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死亡風險高?端看你是蘋果?還是梨子?!
2020.09.30
肥胖死亡風險高?端看你是蘋果?還是梨子?!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腹部儲存過多脂肪(中央肥胖)的人,不論其總體脂肪的多寡,都可能有較高的風險提早死於任何原因(全因死亡)。而臀部較大和大腿較粗的人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表示,從研究的結果來看,中央肥胖是過重導致死亡最可靠的指標。結合身體質量指數(BMI),它可以作為評估提早死亡風險時的輔助測量。   眾所周知,超重或肥胖會增加患心臟病、某些癌症、腎臟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還有證據指出,死亡風險跟中央肥胖的關係可能比跟整體肥胖的關係來得更大,但過去的研究尚無定論。   為了進一步探討此問題,一組國際研究團隊開始研究中央肥胖的測量值是否與一般人的全因死亡風險有關。   腹部肥胖 VS 臀部較大/大腿較粗 此研究對於72項研究的結果作系統性分析,涉及250萬以上參與者,以及3至24年的追蹤。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腹部肥胖的測量指標(包括腰圍、腰臀比、腰圍身高比、腰圍大腿比和身體體型指數)與較高的全因死亡風險顯著正相關。   例如:腰圍每增加10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1%有關,而腰臀比、腰圍身高比和腰圍大腿比每增加0.1個單位就與風險增加20%有關。   相反地,臀部較大和大腿較粗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   例如:臀圍每增加10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0%有關,而大腿圍每增加5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在考慮了身體質量指數(BMI)後,這些相關性仍然很顯著,這   代表不論整體肥胖情形,腹部脂肪分布與較高的風險有關。   因此,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央肥胖的測量方法可以結合身體質量指數,作為評估提早死亡風險時的輔助測量。   他們表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更詳細地評估這些測量方法與死亡風險的相關程度與相關形式。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男性注射睾丸激素可以代替減肥手術
2020.09.24
男性注射睾丸激素可以代替減肥手術
長達11年的數據顯示,長期注射睾丸激素可媲美減肥手術且併發症風險較低, 可能是治療男性肥胖的一種新療法。   肥胖是個複雜的議題,其中包含醫學和社會的原因,要實現持久的減肥效果對許多人來是個挑戰。這意味著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新的策略來幫助治療肥胖症,而不僅僅是減少卡路里。   最近在「歐洲和國際肥胖症大會」線上會議中呈現的數據,支持使用睾丸激素療法來治療男性的肥胖症。   長期的睾丸激素治療可使體重平均減少20%。   11年的數據 這項研究由製藥公司拜耳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灣醫科大學進行,他們利用11年的數據來進行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從2004年開始收集資料,這些資料來自於471名性腺功能減退(即睾丸激素水平低)且肥胖的男性。   在研究期間,大約58%的男性每3個月接受一次睾丸激素注射,其餘男性則選擇不接受治療。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1.57歲。   醫務人員在醫生辦公室進行注射及記錄,以確保所有參與者均以一致的方式接受治療,其中沒有參與者退出研究。   體重減輕20% 在研究期間,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平均減少23公斤(相當於20%體重),而未接受治療的男性平均增加了6公斤。   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跟著下降了平均7.6點,而對照組則增加了2點。   至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腰圍,接受治療的男性腰圍平均減少了13公分,對照組增加了7公分。   在研究結束時,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內臟脂肪也較少。與未接受治療的人相比,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更低。   整體而言,在研究期間,對照組中28%的男性患有心臟病,27.2%患有中風。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則沒有重大心血管事件。   同樣地,研究期間超過20%的對照組患有第2型糖尿病,但治療組中沒有人患此病。   拜耳公司男性科學醫務顧問F. Saad對結果發表評論,他說:「性腺功能減退的男性長期接受睾丸激素治療帶來的減重效果持續且深遠,從而有助於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   和減肥手術比較 研究人員還呈現了適合接受減肥手術的男性的數據。減肥手術是治療肥胖的外科手術,包括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手術和胃袖狀切除手術。   儘管減肥手術已被證明能實現減肥目標,但該手術仍存在嚴重的風險,因此不一定總能帶來正面的結果。   這一部分的研究包括76名屬於肥胖第3級的男性(BMI為40以上),可以接受減肥手術。其中,有59人接受了睾丸激素治療,平均減少了30公斤。   其中BMI低於50的男性接受睾丸激素治療後,其BMI也平均降低了10點,這足以使他們脫離最高肥胖等級。   Saad認為,這些結果指出,睾丸激素療法與減肥手術一樣有效,但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我們認為應該與患者討論睾丸激素療法,以作為手術的替代方法,並且應該提供給無法接受手術的男性患者進行考慮。」。   這項研究樣本僅包含男性的數據,所有參與者的臨床睾丸激素水平平均較低。因此,科學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驗證這種方法在其他人口群中的效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0.09.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體重過重是嚴重COVID-19的高風險因子!
2020.08.26
體重過重是嚴重COVID-19的高風險因子!
