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1
乳癌患者越運動越健康
「女性在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後,如果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話,最好開始起身運動囉!如果本來就有運動習慣的話,應該要繼續保持下去,甚至加強自己的運動量。」這是最近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的研究給的建議。
癌症症狀和接受治療後所產生的副作用都會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這些不適的症狀包括,容易疲勞、手術後的疼痛;和荷爾蒙相關的症狀包括,熱潮紅、心悸、尿失禁等;心理上也容易產生焦慮、沮喪等情緒,特別是生理上的症狀常會影響心理,使情緒的起伏更不穩定,有時候這些症狀在患者身上會維持二十年之久。
這份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的Catherine
Alfano教授所進行,總共包含500位罹患乳癌的婦女,研究的重心放在運動如何影響乳癌的症狀和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在診斷後的第6、29、39個月為自己評量,評量的項目包括術後疼痛、荷爾蒙相關症狀、性慾、疲勞、生活品質的等級;此外,研究人員也要求婦女量化研究期間所從事的運動、活動,其項目包括,家事、休閒活動、中等程度運動、劇烈運動等;研究人員預期運動量越高的婦女,不適的症狀會越少、生活品質會越好。
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癌前有運動習慣的女性,罹患乳癌後經歷的症狀似乎和不運動的婦女相差不大。但是,在荷爾蒙相關症狀和生活品質上,有沒有運動就有很大的差異了;特別是在接受癌症治療後,若增加運動量的話,疲勞和身體疼動的情況就會減少,身體功能的運作就會較正常;這樣的差異性在運動程度越劇烈的婦女身上越明顯。
這份研究所傳達的訊息其實很簡單,就是:運動永遠不嫌晚。即使在診斷後才開始運動,若能慢慢增加運動量,多做一些較激烈的運動的話,在完成治療後,對於身體狀況和生活品質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read more
2007.05.30
少量運動也能促進健康
一般人都知道心肺健康和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相關性,因此,促進心肺健康,也就可以降低風險;但是,對於運動和心肺健康的相關性卻還沒有確切的定論,究竟要運動多久,才能明顯促進心肺健康?
Timothy
Church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了一篇研究,檢視了不同的運動量對健康的影響,參與者是460位過重或肥胖的更年期婦女,研究人員將所有的參與者分成四組:一組是完全不運動的對照組,和另外三組分別是每次運動18、34、48分鐘、一個星期運動四次,運動方式是使用跑步機或腳踏車機,研究進行了六個月的時間;最後以「最大攝氧量」來檢視參與者的心肺健康。
結果發現運動18、34、48分鐘的組別,最大攝氧量分別增加了4%、6%、8%。表示運動量越大,對心肺健康越好,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連最低運動量的組別,心肺的健康狀況也明顯提昇了;也就是說,即使每天只在跑步機上走路或騎腳踏車機15分鐘,也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促進健康。
+ read more
2007.05.29
大豆異黃酮素對乳癌有益?
大豆的食物製品中因為含有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素(isoflavone),而被認為對健康有正面效益,但是,大豆製品究竟能不能被視為荷爾蒙療法的替代選擇,甚至被認為可以預防癌症,則還有待討論。
伊利諾大學的食物科學與人體營養學教授William
Helferich檢視了乳癌和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食品間的關係,而異黃酮素備受矚目是因為它是最活躍的植物性雌激素,可以活化細胞中雌激素接收體。結果發現異黃酮素介入的時間點不同,對女性的健康會有不同的影響。若女性在青春期之前攝取異黃酮素,會刺激乳腺發育,使成年後乳房的細胞較不容易發展成癌細胞;但是,已成形的癌細胞,若是屬於容易受雌激素刺激的類型(estrogen-responsive
tumor)的話,異黃酮素則有可能加速癌細胞的生長。
此外,異黃酮素的介入,也有可能會影響乳癌的治療效果,例如,Tamoxifen的藥物反應就有可能受影響。Tamoxifen的作用是與雌激素競爭癌細胞上的荷爾蒙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s),阻止雌激素與接受體結合後的進一步作用;但是異黃酮素的介入,有可能影響Tamoxifen的競爭作用。
Helferich表示,美國五十歲以上的婦女因為停用荷爾蒙療法,使2003年的乳癌罹患率下降了7%,雖然植物性的異黃酮素和藥物性的荷爾蒙療法不一樣,但是,對中年婦女來說仍然可能是一種風險,因為這一類的食物製品上,營養成分和內容通常標示不明,因此,食用的份量很難控制。此外,Helferich也強調,大豆中含有很多會影響生理作用的成分,因此食用大豆時,各種成分會平衡與生理的作用與反應;但是,異黃酮素是單一的粹取物,並不會產生平衡的效果,因此,若只是攝取粹取物的話,則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不過,無論如何,天然的大豆一定比粹取物健康。
+ read more
2007.05.25
FDA通過最新避孕藥,完全抑制月經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於2007年5月22日核准通過最新一代由惠氏藥廠研發的避孕藥Lybrel,可以完全抑制女性的月經。傳統的避孕藥並不會影響到月經週期,而美國先前在2003年通過的「季經藥」(Seasonique),雖然使女性得以自行減少月經週期,但是一年還是會來潮四次。這次通過的避孕藥標榜著可以一直連續服用,中間不需服用安慰劑,如此一來,月經就不會來潮,直到停止用藥。
