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4.08
女性和男性對麻醉劑的反應不同
最近在藥物動力學領域裡再度興起一股有關性別差異的討論,也就是女性和男性身體對各種藥物會產生怎樣不同的反應與作用,許多研究人員都已經提出相當多證據來支持性別差異的論點,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醉藥。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在1999年時曾經對一份研究報告進行評估,結果發現以一般全身麻醉的狀況而言的話,相較於男性,女性較容易從麻醉中醒來,這表示在手術中女性需要的麻醉劑量應該要比男性多。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在麻醉劑退去後,女性出現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的比例較男性高。
過去研發藥物的臨床試驗通常都以男性受試者為主,試驗結果則直接套用在女性身上;但是,過去的研究發現,即便控制體重的變因,麻醉效果從女性身上退去的時間較男性快兩倍,女性使用麻醉藥品所出現的副作用也較多。這樣的性別差異是藥物臨床研究者,甚至是藥品行銷人員都應該要注意的。
為了確保新藥研發也會注重女性用藥者的權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1993年推行了兩項重要政策:一、FDA研擬了一份正式的臨床試驗指引,其中強調臨床試驗應該要納入一定比例的女性受試者,且應有性別分析,以瞭解藥物的作用與效益是否有性別差異。二、FDA撤銷了1977年規定將女性排除在臨床試驗外的政策。
女性和男性的生理結構、機能不一樣,因此,在使用藥物時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除了女性體重較輕之外,研究人員也提出許多看法來解釋這些性別差異,包括:吸收藥物、代謝藥物的差異、肝臟酵素的影響、性荷爾蒙等。這些差異都有可能導致女性在服藥後出現較多副作用。此外,藥物臨床試驗的設計應該要能確保男性和女性用藥者的安全,但是,光是將女性納入臨床試驗是不夠的,在後續的資料使用、分析、應用時也應該要隨時注意性別所產生的影響。
資料來源:The World Anesthesia Drug Market
+ read more

2010.04.01
果凍矽膠漏裂率高,法國全面下架
法國衛生主管單位日前發現知名廠商Poly Implant
Prothese(PIP)生產未經核可的果凍矽膠填充物,在本週二時(3/30)已下令要求廠商將產品全面下架;並且建議已使用該產品的女性就醫進行檢查。
法國政府日前就已經針對PIP進行調查,因為該廠商所生產的矽膠填充物漏列率特別高;結果發現該廠商生產的填充物所使用的矽膠與當初核報衛生單位的矽膠不同。PIP表示:目前沒有研究證據顯示該填充物會引起其他不同或更嚴重的副作用,但漏裂率和乳房組織發炎的情形的確較嚴重。
PIP是專門生產矽膠填充物的廠商,位在南法。根據其網站的資料,該廠商所生產的矽膠填充物在全球66個國家都有銷售。我國並未核准該產品,因此,依法不得進口;然而,PIP的官方網站卻顯示其生產的果凍矽膠有銷售至台灣,令人擔心的是台灣業者以非法管道進口該產品。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衛生署應針對此事件進行調查,以確保婦女健康;並提醒使用果凍矽膠的女性,術後第三年病人必須進行核磁共振攝影(MRI)檢查,此後每隔兩年都應檢查一次。此外,隆乳的女性若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或進行其他胸部檢查或治療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自己曾接受隆乳手術,以免導致填充物破裂或誤診。
延伸閱讀
果凍矽膠隆乳
+ read more

2010.03.31
女性痛風的風險因子
痛風是一種普遍的關節炎,因為血液中尿酸的濃度過高所引起,當關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時,會形成尿酸結晶,引起關節腫脹與發炎。過去一般認為痛風是男性的疾病,但是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老年女性痛風的問題也相當嚴重。最近有一篇研究發現肥胖、高血壓、飲酒等是女性痛風的主要風險因子。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_Framingham Heart
Study_)中部分參與者的資料,總共包括的2,476位女性和1,951位男性;研究開始時,參與者都沒有痛風的症狀,女性的平均年齡為47歲,男性為46歲。研究人員長期追蹤了參與者的尿酸濃度和痛風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飲酒、用藥、血壓、血糖、膽固醇和更年期狀態。這份研究總共追蹤了52年,大約在研究追蹤了28年後,女性出現104個痛風個案,男性則有200個;痛風的發生率在男性約是4‰,女性則是1.4‰。
研究發現女性尿酸濃度超過8mg/dL(每百毫升血液8毫克)時,罹患痛風的風險比尿酸濃度低於5mg/dL的女性高出46倍;而在同樣的尿酸濃度下,女性罹患痛風的風險比男性低許多。此外,和女性痛風有關的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年齡的增加、肥胖、飲酒、利尿劑的使用和高血壓。
資料來源:關節炎與風濕病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
+ read more

