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冠狀動脈疾病的性別差異
2009.08.26
冠狀動脈疾病的性別差異
過去的研究發現,在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發生的30天內,女性的死亡率較男性高出不少。最近一篇研究發現,如果將發病的嚴重程度、血管相關疾病等因素納入考量的話,死亡率的性別差異便會縮小至接近相同。也就是說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女性通常年齡較長,常伴隨的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症狀,因此,發病時的症狀通常較嚴重,導致死亡率較高。 這份研究分析的樣本數來自11份獨立、隨機研究的資料,總共超過13萬6千位的ACS病人,其中28%為女性,研究期間為1993-2006年。研究發現女性30天內的死亡率為9.6%,男性為5.3%,也就是女性的死亡率為男性的1.9倍,但是如果調整臨床上的變因的話,女性的死亡率就會降至1.1倍。 研究亦發現女性在ST段上升心肌梗塞(STEMI)等較嚴重的症狀上死亡率較高,但是在較不嚴重的症狀發生時,死亡率就較低。以STEMI來說的話,女性30天的死亡率為男性的2.3倍,調整變因後為1.2倍,雖然差距縮小,但仍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非STEMI的話,女性死亡率為1.5倍,但調整變因後為0.8倍;女性心絞痛的死亡風險與男性大致相同,但調整變因後為0.6倍。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口服避孕藥與血栓塞
2009.08.21
口服避孕藥與血栓塞
最近有兩篇研究發現,含有levonorgestrel荷爾蒙的口服避孕藥造成血栓塞的風險比一般的避孕藥低,但是此類的避孕藥卻非大多數女性使用的藥品。 第一份為荷蘭的研究。為了評估各式避孕藥,研究人員分析了1,524位有血栓塞的女性病人和1,760位一般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的年齡皆低於50歲、沒有懷孕,研究進行前的四周沒有生產,且都沒有使用子宮內避孕器。研究結果發現口服避孕藥會增加血栓塞的風險,但是含有levonorgestrel的避孕藥風險最低;此外,研究發現血栓塞的風險和藥品雌激素的濃度有關,且在服藥的第一個月風險最高。 另外一篇丹麥的研究利用15-49歲丹麥婦女的資料來評估血栓塞的風險,這些婦女都沒有心臟疾病或是癌症的病史。這份研究的結果大致與第一份相同,血栓塞的風險隨著雌激素濃度的上升而增加,在用藥之初風險最高,隨後慢慢下降。這份研究進一步指出,在劑量相同和使用期相同的前提下,含有levonorgestrel的口服避孕藥造成血栓塞的風險最低。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read more
乳癌術前MRI可能弊多於利
2009.08.19
乳癌術前MRI可能弊多於利
最近不少醫師、學者考慮讓乳癌初期的病人在術前接受核磁共振攝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檢查,因為MRI可以偵測到一般傳統攝影檢查無法偵測到的腫瘤。但最近一篇研究發現,在乳癌初期的病人身上進行術前MRI來瞭解腫瘤生長的狀況,對手術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為瞭解其利弊與效益,一組澳洲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術前MRI對治療乳癌初期的影響;研究人員假設術前MRI可以有效指引醫師切除腫瘤,進而降低後續切除手術的次數和減少乳癌的復發率。但是,根據目前可得的研究資料顯示,乳癌初期的病人接受術前MRI不僅無法避免後續追蹤與治療所需進行的手術,長期的預後沒有較好的表現,也無法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甚至在偵測腫瘤時可能出現偽陽性,導致後續不必要的手術。 研究人員表示,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乳癌初期的病人進行術前MRI並沒有正面效益,甚至可能有負面的影響;但是,仍然需要更大型、長期的研究來釐清。 資料來源:CA: _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_
+ read more
HRT能延緩肌膚老化?
2009.08.05
HRT能延緩肌膚老化?