Lybrel的審核包括兩份為期一年的臨床試驗,參與者大約有2,400位,年齡介於18-49歲的女性。雖然Lybrel標榜著使用後就不會有月經,但是,研究發現還是會有不預期的出血,臨床試驗中就有18%的女性因為不預期的出血而退出試驗;只是出血的狀況會隨著用藥的時間越久而逐漸減輕,其中59%的女性在用藥一年後,出血的狀況才完全停止。
此外,在FDA的一次簡報中,藥物評估與研究中心(CDER)的研究員Scott
Monroe表示,在2,400人的臨床試驗中,有近一半的女性因為出血的狀況而停止用藥,剩下完成試驗的女性中,只有30%-35%的女性沒有出血的情形,而不預期出血的狀況平均約相隔28天,然後維持4-5天,這樣的情況和一般月經週期的狀況其實是類似的。
FDA表示,醫師在衡量過女性的狀況後,若其停止月經的益處大於避孕藥造成的出血副作用時,才建議使用。此外,Lybrel所含的成分為低劑量的黃體素和雌激素,和其他的避孕藥沒有太大差別,因此,Lybrel也會有其他避孕藥的風險,例如,血栓塞、心臟病、中風的風險會增加,若吸菸的話,風險則會更高;而且,使用Lybrel之後月經就會停止,使女性很難確認是否有懷孕;雖然Lybrel是避孕藥,理論上服用後應不會懷孕,但是,有專家指出,女性若有懷孕的症狀或懷疑自己有可能會懷孕,最好還是使用驗孕棒;且性行為還是要帶保險套。
+ read more
2007.05.18
子宮頸癌疫苗有用嗎?
最近有兩份由默克藥廠(Merck)所贊助的研究發現,子宮頸癌疫苗「嘉喜」(Gardasil),對於尚未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力是很高的;但是,對曾經感染過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果並不如預期;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此疫苗的功效和當初的預期是有差距的。這兩份研究,一份發表在五月份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另一份由澳洲墨爾本大學所進行。
第一份研究由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家Laura
Koutsky所負責,其研究團隊檢視了12,157位15-26歲的女性,其中有93%的女性在研究開始時已經有過性行為;研究人員在六個月內對其中一半的女性施打三劑的子宮頸癌疫苗,另外一半的女性,則給予安慰劑,所有的參與者都被追蹤三年。結果發現對於尚未感染16、18型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感染的效力可達98%;但是若女性先前曾經感染過16、18型HPV的話,預防效力只有44%;若將女性有可能感染的任何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都納入考量的話,就會只剩下17%。
另外一份澳洲的研究包含5,455位16-24歲的女性,也追蹤了三年的時間,發現若從未感染HPV的話,疫苗可以達到100%的預防效益,但是,若曾感染過任一型的病毒的話,防止的效力只有20%。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以一個疾病的研究來說,僅有三年的追蹤期並不足以達成研究的有效度,因為慢性病的發展大約需要十年的時間;且目前已知的疫苗有效期限是五年,此研究僅追蹤三年,疫苗的效益本來就應該要很高,真正重要的是五年之後,到底疫苗還有沒有效?此外,要特別注意的,除了疫苗預防的病毒類型和台灣常見的類型並不一樣外,有沒有可能因為疫苗預防了16、18型的病毒,而使其他類型病毒的感染數上升?雖然有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其他類型的病毒感染數上升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死亡數,因為其他的病毒類型較不容易致癌,但是,這是尚未經科學證實的說法,因此,應該還是要考量它的風險。
欲知其他子宮頸癌疫苗的重要資訊請參考:子宮頸癌疫苗好用嗎?
+ read more
2007.05.15
年紀大了才會有心臟疾病?
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教授Judith
Lichtman所進行的研究發現,55歲以下的女性常會忽略自己心臟病的症狀,等到真的診斷出來的時候,常都已經太晚了。這份研究即將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於華盛頓特區所舉辦的論壇(Scientific
Forum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中發表。
這份研究是一份先驅研究,研究對象是24位18-55歲已經罹患心臟病的女性,其中88%的女性有家族心臟病史,但是一半以上的女性認為自己不是心臟疾病的高風險群;此外,90%的女性出現了胸痛或胸悶的明顯症狀,但是只有42%的女性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心臟有問題。除了胸痛的症狀之外,58%的女性表示有下顎或是肩膀痛、38%有盜汗的狀況、29%有作嘔和缺氧的情形出現。在這些女性就醫時,大約只有56%的醫師表示她們的症狀可能和心臟疾病有關。
Lichtman表示,55歲以下的女性也是有可能得心臟病的,而且可能同時出現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狀,因此,對於心臟疾病的風險因子應該要特別注意,例如,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吸菸、糖尿病等,且在疑似心臟疾病的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及時的治療或照護。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