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18
美醫師薪資與工時的性別差異
近日一項美國耶魯管理學院(the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研究表示,男女醫師的薪資呈現性別差異,女醫師的平均時薪比男醫師低,且女醫師的工作時數低於男性同事。
M. Keith Chen及Judith
Chevalier教授分析上千筆男女醫師及男女醫師助理的薪資與工時資料,計算兩項職業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評估長期投資的獲利對照成本花費是否值得。結果顯示,成為醫師的淨現值中位數,男醫師約2.3百萬美元、女醫師約1.67百萬美元;而醫師助理的淨現值中位數,男性約1.9百萬美元、女性為1.68百萬美元。顯然男性成為醫師會比當醫師助理的所得高出許多,但女性卻不見這樣的現象。
淨現值會出現性別差異,除了薪資不平等之外,男女在工時上也有差距。研究發現,在職業生涯的高峰階段,女性的工時比男性短,31-35歲男醫師的每週工時中位數為50小時,但女性只有40小時,這個差距持續維持到55歲左右。
研究表示,女醫師在職業初期的工時與男醫師差異不大,但到了結婚生育後會縮短工時,這可能是造成醫師的薪資與工時出現性別差異的原因之一,而決定成為醫師的理性因素相當多,但就經濟層面來說,仍對女性不利。
資料來源:人力資本期刊(Journal of Human Capital)
+ read more

2012.07.17
美妝保養產品恐增加女性糖尿病風險
近日一項波士頓伯拉罕與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研究發現,女性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濃度與糖尿病風險呈現正向關係。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常見於一般個人美妝保養產品中,如潤膚乳液、指甲油、肥皂、髮妝品、及香水,其他像是黏著劑、電子產品、玩具等等產品,也同樣含有該成分。
這項研究由該醫院婦女健康部門的Tamarra
James-Todd教授領導,共分析參與國家健康與營養檢視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中2,350位女性尿液的鄰苯二甲酸酯濃度。結果發現,體內鄰苯二甲酸酯(指mono-benzyl
phthalate與mono-isobutyl
phthalate)濃度最高的女性,糖尿病的罹患風險,是濃度最低的兩倍。
這項研究控制社會人口、飲食與行為等因素,但糖尿病資料屬於婦女自我呈報性質,研究也特別小心避免過度解讀而產生反因果關係。James-Todd教授表示,鄰苯二甲酸酯也存在於某些治療糖尿病的醫療儀器與藥物治療當中,這可以解釋為何在糖尿病女性身上發現的鄰苯二甲酸酯濃度比較高,但這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資料來源: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2012.07.12
停經症狀發生時間與心臟病、中風的關聯
過去已有研究懷疑更年期女性的熱潮紅與夜間盜汗症狀,是否就代表心血管健康狀況不佳。2011年曾有研究指出,婦女如果只有在停經初期階段出現停經症狀,會比停經好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熱潮紅、或始終沒有熱潮紅的婦女,發生中風、心臟病或死亡的機率低,近日一項美國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發現。
這項研究關注體內與心血管風險增加相關的指標,包括血壓、膽固醇、胰島素、血糖、血管功能異常的血液標記、及白血球數量。研究分析近六萬名參與WHIOS研究的停經女性之回溯性資料,將這些婦女依據她們發生熱潮紅與夜間盜汗的時間階段分成四組。
結果發現,在開始停經後一直有停經症狀、以及在停經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症狀的婦女,血壓及白血球數值都較高;且一直都有停經症狀的婦女,血糖及胰島素濃度較高,因此較有可能罹患糖尿病。但研究沒有發現停經初期有症狀,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為何在停經後的不同階段出現停經症狀,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低,但如果是在停經後一段時間才出現症狀的話,這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的健康。
資料來源:第94屆美國內分泌學會年會(The Endocrine
Society’s 94th Annual Meeting in Houston)
+ read more

