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男人多吃蔬果記憶好!
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研究指出,吃綠葉蔬菜、深色橘子、紅色蔬菜,漿果和喝橘子汁可能減少男子失憶的風險。
研究作者指出:「這個研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我們能夠做長達20年、如此大群的男子的研究、追蹤,結果十分明顯。」「我們的研究提供更進一步證據,飲食的選擇對於維持腦部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
研究檢視27,842位平均年齡51歲的醫療專業人員。在研究開始及其後20年內,每4年參與者根據問卷填寫每天吃多少份水果、蔬菜和其他的食物。一份水果,指一杯水果或半杯果汁;一份蔬菜,指一杯生的蔬菜或兩杯綠葉蔬菜。
由參與者所引述的記憶改變,被視為是輕微認知損害的前兆。六個問題包括「比起平常,有否困難記憶如購物單的簡短項目?」、「比起平常,因為你的記憶力,使得你有困難了解團體的對話,或電視節目的情節?」
參與者根據他們水果和蔬菜的消費分成5組。蔬菜,最高組一天吃約6份蔬菜;最低組約兩份。水果,最多組一天吃3份;最少組約半份。
研究結果
55%的參與者有好的思考和記憶技能,38%有中度的記憶技能,7%則較差。
食用最多蔬菜的男子比最少的,少了34%思考技能變差的可能;最高組的男子有6.6%認知功能變差,最低組則有7.9%。
每天喝暗色橘子汁的男子比一個月喝不到一份的相比較,少了47%思考技能變差的可能。每天喝橘汁的男子,6.9%認知能力變差,一個月喝不到一次的男子8.4%。
每天吃最多水果的男子比較不會產生較差的思考技能,但研究專家以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飲食因素調整後,相關性減弱,如蔬菜、果汁、精製榖物、豆類和乳製品。
專家也發現20年前吃大量水果和蔬菜的人比較不會產生思考和記憶的問題,不管他們是否在記憶力測驗前6年,仍然吃大量的蔬果。
研究未顯示吃蔬果和喝橘子汁減少記憶力喪失,只是顯示彼此的相關性。
研究的限制在於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並未測試他們的記憶和思考,以便知道在研究過程中如何產生變化。然而因為所有參與者皆完成專業的訓練,可以假設他們在成人初期的認知功能比較高。而且參與者皆是男性醫療專業人員,如牙醫、驗光師和獸醫,所以這些結果不適用於婦女和其他組群的男子。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11.19)、2018年11月21日發表在《神經學》期刊網路
+ read more
2018.11.02
除草劑成分汙染了早餐穀片!
一份新報告指出,多種早餐穀片含有微量的除草劑成分。
28種經過測試的燕麥穀物產品中有26種含有「有害」水平的「草甘膦(glyphosate)」,這是除草劑「年年春(Roundup)」的主要成分。檢測的產品包括:家樂氏蜂蜜堅果穀片,桂格燕麥方形蜂蜜堅果穀片和桂格隔夜燕麥罐等。
除草劑「年年春」最近是一項訴訟的焦點,加州的陪審團認為,「年年春」應為46歲場地管理員所患的癌症負責。法官於10月21日判「年年春」賠償該位場地管理員7800萬美元。
雖然新報告中的所有產品都沒有超標,但環境工作小組(EWG)認為消費者應該擔心兒童每天吃到的任何含量的污染。
2018年8月,環境工作小組展開了一項研究,發現「桂格」、「家樂氏」和「通用磨坊」共45份早餐穀物樣品中含有「草甘膦」。繼此研究後,環境工作小組針對兩個最受歡迎的穀物品牌「桂格」和「家樂氏」共28項產品進行檢測。他們在舊金山和華盛頓特區的雜貨店購買了這兩家的產品,並在舊金山的Anresco實驗室進行檢測。
