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薑黃、紅葡萄和蘋果可以「餓死」攝護腺癌細胞!
2017.07.06
吃薑黃、紅葡萄和蘋果可以「餓死」攝護腺癌細胞!
攝護腺癌為男性第二大癌症,根據2017年最新統計數據,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五位。   根據最新發佈在精準腫瘤學(Precision Oncology)刊物上的研究,服食薑黃、紅葡萄和蘋果可以防止男人得攝護腺癌。以這些成份餵食老鼠,可以阻止腫瘤吸收其成長所需的化合物,殺死攝護腺癌細胞。研究學者認為經常固定食用含有這三種食材的餐食,可以有效降低攝護腺癌的風險。   在過去的研究中,指出了有一些食物中的天然成份可以降低攝護腺癌風險的。在此研究中,研究員利用基因技術分析了142種天然化合物可以破壞癌細胞的成份。   這些經過篩選出來的化合物用來試驗在人和老鼠的攝護腺癌細胞上。研究發現三種化合物殺死腫瘤細胞最為有效,分別為:薑黃素─存在薑黃中的鮮黃色成份、ursolic acid─在蘋果皮中以及白藜蘆醇(resveratrol) ─紅葡萄和酒和其他漿果。   這三種化合物用來測試於已引發攝護腺癌的老鼠上,科學家發現當ursolic acid 和任何其他兩種化合物併用時,腫瘤開始萎縮,這是因為這些天然成份可以防止癌細胞吸收它成長所必要的重要胺基酸─麩醯胺酸(glutamine)。   含有這種潛在抗癌特性成份的食物到處都有,只是在此研究中所用的濃度比平常飲食中所含的高很多。Stefano Tiziani教授說:「我們只須提高濃度超過健康的食物中所含的水準即可影響攝護腺癌細胞,這個研究的亮點在,我們能夠抑止腫瘤成長而無毒性之虞。」     資料來源:Precision Oncology、Daily Mail    
+ read more
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的男性得病機率高達2.5倍
2017.06.20
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的男性得病機率高達2.5倍
因為一般男性和家庭醫師忽視前列腺癌的家族病史,使得男性增加得病的風險。   英國公共衛生/癌症資料調查分析了1901位英國成年男子和402位家庭醫師的研究指出:   1)男性家族中,父親或兄弟有前列腺癌,則其得病的機率高達2.5倍。 2)根據英國前列腺癌機構,有66%的男性因遺傳了有害基因,而增加得前列腺癌的風險,卻毫不知情。 3)據統計,1/8英國男子會得前列腺癌,黑人得病機率則增加至1/4。 4)如果在腫瘤初期及時診斷,99%的男性至少可活10年以上。 5)如果診斷太晚,則生存率降低至22%。   50歲以上的男性可以做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抽血測驗,讓醫師知道是否有前列腺癌的風險。如果測驗結果是肯定的,則將以掃瞄或切片做進一步確認,再決定以幅射線治療或手術。   90%的家庭醫師知道家族歷史的疾病風險,但只有10%的醫師詢問他們的病人,家族中有無前列腺癌病史。46%的醫師表示看診太緊湊,沒有時間問,或有其他的優先考量。專家指出,如果病人提出來,則醫師會花時間討論。   研究機構主管Angela Culhane認為,現代的醫師因醫學進展日益複雜,和病人的互動面臨很大的壓力。而男性必須掌控自己身體的健康,知道家庭疾病歷史,主動詢問醫師他們是否需要前列腺癌的測驗。   根據台灣2014年癌症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為十大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七位。相對於國外黑人或白種人來說,台灣人攝護腺癌發生率較低。可是其癌症的期別相對於歐美似乎比較高一些,也許是國人未接受完整大規模的篩檢,很多都是比較有症狀時才來接受治療,使得他們的癌症期別比較晚。     資料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
爸爸偏心?研究證明父親對待子女不同
2017.06.06
爸爸偏心?研究證明父親對待子女不同
最新的研究證明,父親與幼齡子女的相處,確實有男女性別的差異,例如父親在與女兒互動時會唱更多的歌,並且更常使用和悲傷情緒(哭、眼淚、孤單)及身體(肚子、臉頰、腳)相關的詞彙;相反的,他們與兒子的相處模式多為「打鬧遊戲」,且更常使用「全部」、「以下」、「很多」等與未來學術相關的分析語彙,此外,他們也會對兒子使用更多與成就相關的詞,包含「最棒的』、「贏」、「超級」、「頂尖的」。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讓父親觀看兒女不同表情的圖片,從中發現看見女兒時,父親腦中負責「獎勵」與「情緒管理」的區塊對女兒開心的臉部表情有較大反應,對兒子的腦部反應則較為全面。   研究負責人Jennifer Mascaro解釋,他們無法斷定這樣的行為差異與腦部反應,究竟是生理因素,還是受到社會刻板印象所影響,或者是兩者交互影響後的結果。但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父親與兒女的相處模式在其年紀很小的時候便已顯現,而這些結果和之前的研究文獻並無衝突。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先前也有類似研究指出打鬧遊戲可以促進情緒管理和社會競爭力等等,因此,父母應對於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有更深、更謹慎的思考,特別是無心的相處細節,讓孩童發展更為全面。     資料來源:DailyMail    
+ read more
男人自以為是都怪睪丸素?
2017.05.20
男人自以為是都怪睪丸素?
