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曾有妊娠糖尿病讓妳未來容易得糖尿病嗎?
2021.03.27
妳知道曾有妊娠糖尿病讓妳未來容易得糖尿病嗎?
你知道懷孕時患有糖尿病產後多會恢復嗎? 你知道即使恢復後還可能再罹患嗎?   根據南澳大利亞大學的最新研究,雖然妊娠糖尿病婦女在晚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10倍,但這些婦女中只有三分之一意識到自己處於高風險中。   過重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常見風險因子。而儘管接受調查的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女性中有75%知道自己超重,但這種認知並沒有轉化為高的風險意識。   妊娠期糖尿病是澳大利亞發展最快的一種糖尿病,每年影響數千名孕婦。在全球它幾乎影響五分之一的孕婦。   了解風險至關重要,因為預防是關鍵 了解罹患妊娠糖尿病後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至關重要,因為預防是關鍵。過重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常見風險因子,因此懷孕後減肥對預防這種疾病很重要。   研究作者Jennifer Keogh說:「糖尿病的預防策略必須同時考量到教育和生活方式。被診斷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通常有一個年輕的家庭,這意味著任何干預措施都需要考量到這位女性照顧著幼兒、生活很忙碌且同時要處理多種工作。」   「首要任務是教育妊娠糖尿病婦女和照顧她們的醫療人員,以確保加強溝通以促進這些婦女更認識她們有的風險因子。   「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該研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婦女在妊娠糖尿病後沒有接受過第2型糖尿病的測試。」   「我們也知道,開始努力生活得更健康最有效時間點是懷孕後兩年,因此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干預可能會更有效。」   缺乏減肥動機是改變的重要障礙,無論是因為忙碌的家庭還是因為很難堅持下去。不過,持續的教育、堅定的宣導和個人化的照護都可以帶來積極的改變。   「預防是關鍵。要確保預防策略要考慮到女性的需求、觀點和情況這些很重要的部分。」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3.0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原來在好萊塢男女明星片酬也有性別不平等!
2021.03.26
原來在好萊塢男女明星片酬也有性別不平等!
你知道安潔莉娜裘莉和布拉德彼特誰的片酬較高?   我們都知道好萊塢演員的片酬很高,但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男女演員的片酬並不相等。當男女明星飾演重要程度相同的角色但男明星持續賺比較多錢,這擾亂了工作流程順暢度,並且只會擴大性別之間的酬勞差距。   值得慶幸的是,許多知名女星已經為這種不公正站出來,並決定要有所行動。她們終於開始表達自己的聲音,並試圖贏得全世界和該行業的人們的關注。   以下為一些知名女演員的親身經驗,這些經驗可以說明即使是電影業也無法避免性別薪酬不平等。   * 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和布拉德彼特(Brad Pitt)飾演《史密斯任務》時,布拉德彼特賺了2000萬美元,安潔莉娜裘莉只賺了一半。   * 在《實習醫生》擔任演員的艾倫龐貝歐(Ellen Pompeo)一度是片酬最高的電視影集女星,但是在她要求比同一部影集中的男星派屈克丹普西(Patrick Dempsey)更高的片酬時被拒絕。   * 電影《飯飯之交》男主角艾希頓庫奇的片酬比女主角娜塔莉波曼高了3倍。   * 電影《瞞天大佈局》中的女星艾美亞當斯及珍妮佛勞倫斯只獲得了電影獲利的7%,男星如布萊德利庫柏、克里斯汀貝爾及傑瑞米雷納則獲得9%。   * 麥特戴蒙從電影《絕地救援》中獲取了1500至2500百萬美元,但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只獲取了175萬美元。   * 雖然《X檔案》的主角吉蓮安德森現在的片酬與電影中的男星相同,但一開始製作人只給她男星片酬的一半。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1.03.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更年期腰圍快速變粗 心臟病風險增
2021.03.25
更年期腰圍快速變粗 心臟病風險增
