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30
規律性生活對健康有幫助嗎?答案就在性別裡!
2016年9月的健康與社會行為期刊(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提出一個討論已久的問題:性生活對老年人是有益還是有害的?一般的看法是:規律的、愉快的性生活對大多數人的健康有益。
但根據最近一項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所進行的研究結果,卻顯示性生活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取決於性別,結果是極端的不同。
密西根州立大學副教授劉輝(Hui
Liu)與研究團隊針對2204人進行研究,調查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性行為間的關聯。參與研究的2204人來自國家社會生活、健康與衰老計畫(the
National Social Life, Health, and Aging
Project),年齡在57-86歲。2005至2006年進行第一次研究資料蒐集,5年後追蹤調查醫療資料。
為了評估研究對象的心血管健康,研究人員繪製快速心跳率、高血壓、以及循環C-反應蛋白(該蛋白的數值上升代表了發炎反應,並且已知與心臟疾病風險有關)。研究小組還測量一般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臟病、心臟衰竭和中風。
性生活可能增加年長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資料的結果顛覆過去印象,每週至少有一次性行為的年長男性,在後續的五年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性行為次數較少的人,大致上面對較低的風險。但在年長女性身上,卻沒有這樣的發現。
劉輝表示:「我們發現每週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性行為的年長男性,有較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比起較少性行為者,幾乎是兩倍風險。並且,表示與伴侶有非常愉悅或滿足性行為的男性,比起沒有如此感受的男性,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西北大學婦產科臨床助理教授Laura
Berman表示:「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典型的性行為體位是男上女下,男性需要較多付出較多體力,因而男性面對較高的風險因素是合理的。」
目前的研究尚不能提出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原因,但劉輝對此有理論解釋。她認為,因為情緒或醫療等原因老年男性較難達到性高潮,他們可能必須投入更多心力以達到高潮,使得在心血管系統面對更多壓力。儘管目前證據很少但劉輝相信,睾丸激素、以及其他提高性功能的藥物,如威而鋼,可能會增加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很可能是這些藥物或激素補充對年長男性的心血管健康有負面影響。
對年長男性來說,適度的性行為可能對整體健康有益,但太過劇烈則可能提高風險。
良好性生活可能降低年長女性心血管問題
對於年齡較大的婦女,則是相反的研究結果。在性愛中有特別愉快和滿足感受的年長女性,未來五年高血壓的風險較低。
年長男性與女性兩極化的研究結果,一個可能的解釋關係中的心理因素。親密、深入的關係是情感和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可能可以降低壓力和焦慮,並且促進心理健康,因而保護了心血管健康。
劉輝認為,這種心理上的支持對女人來說可能更重要,因為男人在所有的關係中,不論質量,都可能獲得這樣的支持,但女性只有在良好的關係中才可能從伴侶得到這樣的支持。
劉輝表示:「較好的伴侶關係以及高潮過程中的賀爾蒙釋放,可能是良好性生活帶給年長女性益處的原因。」
Laura
Berman教授說:「高潮的次數與性行為是否劇烈不是女性評斷性行為是否滿意的因素,而是在過程中她從伴侶感受到的親密程度,親吻與擁抱就有如此效果。這對女性心理與生理同等重要,當然也對她的健康、心臟及其他一切有益。」
因為性行為涉及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很複雜,要解析其原因和影響很困難。在具體瞭解相關因素前,劉輝期望這個研究結果能提供給醫生,讓他們向年長男性病患說明緊張、壓力大的性行為的潛在危險,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建議年長男性向醫生詢問,是否建議進行性行為。
資料來源: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 read more

2016.08.04
研究發現可辨識女性骨質快速流失風險的指標
骨質疏鬆好發於年長者身上,由於症狀難以被察覺,因此一直被視為沉默的疾病,當愈來愈嚴重時會出現骨折或骨裂情形。現今全球有3,400萬成年人有骨密度過低問題,而在美國就有1,000萬名成年人有骨質疏鬆。令人欣喜的是,日前有學者發展出了一項指標,可能有助於預測更年期女性是否可能有骨質流失快速的問題。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學醫學博士Albert
Shieh說明,因為骨骼破壞與形成是在體內同時發生的兩個過程,過去要透過檢測血液或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來分別得知兩者的狀況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針對此問題研究團隊最後發展出一個名為骨骼平衡指標(Bone
Balance
Index),可以說明這兩個過程的發生狀況,並且測試這個新指標是否可以幫助預測骨骼流失。
為了發展這個指標工具,研究以685位參加美國全國婦女健康研究(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年紀在42-52歲的更年期女性為研究對象。這些女性的停經都在研究追蹤階段發生,研究團隊採集她們的尿液與血液測量蛋白質濃度,以瞭解骨骼破壞與形成情形;研究期間也每年都進行骨質密度測量。最後,將透過這個指標測得的骨骼破壞與形成數值加以合併,計算出每位女性在停經前的淨骨骼平衡值,結果發現該指標對於在最後一次經期的前2年到停經後的3-4年這段期間的骨質流失情形有很強的預測能力。
