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03
防止早射有撇步!
許多男人有性方面的擔憂,如:早射。早射發生在當有些人高潮來得非常快或無法控制。
它可能會導致配偶雙方性滿足比較少。有些家庭療法和運動可以有助於延緩早射,或使人更能覺知自身的觸感,並且學習如何控制。但並無永久的治療。
估計大約有4-39%的男性有早射,也可能更多。為何許多人會早射,原因很複雜,包括精神和生理兩方面。
有助於延緩早射的方法:
礦物質
*
鋅:可能和性功能相關。鋅補品改進性功能障礙和增加身體血液中的睪丸素數量。一般可以促進性慾,且協助改進性功能不足,可能包括早射,但並沒有直接的研究指出鋅與停止或改進早射有關聯。
*
鎂:幫助製造健康精子和促進生殖健康。「男科學」的亞洲期刊中的一篇文章指出,低鎂是早射的因素之一。鎂可能增加一般高潮時某些肌肉的收縮。
*
其他的礦物質:《環境健康評論》的期刊指出,有性問題的人,如勃起功能障礙或早射,可以服用一些其他礦物質以促進其生殖健康。包括:鈣、銅、錳和硒。
外用霜或噴霧劑
一個暫時性的方法,很多男性使用含麻醉劑如利多卡因(lidocaine)的外用霜和噴霧劑,麻木陰莖,延遲觸感至陰莖,可以增加達到高峰的時間。
通常男性在性交30分鐘前,將這些外用霜擦在陰莖的頭,在性交5分鐘前再冲洗掉。
運動
各種骨盆運動可以協助訓練射精的肌肉。逐漸覺知和加強這些肌肉可能增加對高潮的掌握。
做骨盆運動,躺或坐在一個舒適的位置,不要壓到會陰處(即肛門和生殖器之間的地帶)。縮緊切斷尿流的肌肉,盡可能縮緊至5秒。要感覺到肌肉往上提升,靠近肌肉的身體內有壓迫感。放鬆肌肉休息5秒。如此重複10次為一節,每天做兩或三節。(骨盆肌肉和截斷尿流的肌肉相同。要找出這些肌肉,男性在排尿中途時,將尿流切斷)
保險套
性交時戴保險套和使用外用霜的效用類似,暫時將陰莖的觸感緩解,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增加達到高潮的時間。有些公司製造厚些的保險套或將麻醉劑置入保險套。
練習
擔心性交掌控和早射可能只是單純地沒有許多性的經驗。青少年傾向於由早期的手淫經驗,學習到自身性反應和身體的觸感。有些人因為宗教或文化的信仰,或個人羞恥感,並沒有許多手淫或性交的經驗。
開放的去探索經由手淫得到的快感經驗,有助於指認讓身體達到高潮的觸感。規律性的練習也可幫助一個人學習到高潮將臨的信號,找出方法停止性高潮前的刺激。
技巧
性交時,男性可嘗試一些技巧和方法協助早射的問題。
*
壓擠技巧:雙方刺激陰莖接近射精時,緊緊壓擠陰莖的柄,讓勃起部分消減,也退減近射精的高潮。這些步驟可協助男性指認達到高潮的觸感,進而對射精有較好的掌控。
*
停-啓動方法:雙方刺激陰莖近高潮,接著停止所有的刺激,讓高潮的感覺完全消失。快感退之後,再刺激陰莖近高潮後停止,如此三次來回,第四次時才射精。這個方法的作用也有助於指認或掌控高潮前的觸感。
有永久的治療嗎?
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早射。「泌尿科照護基金」指出,在美國並沒有認證的藥物治療早射。標準治療通常包括幾個不同的方法。譬如心理治療,協助處理任何負面的想法或感覺導致性方面的問題。
行為療法,如壓擠或停止-啓動的方法,有助於建立導致高潮的快感的忍耐。市面上需要有處方的乳霜或噴霧劑,有助於麻木陰莖的頭,暫時減少靈敏度。
有時,醫師也會推薦使用抗憂鬱症的藥物來治療早射,其中的氟西汀(fluoxetine)和帕羅西汀(paroxetine)可改變身體內血清素的數量,可延緩高潮,但這種用途並未受到核准。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9.12.2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01
睪固酮不是男性專利!
