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

孕期有高血壓的婦女更容易患心臟病
2020.07.12
孕期有高血壓的婦女更容易患心臟病
女性在懷孕時有1-10 %的人會發生高血壓,稱為「妊娠高血壓」,通常在產後恢復正常。它與子癲前症不同之處在於孕婦尿液中沒有發現蛋白質。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有高血壓的婦女未來更有可能患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為這關連進一步增添了證據   不過,當科學家欲了解妊娠高血壓可能增加哪種心血管疾病風險時(例如心臟病心臟衰竭等),得到的結果卻不一致。為了進一步檢視妊娠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一組國際性的研究團隊對21項研究進行了系統的文獻回顧,這些研究共有360萬名婦女,其中128,000名過去患有妊娠高血壓。   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相比,第一次懷孕中有高血壓的婦女以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45%,患冠心病的風險也高出46%;曾發生一次以上妊娠高血壓的婦女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81%、患冠心病的風險高出83%、患心臟衰竭的風險高出77%。   研究作者C. Oliver-Williams博士指出,當檢視所有現有研究時,答案是明確的: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的婦女,即使沒有發展成子癲前症,也更有可能患上幾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妊娠高血壓與以後的心臟病有關。不過懷孕期間的高血壓可能會導致持久性損害,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只是懷孕時對身體的巨大需求誘發了未來的心血管疾病。」。   Oliver-Williams博士補充:「重要的是,女性要了解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並不是她們的錯,而且也不必然會發展成心臟病。雖然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因為運氣不好而處於不好的狀況,但仍有機會改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可行範圍內進行改善。積極的小改變確實有幫助,例如: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規律地做些短時間的運動、找時間放鬆等,如果有孩子的話也讓他們參與吧!」。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0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XX」不是粗俗的名詞!—為女性充權先從為XX正名開始
2020.07.11
「XX」不是粗俗的名詞!—為女性充權先從為XX正名開始
圖:波蘭藝術家Iwona Demko率領一群婦女在2016年波蘭反人工流產遊行中高高掀起裙子   20年前,Catherine Blackledge撰寫的《陰道史》(The Story of V)一書,打開對女性生殖器官討論的界線。再次發行時,她特別談到以「外露女性生殖器官」作為倡議手段及「為什麼我們在關於陰蒂的事情上要撒謊」。   為什麼要寫《陰道史》 20年前,Blackledge想著要寫一本讚揚陰道美麗和力量的書,她當時是歐洲新聞中心的科學記者(她擁有化學博士學位)。她和朋友一起去看《陰道獨白》,發現該劇非常動人。她讀到陰蒂比過去想像的大幾十倍的發現。她想閱讀更多,但是當她開始搜尋時,她能找到的都是關於陰道疾病的書。   她說:「這已經說明了一切,關於陰道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陰道疾病。您可以找到有關陰莖的各種歷史、節日,這些都在慶祝男性的陽剛氣質。相比之下,關於女性卻完全沒有類似的內容,這種落差令人感到挫折,因此我決定要出版一本書。」。   她也提到,事實上她寫這本書還有出自個人的原因:在她21歲生日的前幾天,她被告知她很可能不孕。她表示她當時只是把訊息拋開,但她認為寫書的動機確實來自那個黑暗的地方。那就是,如果她的生殖器無法正常工作,她忍不住會認為自己變得不那麼女人。她認為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在探索女人意味著什麼,因為她知道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損害或是個不完美的女人。   是V的故事 但不可以是VAGINA的故事 Blackledge毫不猶豫地認為她的第一本書,一部跨越兩千年的陰道文化史,應該叫做:「陰道」。但是,在20年前,這個想法進展的並不順利。   Blackledge 說:「我一直很喜歡陰道這個詞。我認為這聽起來很崇高且典雅,但出版商卻完全不這麼認為。