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下用餐不但浪漫還有益健康?
2016.05.24
微光下用餐不但浪漫還有益健康?
根據美國西北大學新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血糖值會隨著光線的亮度增加;且顯示總體代謝會受到用餐環境所影響。   過去已有研究表明來自智慧型手機和電視的光源會影響睡眠模式。2014年亦有研究指出暴露在晨光之中可以幫助人們減肥。而今,研究人員首次以用餐過程中的光線所造成的影響為研究重點。   研究人員招募了19名健康的成年人隨機暴露在富含藍光的光源下(較亮的光)以及昏暗的燈光下四天的時間,並定時採血樣測量其血糖、胰島素、皮質醇、瘦素和生長激素。   研究結果發現,在亮光下吃早餐的受試者有較高的胰島素抗性;而那些在亮光下吃晚餐的人則有較高的血糖峰值。   目前研究人員尚不明白光線是怎麼影響新陳代謝的,但光線影響人體處理營養素的可能性,能夠幫助研究人員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健康。   西北大學神經內科的博士後研究員Ivy Cheung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亮光下用晚餐後,胰島素無法敏銳地將血糖值恢復到基準值。這項研究結果證實我們身處的環境燈光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西北大學神經內科的研究副教授Kathryn Reid表示:這些結果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明亮的光線照射可能會影響新陳代謝。明亮的光線有這種效果是件很酷的事;雖然目前我們還不明白為什麼,但理論上來講,使用光線來操控代謝功能是可能的。」   資料來源:PLOS ONE    
+ read more
一定要吃早餐嗎?
2016.05.19
一定要吃早餐嗎?
許多人大概都會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也在其官方網站上堅持人們應該要吃早餐。不過,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早晨上班上課趕時間,或是為了減重,而選擇跳過一天當中的第一餐。   主持飲食研究的James A Betts博士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但根據其研究團隊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所發表的最新研究以及過去的研究結果,不論胖瘦,有沒有吃早餐都可能減輕體重。另一項針對不吃早餐和過度進食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也證實吃早餐與否和體重增加之間並沒有區別。換言之,早餐對於體重增減的影響力或許沒有人們過去所認為的那麼絕對。   不過,在較早研究中Betts博士的研究團隊也發現,較瘦的人如果有吃早餐,每天平均會多消耗500大卡的熱量。Betts博士說明,如果不能在早餐時補充應該攝取的熱量,身體反而會開始保存熱量;加上現在人們更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電梯取代上下走樓梯等,不久之後,身體燃燒的熱量會逐漸減少。   Betts博士表示,現在的食品業推出許多早餐類型的產品,而媒體也不斷喧染,發表一些關於要不要吃早餐的科學研究,但事實是,如果起床時有飢餓感,就應該吃早餐;如果你並沒有感到飢餓,那就別吃。除非你是真的餓了,又或者當你需要身體維持良好表現(像是運動員),否則不需要因為一些「早餐是必不可少」的觀念而進食。   最後,Betts博士也提醒,控制飲食和跳過早餐都是當前飲食研究的重點之一,日前已有研究證實施行少量多餐並不健康;控制飲食雖然能維持血液中好的脂肪(能夠降低心臟方面疾病的發生)並且幫助減重,但限制熱量的攝取可能會引起嗜睡,同時也會使人體對胰島素分泌更敏感(胰島素正常分泌能使我們免於糖尿病)。   資料來源:NHS、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theguardian    
+ read more
果汁與果昔的「甜蜜陷阱」
2016.04.14
果汁與果昔的「甜蜜陷阱」
你認為果汁比汽水或是奶茶還要健康嗎?那可不一定!當你在給小孩喝一杯你認為健康的果汁而不是汽水時,可別忽略了每100毫升的果汁當中就可能有高達13克的糖,這相當於一個小孩每天糖分建議攝取量的三分之二。   一項新研究指出,果汁飲料、天然果汁或是果昔(Smoothies,或稱水果冰沙)的含糖量都高得令人難以接受。研究調查了市售的果汁、果昔與一般標榜含糖量較低的飲品。結果發現在這些受到檢驗的飲料當中,平均每100毫升就含有7克的糖。在21種純果汁中,每100毫升的含糖量就高達10.7克;而在24種果昔中,每100毫升的含糖量則高達13克。而40%的受檢產品含有19克(或約20毫升)的糖,遠大於兒童的每日糖分建議攝取量。   近來歐美各國都開始重視糖的攝取量,許多民眾也因為普遍意識到含糖飲料對於體重增加和蛀牙的影響,因此轉而以果汁或冰沙來代替汽水、冰茶或是其他飲料。但即使是百分之百的純果汁都無法完全不含糖。   而根據調查結果,研究小組建議一般民眾可以透過下列幾點方式來避免不小心吃下過多的糖分:   * 不要只喝果汁,而是要吃水果。 * 果汁稀釋後再喝,或是選擇不含糖的;並且在用餐時才喝。 * 1天限制攝取150毫升。   另外,研究主持人Simon Capewell博士表示,整個水果比果汁含有更多的纖維含量,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耗,而且有證據指出,身體代謝整個水果是以不同的方式,比起喝果汁,身體更能適當的調整攝取量。他說:水果對健康非常的好,蔬菜也是,事實上我們建議無限制的攝取水果和蔬菜。   資料來源:BMJ Open    【延伸閱讀】 小心!果汁跟含糖飲料一樣不健康?!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 read more
尿尿會痛怎麼辦?喝蔓越莓汁有用嗎?
