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再進行修復手術之機率 女性較男性高
2013.02.23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再進行修復手術之機率 女性較男性...
  美國每年約有40萬名患者接受局部或全部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以重新獲得行動能力,或減輕受傷與關節炎造成的疼痛,而女性進行這項手術的比例又比男性高。最近一項美國研究指出,雖然這個手術之後植入物可能發生問題的風險很低,但女性的風險仍比男性稍高。   這項研究分析2001-2010年間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35,140筆資料,病患平均年齡將近66歲、女性佔57.5%,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三年。研究結果顯示,97.4%置入的人工髖關節在追蹤5年後都沒有問題,但有問題的部分出現性別差異—女性在追蹤3年後,發生因全因及感染原因而再次進行修復手術的機率比男性高,分別高出29%及32%。   研究結論表示,男女生理結構的差異對置入的人工髖關節是否可能出現問題有重要的影響,未來的研究應延長追蹤時間,並將不同病患的特徵及其他外在因素納入考量,往後才能設計更多不同類型的人工髖關節,以符合不同病患的需求。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美國心臟協會:女性的心血管疾病認知仍須加強
2013.02.22
美國心臟協會:女性的心血管疾病認知仍須加強
  今日雖然愈來愈多的女性瞭解到心臟病可能是生命中的重大健康威脅,但根據一項美國心臟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少數特定族群的女性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仍不足。   研究在2012年以電話及網路方式調查近2,500位25歲以上美國女性的生活型態、以及她們對主要死因與心臟病的認識,並將這份資料與過去1997-2009年間的資料進行比較。   在過去,女性多可能認為癌症才是健康的最主要殺手而非心臟病,在1997年只有30%知道心臟病才是首要殺手,到了2012年該比例上升至56%,顯示整體女性對心臟病的認知程度已慢慢在改善。然而,在黑人女性及西班牙裔女性部分,該比例仍未超過40%,同時,在所有女性中以25-34歲年輕女性的認知程度最低(44%)。   在這個報告中,研究者建議應針對特定族群女性重新思考如何傳達正確的訊息給她們,如:黑人相信教會與上帝對她們健康的重要性,也比較信任醫師,但西班牙裔女性就認為醫師對她們的文化敏感度太低。對年輕族群則應強調有多少人因為關心心臟的健康而活得更有品質,而不要只將焦點放在死亡人數上。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循環期刊(Circulation)      
+ read more
肥胖增加年輕女孩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風險
2013.02.04
肥胖增加年輕女孩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風險
  多發性硬化症雖為罕見疾病,但近日一項針對美國兒童健康的研究發現,過重及肥胖的年輕女孩發生該疾病的風險非常高,研究提醒家長及孩童的照顧者應留意這些女孩是否出現麻痺、刺麻感的症狀。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會傷害腦中神經纖維及脊隨,造成肌肉控制、觸覺、視覺及行動的功能退化及不便,每個人受影響所顯現的症狀不一,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麻痺或刺麻感、肌肉弱化及緊繃、及平衡與行動問題。   這項研究對南加州一項包括近一百萬名孩童的研究進行資料分析,這些小孩都在研究開始時測量過BMI值,將體重分為四個範圍,最後比較罹病與未罹病孩童狀況。在資料中最後共有75名2-18歲的孩童有小兒多發性硬化症或臨床單一症候群(多發性硬化的初發表現)。   結果發現,51%多發性硬化症及臨床單一症候群孩童為過重或肥胖,未罹病孩童為過重或肥胖者比例不及37%。分析顯示,過重的女孩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或臨床單一症候群風險,為正常體重女孩的1.5倍(odds ratio=1.58, 95% CI 0.71 to 3.50);輕微肥胖者,該風險增為1.8倍(odds ratio=1.78, 95% CI 0.70 to 4.49);非常肥胖者,風險更攀升至4倍(odds ratio=3.76, 95% CI 1.54 to 9.16)。研究並未在男孩身上發現這樣的關連。      資料來源:神經學期刊(Neurology)    
+ read more
IVF婦女有較高血栓風險
2013.01.31
IVF婦女有較高血栓風險
  刊登在最新一期線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一項瑞典所做橫斷面研究發現,作試管嬰兒胚胎植入術(IVF)的婦女,其靜脈血管栓篩及肺栓塞的風險較一般懷孕婦女高,特別是在第一孕期(懷孕前三個月)時。    研究者在調整抽菸、懷孕年齡、教育及年份後,比較23,498名做IVF的婦女中所出現的栓篩事件,及116,960名年齡配對的控制組,發現IVF婦女在第一孕期發生靜脈血管栓篩的風險是自然懷孕婦女的4倍(HR4.05, 95%CI 2.54-6.46),而IVF婦女在第一孕期發生肺栓塞的風險是自然懷孕婦女的將近7倍 (HR6.97, 95%CI 2.21-21.96)。    研究認為,栓塞原因可能與療程中的刺激階段造成內源性雌激素明顯增加所造成。未來則應該著重在找出高危險群婦女並考慮預防型抗凝治療計畫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心臟病恐提高年長女性發生非失憶性輕度認知障礙機率
2013.01.31
心臟病恐提高年長女性發生非失憶性輕度認知障礙機率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的話,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機率將增為三倍,但男性的心臟病卻沒有相同影響。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共有2719位70歲以上老年人,研究每15個月對參與者進行認知程度及失智的評估,並從就醫紀錄瞭解心血管疾病狀況。最後分析研究其中1450位參與者(49.8%男性、50.2%女性)的資料,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輕微認知障礙或失智症。追蹤中位數四年時間後,348位有輕微認知障礙、18位罹患失智症。認知障礙還分為失憶性的及非失憶性的,失憶性認知障礙是可能罹患失智症的重要預兆。   研究分析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者得到非失憶性輕微認知障礙(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機率,為沒有心臟病女性的3倍(危險比為3.07,95% CI, 1.58 to 5.99),即使排除有中風病史的女性並調整其他干擾因子後,關連性仍存在;但男性身上,該數值未達統計意義(危險比為1.16,95% CI 0.68 to 1.99),顯示可能有其他因子影響無心血管疾病的男性發生輕微認知障礙。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
心臟病恐提高年長女性發生非失憶性輕度認知障礙機率
2013.01.31
心臟病恐提高年長女性發生非失憶性輕度認知障礙機率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的話,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機率將增為三倍,但男性的心臟病卻沒有相同影響。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共有2719位70歲以上老年人,研究每15個月對參與者進行認知程度及失智的評估,並從就醫紀錄瞭解心血管疾病狀況。最後分析研究其中1450位參與者(49.8%男性、50.2%女性)的資料,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輕微認知障礙或失智症。追蹤中位數四年時間後,348位有輕微認知障礙、18位罹患失智症。認知障礙還分為失憶性的及非失憶性的,失憶性認知障礙是可能罹患失智症的重要預兆。   研究分析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者得到非失憶性輕微認知障礙(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機率,為沒有心臟病女性的3倍(危險比為3.07,95% CI, 1.58 to 5.99),即使排除有中風病史的女性並調整其他干擾因子後,關連性仍存在;但男性身上,該數值未達統計意義(危險比為1.16,95% CI 0.68 to 1.99),顯示可能有其他因子影響無心血管疾病的男性發生輕微認知障礙。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