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美容

矽膠隆乳再開刀率高
2008.01.24
矽膠隆乳再開刀率高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11月解除了長達14年對矽膠隆乳的禁令,隨後矽膠隆乳的研究與報導也不斷出爐。然而有關矽膠的保存期限及手術的再開刀率卻較少受到關注。   由於現在可得的臨床研究僅有幾年的數據而已,因此,在一般狀況下矽膠能在人體內保存多久目前醫界並沒有共識,致使許多醫師在回答病人的疑問時,只能依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回答,但是這些數據卻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再開刀率方面,根據製造商Allergan和Mentor的數據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手術4-5年內會再動一次刀。美國整形美學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的前任理事長Mark L. Jewell亦表示,隆乳手術不可能只進行一次,大多數的病人術後都必須再開刀,差異僅在於再次開刀的次數和間隔會因人而異。但是許多醫師並未意識到這點,也不會告知病人再開刀的機率極高。而再開刀的原因除了破裂及異物入侵造成組織病變之外,因為術後發現矽膠的形狀、大小、位置不對,而再開刀的也為數不少。   美國最近新興起一股叫做「annuity medicine」的討論,意思是說由於隆乳的再開刀率極高,使醫師在進行完手術後幾乎可以確定病人會再回診開刀,可說是「保障」了醫師的病人數及收入,也變相的增加病人手術的風險和支出。   矽膠隆乳目前在台灣尚未合法化,兩家矽膠製造商曾分別於2007年9月及2007年12月向衛生署申請許可,然而由於缺乏安全性的資料,兩家廠商皆被要求補充資料,擇期再審。
+ read more
矽膠隆乳對女性生心理的影響
2008.01.11
矽膠隆乳對女性生心理的影響
  美國的整形外科醫師正在重新回顧過去的科學研究,再次評估矽膠隆乳對女性健康的影響。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發現,與一般社會大眾的認知不盡相同。研究發現想要隆乳的女性對自我外表的要求並不比一般女性高,也就是說這些女性並不為自己整體的身體形象所苦,想要隆乳的動機僅是因為不滿意自己的胸部。因此,隆乳後對女性心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僅限於自己對胸部的觀感。大部分的女性便表示隆乳後對自己的胸部比較不會覺得困窘、沮喪、或試圖想遮掩。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矽膠隆乳有可能提高子宮頸癌、外陰癌、肺癌等的風險,與乳癌的相關性更是關注的焦點,但是,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回顧過去的研究發現,支持隆乳會增加乳癌風險的研究是很少的,目前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實矽膠隆乳會影響癌症的風險。若隆乳女性的癌症風險增加,大多是歸因於自身的生活形態,例如,吸煙等。   另外一個爭議點就是矽膠隆乳對母乳哺育的影響。隆乳的女性可能會擔心矽會不會隨著母乳傳給嬰兒,因而影響其生長發育。然而,研究發現隆乳女性的母乳中,含有的矽濃度與一般婦女相較,並沒有顯著的不同。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雖然此研究發現隆乳的女性對整體身體形象的要求並不比一般女性高,然而,胸部亦屬於身體的一部份,很難與整體的身體形象切割。此外,除了以上幾點之外,矽膠隆乳的爭議還包括:結締組織疾病、矽膠的破裂率和滲透率、隆乳的副作用、自殺率等,都還尚待釐清。   資料來源:整形與重建手術期刊(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 read more
研究支持矽膠隆乳的安全性?
2007.11.15
研究支持矽膠隆乳的安全性?
  美國流行病學學會(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y Institute)和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針對數十篇的研究做全面性的文獻回顧,發現矽膠隆乳不會增加結締組織疾病、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對下一代的健康也沒有不良影響,唯一有相關性的是隆乳女性的自殺率。   這份研究分析的結果如下:   一、矽膠隆乳並不會增加乳癌或是其他癌症的風險。其中有一份研究發現肺癌的風險增加,但原因是隆乳的女性吸菸率較高所致。 二、矽膠隆乳是否會影響乳房攝影的結果,是許多民眾關心的疑慮。分析發現乳房攝影在矽膠隆乳的女性身上有可能較不準確,但是目前沒有數據顯示隆乳女性的乳癌死亡率較高。   三、結締組織疾病也是很多人關心的焦點,在1990年代初期,相傳隆乳會造成結締組織疾病,在當時引起一陣恐慌。這份研究發現隆乳不會造成結締組織疾病或是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   四、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隆乳女性所生下的小孩較容易有缺陷或是其他健康風險。   五、跟癌症、結締組織等疾病相較之下,針對矽膠的破裂率和滲漏率所進行的研究較少;其中一份研究發現98%的矽膠在隆乳的五年內仍是完整、未受損的,85%的矽膠在十年內是未受損的。若矽膠破裂,大部分的狀況是無害的,並不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危害。   六、隆乳後的副作用,例如感染、疼痛等,並不常見且通常不需要再動一次手術,需要再動一次手術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莢膜攣縮,然而針對莢膜攣縮的發生率和再開刀率,研究人員並沒有多做說明。   七、唯一和隆乳有相關性的是自殺率,其中一份研究發現隆乳的女性自殺率比一般女性高三倍,顯見追蹤隆乳女性的心理健康之重要性。   研究人員表示,因為相關研究皆發現隆乳的女性自殺的比例較一般女性高,因此,未來研究的重點應著重在隆乳女性的自殺率,包括病人心理健康的問題,以瞭解隆乳手術對其精神狀況的影響。   矽膠隆乳一直以來爭議不斷,即使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核准上市,仍有人質疑其安全性,欲瞭解更多矽膠隆乳的爭議,請參考:美國在安全疑慮中核准矽膠隆乳   資料來源:整形手術記錄期刊(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2007/11, Volume 59, Issue 5
+ read more
怎麼減肥最有效?