Shieh博士表示,這個新方法對於辨識更年期女性是否有脊椎骨密度流失的風險有最明顯預測效果,未來仍須有更多研究一起來測試這個方法對預測停經後骨質流失與骨折發生是否真正有效。
資料來源: 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
+ read more

2016.07.14
別小看熱浪造成的健康威脅!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天氣都發生急劇的變化,夏天的溫度越來越高,造成不容小覷的健康威脅。Jennifer
Caudle博士在美國新澤西州Rowan大學所發布的新聞中指出並提醒民眾熱浪可能造成的健康威脅及預防、處理的方法。
Caudle博士表示,任何極端的天氣都存有潛在的危險,但每到夏天熱浪發生時,兒童,老人及部分慢性病患者特別容易遭受熱疾病(Heat-related
illnesses)的危脅。
根據Caudle博士的解釋,當天氣快速變化(如突然的熱浪)時,我們的身體會加緊運作,通過調節血流量和出汗以幫助維持正常的體溫。大多數人都可以在一周之內適應溫度波動,但有些人可能需要兩倍的時間來調整;嬰幼兒和老年人的身體無法像健康成人一樣輕易地做出這些改變,這使他們處於更高的疾病-甚至死亡-風險。
對老年人而言,除了無法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溫度,他們感知和對溫度變化的反應能力也較低。同時,他們對於口渴的反應能力也減弱了,以至於無法適當補充水分。而在健康問題之外,有些長輩也可能因為安全和經濟的考量而生活在門窗緊閉又沒有風扇或空調的空間。
嬰幼兒也為高溫所苦,特別是父母將孩童暫留在車內一事仍時有所聞。Caudle博士指出,只要10分鐘,車內的溫度就足以上升5~7度。因此她提醒:如果你發現孩子在一輛停著的汽車內睡著了,不要以為孩子只是在午睡。嗜睡和意識不清是熱衰竭或中暑的跡象,而且是緊迫的醫療狀況。建議將孩子抱離車子,並立即撥打119。體溫過高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腦部和器官損傷。
如果你發現溫度計上的數字越來越高了,Caudle博士建議:
*
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間進行戶外活動(特別是孩童)。
*
確實做好防曬(撐傘、戴帽子或穿著寬鬆輕便的衣物蓋住肌膚;塗抹防曬品也應適時補擦)。
*
確保攝取充足的水分;孩童應喝大量的水,因為他們脫水的速度比成人更快。
* 穿著寬鬆輕便、透氣的衣服。
*
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含糖飲料,這些飲品會加重脫水的狀況。
* 盡可能待在通風良好或有空調的室內。
Caudle博士也提醒:
中暑的跡象包括多汗、頭暈、沒有力氣、噁心、皮膚通紅或發燙、昏厥、意識不清和身體動作無法協調、平衡。
若身邊有人出現這些症狀,應盡速將之帶往涼爽處;並協助他們每10至15分鐘補充涼爽、無咖啡因與酒精的液體。如果這些症狀不迅速改善或變得更糟,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如果不及時治療,中暑是可能致命的。
資料來源: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7.01
男性缺少Y染色體較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血液細胞中缺少Y染色體的男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且可能隨其年齡增長而增加。
男性有一條X和一條Y染色體,而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研究人員曾經認為在Y染色體的功用主要旨在決定男性性別和保證精子正常產生。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在Y染色體中含有大量的基因,而其功用是我們還不完全理解的。
另一方面,過去普遍認為: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一些體細胞內的Y染色體會遺失;這被看作是正常衰老現象的一部分。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實則不然;例如在一項2014年的研究中,Forsberg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Y染色體缺失的老年男性有較高的罹癌風險,也比其他人來得短命。
而在這項分析了超過3200名平均年齡73歲歐洲男性的血液樣本的研究中發現,原先就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男性表現出血液細胞中Y染色體缺失的可能性高出將近3倍。不僅如此,有Y染色體缺失狀況的老年男性在未來八年間必須面對更高的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並不證明Y染色體的缺失與阿茲海默症有直接的影響。研究的共同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Lars
Forsberg說:「但這增加了Y染掃體缺失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這也引發了有朝一日可經由測試男性血液中Y染色體的缺失,來預測其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可能性。」
未參與研究的Luca
Giliberto博士(紐約曼哈塞的范斯坦醫學研究院的神經學家)認為這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新發現非常有趣且振奮人心。他指出,在研究人員控制了年齡、受教育程度、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風險因素後,仍然可以看到血液細胞中缺少Y染色體的男性比其他男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出七倍。「由此看來“Y染色體的缺失"本身,是影響阿茲海默症的獨立危險因素。」。