結果顯示,所有28種產品均可檢出「草甘膦」,其中有26種產品高於「不安全」的標準。
安全性標準的爭議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草甘膦」耐受性限制在百萬分之五(5
ppm)。不過,環境工作小組的健康基準更加保守,他們表示任何超過160億分之一(
160 ppb)的都是不安全的。
在報告中,水平最高的是桂格燕麥方形蜂蜜堅果穀片,為2,837
ppb,亦即2.8ppm。這個數字幾乎是環境工作小組基準的18倍。政府單位、廠商和倡議團體似乎對什麼是安全存在衝突。
「通用磨坊」和「桂格」發布的聲明堅稱他們的產品是安全的。「桂格」表示:環境工作小組自創安全標準與政府單位建立之標準不同…。我們認為環境工作小組的檢測結果是無效的,桂格的產品的是安全的。
「通用磨坊」表示:
環境工作小組所用的「草甘膦」殘留量極低,只是政府允許的一小部分。而美國環保署發表聲明稱該報告不應引起消費者的擔憂。
不過,環境工作小組的毒理學家Alexis
Temkin博士表示,結果令人不安,因為某些事情是合法的並不意味著它是安全的,或者它能為兒童提供額外的保護。Temkin博士提到,美國環保署將對「草甘膦」殘留量的限制從1997年的20
ppm增加到2008年的30
ppm。美國環保署可能認為它越來越多地被用作收穫前的干燥劑(在收穫前不久施用除草劑作物),增加了限制以使其合法化。
2015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除草劑「可能對人類具有致癌性」。接著在2017年,加州第65號提案將「草甘膦」定為導致癌症的成分,並要求廠商如果要在加州銷售,商品需帶有警告標籤。
Temkin博士表示,早餐穀物不應出現與癌症有關的除草劑成分。報告強調的是,兒童每天接觸到的普通食物中都可檢測到除草劑成分。吃這樣的食物一段時間,可能是危險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0.24)
+ read more
2018.10.08
香蕉助排便還是使人便秘?
誰不喜歡吃香蕉?這是一種易於抓取及食用的水果,並且它也因其口味和許多健康益處而受到稱讚。不過,香蕉是助排便,還是會使人便秘,是許多人爭論的焦點。
香蕉含豐富營養物質,例如:它含有對維持血壓很重要的鉀;是天然的抗酸劑,能舒緩胃部不適等。而香蕉所含的纖維能保護腸道內壁,同時也是腸胃中健康細菌的食物,並且纖維有助於排除結腸中的毒素,利於緩解便秘。
根據營養師Ritu
Arora的說法,成熟的香蕉改善了腸道綜合症,讓小腸中的微絨毛更好地發揮作用,進一步幫助消化和緩解便秘。不過,香蕉並不會神奇地治療便秘。
既然香蕉能緩解便秘,那麼為什麼有人認為香蕉會使人便秘?答案可能跟香蕉是否成熟有關。
成熟與未成熟的香蕉
未成熟的香蕉(綠色)可能會導致便秘,因為它們含有高水平的抗解澱粉(resistant
starch),這對身體來說很難消化。當有人患有腹瀉時,未成熟的香蕉效果最好。
隨著香蕉成熟,抗解澱粉的量減少並轉化為糖。成熟的香蕉纖維含量相對較高,這是為什麼長期以來香蕉被稱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秘的原因。纖維會吸水,幫助大便輕鬆通過。
成熟和未成熟的香蕉用於不同目的。當有人患有腹瀉時,未成熟的香蕉效果最好,而成熟的香蕉能緩解便秘。
每天吃一根香蕉是好的,但不應過量。此外,香蕉含有大量的天然糖,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前諮詢糖尿病專家。
編譯來源:Food.NDTV(2018.09.11)
+ read more
2018.09.12
益生菌有效的證據不足!