一項倫敦大學學院進行的研究發現,體重過高與住院風險相關,風險隨著身體質量指數體(BMI)越高而變高。過重可能使嚴重COVID-19的風險增加40%,而肥胖者因COVID-19而住院的可能性高出70%。此外,太瘦也增加了風險,不過幅度較小,為6%。     在這份研究報告之前,英國公共衛生署已著手調查,上個月的報告顯示,過重的人死於COVID-19的風險是體重健康的人的3倍以上。這一發現令人擔憂,因為英國人是歐洲最胖的國家之一,有64%成年人過重。而英國死於COVID-19的人數47,000人中,可能部分歸咎於肥胖。   此研究再次驗證了體重與感染COVID 19的相關性。   上月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為打擊肥胖提出了一項新戰略。根據該計劃,餐飲和外帶連鎖店將被要求公佈其所有餐點的熱量,並且店內販售的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的瓶罐上也需標上類似的標示。此外,還將展開一項1000萬英鎊的廣告活動,以強調過重的風險並利用人們對病毒的恐懼進行宣導。   其他研究 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結論。該大學分析了英國生物資料庫中428,000人的資料,其中340人在醫院確診COVID-19。研究發現,體重過輕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住院的風險比體重健康的人高5%,過重的人的風險高62%,肥胖的人的風險高129%。   一項文獻回顧研究發現,過重或肥胖會大大增加因新型冠狀病毒而住院和死亡的風險。BMI超過25的人死於COVID-19的風險是體重健康的人的3倍以上、需要呼吸器的風險是體重健康者的7倍。   為什麼肥胖會增加嚴重COVID-19風險? 英國公共衛生署指出,肥胖導致上呼吸道周圍堆積脂肪,而壓迫胸腔,會直接降低肺功能。對此,新研究的團隊表示,這樣的解釋過於簡化。   劍橋大學代謝科學研究所主任St. O'Rahilly認為,沉重的胸腔是無關緊要的。他表示,使用呼吸器的COVID-19患者在透過機械呼吸時通常不會有困難,亦即呼吸道周圍的脂肪不影響使用呼吸器的患者。但是,使用呼吸器的肥胖者的結果仍然較差。   肥胖也與低程度的發炎有關,它可能加劇感染帶來的發炎,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英國公共衛生署指出,過多的脂肪可能會削弱人體免疫的功能。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團隊整合分析了英國生物資料庫2006年至2010年間來自334,329英國人的數據。他們平均年齡為56歲,數據內容包括了他們的健康和生活方式。   研究將這些數據與「英國公共衛生」在3月16日至4月26日期間記錄的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例的數據進行比較。   他們發現隨著BMI增加,因COVID-19而住院的風險呈線性增加。BMI大於25的人因COVID-19住院的風險高了40%,即使考慮了年齡和性別仍然一樣。BMI介於30至35的人(肥胖)風險高了70%,BMI超過35的人(嚴重肥胖)風險多了1倍以上。BMI低於18.5的人與體重健康的人相比,發生嚴重COVID-19的風險增加了6%。   研究提到,當考慮了吸菸、飲酒、教育、種族、糖尿病、高血壓和膽固醇指數等多種風險因素後,風險仍然存在,但沒有那麼高。   研究團隊還提到,他們沒有對全部樣本進行檢測,因此無法確定30萬人的COVID-19患病率。不過研究對象中的肥胖者因為可能有更多風險因子,因此可能早已被優先進行檢測。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8.1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肥胖由個人健康界定,不宜單憑體重
2020.08.10
肥胖由個人健康界定,不宜單憑體重
肥胖的診斷標準,一直是以體重為基礎:身高體重指數(BMI)和腰圍。爾後,強調脂肪的種類及其分布的重要性。   日前,加拿大更新臨床實務指南,指出肥胖應該由一個人的健康來界定,而不只是體重。臨床上應該關注體重增加的根本原因及聚焦在體重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指南還建議醫生不要單純地推薦節食和運動,要重視整體健康的發展。   最佳體重與最理想體重 體重減輕約3-5%即可以改善健康,而且一個肥胖者的「最佳體重」,不一定是身高體重指數中的「理想體重」。   臨床指南指出,醫生應關注患者認為重要的健康目標,而不是僅僅關注減肥,同時應從「節食和運動」的減肥模式轉移到解決過重的根本原因上,並對健康採取整體性的考量。   醫學專家認為,僅僅降低卡路里攝取,不是能持續減輕體重的方式,而且最終會導致體重回升。   新指南本是用來給家醫科醫師做為平時的肥胖診斷和治療,避免給病人體重污名化:「主流文化對肥胖的敍述預設了個人的不負責任、缺乏意志力,怪罪肥胖的人使其蒙羞。」   主要作者之一Ximena Ramos-Salas提到,體重的偏見不只是對肥胖有錯誤的認知,實際上也影響了醫護人員的行為。對肥胖者的歧視,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醫護人員宜評估自己對肥胖是否有歧視的態度。   肥胖是一個錯縱複雜慢性的狀況,新指南強調需要長期的處理。除了勸導病人選擇營養均衡的飲食、維持規律的運動之外,醫師也提供心理治療支持、藥物和減肥手術如胃繞道手術。   減重維繫不易,因為腦部會補償性地感覺更餓,使得人們吃得越多。許多研究已經顯示大部分由節食而減重的人,體重又回升。   加拿大肥胖症研究與政策總監Ramos-Salas甚至認為,節食是無效的。許多研究也指出,運動減重更難。   醫師在討論體重之前應該要先得到病人的允許,和病人合作聚焦他們所關心的目標,而不是一味告訴他們減少攝取或消耗熱量。   新指南最近發表在加拿大醫學協會的期刊。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0.08.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停經後體重增加有多少是因為藥物?