2012.07.03
抽菸男性受損的DNA會遺傳後代
過去已有研究證實,孕婦在懷孕期間抽煙會影響孕婦自己與胎兒的健康,但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男性如果在女方受孕前的階段抽菸,因抽菸而受損害的DNA將遺傳給胎兒,增加疾病與癌症的風險。
研究在39個希臘與英國家庭,使用DNA生物標記檢測在女方受孕前後期,男方的血液與精子的基因變化、及女方生產時血液與臍帶血的基因變化,同時為釐清導致DNA基因變化的原因,也以問卷方式調查男女雙方的生活型態、環境、職業等,最後將兩項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發現,抽菸會誘發生殖細胞發生突變,受損的基因遺傳給子女將可能提高血癌與其他基因性疾病。生殖力的精子細胞大約三個月時間才能成熟,因此研究建議,準備生小孩的男性應在讓女方受孕前的三個月開始戒菸,才能避免將受到傷害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且菸害防治政策通常多針對懷孕婦女,應該也要注意男性抽菸對胎兒健康的影響。
資料來源: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學會(FASEB)
+ read more

2012.06.28
降血脂藥物Statins對男女同等有效?
近日一項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回顧分析研究指出,使用Statins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初級與次級預防藥物對男女同等有效,但這項研究納入過少比例的女性受試者受到質疑,且女性服用藥物後的全死因死亡率及對中風風險的效益,並不如男性顯著。
這項研究分析11個使用Statins作為次級預防藥物的隨機雙盲控制研究,共包括43,193位病患,結果發現,使用Statins的男女在發生心血管事件與心肌梗塞、以及執行心血管介入治療術的機率,都比較低。但女性使用Statins後,全死因死亡率下降的數據(RR
0.92, 95% CI 0.76 to 1.13),與男性(RR 0.79, 95% CI 0.72 to
0.87)相較,並不具統計顯著性,中風下降的數據亦出現相同情形(RR
0.92: 0.72)。
有評論認為,性別與statins治療的交互作用_p_值在統計上未達顯著意義,意謂著statins對男女一樣有效。然這項研究出現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女性僅佔所有試驗參與者中的20%,這將會使研究結果的代表性降低,該篇研究文章的編輯指出,試驗研究應增加納入女性受試者的比例,並報告性別相關的資料,否則將無法達到顧及病患最佳照顧品質的目的。
有關statins的副作用,稍早則有另一項美國研究,包括1,016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在115-190mg/dL的男女,但他們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研究進行每日隨機給予病患20毫克simvastation、40毫克pravastatin、或安慰劑六個月,結果發現,與沒有使用藥物治療相比,高達40%的simvastatin使用者,在活動過程中會出現疲勞與昏厥情形,尤其是女性。該研究建議醫師在開立處方前應先評估初級預防的高風險族群、女性、年長者及冠心病患者的風險狀況,並提醒病患通報藥物使用的副作用。如果要建議年輕族群使用statins,也應進行長期追蹤的試驗研究。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6.27
美國醫學會反對USPSTF意見 建議四十歲以上婦女進行乳...
乳房攝影檢查的問題各方存在歧見,2009年美國預防工作服務小組(USPSTF)曾建議50歲以下的婦女不需進行例行性乳房攝影檢查,遭到許多醫療團體包括美國癌症學會(ACS)、美國放射學學院(ACR)、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的反對。此次,美國醫學會(AMA)在18日開會也提出與USPSTF不同的結論,建議4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進行乳房攝影檢查。
此外,上個月USPSTF也提出最終建議,認為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檢查不會顯著降低死亡率,且可能導致不必要的進一步檢查,因此建議健康男性不需做例行性檢查。但歐洲有大型試驗研究追蹤11年後發現,例行性檢查會降低21%的攝護腺癌死亡率,所以USPSTF的這項建議同樣受到爭議。
美國醫學會對乳房攝影檢查及護腺特定抗原(PSA)檢查的態度都持與USPSTF不同的意見,並認為USPSTF的建議將可能造成限縮美國民眾的預防照顧服務。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