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8
一舉兩得:乳房攝影也能看出女性心臟病風險?
乳房攝影檢查是幫助女性了解乳癌風險的重要工具之一,近來有研究進一步發現該工具可能也可以用來預測女性心臟病風險。
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Harvey
Hecht教授與其團隊研究了292位沒有心臟病病史且在一年內曾做過乳房攝影及胸腔的電腦斷層掃描的女性,同時分析了他們的心臟病風險,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與吸菸習慣等。
研究發現,42.5%的女性的胸部動脈有鈣化現象,而經由胸腔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得知,有47.5%的女性的冠狀動脈有鈣化現象,這兩類女性的年齡都明顯較高且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的現象都比沒有出現鈣化現象的女性來的多。在分析可能影響冠狀動脈鈣化的因素後,發現雖然高年齡與高血壓會使冠狀動脈鈣化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多近2倍,但胸部動脈的鈣化現象則會使可能性增加3倍,並且整體來說胸部動脈的鈣化現象預測冠狀動脈鈣化的精確度達70%,亦即女性胸部動脈鈣化現象越多,越可能有冠狀動脈鈣化的現象,進而增加心臟病風險。
研究副編輯Laura
Margolies博士說明,女性應在做完乳房攝影後,詢問放射科醫師胸部動脈是否有鈣化的現象,這個資訊可以提供給主治醫師,讓醫師在做心臟病風險評估時將其納入考量,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測。但是Margolies博士提醒,任何檢測都有偽陽性的風險,並非只要有胸部動脈鈣化現象就一定代表有心臟病風險,並且對於已經被確診有心臟病的女性來說,知道胸部動脈有鈣化現象可能幫助不大。
最後,研究者說明目前他們還無法確定胸部動脈鈣化與心臟病是如何產生關係的,因此他們呼籲要有更多研究進行探討,而目前在荷蘭已經有一項樣本數達39,000人的研究正在進行中,以了解胸部動脈鈣化與心臟病的關係。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2016.04.07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目前已知有許多女性的特殊疾病如乳癌、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會影響心/血管健康,最近又有研究報告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冠狀動脈疾病之間具有高度相關。研究者建議醫事人員應向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說明治療手術可能對心臟帶來的長期影響,並討論手術的利弊得失。
由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及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Fan Mu所主持的分析研究,以The Nurses’ Health
Study ll
這項大型研究中的116,430名女性為樣本(這項大型研究自1989開始追蹤女性醫護人員的健康狀況至2009年),並已排除曾被診斷患有心臟病或中風的女性。這群女性中,有51%每周至少會服用鎮痛劑2次(研究認為符合這個指標的女性未來施做子宮或卵巢手術機率高);有4.5%
(5,296名)女性經腹腔鏡確診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且這4.5%的女性中有21%已做過子宮切除術、13%做過雙邊卵巢切除術。
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心肌梗塞、心絞痛以及因血管阻塞而需要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氣球擴張術的可能性,分別是沒有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的1.52倍、1.91倍及1.35倍。再者,40歲以下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相較於同年齡但沒有患病的女性,上述三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這樣的結果即使考量了避孕藥、荷爾蒙補充療法等其他可能影響心臟病的風險依然成立。並且研究者還點出,他們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從30歲開始顯著增加,直至更年期前後才降回基本值。
此外,研究還發現,子宮切除術和卵巢切除術的頻率,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施做手術的年齡與冠狀動脈心臟病有關。研究者解釋,目前已知在50歲以前因手術而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比常人面對更高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臟病的風險。然而,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常在50歲前便接受治療手術:子宮切除術及卵巢切除術,讓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並且這種風險在年輕女性身上更高。
研究者說明,由於樣本都是醫療專業人員,並且樣本中未納入可能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評估的非典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或有典型症狀但未被診斷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再加上研究無法充分了解患者切除子宮或卵巢的程度,因此尚需更多相關研究來佐證。最後,此份研究的經費來自於尤妮絲・甘迺迪・史瑞佛兒童健康與生長發育國家研究院(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研究者說明研究與產業並沒有任何關係。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 read more
2016.03.30
專家呼籲:女性不要忽視心臟病症狀
美國自從訂定法規要求臨床試驗須納入足夠的女性受試者以後,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具有性別差異,例如:在症狀方面,大約三分之二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女性,過去從未顯現任何徵兆;並且那種胸口痛到會捧心、暈厥的症狀並非多數發生心臟病的女性會有的經驗,女性往往因此被誤診或延誤就醫。近日一位芝加哥藥學學院的教授Annabelle
Santos
Volgman就此議題接受訪問,希望女性更重視自己的心臟健康。(內容節錄如下)
問:男女生的心臟有何不同?
Volgman教授:從解剖學上來看,男女的心臟是一樣的,但是從生理學來看,因為男女有不同的荷爾蒙且會與荷爾蒙作用的血管也不一樣,再加上女性因為經期、懷孕和更年期而有男生所沒有的周期性荷爾蒙,因此男女的心/血管在活動時的化學及物理過程並不一樣,例如:女性在更年期以後高血壓的發生頻率較高。
問:男性發生胸痛時往往以大象壓在胸口來形容症狀,那女性呢?
Volgman教授:對女性來說,因為知覺疼痛的方式與男性不一樣,他們通常只是胸口有一點感覺,大多以「不舒服」或「壓迫感」的字眼來形容,少用「痛」來描述症狀,因此當她們被醫師告知為「胸痛」需要做一些檢查時,比較會感到困擾。
問:對於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做什麼?