2016.03.24
尿尿會痛怎麼辦?喝蔓越莓汁有用嗎?
當小便疼痛、察覺自己有泌尿道感染時你會怎麼做?不少人會衝向最近的便利商店搜刮蔓越莓汁。不過,日前有研究指出雖然蔓越莓中所含有的成分確實能有助減緩泌尿道感染,但是飲用蔓越莓汁事實上是沒有效益的。   泌尿道感染的影響範圍並不只侷限於尿道,他也可能發生在腎臟,膀胱或泌尿系統中的任何部分;症狀包括尿頻、尿痛、盆腔疼痛與血尿。在美國,每年約有超過300萬人發生泌尿道感染,其中絕大部分是女性。   由於泌尿道感染通常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大多數人都是自我診斷發現遭受感染,因此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辦法是飲用蔓越莓汁而非求助醫生。德州A&M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學院的副院長Timothy Boone博士和同事們想知道蔓越莓對於泌尿道感染者是否真有幫助。   研究團隊找來了160位年齡23~88歲且於2011~2013年間接受選擇性婦科手術的患者。通常,有10-64%接受此手術的婦女會隨著導尿管的移除而發生泌尿道感染。研究人員在手術後給予其中一半的患者服用2粒蔓越莓膠囊,每日服用兩次(即一日4粒,1粒的濃度相當於2瓶240c.c.的蔓越莓汁);給予另一半的受試者服用安慰劑。   結果發現服用蔓越莓膠囊的組別其泌尿道感染風險下降了50%,僅有19%的患者發展出泌尿道感染;安慰劑組中則有38%的患者出現感染。   研究人員說明,要感染泌尿道,細菌必須侵入膀胱。而蔓越莓富含的A型原花青素有能力干擾細菌附著於膀胱壁,減少感染發生的可能性。   但是,Timothy Boone博士指出,要達到能防止感染的效果所需要蔓越莓非常大量。他強調:蔓越莓汁-特別是我們在商店常看到的濃縮換原汁-不會治療泌尿道感染或膀胱感染。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並且可能幫助你的身體更有效的將細菌沖掉,但蔓越莓當中的活性成分早在到達你的膀胱之前就已經消失了。   Timothy Boone博士表示,泌尿道感染的治療可能是複雜的。約有2~3成的女性經常性的發病,但由於擔心服用抗生素可能產生抗藥性,許多醫生與患者都不願意使用此治療方式。目前有學者嘗試以益生菌作為抗生素的安全替代品治療泌尿感染,但還需要有更多相關的研究證實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最後,Timothy Boone博士提醒,泌尿感染和膀胱過動症可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若身體不適,還是應該盡早就醫,以防止泌尿感染發展成為腎臟感染。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rtrics and Gynecology、 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    
+ read more
更聰明更苗條更健康?吃巧克力就能達成?
2016.03.17
更聰明更苗條更健康?吃巧克力就能達成?