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家Katrina
Karkazis指出,我們視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點扭曲了科學,並且被用來解釋、甚至是捍衛社會中的權力不平等。以下是她的看法:
「睪固酮為男性荷爾蒙」的觀念是被建構的
睪固酮被視為男性荷爾蒙已有一世紀之久,不僅許多媒體文章中有這樣的觀念,連美國權威性的資料來源也有使用這種語言,例如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科學家對這種荷爾蒙的理解方式,影響了科學家會提出什麼研究問題、會進行或不進行哪種研究。
因為男性通常擁有更多的睾固酮,因此某種程度上使其與男性劃上等號。科學家將睪固酮形塑為與男人、男性氣概、男性的行為有關的荷爾蒙,幾乎沒有研究在探討女性的睾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對睪固酮知之甚少。
睪固酮與攻擊性、性慾的關係其實很小
當人們提到睪固酮,通常第一個想到攻擊性。但是,當檢視既有文獻,根本沒有好的證據支持。事實上,本身的性睪固酮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非常薄弱,這其實是意識形態在影響人們對睪固酮的觀念。換言之,因為攻擊性被建構為男性特質,而睪固酮又被形塑成男性荷爾蒙,因此人們會認為睪固酮跟攻擊性有關。
關於性慾,人們常認為想要有性慾需要大量的睪固酮。但研究顯示,擁有正常的性功能其實只需要低含量的睪固酮。即使是提供老年男性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大型臨床試驗中,睪固酮與性功能的關係也很弱。服用威而鋼改善性功能的效果可能比服用睪固酮還來得好。
男性入獄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0倍左右,難道背後沒有生物學的原因?
顯示睪固酮和攻擊性的關係薄弱的研究,通常樣本是囚犯。一項非常重要的早期研究,其測量攻擊性的方法之一是看是否有逃離少年觀護所,這種測量方法與諸如打架次數等測量攻擊性的方法混在一起。我們必須檢視過去文獻是如何定義攻擊性的。不能說生物因素與攻擊性沒有關係,但當然不能說男性攻擊性較高是因為睪固酮。一定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暴力傾向,很有可能是社會文化因素。
睪固酮會影響運動表現嗎?
睪固酮和運動能力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人們經常認為睪固酮的含量會影響人的行為表現,在體育方面就代表睪固酮含量越高表現越好。事實上,睪固酮是一種非常動態的荷爾蒙,它會因著人際互動和情境而變化,例如:如果教練給了正面的回饋,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
此外,睪固酮會影響肌肉,但研究顯示,睪固酮對同一個人身上不同肌肉的影響並不一樣,但我們卻經常根據一個人的睪固酮含量來比較不同個體。有時候,睪固酮水平較低的人反而表現得更好,因此說睪固酮越高運動表現表越好太過簡化。
沒有任何單一因子適合用來定義性別
科學很清楚地顯示,沒有單一的生理或生物學標記可以將人類分為男性或女性。這裡強調的是,不能單獨靠染色體、生殖器官或睪固酮含量來區分男女。科學不是判斷男人或女人的唯一途徑。有人認為,性別認同才是決定因子,與生理學無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性別很複雜所以不能分類,而是可以在分類時包容其中的複雜性。
科學主義扭曲睪固酮?
科學主義是一種觀念,認為科學是產生知識的最佳或主要方式,亦即唯有科學產生的知識才是知識。這種觀念的影響是讓科學價值、科學權威和科學證據都優於其他產生知識的方法,如社會學、經驗學和哲學等。
這並不是要矮化科學的角色,但是我們確實看到,在辯論問題時人們將科學視為唯一的仲裁者,是理解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科學是幫助我們理解某些事物的輔助手段,但是它不會回答我們該如何應用知識,我們需要其他理解方式和框架來知道如何應用,如倫理、價值觀、人權等。
Katrina
Karkazis表示,點出這些迷思是希望能拓寬文化對睪固酮的敘事方式,也拓寬科學家對睪固酮可能提出的問題。她並不是在攻擊科學,反而非常重視科學,只是不會全然接受科學的發現,這就是為什麼她花很長時間仔細研究科學方法、對方法論進行論證,而不是進行意識形態論證。她鼓勵研究睪固酮的科學家思考睪固酮的動態性及複雜性,並嘗試在研究中重視來自社會的影響。已經有人使用生物社會模型來研究複雜的行為,對睪固酮的研究也應該如此。
本文乃Testosterone: An Unauthorised Biography一書之摘要。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0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30
如何照顧陰部?
使用任何接近外陰處的產品,越自然越好。不要使用肥皂,沐浴膠或女性清潔用品。基本上任何會起泡沫的產品,會讓皮膚乾燥,把好的細菌排除掉,增加產生細菌性陰道炎和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
陰道可以自我清潔,你只需要用水或潤膚劑洗外陰。可以在外面(不是裏面)抹軟膏或橄㰖或椰子油來保濕及減少過敏反應或刺激性。但不要灌洗陰道,因為會沖掉可以預防感染的乳酸桿菌,也絶對不可用蒸氣。
避免凝膠(gel)製的生理期產品,因為它會製造導致皮膚發炎的化學物質。不論是一次使用或可重複使用,盡量使用天然纖維如竹子或棉。月經棒則使用沒有漂白過的或未染色。可重複使用的產品如月經杯可以替代凝膠製的衛生棉。
盡量避免整天或每天穿合成的布料或緊身衣褲,會引起流汗且生殖器地帶無法透氣。選擇棉或竹纖的內褲,天然的纖維比較透氣。
大部分的婦科醫生建議保留陰毛,其重要的功能中如保護皮膚,預防摩擦和磨損。然而如果需要,修剪較剃光好,剃光會引起毛囊炎;使用脱毛膏可能引發過敏反應。他們也不推薦熱蠟除毛,因為可能會引起毛髮內長。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0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29
篩檢攝護腺癌的工具指日可待?!