他們被這個想法嚇壞了,有些人在會議中甚至連這個詞都說不出來。」。   她和出版商在討論書名上時彼此都有妥協,最終將其命名為「V的故事」。該書於2003年出版,從科學和歷史的角度探討陰道,其內容包含了從外露女性生殖器官的傳統(展示女性生殖器以抵禦邪惡的百年傳統)到陰道在生殖中扮演的角色。   這本書成為暢銷書,在將近20年後重新發行。這期間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在2020年要如何重新命名這本書才能與其他關於陰道的書有所區隔?如:Natalie Angier撰寫的《女人:親密的地理》、Naomi Wolf撰寫之《陰道:一個新的傳記》、Emma LE Rees的《陰道》和Jennifer Gunter的《陰道聖經》。   掀起裙子 因此,Blackledge選擇以「掀起裙子:被埋沒的陰道力量」(Raising the Skirt: The Unsung Power of the Vagina)作為書名。她說,這尤其重要,因為自從她寫了有關外露女性生殖器傳統的文章以來,掀裙子已被廣泛用作表達政治意圖的姿態。例如:波蘭藝術家Iwona Demko率領一群婦女在2016年波蘭反人工流產遊行中高高掀起裙子;藝術家Amanda Sage的畫作「Ana Suroma」一名女性掀起裙子並尖叫,該幅畫出現在2017年洛杉磯女性大遊行(Women’s March)中;同年在義大利,外露女性生殖器官的示威遊行抗議性別歧視和男性加諸於女性的暴力。   波蘭藝術家Demko稱Blackledge的書是她的「聖經」。自2014年以來,Demko已發起了11次以外露女性生殖器官示威抗議的活動,她告訴Blackledge她和其他抗議者這樣做是為了「讓女性停止對其陰道感到羞恥」。抗議活動是要找回關於女人和女性氣質已失去的含義、恢復女性因為擁有生出新生命的能力而產生的價值。為了強調女人的重要性……這個完美的姿態給予了女人勇氣。   Blackledge說:「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是,即使在20年前沒人知道掀起裙子的意涵,現在,有女性在示威抗議中使用它,藉由掀起裙子來展現女性力量。」。   1672年已知陰蒂的真實結構 至今仍在向女孩隱瞞 Blackledge說:「我認為有一個時刻是每位天生有陰道的人都會都曾體驗過的,那就是當妳意識到自己與有陰莖的人受到不同的待遇時,或是當妳意識到妳並未受到相同程度的尊重時。我確實認為女性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傷害。我們對生殖器感到負面,因為這似乎是為什麼我們受到不同待遇的原因。」   Blackledge對兒童性教育書籍缺乏變化感到憤怒。最近,她和女兒一起讀著這種書,她驚恐地看到陰蒂被形容為「小小的豌豆形器官」。她表示:「事實當然不是這樣,這是過時的訊息。我們經常降格女性力量,無論是在性、創造或保護方面的力量。所有這些教科書都應用『叉骨形結構』來描述陰蒂,它的結構包括妳可以摸得到、冠狀的一塊肉、骨幹和兩個深深根植在陰道兩側的分支。1672年就已經知道了陰蒂的叉骨形結構,但我們仍在向女孩隱瞞這些信息。」。   Blackledge寫了父母如何因為拒絕使用正確的語言,使的陰道的汙名無法去除。她寫道:「在英國,大多數父母選擇使用委婉語來指稱陰道,例如:花朵、花冠、仙女或前面的屁股。『陰道』和『外陰』不是錯誤、粗魯或太解剖學的詞,它們很單純地是正確的詞,然而,成人自己的焦慮使『陰道』和『外陰』帶有顏色。」。   她還認為女孩應該了解有關女性生殖器力量的古老故事。她說:「想像一個世界,女性在少女時期被告知了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關於女神掀起裙子使世界再次變得肥沃的神話,或者掀起裙子擊敗軍隊等。我們都知道希臘英雄人物『Bellerophon』和他的飛天馬翼馬『Pegasus』的故事,但我們不知道那些向英雄和飛天馬掀起裙子並戰勝他們的女人。我告訴女兒所有這些事情,因為我覺得這會帶來改變。」。   父權根植於控制女性的生育 如今,出版商可能樂於在書封上印上「陰道」,女性也可能會掀起裙子以示抗議,但生育權受到的挑戰在全世界正在增加,Blackledge認為這個現象根植於那些對於女權進步感到緊張的男性。有許多男性樂見男女的權利基礎變的平等,但也有不少男性對於權力縮減備感威脅。她認為這是造成問題的源頭。父權真的是根植於控制女性的生育。   Blackledge承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也認為改變總要從某處開始。如果不使用正確的詞來指稱陰道和外陰,如果不告訴女人和女孩關於女性生殖器的故事,她們絕對不會對擁有陰道感到自在。如果我們用不一樣的心態進行討論,將會對女性的心理帶來很大的改變。   Blackledge以卵子這個比精子大8萬倍的細胞為例。許多人有著精子面對驚險的旅程仍英勇地朝卵子前進的觀念,但如今已經知道是卵子在掌控全局。卵子控制著精子的行為,她將精子拉向她再吞沒他。   Blackledge表示:「我們在很多事物上所用的語言都跟男性主動、女性被動有關。當這個現象改變了,我認為將會是個巨大的轉變。目前我們仍困在舊的語言中。」。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2.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五千萬分之一的機會:同卵雙胞胎在兩個子宮裡!