在過去的十年中,益生菌補充劑已經變成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產業,近400萬成年人有在吃益生菌補充劑,並且高達60%的醫療照護者開出益生菌的處方箋。然而,科學界很少知道它們是否真正起作用。不過,最近兩項接連出現的研究對這高度商業化的益生菌產品拋出質疑。
研究作者Eran
Elinav表示,人們很推崇益生菌,儘管我們對益生菌的理解是非常有爭議的。研究團隊想確定人們在超市購買的益生菌是否會像他們預期的那樣在胃腸道內定居?對人類宿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常加入在食品(如優格)或製成補充劑銷售。雖然大多數人認為細菌是不好的(導致疾病),但許多細菌在我們的生命及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在腸道中幫助分解和吸收食物及讓人能抵禦感染的細菌。
益生菌的功能在於模仿和強化這些「好」細菌的作用,被吹捧為能夠找回消化系統的平衡的細菌。益生菌產業聲稱的功能很廣泛,從預防感冒到治療過敏性疾病如異位性皮炎。由於益生菌是以食物補充劑而不是藥物來銷售,美國食藥局(FDA)從未認可益生菌用於預防或治療任何健康狀況,根據法律,益生菌也不需要被認可。
新的研究使益生菌有益健康的宣稱站不住腳
雖然絕大多數過去關於益生菌的研究都仰賴分析糞便以了解人的腸道微生物,但Elinav的研究團隊用內視鏡實際觀察了結腸中的細菌—無論是小鼠還是人類的。
25名健康志願者吃了含有11種「好」菌的益生菌後,他們的糞便中都有益生菌,正如研究團隊所預估的。但是,當他們進行內視鏡檢查志願者的腸子時,他們發現益生菌實際上只在少數人身上「卡住」及生長。
Weizmann研究所的計算生物學家Eran
Segal表示,雖然我們在志願者的糞便中都找到益生菌,但只有一些人的腸道中顯示出益生菌存在,而腸道正是益生菌被期待應該存在的地方。如果益生菌不在結腸中,很難說它們有任何好處。
益生菌最常見的用途之一是抵禦使用抗生素後有時會出現的腹瀉。抗生素可以殺死引起疾病的「壞」細菌,但在這個過程中,結腸中的許多「好」細菌也會被殺死,因此容易導致腹瀉和關鍵營養素的吸收不良。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醫師告訴他們的患者吃抗生素同時或之後服用益生菌,以防止完全喪失「好」細菌。這些醫師認為,雖然並非100%有效,但健康成人使用益生菌至少是相對沒有風險的。
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完成廣效性的抗生素治療,並在他們服用益生菌後觀察他們的腸道。益生菌確實有效地寄宿於他們的胃腸道,但這是以犧牲正常的腸道微生物為代價,並且延遲了幾個月才恢復到正常的、服用抗生素前的狀態。
雖然這個證據並不表示有害,但眾所周知,服用抗生素後胃腸道的微生物多樣性低會增加無數慢性和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因此,益生菌導致的低多樣性及延遲腸道微生物群恢復到抗生素前的狀態表明,益生菌可能並非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無害。
編譯來源:abc NEWS(2018.09.06)
+ read more
2018.08.20
挑戰傳統智慧:低鹽不利健康?
新的研究指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每天攝取超過5公克鈉
(相當12.5公克的鹽),並不會增加健康風險,而攝取鈉的健康風險,可以透過提高蔬果、乳製品及番茄等鉀含量高的食物來抵銷。
城市/郊區流行病學前瞻性研究(PURE)發現:每天平均鈉攝取量大於5公克的社區中,鈉攝取量和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成正比;每天攝取少於5公克的社區中,情況正好相反,鈉攝取量與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或總死亡率成反比,且和中風無關。
研究作者Andrew
Mente表示,新的研究支持了日漸累積的證據—中度的鈉攝取量可能有益於心血管健康,但是當攝取量很高或很低時就會變得有害。人體需要鈉,但問題在於需要多少。每日鈉攝取量低於2公克的建議,是建基於鈉攝取量與血壓關係的短期臨床試驗及降低血壓就會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假設。雖然低鈉確實能降低血壓,但是低於某個程度就會產生其他影響,如特定荷爾蒙升高,這種荷爾蒙與死亡跟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城市/郊區流行病學前瞻性研究(PURE)
研究追蹤了來自18個國家[1]95,767名年齡在35-70歲之間的人。他們蒐集早晨空腹時的尿液,用來預估24小時中尿液中的鈉及鉀含量。此外,PURE研究也記錄了人口資訊如生活型態、健康史、用藥情形、身高、體重與血壓等。
在平均8.1年的追蹤過程中,有3,695名過世、3,543名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1,372名、中風1,965名、心臟衰竭343名、死於心血管是件914名)。分析是以發生或死於心血管事件的人數為基礎,並且是以社區為分析單位,255個社區用於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369個社區用於分析血壓。
研究指出,中國有80%的社區每日平均鈉攝取量為5公克,而在其他國家有84%的社區每日平均鈉攝取量為3-5公克(相當於1.5至2.5茶匙的鹽)。沒有任何社區的每日平均鈉攝取量低於3公克。而研究發現,只有每天平均鈉攝取大於5公克的社區中時,鈉攝取量才會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成正比。在每天攝取少於5公克鈉的社區中,情況正好相反,鈉攝取量與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和總死亡率成反比,且和中風無關。