2007.09.13
怎麼減肥最有效?
  暑假結束之際,有人可能因為悠閒的假期生活而增加體重,然後趕在開學之前拼命減肥。事實上,健康的減肥是沒有捷徑的,而且減肥的過程中,營養的攝取格外重要。   許多人都會透過吃減肥餐來減肥,但是,減肥餐其實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減肥方法,而且這種減肥方式時常是不適當的,因為減肥餐將某些特定的食物排除在外,但是這些食物卻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如果在飲食中不攝取這些食物,則會威脅到我們的健康。而且節食時,若熱量攝取不足,新陳代謝率會下降,血糖和肝醣的使用率會上升,也就是說節食減肥所減少的體重,其實是減到肌肉和水分,而不是脂肪,這也是為什麼節食減肥的人容易復胖的原因。   西班牙營養與飲食科技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Technology)的負責人Emilio Martínez de Victoria Munoz教授表示,最好的控制體重的方式就是結合節食和規律運動。如果一個人一天能少攝取500-700卡路里,而且實踐規律運動的話,一個月大約可以減少3公斤且不復胖。此外,高纖維的食物也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因為高纖維食物需要較多的時間咀嚼、容易很快使人有飽足感,而且纖維會加速腸胃的蠕動,相對的就會減少食物的吸收。
+ read more
陰道整形手術的安全性未確立
2007.09.11
陰道整形手術的安全性未確立
  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醫師提供病人各種不同的陰道整形手術,並標榜著這些手術可以美化性器官的外表和促進性行為的滿意度。例如,「陰道修復手術」(vaginal rejuvenation)便標榜著可以藉由雷射修復生產後受損的陰道組織;「陰道重整手術」(designer vaginoplasty)則被用來改變性器官的外表,或是使陰道變的更緊實;此外,還包括「G點擴張手術」(G-spot amplification)等。   美國婦產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在九月號的婦產科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中發表一項聲明表示,這些陰道整形手術,並不屬於必要的醫療手術,而且目前也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可以證明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若有人告訴妳「這些手術都是很安全的,而且醫師們每天都在做」的話,那一定是騙人的。   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陰道整形手術所宣稱的效果,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證明;因此,美國婦產科學會表示,考慮要進行陰道整形手術的婦女除了應該要被告知手術的副作用,例如,感染、神經受損、性交疼痛、陰唇閉合、留疤等之外,也應該要被告知此手術的安全性尚未確立。   很多陰道整形手術目前都是未合法的醫療行為,而且幾乎沒有研究針對手術的安全性、副作用的比例、長期滿意度等進行調查與追蹤;而在這些研究數據尚未出爐前,美國婦產科學會並不建議進行陰道整形的手術。   在台灣也有醫師私底下替病人進行陰道整形手術或是未經核可的醫療手術,例如「陰道緊實術」、「卵巢回春術」等,但是,這類手術的效果、適應症及追蹤結果都還是問號,民眾應該要特別注意,衛生單位對於此類手術是否違反醫療法也應該加以認定及規範。
+ read more
中年婦女減重應注意骨質健康
2007.09.03
中年婦女減重應注意骨質健康
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內的一篇研究發現,在更年期時,婦女若體重下降有可能會加速骨質流失的速度。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表示更年期婦女不適合減重,而是中年或老年婦女在減重時,應該要格外注意骨質的健康。   這份研究總共包含373位44-50歲的婦女,其中一半的婦女必須使用低熱量的飲食和從事規律的運動,另外一組則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研究追蹤五年後,發現前者的平均體重是減少的,後者則是增加的,而體重減少的婦女則出現了顯著的髖股骨質流失的現象。   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Jane A. Cauley表示,婦女應該要瞭解到體重下降和骨質流失是有相關性的,因此,除了定期做骨質檢測、飲食應該要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他命D之外,運動的類型對於骨質的維持也是很重要的關鍵。這份研究的婦女大多從事較不耗費體力的有氧運動,例如,走路,但是研究發現能保護骨質健康的運動,大多屬於必須和地心引力相抗衡的負重運動,例如,舉重或是爬樓梯,而這些運動對更年期婦女骨質健康的影響程度,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