巧克力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甜甜的口感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想要多嚐一口。事實上,除了充飢或是當作小點心之外,巧克力本身的益處似乎也不少。近來有研究發現吃巧克力可以增進我們的認知能力;另有研究指出巧克力可以預防心臟病並且幫助減重。不過,在吃巧克力的時候我們其實同時吃進了不少的糖與脂肪,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關於巧克力的神奇功效究竟值不值得參考呢?   雖然最近這份宣稱巧克力有助增進認知能力的研究在紐約有將近1,000人參與,不過結果跟過去那些關於巧克力和大腦作用相關的研究一樣,都未能明確的說明其中的因果關係;人們無法得知究竟是聰明的人喜歡巧克力,還是巧克力會讓我們變聰明。   另外,在去年(2015年)廣為人知的「巧克力能幫助減重」的報導最後被視為一場騙局;一位科學期刊的編輯John Bohannon驗證了媒體釋出的這則偽科學,經確實檢驗後,他稱這只是一些僥倖出現的影響:「我們又怎麼知道剛好吃巧克力的人開始減重,而不吃巧克力的人沒有?」   而關於巧克力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報告堆積如山,像是2012年瑞典有一份看似可信賴、涵蓋37,103位受試者的統計數據資料指出:在中老年人中,吃較多巧克力者的中風機率低於17%。不過有學者認為這項數據不夠顯著,並且強調吃太多的巧克力會讓人變得肥胖、不健康。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暗示巧克力會造成一種類似興奮劑的效果;2011年有一項研究主要是針對巧克力當中一種叫做表兒茶素的合成物進行,研究人員發現表兒茶素增加了老鼠的耐力,使老鼠在跑步機上更持久。不過,研究人員尚未肯定人體也會出現相同的反應;就算結果相同,也要吃掉一個廣場那麼多的巧克力才能夠攝取到足夠的表兒茶素,同時,也必須要是黑巧克力才行,因為牛奶巧克力的製作過程會破壞表兒茶素。   綜上所述,目前許多關於巧克力的「神奇功效」都有可能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畢竟在實驗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是受到研究人員控制的,且多少都會遭遇研究限制。在更完整的研究結果問世之前,奉勸大家還是把巧克力當作是偶一為之的小確幸吧!   資料來源:Guardian
+ read more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2016.02.23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含糖飲料會對於人體健康造成莫大傷害;不過,談論含糖飲料時,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多是汽水、奶茶,大概很少人會把咖啡歸類其中。現在,一份針對咖啡等熱飲的調查報告揭露了這些飲品當中所含的驚人糖份,其中有些品項的含糖量甚至遠遠高出惡名昭彰的可樂!   日前,英國組織「糖分行動」(Action on Sugar)檢驗了市面上131種熱飲,發現有98%的含糖量都嚴重的超標。其中有55%的含糖量相當於或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成人糖分攝取建議:一日不超過6茶匙(30c.c.);有35%的含糖量與可樂相當-一份約含有9~10茶匙(約50c.c.)的糖,約等於7塊巧克力。   在這次的調查中,最糟糕的品項是英國星巴克所販售的特大杯熱果茶Mulled Fruit,一杯下肚就喝進了25茶匙的糖(相當於5個馬芬的含糖量)。許多店家販售的拿鐵與茶拿鐵也都含有11~20茶匙不等的糖。另外,過去也曾有報告指出咖啡連鎖業者所推出的季節性-如耶誕節期間限定-特調飲品多含有超量的脂肪與糖。   這分報告同時也呈現了飲品的容量與含糖量之間的關係。以星巴克的熱果茶為例,特大杯的含糖量是25茶匙,中杯的含糖量則為13茶匙;雖然仍超出WHO的建議量,但明顯減少許多。因此,「糖分行動」除了要求連鎖咖啡業者降低飲品中的糖分含量、改善其成分標示之外,也呼籲停止供應特大杯尺寸的飲品。   該組織提醒民眾,像榛果拿鐵、焦糖瑪奇朵這一類的花式咖啡,或像茶拿鐵、熱果茶這一類經調製過的飲品,可以偶一為之,但不應每日飲用。因為這些飲品當中的糖與熱量都多得令人不可置信,且人們往往會以高糖份、高脂肪的點心作為搭配。   最後,也再次提醒大家,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以及糖份過量攝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除了讓人容易肥胖、影響口腔健康之外,還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與死亡風險;女性則可能因此面臨初經提前、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等問題。所以,若真的犯了咖啡癮或與好友們相約喝咖啡聊是非時,記得請店員調整甜度,並且酌量飲用噢!   資料來源:Action on Sugar、Medical News Today、CNN    延伸閱讀: 可樂下肚一小時 身體發生什麼事?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甜蜜的負荷:糖比鹽更易引起高血壓 新型殺手:全球每年超過18萬人死於含糖飲料 女孩!放下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