2020.07.07
五千萬分之一的機會:同卵雙胞胎在兩個子宮裡!
一名孕婦發現自己有兩個子宮且兩個子宮各住著雙胞胎之一。醫生表示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是五千萬分之一。   28歲的K. Fairhurst在接受為期12週的超音波檢查時,才得知自己有雙子宮(uterus didelphys)。她還被告知,她正懷著雙胞胎,每個子宮各一胎。   Fairhurst說:「雙胞胎可能是一樣的。這種狀況本身很罕見,醫療人員告訴我,兩個子宮各住著一胎的雙胞胎的機率是五千萬分之一。」。   Fairhurst也很驚訝於被告知她有2個子宮頸。她已經有2個女兒,在懷第2個孩子時,醫生告訴她可能有「雙角子宮」(bicornuate),這意味著子宮發育異常。因此,當Fairhurst進行超音波檢查得知有雙子宮時非常驚訝。   醫生告訴Fairhurst她可能要分2次生產,計劃是她剖腹生出2個新生兒。   婦產科專家A. Khalil教授指出,雙子宮是非常罕見的。許多子宮異常的婦女不知道,即使生產過的婦女也是如此,因為在懷孕期間子宮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因此超音波掃描可能沒有檢查出來。   Khalil說:「Fairhurst可能懷有同卵雙胞胎,每個胎兒在單獨的子宮中發育。卵子和精子在很早的時候就分裂為二,這有可能發生。」。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6.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離奇案例?三胞胎出生就染武漢病毒,但雙親都呈陰性!
2020.06.30
離奇案例?三胞胎出生就染武漢病毒,但雙親都呈陰性!
台灣女人健康網不斷更新武漢肺炎病毒對孕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曾有研究指出武漢肺炎病毒可能傷害胎盤,也有研究指出胎兒可能在子宮內感染病毒。但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等單院曾發表指引,指出沒有證據證明懷孕期間會將病毒傳染給嬰兒。   近期有更多與產婦、胎兒及新生兒有關的病例報告或研究,進一步揭示武漢肺炎的樣貌。   墨西哥三胞胎出生就感染武漢肺炎病毒 墨西哥有三胞胎在出生4小時後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病毒,但雙親檢測都呈陰性,令人不解,目前有關單位正在了解感染途徑。   三胞胎媽媽在懷孕七個半月後,剖腹產下一女兩男,醫療人員依程序進行採檢,檢驗結果呈現陽性。目前三胞胎當中,兩個病情穩定,另一個出現呼吸道疾病。   醫療人員最初以為媽媽是無症狀病毒帶原者,但爸媽的檢測都呈陰性,令人不解。   新生兒感染武漢肺炎病毒很罕見,但並非前所未聞。如果嬰兒與已經感染的任何人持續密切接觸,就可能感染,也可能通過胎盤從母親傳給嬰兒。美國耶魯醫學院在四月時報告了首例透過胎盤感染武漢肺炎病毒的病例。當發生感染時,母親和胎兒、嬰兒的風險通常較低,雖然一些報告表明這可能會增加嬰兒早產的可能性。   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指出武漢肺炎病毒會引起流產或影響胎兒在妊娠中的發育,但為預防起見,還是建議孕婦避免密切的社會接觸,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美疾病預防中心警告 孕婦有更高風險 美國疾病預防中心根據所蒐集的病例,提出發現與警告。   與未懷孕的婦女相比,孕婦更可能因為感染武漢肺炎進入加護病房並使用呼吸器。不過,孕婦並沒有更高的死亡風險,目前也還沒有科學證據指出武漢肺炎對懷孕女性造成什麼影響。   患有嚴重的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第二型型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和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處於最高風險。血壓高的人也有危險,但風險要小一些。   與老年人相比,年輕感染者的住院可能性較小。然而隨著各州重新恢復工作並開放餐廳等場所,感染情況正在上升,而這些新病例中有許多是年輕人。   預防中心主任Robert Redfield表示,相關單位應有更多的措施與行動來預防孕婦感染。