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10
糖尿病藥物提高女性骨折風險
前不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才針對糖尿病藥物梵帝雅(Avandia)會提高心臟病風險一事召開諮詢會議,討論該藥品是否該下架。而另一個thiazolidinediones
(TZDs)類降血糖藥物-愛妥糖錠(Actos)則和心臟病沒有相關性。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TZDs類藥物可能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更年期女性的骨折風險;男性若和利尿劑一併使用,也可能提高骨折風險。
這份研究所分析的資料是從一份有關糖尿病病人的觀察性研究(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Action for Diabetes,
TRIAD)中擷取而來,總共包含786個骨折個案,其中511個女性、275個男性個案;對照組則是2,657位沒有骨折史的糖尿病病人。分析結果發現,50歲以上有骨折史的女性,約有71%服用TZDs類藥物;且對女性和男性來說都一樣,服用時間越長,骨折的風險越高。
這已經不是第一份發現TZDs類藥物會增加骨折風險的研究,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質疑:這類藥物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是不是最好的選擇?且目前仍有其他藥物可治療糖尿病,其中最好的選擇就是給病人胰島素,這個方法已經使用超過80年,而且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以目前可得的研究結果顯示,將TZDs類藥物視為首選恐怕不是個好主意。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發現這兩種藥物對骨折的風險,目前也已規定必須加註警語。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0.08.10
雙酚A影響男性精子品質與數量
雙酚A(Bisphenol A,
BPA)是用來製造食品包裝與塑膠飲料罐的常見原料,人們主要接觸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皮膚接觸,包括:手持收銀機打字收據也是進入人體的途徑之一。最近一份研究發現雙酚A可能與精子的濃度與品質下降有關。研究者認為雙酚A是類似人體荷爾蒙的物質,因此,可能影響內分泌、對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生育診所招募了190位男性,並取得了尿液與精子樣本。其中78人在之後的一個月又提供了一至兩個尿液樣本。研究人員測量了精子濃度、活力、形狀和精子細胞DNA的損傷。結果發現,89%的樣本內有雙酚A;且比較受到高、低程度暴露的結果之後發現,暴露在高濃度雙酚A的男性,精子濃度平均比低濃度的要少23%,DNA損傷的狀況也增加了10%。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John
Meeker,也是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助理教授認為,大部分雙酚A的研究都著重於在子宮內或是生命早期,這當然非常重要,不過本研究指出男性暴露在雙酚A的風險也值得關注。由於本研究的樣本數較少,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再次確認研究結果。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生殖毒理學」(Reproductive
Toxicology)期刊。
資料來源:完整新聞請參考「環境資訊中心」
+ read more

2010.08.06
幼時接受放射線治療對懷孕的影響
一份英國研究指出,幼時因癌症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婦女,成年後懷死產或是新生兒夭折的機率,高於一般婦女。因此,有這種情況的女性,懷孕時必須特別注意自身的健康照護。