什麼是女性心臟病風險指標? 腰圍或BMI值?   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一項分析顯示,女性更年期如果腹部脂肪快速增加,即使她們控制了體重仍然更有可能罹患心臟病。   該研究分析了在25年間收集到的數百名婦女的數據,發現在中年婦女測量腰圍可能比廣泛使用的BMI更是心臟病風險的早期指標。   研究發現,腹部脂肪每增加20%,頸動脈內膜的厚度就會增加2%,而與體重、BMI和其他心臟病傳統風險因素無關。   他們還發現,將近70%停經婦女有腰部肥胖。平均而言,在參與者最後一個經期的前兩年腹部脂肪開始快速增加。圍繞著器官的腹部脂肪以每年增加8%的速度增長,無論年齡多少。在進入停經期後,腹部脂肪繼續穩定地增加。   研究者Samar El Khoudary博士說:「我們需要改變看待婦女心臟病風險的方式,尤其是在她們更年期的前後。我們的研究不斷顯示,比起用體重跟BMI測量的脂肪量,女性脂肪分布於何處更重要。」。   Saad Samargandy博士解釋,圍繞著腹部器官的脂肪與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的有毒分子大量分泌有關。   如何監測腹部脂肪 通過CT掃描測量腹部脂肪非常昂貴、不方便,並且可能會使婦女不必要地受到放射線照射。因此El Khoudary建議,定期測量和追蹤腰圍將是監測腹部脂肪增長情形的好方法。她補充,僅通過測量體重和BMI可能會忽略了腹部脂肪的增長,因為兩個相同年齡的女性可能具有相同的BMI但體內脂肪分佈不同。   長久以來,人們太過注重BMI和心血管疾病之關係。通過這項長期的研究,我們發現腹脂的增長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如果透過捲尺發現處於高風險中的女性,可以幫助他們及早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期降低風險。」。   研究如何進行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匹茲堡和芝加哥的362名婦女的數據,這些婦女參加了《全國婦女健康研究(SWAN)》心臟研究。這些婦女的平均年齡為51歲,她們在研究期間幾個時間點接受電腦掃描來看其圍繞在腹部器官周圍的脂肪,也透過超音波測量其頸動脈內膜的厚度。頸動脈內膜厚度是心臟病的早期指標。   去年下半年,El Khoudary帶領的研究團隊為美國心臟學會撰寫了新的科學聲明,呼籲促進人們了解停經過渡期特有的心血管和代謝變化,並建議提供女性早期干預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El Khoudary指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某些飲食、運動或生活方式干預措施是否比其他方法更有效,以及腰圍增長引發心臟病是否有明確的時間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3.0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人不穿胸罩上班錯了嗎?
2021.03.21
女人不穿胸罩上班錯了嗎?
女人上班一定要穿胸罩嗎? 你會要求女同事上班要穿胸罩嗎?   這個問題和上口紅或穿高跟鞋很類似,但又比較敏感。   一名婦女她在工作的第一天沒有穿胸罩。問題是她收到來自同事的負面評價,現在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她問她不戴胸罩上班是否錯了?   我上班不穿胸罩錯了嗎?(該婦女部分陳述) 上班第一天,我穿著毛衣跟長褲上班,沒有穿胸罩。過去兩年我在前一份工作中從未穿過胸罩,也從未有人對我提出異議。   第一天上班就有兩名同事跑來跟我說我的穿著不合時宜,我被告知應該穿胸罩上班。這是我的新工作,我根本不認識這些人。   當下我真的是穿著毛衣,我的衣服把我整個包的滿滿的。除了胸型以外你無法看到任何東西。我確實胸部較大,但我認為我的穿著非常正常。   上班第二天,我沒有穿胸罩,但上身穿了一件T桖跟外套。我比前一天穿得更為保守。但是另外兩人又給我了相同的評語。其中一名是我主管的秘書,因此事態變得嚴肅了。我向該名秘書提到,這個辦公室並沒有服裝規定,員工可以穿任何他們感到舒適的衣著,但秘書回應我仍然需要遵循沒有明講的禮儀,她還提到我的胸型相當明顯。   過去兩年,在前一份工作中我沒有穿過一次胸罩。我通常穿著毛衣、T桖或襯衫,多數時候我配件外套。雖然我的胸部可能真的比較大,我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妥。我真的做錯了嗎?   一些對此問題的回應 * 這裡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要堅持己見。穿胸罩是蠻一般的服裝規範,但不穿戴它也有道理。...如果有人察覺到你沒有穿胸罩,代表你的服裝出了問題。雖然我不認為你有錯,但如果你想專心工作,你需要穿胸罩或設法讓他人不察覺你沒穿。   * 雖然你認為不穿胸罩並無不妥,但就你說的兩天就有四人向你反映服裝問題,可見你的新職場認為不妥。這代表你的主管正試著透過秘書告訴你這個問題。要嘛你改穿胸罩,要嘛你繼續不穿胸罩,然後被開除。   * 我不得不說,像我們這群網民的看法並不重要,重點是你主管的秘書告知你要穿胸罩,代表你的主管已經間接地告訴你要穿。在你主管叫你進辦公室直接告訴你要穿胸罩或記錄你的缺失前,去穿個胸罩。...如果你真的無法忍受穿胸罩,那你可能需要另覓新職、提告新公司或回到你的舊職場。   * 錯在你。你已經離開舊職場了。你已經被多次告知不穿胸罩不被那間公司所接受。你可以穿上胸罩或是選擇另覓工作。   * 錯不在你。但是,在專業場合,不應該有人能夠察覺你沒有穿胸罩。如果他們察覺到了,代表這並不專業也不適合。   那你認為呢?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1.03.1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瞭解女性心血管健康仍然是科學研究的重點