睪丸素對男人的健康很重要,它調節了一些功能,包括精子的生成、性慾、骨骼肌肉的大小和強度等。最近一份研究顯示,睪丸素較高時會使男人更容易不經思考就行動。   此研究由來自加州理工學院、華頓學院、西方大學及ZRT實驗室等單位的人員進行。他們隨機挑選243位男性分成服用睪丸素和安慰劑兩組,再給他們作認知反射測驗(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 CRT)。接受睪丸素一組的得分比安慰劑一組低了20%,而且服用睪丸素組比安慰劑組更快地給出錯誤的答案而更慢地給正確的答案。並且,服用睪丸素的人比服用安慰劑的人在做大腦測驗(brain tester)時的表現較差。   研究人員檢視睪丸素補充劑所產生的行為效應,發現男性荷爾蒙會增強對直覺的依賴,使男人覺得自信,並認為他們知道的比實際了解的多。   研究發現較高劑量的睪丸素增強了男人的自信以及對本能的依賴,而降低了對認知的反思。亦即在決策過程中﹐不考慮這個對某事的直覺反應是否有道理。   加州理工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Colin Camerer指出,服用睪丸素組的人較快做出判斷﹐然而最初的猜測通常是錯的。睪丸素不是抑制了你「核對工作的思考過程」,就是增加了「我一定沒錯」的直覺。   因為睪丸素分泌會隨著年齡逐漸減少,所以有時會給性慾衰退年紀大的男人服用合成睪丸素。Camerer教授認為這研究對數量正在成長的「睪丸素替代療法」所產生的潛在負面效應提出質疑:「如果男人要用睪丸素來提高性慾,那會有什麼其他效應呢?這些男人會不會變得更大膽而認為他們懂得其實並不懂的東西呢?」   過去的研究顯示睪丸素高低在風險承受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荷爾蒙分泌高的男人更可能發生婚外性行為,有些研究甚至支持成人犯罪與睪丸素有關的說法。     資料來源:Psychological Science 、Daily Mail    
+ read more
男人自以為是都怪睪丸素?
2017.05.20
男人自以為是都怪睪丸素?
睪丸素對男人的健康很重要,它調節了一些功能,包括精子的生成、性慾、骨骼肌肉的大小和強度等。最近一份研究顯示,睪丸素較高時會使男人更容易不經思考就行動。   此研究由來自加州理工學院、華頓學院、西方大學及ZRT實驗室等單位的人員進行。他們隨機挑選243位男性分成服用睪丸素和安慰劑兩組,再給他們作認知反射測驗(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 CRT)。接受睪丸素一組的得分比安慰劑一組低了20%,而且服用睪丸素組比安慰劑組更快地給出錯誤的答案而更慢地給正確的答案。並且,服用睪丸素的人比服用安慰劑的人在做大腦測驗(brain tester)時的表現較差。   研究人員檢視睪丸素補充劑所產生的行為效應,發現男性荷爾蒙會增強對直覺的依賴,使男人覺得自信,並認為他們知道的比實際了解的多。   研究發現較高劑量的睪丸素增強了男人的自信以及對本能的依賴,而降低了對認知的反思。亦即在決策過程中﹐不考慮這個對某事的直覺反應是否有道理。   加州理工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Colin Camerer指出,服用睪丸素組的人較快做出判斷﹐然而最初的猜測通常是錯的。睪丸素不是抑制了你「核對工作的思考過程」,就是增加了「我一定沒錯」的直覺。   因為睪丸素分泌會隨著年齡逐漸減少,所以有時會給性慾衰退年紀大的男人服用合成睪丸素。Camerer教授認為這研究對數量正在成長的「睪丸素替代療法」所產生的潛在負面效應提出質疑:「如果男人要用睪丸素來提高性慾,那會有什麼其他效應呢?這些男人會不會變得更大膽而認為他們懂得其實並不懂的東西呢?」   過去的研究顯示睪丸素高低在風險承受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荷爾蒙分泌高的男人更可能發生婚外性行為,有些研究甚至支持成人犯罪與睪丸素有關的說法。     資料來源:Psychological Science 、Daily Mail    
+ read more
男性小心!睡太少可能提高前列腺癌罹患風險
2017.04.11
男性小心!睡太少可能提高前列腺癌罹患風險
睡眠不只是為了讓身體休息,更可能是攸關生命的大問題。近日的研究指出,睡眠時間過短可能提升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除了皮膚癌,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六成罹患者超過65歲;每年約有26,700名男性死於此。而在台灣,前列腺癌則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七名。   研究團隊分析了兩項長期追蹤研究,分別涵蓋407,000及416,000位男性,前者於1950~1972年間進行,後者為1982~2012年間。在進行研究之初,所有受試者皆為身體健康的男性,但兩份研究最終分別有1500和8600位男性罹患前列腺癌。   分析結果發現,與睡眠時間平均7小時的受試者相比,睡眠時間平均3~5小時且小於65歲的男性多出55%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6小時者則多出29%;而年長於65歲的男性則不受此影響。   「倘若這次的研究結果在日後獲得更多證據,將更能夠證明充足睡眠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研究領導者暨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副理事長Susan Gapstur 博士指出。   雖然仍需要更多後續研究來了解生理結構上的變化,但足以證明人體的生理循環對前列腺癌的影響力,此外,先前也有研究找到睡眠不足會抑制影響生理循環激素—褪黑色素的分泌。   Susan Gapstur 博士解釋過少量的褪黑色素可能引發基因突變、降低DNA自我修復的能力和削弱免疫系統。至於為何年長男性不受影響,博士認為有可能是因為自然衰老的過程中,身體所分泌的褪黑色素跟著下降,因此失眠便不致構成太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American Cancer Society、Daily Mai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