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2.05
HRT用兩年,乳癌風險大幅增加
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了荷爾蒙療法(HRT)會提高乳癌的風險,但是,究竟使用多久以後,乳癌風險會開始上升則少有研究;最近一份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流行病學專家Eugenia E.
Calle所進行的研究,對此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這份研究包含了約6萬8千位停經婦女,這些婦女在1992年時介於50-74歲,且都未被診斷出癌症,研究人員蒐集這些婦女使用荷爾蒙的種類、時間和罹癌的狀況等資料,並在2005年6月結束後續的追蹤。
研究結果再次確認,複合式荷爾蒙療法提高乳癌風險的程度,比單獨使用詞激素高的多。而資料顯示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不超過2年的婦女,乳癌風險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但是,在第2-3年乳癌風險會大幅的提高。此外,研究也發現婦女在停用HRT兩年後,乳癌風險可能下降至平均值,但是這項結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
研究人員強調,有關使用HRT的指引都指出,HRT只適合用來舒緩更年期不適的現象,使用的時間應該越短越好,劑量也是越少越少,一旦不適的現象獲得改善,應該停用HRT。
資料來源:癌症期刊(Cancer)
+ read more

2009.01.20
肥胖增加卵巢癌風險
過去已經有研究指出肥胖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但是卵巢癌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的相關性卻少有研究進行。為了要瞭解此議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蒐集了94,525位50-71歲的女性,並追蹤七年的時間,研究結束時總計發生303個卵巢癌個案。
經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停經後不曾使用荷爾蒙療法(HRT)的女性,若有肥胖的現象的話,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80%;但是若曾使用過HRT,肥胖與卵巢癌則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肥胖會增加卵巢癌的風險,有可能是因為肥胖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機制所致。停經婦女過胖會增加雌激素的分泌,而雌激素會刺激卵巢細胞的生長,進而影響癌細胞。
資料來源:癌症期刊(Cancer)
+ read more

2009.01.15
美國FDA再次否決子宮頸癌疫苗施打年齡擴大至45歲
子宮頸癌疫苗「嘉喜」(Gardasil)於2006年核准上市,此疫苗主要預防第6、11、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適用對象為9-26歲女性,未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者效果最佳,約有60-70%的保護力,但保護期目前未知。疫苗的製造商默克大藥廠(Merck)在2008年6月曾向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提出申請,希望能將適應症年齡擴大到27-45歲,但被FDA拒絕。2009年1月,Merck再次提申請,又再次遭FDA駁回。
2008年6月Merck向FDA提出申請時,FDA認為此疫苗之追蹤研究平均僅有兩年,且有部分問題尚未解決而予以駁回,但並未說明其中原因。2009年1月9日,美國FDA再次駁回Merck擴大疫苗適應症年齡之要求,並建議Merck藥廠完成4年的研究後再來申請。
在台灣,常見有醫師不顧適應症核准之年齡,鼓勵27歲以上婦女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及婦女團體對此疫苗仍有所保留,但台灣在藥廠及部分醫師強力的行銷之下,許多民眾在未被告知充足資訊下便接種了疫苗,27歲以上女性施打者更不在少數。為維護自身權益,建議民眾在施打疫苗前應先瞭解疫苗適應症、衛生署核准的施打年齡、可能的副作用及免疫有效期等,以避免日後醫療糾紛。
+ read more

2009.01.15
HRT加速腦部萎縮
過去有研究發現不論是單獨服用雌激素或是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都會使年長的婦女在思考和記憶力上減退,進而導致認知障礙或失智。最近有兩份美國的研究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其中一份研究排除了荷爾蒙療法(HRT)導致認知障礙與腦血管疾病有關係,另一份研究發現使用HRT的65歲以上婦女,腦部有輕微萎縮的現象,而萎縮的部分主要就是掌管思考和記憶的大腦組織。
第一份研究由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Laura
Coker教授所負責。研究人員起初猜測HRT導致認知障礙或失智有可能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導致部分腦部組織損害。因此,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攝影(MRI)掃瞄1,400位71-89歲婦女的腦部,這些婦女都已參與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約4-6年的時間,再和沒有使用HRT的婦女做比較。結果出乎意料的發現,使用HRT的婦女發生腦血管破裂的比例沒有比一般婦女高。
第二份研究則是由美國衛生研究院(NIH)所進行。這份研究與上述研究分析的是同一份資料,結果發現使用HRT的婦女,有兩個部分的腦部組織有萎縮的現象,分別是前額葉(frontal
lobe)和海馬迴(hippocampus),而這兩個部分正好是掌管思考和記憶的組織。研究人員表示,HRT導致腦部組織萎縮的情形,在已經出現失智症狀或認知障礙的婦女身上較有可能發生,也就是說HRT會加速症狀惡化的速度。
資料來源:神經醫學期刊(Neurology)
+ read more

2008.12.23
懷孕婦女應避免用Statins
由於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越來越普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少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也會使用;但是降膽固醇藥物不僅會調節膽固醇的濃度,也會影響其它的內分泌。2007年就有學者曾經針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的懷孕婦女做過一份研究,結果發現脂溶性Statins的藥物反應有可能造成胎兒先天的異常。最近一份臨床的指引也指出,懷孕女性或是有懷孕計畫的女性應該要避免使用Statins,不過指引中說明避免使用的原因在於膽固醇對胚胎的發展是必要的,與Statins影響懷孕結果的說法不同。
最近曼徹斯特大學也針對Statins做了一份研究,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不同類型Statins的藥效反應對胎盤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脂溶性Statins會影響胎盤的發展,這是研究人員預料之中的結果,但是,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水溶性Statins也會產生一樣的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結果清楚地顯示不論是脂溶性或是水溶性的Statins,都有可能會影響懷孕結果。過去的研究發現脂溶性Statins會增加胎兒異常的風險,這份研究發現水溶性Statins會影響胎盤發展、可能導致不良的懷孕結果。因此,懷孕婦女或是有計畫懷孕的婦女,應該避免使用各種類型的Statins。
資料來源:細胞與分子醫學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 read more

2008.12.18
治療心臟病的性別差異
最近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女性和男性發生心臟病後,於醫院中死亡的機率大約是相同的,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心臟病類型(STEMI)的話,女性在醫院中死亡的機率就會比男性高。有學者表示這是因為女性罹患心臟病時的年齡較大的緣故,但是,這份研究發現女性發生心臟病後得到的治療較男性消極,因此耽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也證實了女性的高死亡率可以藉由更積極的治療來改善。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曾經發佈一份治療心臟病的指引,這次的研究將遵守這份指引的420間醫院視為研究對象,以瞭解醫院在治療與照護心臟病患的性別差異是否有改善。研究總共包括78,000位在2001-2006年間診斷出心肌梗塞的病人。結果發現,在控制年齡等變因之後,女性和男性在醫院的存活率其實沒有顯著的差異;唯有在較嚴重的心臟病類型(STEMI)發生時,女性在醫院中死亡的機率比男性高出12%;進一步分析發現,女性在某些治療上仍未獲得積極的處置,例如:STEMI起因於動脈完全被阻塞,但是研究發現女性接受reperfusion
therapy讓血管恢復暢通的機率比男性少25%,在送進醫院的30分鐘內接受reperfusion
therapy的機率,女性也比男性少22%。
美國女性心臟病聯盟(WomenHeart)表示,這份研究所顯示的訊息只是冰山一角,不只是心臟病,在治療膽固醇、心臟衰竭或使用救命的醫療儀器上面都存在著嚴重的性別差異。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