新的大型臨床試驗正在研究核磁共振掃描(MRI)是否能當成篩檢工具,有效篩檢出攝護腺癌,概念類似於女性接受乳房攝影來篩檢乳癌。
在台灣,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並且2012至2016年攝護腺癌死亡率逐年增加。
MRI比PSA 精準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發現攝護腺癌的方式並不十分精確。傳統上會透過血液檢查來看「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的數值是否有升高,若有上升則進行組織切片,即從攝護腺中取出一些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
但是PSA數值並不是檢查攝護腺癌的可靠指標,約有75%檢查結果是陽性的男性並未罹癌,約15%有攝護腺癌的男性未被檢查到。這讓沒有癌症的男性接受不必要的檢查和手術,並讓有癌症的男性錯過治療使病情惡化。
為要了解核磁共振掃描是否為檢查男性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英國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稱為ReIMAGINE。其第一階段的研究結果更新了攝護腺的健康指引:若男性有攝護腺癌的跡象,建議到醫院接受核磁共振掃描。
第二階段的研究:可否成為篩檢工具?
從今年12月開始,研究人員隨機地選出300位50-75歲的男性並邀請他們參與臨床試驗。每位參與者將接受PSA血液檢查和10分鐘的核磁共振掃描,結合這兩種檢查,放射科醫生和泌尿科醫生將合作以更準確地診斷參與者是否有罹患攝護腺癌的跡象。
為什麼這項臨床試驗很重要?
首先,癌症盡早發現並盡早開始治療,不僅患者預後越好還可以挽救性命。此外,還可以減少進行組織切片的男性人數,從而減少醫療費用及節省醫事人員工作時間。
其次,進一步我們想知道透過基因學和機器學習等尖端技術的結合,是否能讓核磁共振掃描取代攝護腺組織切片。研究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願景,因為組織切片可能讓患者產生副作用,如:疼痛、出血和感染等。
研究的最終目標是開發出比組織切片術更好的檢查方式,以更精準地提供癌症治療給正確的人,這包括確定他們是否不需要治療。
編譯來源:BBC(2019.12.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28
我要如何清潔我的陰莖?
成長過程中,從來沒人告訴我怎麼維持陰莖的清潔,除了用水洗淨之外,我沒看過任何可靠的答案。要用肥皂嗎?任何一種肥皂?包皮垢(SMEGMA)是正常的嗎?如果包皮垢使我的陰莖發癢我應該去看醫生嗎?如果要,是看家醫或是泌尿科呢?
很遺憾,有些人認為談論性器官的清洗和照護很尷尬或一種禁忌。我們對護髮可能知道得比護鳥多。陰莖只是我們身體構造的一部份,所以清洗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出生後就割過包皮,那你的陰莖就如下圖右所示,龜頭永遠暴露在外,極易清洗。如果你有包皮(如下圖左、中)那洗淨時就要多一些注意事項。
包皮的真相
先談包皮的真相。從你約5歲開始,你的包皮會和龜頭慢慢地分開而收縮。有些男孩的包皮會部份黏在龜頭上直到青春期。你不要硬拉開否則會痛、流血、留疤或其他併發症。
談到清洗部份
如果你的包皮和龜頭可以輕易分開,那每次洗澡時可以輕輕翻開包皮洗乾淨後再翻回去。擦乾時同樣翻開包皮用毛巾擦乾龜頭再讓包皮恢復原狀。
不論你有包皮或沒有都可以用肥皂清洗。一般而言﹐過度用肥皂反而不好。過度清洗會去除重要的油脂,而這種身體油脂會讓你保持溼潤降低磨擦。如果你的皮膚敏感應該用沒有肥皂的清洗劑。
包皮垢
包皮垢是包皮下一些死皮膚細胞、油和其他液體形成的白色黏稠的分泌物。它很有用可以保護並潤滑陰莖。有些人皮膚較油也會有較多的包皮垢,但如果過多而有味道,你就更要洗乾淨。
須注意事項(和你去看醫生時)
如果你的陰莖會痛癢、發紅有分泌物,那你可能患了須治療的龜頭炎(balanitis)。一般常發生在有包皮的人身上,因為細菌和黴菌喜歡待在溫暖又潮濕的包皮下。
皮膚異常、感染、不衛生和性行為的磨擦以及過度用肥皂,都會引起這種狀況。
如果症狀輕微,你可以保持較好衛生條件或用殺菌劑或抗黴軟膏簡單治療。這些都可以在藥房買到。除了藥物治療,乳膏(cream)本身也可以保護並潤濕你發炎的皮膚。
如果你得了龜頭炎,那須更小心避免尿液刺激到你發炎的皮膚,所以你小便時,先將包皮後拉,尿完後將龜頭擦乾。
如果在這些簡單處理,你的陰莖還是發炎,最好去看醫生。他們會在調查其他原因,諸如牛皮癬或過敏。
編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19.12.0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25
女性健康被醫學研究嚴重遺忘了!