2021.03.13
瞭解女性心血管健康仍然是科學研究的重點
美國心臟學會自2004年起每兩年發行《Go Red for Women》特刊,以增進對心血管照護和心血管疾病預後中性別差異的了解。   今年發表於《Go Red for Women》特刊上有關心血管疾病男女差異的研究數量破紀錄,共有100多篇,這是過去5年發行此特刊以來最多的。顯示此主題仍然是美國心臟學會標誌性期刊《循環(Circulation)》重要的優先項目。   《循環》總編輯Joseph A. Hill說:「不可否認地,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女性的頭號殺手,每3名女性就有1名因此死亡。即使一個生命因此逝去都嫌太多,因為我們知道心臟疾病和中風很多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支持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女性參與關鍵的臨床試驗,對於有效改善男女在心臟病和中風照護上的落差至關重要,這是我們改善婦女心血管健康的一部分。」。   此特刊中一些研究的重點包括:   2008年至2017年美國男女發生心肌梗塞後冠心病復發的趨勢、男女心房顫動患者使用抗凝血藥Edoxaban之療效和安全性的比較、對院外心臟驟停的患者進行心肺復甦術結果的性別差異、COVID-19對女性心臟病的連鎖效應、呼籲重視孕產婦中風等。   Hill說:「通過刊登一些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佳研究,我們希望,這一期《循環》將促進這一領域有更多能帶來變革的研究,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不同性別在心血管疾病表現和結果上的差異並有效地處理心血管保健方面的性別差異。   為了讓人們認識參與研究如何能進一步促進科學界更了解心血管健康,美國心臟學會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正在合作Research Goes Red計畫。該計畫的目標是提升女性對健康研究的參與及貢獻。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2.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經血知多少
2021.03.09
經血知多少
在月經期間,經血的狀態通常會有些變化,例如:黏稠度、出現血塊、顏色改變等等,第一次看到可能會感到困惑甚至害怕,不過多數時候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濃稠的經血 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剝落及出血,經血是子宮內膜、血液、陰道液體等混合物。多數情況下,出現濃稠經血或小血塊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過擔心   生理期的頭一兩天往往是出血最多的日子,這時候的經血因為有較多的子宮內膜,通常會出現伴隨著黏稠體液的長長血絲,這種濃密的血液通常是深紅色或鮮紅色。   有血塊的經血 生理期的幾天後,當經血流量開始減慢時,可能會出現果凍狀或破碎成塊的血塊,這都是正常的,這些血塊可能是鮮紅色、深紅色或棕色。   含水經血 在月經週期即將結束時,經血可能會越來越稀薄。隨著血液開始氧化,它的顏色也可能變深。   鮮紅色且呈水狀的血液,可能是直接來自子宮的新鮮血液,可能代表受傷或流產,需要向醫生諮詢,如果是在懷孕時候,更需要儘速就醫。   如果持續出現大塊的血塊,則應儘速諮詢醫師。更頻繁地出現更大的血塊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症候群、子宮內避孕器引起之併發症、維生素K缺乏症等疾病的徵兆。   什麼時候應該就醫 每個人的月經週期都不一樣,持續的時間長短、隨之而來的症狀以及出血的程度都不盡相同。既使是同一個人,每次的狀況可能也都有所不同,   然而,若是月經週期明顯延長,或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出現從未發生過或持續的大血塊,則應與醫生討論。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症狀包括: 容易瘀傷、疲勞或呼吸急促,所有這些都可能與貧血有關 在月經期間抽筋次數增加 性交時或性交後疼痛、出血 出血量過大,例如每小時浸透衛生棉或滲入衣褲 淡紅色或灰色的水狀分泌物 在7天後持續或加重出血       編譯來源: Health Line (2020.10.2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