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食品藥物管理管理局提醒使用Avastin輔助治療結腸癌須注意卵巢衰竭之不良反應
2011.11.18
食品藥物管理管理局提醒使用Avastin輔助治療結腸癌須...
加拿大近期發布bevacizumab成分藥品(國內藥品名稱癌思停,Avastin)之用藥安全資訊,依據一項以含該成分藥品作為第二期和第三期結腸癌輔助治療之臨床試驗發現,女性病人於停經前使用含該成分藥品輔助治療時,發生卵巢衰竭之風險較對照組為高,因此發布警訊提醒醫師注意。經查,國內該藥品之許可證持有廠商已向衛生署表示,擬將該臨床試驗結果刊載於中文仿單,以提醒醫療人員注意,將於擬訂中文仿單內容後,儘速向衛生署提出仿單更新之申請。食品藥物管理局同時將發布風險溝通表,提醒醫師注意,並持續監測該藥品之安全性。 經查,衛生署核准含有 bevacizumab成分之藥品,中文藥品名稱為癌思停注射劑,作為癌症治療使用。另查,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資料,尚無疑似使用該成分藥品導致卵巢衰竭之通報案件。 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醫師為病患處方含該成分藥品時,宜審慎評估其風險與效益,並嚴密監控病人不良反應之發生。同時提醒病人,如有任何身體不適或疑問,應儘速回診原開立處方醫師。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adr.doh.gov.tw。      衛署核准含bevacizumab成分藥品製劑許可證.mht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含糖飲料恐增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1.11.17
含糖飲料恐增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過去研究已證實常喝含糖飲料會引起多項健康問題,包括體重增加、肥胖、多糖症、第二型糖尿病及高血壓。近日一項於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所發表的研究指出,女性常喝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在男性身上卻沒有看見這項風險的存在。 這項多族群動脈硬化症(MESA)研究共分析4,166位、年紀在45-84歲間的男女資料,其中有38%非西裔白人、28%黑人、22%西語人口、及12%華裔美人,在研究一開始,所有參與者都不是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以問卷方式詢問參與者平日的飲食習慣,而研究所定義的含糖飲料包括一般正常糖飲料、蘇打飲料、含糖礦泉水、不含酒精的啤酒。 研究結果顯示,有8.4%的參與者每天至少喝兩瓶含糖飲料。經過五年的追蹤時間發現,與每天飲用少於一瓶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每天至少兩瓶以上的女性較有可能出現腰圍增加3%以上(54.1%: 63.7%)、三酸甘油脂過高(10%: 24.3%)、及空腹血糖異常(20.4%: 26.8%),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同時這些狀況在調整多項潛在干擾變項後,也仍然不變,但在男性身上發現的數據則未達統計意義。 研究解釋為何會出現性別差異的原因,主要由於女性比男性每日所需的熱量較少,因此每份熱量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所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大,但目前研究還未能說明含糖飲料是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變化,這將是該研究進一步探究的重點。 這項研究結論也再次加強美國心臟協會有關心臟健康飲食的建議—每人每週含糖飲料的攝取總熱量不應超過450卡路里。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性暴力恐增加女性心臟病風險
2011.11.15
性暴力恐增加女性心臟病風險
近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會議的研究表示,女性在年幼或青春期階段遭受過性暴力,將會增加她們在成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結果與1990年代中期的兩項研究結論相呼應,皆認為女性在兒時受到性或肢體暴力,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項議題,來自波士頓的研究團隊檢視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II)中,橫跨美國14州、共67,315位,於研究之初無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女性護士資料。在研究開始的1989年,她們的年齡在25-42歲之間,研究於2007年結束。研究進行過程,每兩年給她們填寫一份問卷,於2001年完成過往受暴經驗(包括非預期性接觸及強暴)的評估,但仍持續追蹤罹患心血管疾病狀況。 結果顯示,有33%女性在18歲以前遭遇過性暴力,其中22%為非預期性接觸(unwanted sexual touching)、11%被強暴(forced sexual activity)。經過追蹤後,雖然所有女性中僅0.8%得到心肌梗塞或中風,但其中受暴女性出現的關連性相當高。在調整成年BMI、菸酒、高血壓及糖尿病等變項後發現,曾遭重度肢體暴力、及被強暴的女性,仍分別會增加47%及38%的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 這暗示可透過控制這些風險因子,降低受暴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部分風險,但有些因素仍無法被解釋,後續須要有更多研究來闡明兒時受暴經驗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致病機轉。研究亦指出,雖然女性在兒時身體遭受傷害,成年後仍能經由良好的預防工作來照顧自己的健康,此外,建議應加強篩檢工作,早期評估診斷出女性兒時受到性暴力的狀況。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糖尿病引起腎臟病變風險的性別差異
2011.11.11
糖尿病引起腎臟病變風險的性別差異
腎臟衰竭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合併症之一,近日一項於美國腎臟學學會會議中發表的美國研究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進一步發展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高,且通常罹患腎病之後的狀況都不甚樂觀。 研究主要作者Margaret Yu表示,過去都認為女性不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群,這樣的結論主要來自於那些非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臟病相關文獻,這些文獻中指出男性腎臟病的惡化速度比較快,然而在糖尿病腎臟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病患中卻未見相同情形,因此該研究團隊決定針對這項議題進行研究。 這項研究檢視西雅圖健康維護組織(Seattle HMO)中4,839位第二型糖尿病患的資料,其中49%為女性,在參加研究之初已有三之一的病患有慢性腎臟病,目前研究結果為追蹤五年的資料分析,該研究也將儘速完成追蹤十年時間的資料分析,提供更深入資訊。 研究結果發現經過多項變異調整後,女性比男性得到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較高(OR 1.31, 95% CI 1.08 to 1.58)、壞膽固醇指數高(OR 1.69, 95% CI 1.39 to 2.04)、及多過重(OR 2.20, 95% CI 1.85 to 2.62)。這項發現放在所有年齡層都相符,不過以65歲以上女性的關連性最強。 研究另外表示,證據顯示女性並未得到與男性相同的照顧品質,像是她們比較少接受膽固醇測量、或服用降膽固醇statin類藥物,因此建議醫師應加強警覺女性糖尿病患的醫療照顧。     資料來源:美國腎臟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read more
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使用Yaz、Yasmin、Angeliq等含荷爾蒙drospirenone避孕藥須注意血栓形成之風險
2011.11.10
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使用Yaz、Yasmin、Angeliq等含荷爾...