研究團隊從一份調查幼年罹癌、目前已康復之病患(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簡稱CCSS)的研究中擷取資料作分析。CCSS的研究對象涵括了26個機構中的病患,25個機構在英國,1個在加拿大;共2,805位病患,其中1,148位為男性、1,657位為女性;所有病患的發病時間都在21歲以下,至少治癒了5年。
研究團隊追蹤這2,805位病患成年後懷孕的情形,總計4,946次懷孕(男性病患則計算其配偶懷孕的情況),發現不管是睪丸放射線治療(限定男性)、腦下垂體放射線治療(限定女性)或化療,都不會提高死產或新生兒早夭的機率。但子宮或卵巢的放射線治療卻會大幅提高死產或新生兒早夭的機率,尤其當放射線治療的劑量大於10.00Gy時;此外,若女性在青春期前接受子宮或卵巢放射線治療,即使劑量低至1.00-2.49Gy,成年後死產、新生兒早夭的機率也比一般女性高5倍;當劑量高於2.5Gy,其風險甚至提高12倍。
研究團隊表示,對於女性來說,對子宮或卵巢施以高劑量輻射會損害子宮生長與影響血流,進而導致子宮容量變小;但對幼年因癌症需接受放射線治療,或是因工作所需而暴露於輻射中的男性來說似乎不受影響。
資料來源: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
+ read more

2010.08.04
梵帝雅的風險
英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研發的梵帝雅(Avandia),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口服藥,作用是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1999年,美國FDA核准它為處方藥,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是日本武田製藥的愛妥糖錠(ACTOS)。
2007年,美國心臟病醫師尼森(Steven
Nissen)重新分析葛蘭素史克公布的臨床實驗資料,發現梵帝雅會提升心肌梗塞的風險,而第二型糖尿病本來就會提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於是FDA專家小組決議:梵帝雅的仿單上必須加註警語。此外,葛蘭素史克有義務再進行臨床實驗,以確定梵帝雅的安全性。
這個消息讓梵帝雅的銷售量跌了一半以上:2006年,24億美元;2009年,7.21億美元。愛妥糖錠在2009年的營收,超過25億美元。
今年6月底,又有兩份關於梵帝雅與心臟病的報告出版,結論都對梵帝雅不利。
FDA藥品安全研究員葛蘭(David
Graham)領導的團隊,分析了227,571份保險紀錄,發現服用梵帝雅的人,中風、心臟衰竭、甚至死亡的風險,比服用愛妥糖錠的人高19%。這份報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會刊》(JAMA
)。另一篇報告刊登於《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結論是:梵帝雅會讓心臟病風險提高39%。
7月13~14日兩天,FDA專家小組開會,最後一個議案就是決定梵帝雅的命運。33位專家進行了冗長的討論後再投票:12位主張撤銷梵帝雅的許可證;10位認為應限制梵帝雅的適用情況,並在仿單上加註更詳細的副作用資訊;7位認為在仿單上加註更詳細的副作用資訊即可;3位維持現狀;1位棄權。葛蘭素史克立即發布聲明,指出33位專家中,大多數(20位)認為應讓梵帝雅繼續銷售。
美國國會已經著手調查葛蘭素史克的責任。公司內部文件顯示,FDA批准梵帝雅為合格藥品時,葛蘭素史克正悄悄進行一個臨床實驗,比較梵帝雅與愛妥糖錠的療效。結果發現:梵帝雅會提升心臟病風險。葛蘭素史克高層估計,這個結論要是洩漏,2002∼2004年梵帝雅的營收損失將達6億美元,參議院的調查小組已把相關資料移交FDA。7月中,《紐約時報》披露了他們獲得的文件,指控葛蘭素史克隱瞞臨床實驗的發現,誤導大眾。
雖然葛蘭素史克對梵帝雅副作用的醜聞應付得左支右絀,但是這絕對不是公司的最大危機。即使生產愛妥糖錠的武田製藥,目前也坐立難安,因為愛妥糖錠的美國專利明年到期。就算梵帝雅是安全的藥,2012年專利權到期,利潤也會大幅縮水。
全世界的大藥廠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暢銷藥的專利權即將到期,又缺乏能創造同等利潤的新藥。最近10年,國際大藥廠研發出的新藥越來越少,主要靠購併維持利潤。人類基因組計畫(HGP)在1990年代激起的生技熱,2000年就退潮了。因為大家已覺悟:基因組科學是純粹的基礎科學。