同時,Giliberto也指出這項發現所開啟的更多問題:Y染色體上的哪些基因的遺失可能會讓一個男性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Y染色體的遺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學者推測無論哪個細胞機制失敗並導致了阿茲海默症,它是在我們青春期就開始的,而不是在我們70歲的時候。對此,Giliberto補充:如果Y染色體的遺失直到晚年才開始的話,那麼它對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影響不會如此鮮明。
由於科學家還不完全理解Y染色體的運作,其關聯的原因尚未明瞭。
另一方面,Forsberg推測,既然Y染色體的缺失與癌症風險有關,免疫功能受損可能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Giliberto也同意Forsberg的看法,他指出Y染色體的缺失已可以在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看出——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人體自身組織時。當前也有些學者懷疑免疫功能可能影響阿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
Giliberto總結:就現在而言,我們對於Y染色體與疾病之間的關聯,仍然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而且在“Y染色體缺失"可被當作阿茲海默症風險的“生物標記"前,我們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資料來源: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read more

2016.05.17
骨質疏鬆篩檢對男性來說也很重要!
據國外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有骨質疏鬆風險的男性並未像女性一樣獲得常規性的骨質流失篩檢。這造成男性可能未獲得應有的治療,或未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自己的骨骼健康。
骨質疏鬆症是常見影響女性身體健康的病症。但其實也有數以百萬計的男性面臨骨頭變得脆弱的風險。
在影響男性發展出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當中,最大的風險因素為「有相關的家族病史」。其他可能會增加男性骨質流失的風險因素則包括:使用處方類固醇、患有胃腸道疾病、使用前列腺癌治療藥物,以及濫用酒精。
研究人員表示,美國大約有150萬名65歲以上的男性患有骨質疏鬆症;另外有350萬的男性有骨質流失的風險。
美國休士頓衛里醫院(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的Mary
Ruppe醫師指出,美國每年大約有8萬名男性發生髖部骨折,有研究表明,這些男性的死亡率比同年齡髖部骨折的女性來得高。Ruppe醫師認為這些數據凸顯了男性接受骨質疏鬆症常規檢查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說明:骨質流失檢測是重要的,現今已有藥物可以幫助保持骨骼強度,及早發現便可以盡快開始治療。另外他們補充:骨質密度低可能會導致男性其他健康問題,如維生素D缺乏或低睾丸激素水平。
由於骨質流失的風險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美國內科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表示,男性自50歲開始,每年都應針對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檢查。美國內分泌學會(Endocrine
Society)則建議所有男性自70歲開始例行骨密度篩查。
資料來源:Houston Methodist
+ read more

2016.03.23
活受罪?女性較長壽卻面臨較多的失能影響
女性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但對女性而言,這些額外的生日真的值得慶祝嗎?據美國近日公布的調查數據發現,雖然女性活得較久,但也花費更多她們的黃金歲月在面對失能、無法自理的生活。
研究人員分析了針對年齡高於65歲且有加入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者的數個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年老衰退所造成的失能對於長者日常活動的影響(如無法自行穿衣、洗澡、煮飯、購物或駕駛),並且進行長時間的追蹤調查。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1982、2004和2011年的數據。
結果發現,65歲以後,女性的剩餘歲月中約有30%的時間面臨退化、失能的問題;但男人,在另一方面,65歲後面臨失能的時間僅占了餘年的22%,甚至在後期的數據中下降至19%。而重度失能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3項活動無法自理)在此次研究當中,不分性別都有出現減緩的趨勢:在1982年,受重度失能所苦的女性有13.2%、男性有10.7%;而2011年時,女性下降至10%、男性僅剩下7%。不過女多於男的狀況仍未改變。
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社會研究所的Vicki
Freedman表示,目前很難明確的指出造成女性可能經歷較長時間失能狀況的原因;但其中可能跟不平等的醫療處置或受性別影響而產生的不同生活習慣(如運動)有關。另一方面,年長女性所享有的平均經濟資源也比男性來得少,所以當失能狀況發生時,女性更可能因此無法獲得適當的照護。
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