研究還發現,在攝取許多蔬果、乳製品、土豆、堅果和豆類等鉀含量高食物的社區和國家,所有主要的心血管問題或死亡都較少。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食用少於2公克的鈉 -
即5公克的鹽 –
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沒有任何國家達到這個標準。研究團隊表示,減鈉政策應該針對那些鈉攝取量高的社區(每日鈉攝取量超過5公克)。
對個人或社區都是同一個結論
這份新的研究是繼2016年發表於The
Lancet的研究,2016年的研究也分析了同樣的群體,差別在於2016年的研究分析單位是個人而非社區。2016年的研究發現,相較於鈉攝取量是中度的人,每日鈉攝取量高於7公克與高血壓族群的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低鈉攝取(每日低於3公克)則不論個體有沒有高血壓都與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透過加入以社區為分析單位的研究結果及延續的追蹤,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在社區層次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證據及方法。
[1]
PURE研究包括來自3個高收入國家(加拿大、瑞典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1個中等收入國家(阿根廷、巴西、智利、中國、哥倫比亞、伊朗、馬來西亞、巴勒斯坦佔領地、波蘭、南非和土耳其)和4個低收入國家(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韋)。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8.09)
* Eurekalert(2018.08.09)
* _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a community-level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Vol. 392, ISSUE 10146, P.496-506, AUG 11, 2018_
+ read more
2018.07.23
喝牛奶不用挑低脂或無脂!
人們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肥胖、三高,常選用低脂產品如低脂優格、低脂牛奶等。最近一個研究再次證實人們可以放心吃全脂乳製品,即使是老年人也一樣。此外,全脂乳品含有一種叫「Heptadecanoic
acid」的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
事實上,台灣已於2018年3月修正最新飲食指南,將過去攝取「低脂」乳品的建議改為「全脂」。
研究主持人Marcia
Otto博士表示,研究結果不僅支持還加強了日漸增長的證據,這些證據與普遍看法相反,乳脂不會增加老年人心臟病或整體死亡率的風險。除了不會導致死亡,乳製品中存在一種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中風引起的死亡風險。
研究評估了乳脂中多種脂肪酸的生物標記如何與心臟病和全因死亡率相關。研究採取的測量方法與更常用的自我飲食報告不同,可以更廣泛、更客觀地了解長期接觸這些脂肪酸的影響。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納入了近3000名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沒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從1992年開始及此後的第6年和第13年測量他們血漿中三種脂肪酸的水平,分別為:heptadecanoic
acid、pentadecanoic acid及trans-palmitoleic
acid,這三種脂肪酸常見於乳製品中。
研究發現沒有任何脂肪酸類型與整體死亡率顯著相關。事實上,heptadecanoic
acid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有關。脂肪酸水平較高的人,表示他吃越多全脂乳製品,其中風死亡的風險降低了42%。
2015-2020美國人飲食指南建議人們吃無脂或低脂乳製品,包括牛奶、起士、酸奶和/或營養強化的大豆飲料。不過,研究作者Otto指出,低脂肪乳製品,如低脂酸奶和巧克力牛奶,往往含有大量的添加糖,這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和代謝健康不良。
透過實證研究來教育人們關於營養的知識相當重要。消費者已經接觸到有關飲食的多種且相互矛盾的信息,特別是與脂肪有關的信息。因此,進行有力的研究非常重要,人們可以根據科學事實而不是傳聞做出更平衡和知情的選擇。
該研究的經費來自美國國家心臟、肺和血液機構(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編譯來源:
*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Marcia C de Oliveira Otto Rozenn N Lemaitre Xiaoling Song Irena B
King David S Siscovick Dariush Mozaffarian. Serial measures of
circulating biomarkers of dairy fat and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8 DOI: 10.1093/ajcn/nqy11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