩就不會因為在意自己的身體意象而產生壓力。最近的兩個研究發現,青春期的男孩如果自認為自己過瘦,較容易感覺情緒沮喪、低落,程度甚至比那些自認為過胖的男孩更為嚴重。   因為身體狀態與維持健康息息相關,美國疾病管制局針對兒童與青少年制定了一套BMI指標以做為健康體重的判別標準。根據這項標準,美國疾病管制局估計約有3.5%年齡介於2到19歲之間的孩童與青少年有體重過輕的問題,同時指出這可能對未來的身體健康狀況造成影響。   主導一系列相關研究的Blashill博士發現:那些體重正常甚至稍微高出平均值的青春期男孩若自認為自己的體重不足,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沮喪症狀與同年齡的其他男孩相比是最嚴重的。同時,也發現這份對於體重過輕的恐懼很可能促使年輕男性開始使用類固醇。   另一份研究的結果也指出:將自己歸類為體重過輕的青春期男孩曾經遭受霸凌或常感到情緒沮喪的機率都較高,也更可能因此選擇使用類固醇。   Blashill博士表示:青春期的女孩傾向內化並努力使自己達到纖瘦美感;青春期的男孩則傾向強調更具有肌肉線條的體格。我們發現有些青少年因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達到那個通常不可能達成的身體形象而倍感折磨,可能因此轉而採取較為激烈的手段。   不幸的是,關於青少年使用類固醇的有效療法目前並未有充足的相關研究,不過,Blachill博士同時也指出,認知行為療法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的幫助那些考慮或已經開始使用類固醇的年輕男性,協助他們面對身體意象認同所帶來的困擾。他呼籲所有幫助輔導青少年憂鬱的臨床醫護人員,特別是在照護那些因為他們的體重而遭受霸凌的男孩時,應當要注意他們可能使用類固醇的潛在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心理學會期刊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 read more
飲食控制與運動,女性抗癌有撇步
2014.01.24
飲食控制與運動,女性抗癌有撇步
  最近一項針對更年期女性健康狀況進行的大型調查研究發現:遵守、維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更年期婦女不僅擁有較低的死亡率,因癌症致死的機率也比未有維持健康生活習慣的婦女少了20%。   這項結果來自於美國最大型的更年期婦女健康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Cynthia Thomson博士與她的研究團隊分析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過去所蒐集之50~79歲的更年期婦女資料,總數目多達65,838人。並且參照來自於美國癌症協會的生活建議與指引,將所蒐集到的個案資料做分類,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維持健康生活習慣的更年期婦女除了整體的死亡率下降之外,罹患乳癌與結腸直腸癌的機率也有顯著下降,分別減少了22%與52%的發病率。   那麼,究竟這些癌症發病率下降的婦女是如何維持健康的呢?這分建基於營養學與體能鍛鍊的指引內容包含了下列4個重要的基礎:   1. 達到並維持健康的體重。   2. 多活動身體。   3.  多吃蔬果,養成健康、節制的飲食習慣。   4. 注意酒精的攝取,不應過量。   另外,除了上述4點,Thomson博士也提醒應戒除吸菸的惡習。   同時,研究團隊也發現:除了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差異之外,因人種不同,更年期女性的癌症發病率與死亡率也有所差異。從分析結果看來,亞裔、非裔美人與西班牙裔的婦女跟非西班牙裔的白種女性相比,不論是死亡率或是癌症發病率都較低。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跟不同人種的行為與環境應變力產生的疾病成因不同有關。 除了這份研究外,近期也有其他相關研究發現適度的運動、養成走路的習慣等與降低乳癌風險密切相關。另外,關於飲食習慣的其他研究也得出多吃番茄有助降低乳癌的發生率、青春期少女攝取過量高脂肪食品較易罹患乳癌,以及抽菸可能使得癌症發生率變高等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 read more
中年男性喝太多酒 小心腦袋退化提早發生
2014.01.22
中年男性喝太多酒 小心腦袋退化提早發生
  過去有不少研究都顯示適量小酌幾杯對健康無害,但豪飲而無法自我節制對身心都會造成負面影響,長期過量飲酒尤以對肝臟的傷害最大,嚴重將引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等疾病。最近英國則特別針對過量飲酒對腦部功能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男女相比較,中年男性常牛飲酒精將會提早發生腦力衰退的時間。   這項研究分析英國5,000位男性、2,000位女性公務員的資料,這些參與者在1997-1999年間加入研究時年齡約44-69歲。研究在一開始先評估這些參與者的飲酒習慣及腦部記憶力、執行能力,之後研究進行的十年期間,又再評估過兩次。評估執行能力的測驗主要針對幾項思考的技能,例如:論證能力、專注力、問題解決能力。   研究定義重度飲酒為每天喝下36公克以上的酒精,如以不同酒類表示:約25ml的烈酒4~5杯、2品脫的啤酒、175ml的紅酒2杯。研究的結果顯示,每天如果只喝下低於20公克的酒精並不會對腦部記憶力與執行能力造成傷害,但每天超過36公克以上,腦部將會比輕度或中度飲酒者提早1.5~6年開始退化。不過研究在女性身上並未發現相同狀況,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女性的重度飲酒者非常少。   研究主要領導Simon Ridley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對指出可能影響記憶力衰退或失智症的因素非常重要,不過其中直接的因果關係尚無法從這項研究得到證實,未來應朝此方向繼續深入研究,將會有助於找到預防失智的最佳方法。此外,研究也提醒,除了不飲酒過量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健康均衡的飲食、注意血壓與體重的變化、以及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都會幫助減緩腦力退化。       資料來源:神經醫學期刊(Neur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