日前探討女性解剖學的書籍Vagina: A
Re-education的作者Enright表示,她之前在進行子宮鏡檢查時,醫療人員完全忽視她的疼痛,她是直到寫書的過程才瞭解造成現象的背後原因,並驚嚇於女性健康研究的證據資料是如此缺乏。
她指出,不只是女性疼痛的主題缺乏研究,研究經費補助的性別落差也是個問題:在英國,儘管每三個女性就有一個會有生殖或婦科健康問題,卻僅有低於2.5%的公部門研究補助經費是用在生殖健康上。而不舉問題只有影響19%的男性,但其研究數量卻比研究影響90%女性的經前不適問題高出五倍!
女性在醫學研究裡極度受忽視,多數我們對疾病的認識都來自男性的觀點,研究幾乎都是針對男性、且由男性研究者所執行。傳統上,女性身體因有荷爾蒙變化被視為過於複雜,而遭臨床試驗排除;在美國,一直到1993年臨床試驗才被規範要納入女性受試者。
研究經費補助的性別落差問題
既然必須要納入女性了,為什麼還有性別健康落差?
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Horne認為,研究補助經費有落差是一個依然存在的問題。例如,主要經費補助的單位,如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及英國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雖然正持續改善對補助研究的偏好,但有很長一段時間,審查經費補助的小組成員組成都是男性,他們沒有注意到生殖健康研究,因此將大部分經費都投入在會同時影響男性與女性、或是僅有男性的疾病研究上。
Horne教授認為此問題是普遍對疾病缺乏瞭解所致,像是10%的女性受到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苦,其常見程度與糖尿病一樣,但補助後者的研究經費比例卻遠超過於前者。身為研究者常常會因為申請補助遭駁回或是補助範圍太狹隘而感到失望。
缺乏專注投入女性健康的民間單位
心血管疾病在醫學研究是受到大量補助的疾病科別,部分原因是有像是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這樣的大型基金會平均每年會挹注1億英鎊進行研究。
Wellbeing For
Women是少數補助女性健康研究的單位之一,他們主要關心女性懷孕與生產、婦科癌症及其他女性健康問題(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停經)三大面向。各界都亟需獲得該單位補助資源的支持,在2019年,127個申請獎學金與研究補助的案件中,最後僅有14個獲獎,通過研究顧問委員會的審查獲得補助者,大約只佔所有申請案件的11%。
Wellbeing For
Women發言人Francis表示,雖然女性健康逐漸在改善,但仍然因為存在汙名與禁忌,使得女人自己常常不想討論經期疾病或尿失禁問題。後來由於發現有愈來愈多女性願意談論停經、有公司想要更支持停經的員工,Wellbeing
For
Women才因此投入資源補助要幫助女性走過停經階段的相關研究。Francis補充道,如果社會大眾愈少公開討論及支持,女性健康會持續受到忽視,那麼研究補助的經費就會愈少。
缺乏補助資源是假議題?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婦女與兒童健康部門主任Poston認同爭取研究補助經費競爭激烈的現象,但她表示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並沒有將資源侷限在某些特別的領域,一旦只要研究計畫具備競爭力,都有可能會獲得補助。她認為,最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沒有足夠的研究者對女性健康研究有興趣並願意留在此領域耕耘;其他疾病會獲得不成比例的大筆研究經費補助,大部分原因是申請經費補助者的數量較多。
Poston表示現在很少單位專注在女性健康研究上,解決方案是擁有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研究團體單位。如果可以增加這個領域的研究者,有好的、高品質的科學家加入,他們在申請研究經費補助上將具有與其他申請者一樣的競爭力。
最後,Enright表示,在還沒有更多研究關注女性健康之前,女性將會一直受到忽視,因此這個問題需要趕緊被處理。尤其當性別落差的現象再加上種族因素,問題將更加嚴重-根據數據,英國黑人女性在懷孕期間的死亡機率是其他女性的五倍以上,這是令人相當沮喪的落差。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12.1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