2010.03.25
研究認為乳癌篩檢無法降低死亡率
最新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表示,乳癌篩檢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
丹麥的這份研究是分析開始乳癌篩檢政策以前的十年、及開始篩檢後的比較,並將婦女年齡層分為55-74歲(可受益於篩檢者)、及35-54歲(太年輕而無法受益者)。研究者發現,55-74歲的婦女中,在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1%,而在沒有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卻每年降低2%。在35-54歲的婦女中,在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5%,而在沒有實施乳癌篩檢的地區其乳癌死亡率卻每年降低6%。
是否應做乳房攝影來篩檢乳癌一直爭議不斷,包括過度診斷及偽陽性的高發生率,讓許多婦女接受了不必要治療、並造成許多婦女的壓力。研究者Dr.
Karsten
Jorgensen認為,乳癌死亡率的降低是由於控制風險因子及提升治療品質,並建議開始正視乳癌篩檢是否真有其效益的問題。
研究原文:http://www.bmj.com/cgi/content/full/340/mar23_1/c1241
+ read more

2010.03.18
糖尿病病人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
最近一份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糖尿病病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是,控制血壓使其低於平均值,並無法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同時使用降血脂藥物fibrate和statin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有效。
這份具有指標性的重要臨床試驗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研究」(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簡稱ACCORD;這份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資助,總共有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參與此試驗,且這些參與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這是目前為止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中最大型的一份。
這份研究針對三種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進行研究:降低血糖、控制血壓、治療高血脂。有關降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已經於2008年出爐,而有關血壓和血脂的研究則到今年才結束。
有關控制血壓的部分,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兩組都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一組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另一組則控制在140mmHg以下。追蹤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心臟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前者中風的風險降低了約40%,但是,出現血壓不穩定、高血鈉等副作用的比例較高,腎臟功能的評估結果也較差,但腎衰竭的比率沒有差異。
有關治療高血脂的部分,參與者也是被分成兩組,一組同時服用降血脂藥物statin和fibrate,另一組則服用statin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服用statin和fibrate是安全的,但是對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效益並不比單獨使用statin好。此外,研究亦發現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對男性似乎較有效,因為女性使用statin和fibrate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比例比單獨使用statin高。
整體來說,研究結果並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同時使用statin和fibrate來降低心血管風險,過度抑制血壓對降低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幫助。這份研究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和降低發生潛在副作用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治療的方法是適當的,並不需要做更積極的治療;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適用在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等其他族群的病人身上,因此,病人的治療與用藥最好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03.08
荷爾蒙療法增加白內障風險
最近一份進行八年的前瞻性研究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會增加白內障的風險,而酒精的攝取會使風險更加提高。
這份研究總共包括超過三萬位的瑞典停經婦女,這份研究是瑞典乳房攝影世代研究(Swedish
Mammography
Cohort)的一部份,主要用來瞭解瑞典婦女的生活形態和慢性疾病。研究結果發現,在1997-2005年間,有超過4,300位參與者進行白內障手術。曾經使用HRT和正在使用HRT的婦女進行白內障手術的風險比沒有使用HRT的婦女分別高14%和18%;使用的時間越長,風險相對也越高。此外,研究也發現使用HRT且每天喝超過一杯酒的婦女進行白內障手術的風險比沒有使用HRT的婦女高42%。
研究人員表示,停經婦女罹患白內障的情形比同齡男性來的普遍,HRT和白內障的相關性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但是如果將來的研究證實了其相關性,那麼應該要讓婦女清楚知道HRT潛在的風險。
醫學研究發現,人體自然分泌的荷爾蒙似乎可以保護眼睛、心血管等身體機能,但是HRT屬於合成的荷爾蒙,無法在人體上發揮一樣的功用。過去有關HRT和白內障的研究不少,但是研究結果卻無法得到共識,其中一點原因有可能是取樣的問題;亦即有些研究的參與者是更年期前的婦女,尚未完全停經,因此研究結果發現的「保護力」其實來自於人體自然的荷爾蒙,而非HRT。
資料來源:眼科學期刊(Ophthalm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