2020.07.29
停經後體重增加有多少是因為藥物?
許多高血壓、糖尿病和抑鬱症的藥物會導致體重意外增加。不幸的是,普遍超重或肥胖的停經婦女,更有可能在更年期由於這些各種健康問題而接受這些藥物的治療。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更年期使用抗抑鬱藥、降血壓藥物β受體阻滯劑(如「優心」、「心全」)和胰島素是造成此時女性的體重增加的部分原因。   研究人員建議,在為停經婦女開各種藥時,醫師必須提高警覺。具體而言,醫師需要確定各種藥品是否絕對必要、是否有替代選擇以及是否已經以能夠帶來效果的最低劑量開立處方藥。   研究如何進行 這項新研究利用「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研究的資料,量化增加體重的藥物與停經婦女3年間體重變化之間的關聯程度。   研究團隊在一開始和3年後測量了停經婦女BMI(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並用處方藥清單進行交叉核對,這些處方藥包括抗抑鬱藥、β受體阻滯劑、胰島素和/或糖皮質激素。   結果發現,與未服用這些藥物的女性相比,服用至少一種會增加體重的藥物與BMI和腰圍的增加較多有關。這兩種測量均隨處方藥物的增加而增加。那些服用抗抑鬱藥或胰島素,或同時服用抗抑鬱藥和β-受體阻滯劑的人,與非服用者相比,BMI增加最顯著。   北美更年期學會醫療主任S. Faubion說:「這項研究強調肥胖對健康的嚴重不良影響,以及中年婦女使用抗抑鬱藥、降血壓藥和胰島素等藥物與體重增加之間的關聯。除了應確保合理及在能夠帶來效果的最低劑量來使用這些藥物外,應強調可以減輕這些不良影響的策略,如飲食品質、運動量及睡眠的品質與持續時間等。」。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什麼樣的工作最傷膝蓋?
2020.07.28
什麼樣的工作最傷膝蓋?
因膝蓋關節炎所需的關節置換手術越來越普遍,人們想知道除了跑、下樓梯等,究竟哪些工作最會導致傷害。   根據涵蓋100萬的工人的71個研究做的分析,風險最大的職業有農業、建築、採礦、服務業和料理家務;工作需要過度的跪、蹲、站立高舉和爬樓梯都會增加風險。   澳洲悉尼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 * 木匠、砌磚工以及地板安裝工人膝蓋關節炎的風險是久坐工作者的3倍; * 農人的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多達64%,比營造商和建築工人的63%稍微高些; * 料理家務的人也承載著風險,而無薪家務勞動者面對的風險則多了93%; * 有些職業對膝蓋的負荷較少。研究發現商界、林業、捕漁、機械工、水電工、技術人員和郵差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在統計上不明顯。   悉尼大學的資深研究員Dr.David Hunter指出,膝蓋關節炎是全球失業和失能的首要原因,所以預防職災很重要。   根據紐約骨科外科醫師,關節炎發生的開始是軟骨衰退,骨頭相接觸,引起疼痛和腫脹,限制功能,因而影響生活作息。大部分的時候原因不明,也可能是因為受傷。   紐約市Lenox Hill醫院的Dr. J. Schildhorn指出:「關節炎有基因的關係,也有生活型態之故。最大風險因素是過重或肥胖。各階層的人皆有關節炎的案例。」。   膝蓋關節炎是老化的疾病,人們壽命越長,難怪越來越多受苦,關節置換手術的數目也大增。但沒有奇蹟般的痊癒。   軟骨沒有真正再生的能力,使得關節炎難以治療。最好的辦法是,營養的飲食、注意體重。伸展和瑜珈類的運動,幇助關節更有彈性。   治療包括止痛藥、物理或行為療法,若無效,則要膝蓋置換手術。   膝蓋關節炎是機械式的磨損,有些人的軟骨比其他人更有彈性。如果軟骨很軟且薄,任何治療都沒有辦法,和生活型態或工作完全沒有關係。雇主可以做的是,協助提供物理治療,教導員工工作如何減低對膝蓋的壓力,會有幫助。   研究發表在《關節照謢和研究》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0.07.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