梵帝雅事件反映的也許只是國際大藥廠的垂死掙扎吧。
資料來源:王道還,梵帝雅的風險。科學發展,第452期,第80頁
+ read more

2010.07.29
懷孕前後的體重控制
「女性在準備懷孕時,身旁的環境應該要給予支持的力量,讓女性得以維持健康的體重」、「懷孕婦女和身旁的親友都不應該有『一人吃,兩人補』的心態」,這是最近一份有關孕婦飲食、運動與體重控制的介入指引中所提出的兩項建議,這份指引是由英國國家健康暨臨床卓越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所公佈。這份指引的目的是希望讓醫護人員瞭解肥胖對懷孕婦女的健康風險,以及體重控制對懷孕婦女的重要性,好讓醫護人員能給予懷孕婦女協助與支持。
這份指引總共分為四個部分:
一、準備懷孕的階段:對於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三十的婦女,醫護人員應該以適當的方式提供資訊給婦女,讓其瞭解健康的體重對孕婦本身和對胎兒的益處。
二、懷孕階段:BMI值大於三十的孕婦應該要瞭解到肥胖對孕婦和胎兒所可能產生的健康風險,但是在懷孕期間,孕婦不應該藉由節食來減重或降低風險;醫護人員應將其轉介予專業營養師,讓營養師針對每個孕婦提供個人化的評估和建議,並協助做適當的運動。若想減重的話,則應該在懷孕後再進行。
三、生產完的階段:若婦女生產完想減重,醫護人員應該要提供清楚、適當、量身訂做、符合女性需求的建議協助婦女,並且確認婦女所設定的減重目標並非不切實際。醫護人員所提供的任何建議都應該要考量到婦女的狀況,例如:婦女是否需要自己照顧嬰兒、是否有其他小孩要照顧、是否會背痛、骨盆底肌肉狀況如何等。
四、BMI值大於三十的婦女生產完的階段:醫護人員應該提供一套完整的減重計畫,或者轉介婦女給營養師或其他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而這些專業人員應該針對飲食和運動給予婦女個人化的建議,並提供婦女一些行為改變的策略。若婦女生產完尚未準備好要減重,那麼醫護人員應該讓婦女知道當她們需要時,哪裡可以找到資源和支持。
過去有研究發現,懷孕前體重肥胖的話,懷孕時有可能會增加某些風險,例如:葡萄糖耐受異常、妊娠糖尿病、流產、子癲癇症、血栓性栓塞症、母親死亡率等。此外,肥胖也有可能造成引產、生產時間過長、輔助器生產、剖腹生產、產後出血等,且孕婦生產的選擇(時間、地點、方式等)也相對會減少。
對胎兒來說,母親肥胖也可能會增加一些健康風險,例如:胎兒死亡、先天異常、肩難產、胎兒過大等。
+ read more

2010.07.27
剖腹產後陰道產的安全性
曾經剖腹生產過的女性現在也可以很安全地嘗試自然生產了!日前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發佈的指引指出,剖腹產後陰道產(VBAC)對大部分的女性來說是一項安全、適當的選擇,甚至對已剖腹兩次的產婦來說,陰道產也是安全的。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統計,大約有80%的女性都適合剖腹產後陰道產。剖腹產後陰道產的優點在於它能縮短生產後的復原期、避免腹部手術、降低出血和感染的風險、減少生產支出;此外,避免再次剖腹產也能降低女性進行多次剖腹產的副作用,例如:膀胱、腸的傷害、輸血、感染、子宮切除等風險。但是,剖腹產後陰道產也有風險,最重要的就是子宮破裂,雖然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情況通常很緊急,因此,生產時的緊急醫療設備十分重要。
這份指引再次確認了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對剖腹產後陰道產的立場,並且清楚地指出曾進行兩次剖腹產的女性、懷雙胞胎的女性、子宮結疤的女性都被認為是適合剖腹產後陰道產的女性。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Richard N.
Waldman表示,醫學會的目標在於建置更安全的生產環境,而不是限制女性生產的選擇;因此,生產環境中應該要具備緊急醫療設備。此外,這份指引不但強調醫師和病人溝通風險和益處的重要性,也重申醫病關係中病人的主體性和決定權。
資料來源:Obstetrics & Gynec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