而為對青少年發出警告,可能透過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媒體平台,提醒他們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並避免大型聚會。   新生兒身上已有抗體? 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對427名感染武漢肺炎的婦女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其他人,孕婦感染者沒有特別惡化。約有10%的孕婦罹患重病,必須使用呼吸器,這與一般感染人群的發病率相似。5名婦女在分娩時死亡(少於所有參與者的1%),但並非所有死亡都是由武漢肺炎造成的。   產科醫生表示,5%的嬰兒檢測出武漢肺炎病毒陽性,但他們的健康狀況都良好。多數情況下,這些孩子是透過母親的胎盤感染病毒,但仍不能排除在出生後周圍環境人員感染的可能。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副院長Patick O'Brien博士表示,少數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女性所生的嬰兒已經具有抗體,可能是仍在子宮內時就對這種病毒產生了免疫反應,這表明母親將武漢肺炎傳染給胎兒。   抗體是因為感染病毒而產生的物質,將由免疫系統儲存,如果將來再次感染,則抗體會來抵抗同一病毒。IgM抗體是在首次被感染時產生的抗體,無法通過胎盤從母親傳給孩子,這意味著嬰兒必須自己生成。IgM抗體是早期形成的,本質上會刺激免疫系統破壞病毒,而其他類型的抗體(主要是IgG抗體)則可以儲存患者患病多年的記憶。   此外,患有武漢肺炎的女性中,超過一半(56%)來自黑人、亞裔和少數族裔背景。過去也有研究指出在罹患武漢肺炎住院的孕婦中,具有黑人、亞裔和少數族裔背景的女性比例高出4.49倍。但究竟為什麼他們更容易感染武漢肺炎病並引發嚴重不適,目前尚未有確切科學證據。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6.18)、BBC NEWS(2020.06.23)、REUTERS(2020.06.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產婦使用大麻對寶寶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
2020.06.24
產婦使用大麻對寶寶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
發表在《澳大利亞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懷孕期間使用大麻對於嬰兒有不良的影響!   雖然澳洲沒有關於婦女在懷孕期間使用大麻狀況的數據,但「2016年澳大利亞國家毒品策略家庭調查」結果顯示,10-20%的育齡婦女在過去12個月中使用過大麻。   來自其他國家的最新文獻也顯示,從2002年至2017年,吸食大麻的女性,懷孕人數增加了一倍。   主因很大程度是來自許多國家大麻合法化的緣故。社會和醫療接受大麻的使用已導致「大麻是一種安全藥物」的整體看法。   在大麻是合法的地方,大麻藥房有時會推廣大麻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噁心和嘔吐。但是目前沒有研究評估它在這方面是否有效,更不用說它是否安全。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孕婦認為大麻不會傷害他們的寶寶。但是,最新研究卻顯示,越來越多的動物和人類研究發現卻與人們所想像的相反。   關於最新的研究 此項研究分析了5,610名首次懷孕婦女的數據,且其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很低。在懷孕14-16周時,依其自述大麻使用方式進行分組。   在研究中,314位(5.6%)的女性在懷孕前3個月或懷孕期間報告使用大麻。在使用大麻的婦女中,97位(31%)懷孕前停止使用,157位(50%)懷孕15周停止,60位(19%)在15周時仍使用大麻。   與母親在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未吸食大麻的嬰兒相比,母親持續使用大麻的嬰兒,其出生體重、頭周長和長度都較小,也容易早產。   這結果令人關切,因為這些結果與未來的兒童健康和發展密切相關。   研究還發現,與母親自述未使用大麻的嬰兒相比,母親持續使用大麻的新生兒出現嚴重併發症─呼吸問題和必須住院─的人數,高達2倍。   