許多女性相信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可以延緩肌膚老化,甚至有更年期女性在使用HRT後,認為自己的皮膚確實變的比較好,但是,皮膚科醫師表示:目前的科學研究尚未證實雌激素可以修復受損的肌膚,而且長期使用荷爾蒙的話,淺藏的風險一定大於益處。 美國加州大學的皮膚科醫師Margaret E. Parsons回顧了過去的相關研究,試圖瞭解荷爾蒙是否可以促進肌膚的生長。結果發現不論是口服的雌激素或是荷爾蒙貼片都無法改善受損或是老化的肌膚。例如:一篇發表在美國皮膚科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的研究追蹤了485位停經婦女5年,結果發現補充低劑量的雌激素對受損的皮膚沒有任何益處。 另一篇研究的參與者與其他研究較不相同,因此,研究得到的結果也不相同。這篇研究的對象是剛進入更年期的婦女,結果發現婦女在使用雌激素之後,膚質的確有改善。也因此這篇研究提出了另一個無解的問題:何時開始使用雌激素、使用多久才能對皮膚產生益處?換句話說,雌激素是否對皮膚有益目前尚未有定論。 Parsons表示: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雌激素對皮膚的影響,而在獲得解答之前,醫師在臨床上不應該為了促進病人的膚質而建議其使用雌激素,特別是現在的研究已經證實長期使用荷爾蒙會增加乳癌的風險。
+ read more
新流感疫苗,孕婦優先施打?
2009.07.31
新流感疫苗,孕婦優先施打?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Denise Jamieson教授針對美國剛爆發新流感(H1N1)疫情時,感染H1N1的懷孕婦女案例進行研究與分析。研究結果呼應日前CDC對懷孕婦女所做出建議:懷孕婦女若感染H1N1應該立即施打疫苗。 美國爆發H1N1疫情的第一個月(4/15-5/18),美國CDC總共接獲34例確診和極可能是感染H1N1的懷孕婦女病例。而在這34個病例中,有11位病例(32%)需要接受住院治療,亦即懷孕婦女感染H1N1的話,住院率為十萬分之0.32,而一般民眾的住院率為十萬分之0.076,懷孕婦女的住院率較一般民眾高出四倍。 到6月16日時,總計出現6個(13%)懷孕婦女死亡的案例,這些案例在感染H1N1前都沒有其他不適,其中5位病人接受剖腹產,順利生下健康的嬰兒。研究分析發現,懷孕婦女從出現H1N1的症狀到接受「克流感」(Tamiflu)治療大約經過6-15天。 Jamieson教授指出:部分醫師因為考量藥物對胎兒發展的影響而對用藥感到遲疑,且孕婦用藥產生副作用的風險也較大,但是,懷孕婦女若感染H1N1病況通常較緊急與嚴重,因此,仍然建議疑似感染H1N1的懷孕婦女應立即接受治療,而健康的懷孕婦女也應該在疫苗可取得時就先施打。 據了解「克流感」的人體試驗並未測試此疫苗對孕婦的安全性,因此,疫苗對婦女與胎兒的影響目前所知甚少。 美國聯邦疫苗諮詢小組預計將在下週召開會議,建議將懷孕婦女和醫護人員列為疫苗施打對象的優先名單。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也指出,懷孕婦女感染H1N1可能經歷較嚴重的症狀,特別是在懷孕3個月後。但是,WHO尚未建議懷孕婦女優先施打疫苗。 資料來源: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
+ read more
割包皮預防愛滋,只對男性有效
2009.07.31
割包皮預防愛滋,只對男性有效
過去相關研究發現割包皮可以預防愛滋,但是由於其為觀察性研究,因此,所能提供的資料與數據有限。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Maria Wawer教授在烏干達進行一項隨機試驗,結果發現已經感染愛滋病的男性割包皮也無法降低其女性伴侶感染愛滋的風險,也就是說割包皮預防愛滋的益處似乎只對男性有用。在發現該研究無法預防女性感染愛滋之後,研究提前終止。 這項研究以922名未割包皮且已感染愛滋的15-49歲男性為對象,其中474名男性立刻接受割包皮手術(實驗組),448名男性則於兩年後接受割包皮手術(對照組)。研究人員針對這些男性的女性伴侶進行6個月、12個月及24個月的追蹤。研究發現,實驗組的男性,其女性伴侶有18%在追蹤過程中得到愛滋,對照組的男性,其女性伴侶則有8%的追蹤過程中得到愛滋;在十二個月後,對照組中有21.7%的女性感染愛滋,對照組則有13.4%。 研究人員推測,在實驗組中有這麼多女性感染,可能是因為男性割包皮後傷口尚未癒合即與女性發生性行為,反增加女性的感染機率。雖然本研究與以往研究的結論有所差異,然研究人員仍認為年輕男性應該儘速接受割包皮手術,割包皮計畫對於女性仍有助益,因為割包皮可降低男性的感染機率,就可減少女性接觸到感染愛滋男性的機率,而工作人員也可以藉由推展割包皮計畫,對民眾進行衛教,宣導男性在接受割包皮手術之後,仍應使用保險套。 資料來源: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