依據最近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服用含 drospirenone 避孕藥發生血栓靜脈炎的風險可能比使用含其他荷爾蒙避孕藥的風險高,衛生署曾於 98年 6月進行評估,並依據結果要求加註警語,現正彙整相關資料,針對此類藥品進行整體性評估,待有評估結果,將立即發布相關藥物安全資訊。在有評估結果以前,提醒醫師為病人處方時宜審慎評估病人之臨床效益與風險。病人服藥後如有任何未預期症狀出現時,應儘速回診原開立處方醫師。 經查,衛生署核准含 drospirenone 成分藥品許可證共 3張,包括「悅姿錠( Yaz)」 (核准適應症為:避孕及治療有避孕需求且選擇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之中度痤瘡。 )、「悅己膜衣錠( Yasmin)」 (核准適應症為:口服避孕藥 )、「安吉麗( Angeliq)」 (核准適應症為:治療停經一年以上婦女之更年期症候群 )。且於該等藥品仿單中已刊載有關使用荷爾蒙類避孕藥,可能會增加栓塞疾病的風險,避孕中的婦女應經醫師診斷後,依個別病患情形處方給藥,用藥期間亦須詳細觀察等相關警語。另查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資料,有 2例疑似因使用含該成分藥品發生不良反應之通報案件,均為非嚴重之不良反應,尚無引起栓塞之通報案件。 為了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衛生署曾於 93 、 94 、 97 、 98 、 100年間陸續發布避孕藥品相關新聞,持續提醒女性朋友,使用荷爾蒙類藥品避孕需注意血栓之風險。食品藥物管理局再次提醒醫師,處方該類藥品前應謹慎評估用藥之臨床效益及風險,病人如有下列情形應更加小心,包括抽菸、有血栓栓塞症家族史、肥胖( BMI超過 30)、脂蛋白血障礙、高血壓、偏頭痛、心瓣膜疾病、心房纖維性顫動、長期不能活動、大手術、任何腿部的手術及重大創傷。醫療人員於病人服藥期間應注意可能發生栓塞、血栓及其他血管疾病之不良反應;病人服藥期間如有任何身體不適或疑問,應儘速回診原處方醫師,不可擅自停藥。此外,該類藥品應經合格婦產科醫師診斷後,依病患個別情形處方給藥,用藥期間亦須作詳細觀察,切勿自行購買使用。 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食品藥物管理局將加強口服避孕藥品之安全監視,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網站: http://adr.doh.gov.tw 。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憂鬱爸爸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狀況
2011.11.08
憂鬱爸爸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狀況
過去研究已表示,母親一般來說比父親花較多時間在教養小孩上面,因此她們的心理健康會影響小孩的身心發展,然根據近日一項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父親的心理健康其實也同樣會影響小孩,爸爸有憂鬱症的小孩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的風險,比一般小孩高出72%。 這項研究以病患健康問卷調查(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2)評估分析全美21,993位年紀在5-17歲、與雙親同住的孩童,結果顯示有3%的孩童父親、5%的孩童母親有憂鬱症狀,雙親皆有憂鬱症狀的孩童佔2%。 在13項評估項目中,出現行為與情緒障礙並同時擁有一位家長有憂鬱症狀的孩童,最常出現的問題是「無法與其他孩童相處」、「無法遠離麻煩」。在出現嚴重障礙的孩童部分,其中15.5%孩童的父親、19.9%孩童的母親有憂鬱症狀。調整後的風險值顯示,父親有憂鬱症的孩童出現問題的風險,比一般孩童高出約70%,母親有憂鬱症的孩童出現問題的風險,則為一般小孩的3.02倍。 此外,雖然過去文獻已指出家長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小孩,但這項研究則認為反向關係同樣亦可能成立。而這項研究主要針對雙親家庭為對象,因此結果並不適用於單親家庭,且研究使用的是憂鬱症狀篩檢評估的問卷而非確實診斷,這也是這項研究的限制性之一。     資料來源:兒科學期刊(Pediatric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