在美國和加拿大最近的研究中也看到了類似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與母親自述不使用大麻的嬰兒相比,在早期懷孕階段或懷孕前停止吸食大麻的婦女,新生兒的健康狀況沒有差異。   大麻如何有害尚不清楚 懷孕期間使用大麻與新生兒健康狀況較差之間的關聯可能與吸食大麻時產生的有毒化合物(如一氧化碳)有關,類似於吸煙會導致嬰兒接觸的氧氣量降低;或者也可能是大麻中發現的化合物所造成的直接影響,我們知道這些化合物可以穿過胎盤並直接接觸到胎兒。   這些活性化合物THC(四氫大麻酚)和CBD(大麻二醇)影響一系列身體機能,包括大腦。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通常會以娛樂性大麻開始使用。   因此,當這些化合物接觸到正在發育的胎兒,我們擔心它們對生長和大腦發育會有影響。   觀察性研究並不完美 先前對於使用大麻與懷孕結果之間關聯的研究,因沒有適當考慮到干擾因素而受到批評。包括:吸菸、飲酒、使用其他非法物質或心理健康問題,而這些因素也可能增加新生兒的健康風險。   雖然在此項研究中考慮到了這些干擾因素,但研究仍有局限性。大麻的使用是基於自述,在懷孕期間繼續吸食大麻的婦女人數相對較少,且無法衡量所使用的大麻數量和強度。   儘管如此,此項研究強化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在懷孕期間使用大麻可能是有害的。   雖然此項研究,沒有繼續研究這些結果,但其他研究顯示,使用大麻可能會增加早產和死產的風險。   如果你打算懷孕 鑒於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使用大麻的潛在危害,在懷孕期間,甚至計劃懷孕時,避免使用大麻是最安全的方式。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醫療機構和政府部門也都認同這一建議。   研究數據顯示,在懷孕早期減少或停止使用大麻可以防止一些危害。使用大麻並計劃懷孕的婦女應與其保健專業人員討論這一問題。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0.06.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卵子並不一定同意女人選擇的男人
2020.06.15
卵子並不一定同意女人選擇的男人
進化理論預測,男人和女人都會努力最大化他們一生的生殖成功。因此,人類耗盡時間和精力去選擇他們的伴侶,其實是差強人意的。特別是女人!   斯德哥爾摩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者檢視受精前,卵子和精子間的互動。他們想要知道精子對圍繞在卵子外圍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如何反應?   研究顯示,卵子的卵泡液有某種化學信號吸引精子,不同女人的卵子吸引不同男人的精子─但並非一定是她們的伴侶的。伴侶的尋找甚至是在做愛之後還繼續─卵子會選擇精子。   這個發現是否能解釋某些不孕的原因,並不清楚。當前,約有1/3的不孕找不到清楚的原因。過去我們並不會去考慮精、卵間化學信號及互動,此研究為這個考量開啟了一扇門了。   微視的擇偶(MICROSCOPIC MATE CHOICE) 研究主持人Fitzpatrick副教授說:「一個女性的卵泡液比較能吸引一個男性的精子,而另一個女性的卵泡液比較能吸引另一個男性的精子。」。   這顯示人類卵子和精子的交互反應是取決於相關男女的特定屬性(specific identify)。卵子並不一定同意女人選擇的伴侶。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其他男人的精子,卵子不一定更會吸引伴侶的精子。   這到底是卵子或是精子的選擇呢?   Fitzpatrick副教授說明了精子只有一個任務─將卵子受精,所以它們沒有什麼理由去挑剔,而卵子能因選擇高品質或基因相容的精子而獲益。   MFT教授D.Brison說:「卵子會選擇精子的想法在人類生育學上是非常新穎的。」。   曼徹斯特大學的榮譽教授補充說:「對卵子和精子互動方式的研究將改進生育力治療,而且最終將助吾人了解目前無法解釋的不孕原因。」。   「卵子發生的化學信號促進了人類謎樣的女性選擇」發表在科學期刊_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_。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6.0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