Volgman教授:可以從教育女性著手,她們需要知道心臟病也是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而不只是擔心有一天會罹患婦癌如乳癌。此外,如果女性感覺胸口有任何異狀、呼吸急促、暈眩或感到不明原因的疲憊,應主動就醫並檢查是否為心臟病。醫師會先幫你評估症狀及檢查疾病風險,若有出現疑似心臟病的症狀,醫師便會給你做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而如果女性有心臟病家族病史(家族中有男性在55歲前或女性在65歲前罹患心臟病),可以做基因檢測及測量壞膽固醇指數,評估是否屬於心臟病高風險群。
問:有高血壓的女性應該遵循哪種生活方式?
Volgman教授:運動與多吃蔬果對降血壓相當重要。運動方面建議每周有氧運動5-6次,每次約30分鐘。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果,而非被加工處理過的維他命藥丸;還要注意少吃反式脂肪、糖分及精緻的澱粉類食物如蛋糕、餅乾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較不會因為高血壓而主動就醫,反而傾向於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但是在此要提醒女性若改變生活方式仍無助於降低血壓的話,仍應向醫師諮詢並以藥物控制血壓。
資料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
+ read more
2016.03.28
為什麼女人的膝蓋比男人脆弱?
位於膝蓋處的前十字韌帶(或稱ACL,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是連接股骨(大腿)和脛骨(小腿)的重要韌帶,若此韌帶受傷,將是項嚴重的運動損傷。以足球員為例,前十字韌帶受傷者能重返球場的機率不到一半;此外,亦會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如膝關節不穩、改變步態和早發性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據統計,女性運動員的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機率是男性運動員的1.5~2倍。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為何?近日一份美國的研究報告或許提供了解釋。
來自德州大學醫學分部(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國家保險理賠與處方開立資料庫中23,428名年齡15~19歲且ACL損傷女性的數據,分析結果指出,平日有服用生育控制藥物者較不需要接受矯正手術。
研究人員說明,女性雌激素會使ACL較為脆弱,造成女性更容易遭遇ACL損傷。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許多女性的ACL損傷發生在月經週期中雌激素分泌旺盛的時間點。而由於生育控制藥物能夠減少並穩定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這可能可以阻止ACL週期性弱點的發生。
研究人員說明,在所有的年齡組中,15~19歲女性的ACL損傷發生率是最高的。青春期時女性身體經歷的變化-體內雌激素分泌急遽上升以及腿部骨骼發育-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年齡層的年輕女性大量發生ACL損傷的原因。但同時,與其他年齡組相較,這個階段的女性使用生育控制藥物的可能性也較小,低了22%。
計畫主持人Aaron
Gray表示,考慮到生育控制藥物能夠對於雌激素分泌產生的影響,接下來他們將會檢驗投以口服避孕藥是否是減輕女性ACL損傷程度的可行療法。
資料來源: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3.24
尿尿會痛怎麼辦?喝蔓越莓汁有用嗎?
當小便疼痛、察覺自己有泌尿道感染時你會怎麼做?不少人會衝向最近的便利商店搜刮蔓越莓汁。不過,日前有研究指出雖然蔓越莓中所含有的成分確實能有助減緩泌尿道感染,但是飲用蔓越莓汁事實上是沒有效益的。
泌尿道感染的影響範圍並不只侷限於尿道,他也可能發生在腎臟,膀胱或泌尿系統中的任何部分;症狀包括尿頻、尿痛、盆腔疼痛與血尿。在美國,每年約有超過300萬人發生泌尿道感染,其中絕大部分是女性。
由於泌尿道感染通常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大多數人都是自我診斷發現遭受感染,因此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辦法是飲用蔓越莓汁而非求助醫生。德州A&M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學院的副院長Timothy
Boone博士和同事們想知道蔓越莓對於泌尿道感染者是否真有幫助。
研究團隊找來了160位年齡23~88歲且於2011~2013年間接受選擇性婦科手術的患者。通常,有10-64%接受此手術的婦女會隨著導尿管的移除而發生泌尿道感染。研究人員在手術後給予其中一半的患者服用2粒蔓越莓膠囊,每日服用兩次(即一日4粒,1粒的濃度相當於2瓶240c.c.的蔓越莓汁);給予另一半的受試者服用安慰劑。
結果發現服用蔓越莓膠囊的組別其泌尿道感染風險下降了50%,僅有19%的患者發展出泌尿道感染;安慰劑組中則有38%的患者出現感染。
研究人員說明,要感染泌尿道,細菌必須侵入膀胱。而蔓越莓富含的A型原花青素有能力干擾細菌附著於膀胱壁,減少感染發生的可能性。
但是,Timothy
Boone博士指出,要達到能防止感染的效果所需要蔓越莓非常大量。他強調:蔓越莓汁-特別是我們在商店常看到的濃縮換原汁-不會治療泌尿道感染或膀胱感染。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並且可能幫助你的身體更有效的將細菌沖掉,但蔓越莓當中的活性成分早在到達你的膀胱之前就已經消失了。
Timothy
Boone博士表示,泌尿道感染的治療可能是複雜的。約有2~3成的女性經常性的發病,但由於擔心服用抗生素可能產生抗藥性,許多醫生與患者都不願意使用此治療方式。目前有學者嘗試以益生菌作為抗生素的安全替代品治療泌尿感染,但還需要有更多相關的研究證實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最後,Timothy
Boone博士提醒,泌尿感染和膀胱過動症可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若身體不適,還是應該盡早就醫,以防止泌尿感染發展成為腎臟感染。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rtrics and
Gynecology、 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3.23
活受罪?女性較長壽卻面臨較多的失能影響
女性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但對女性而言,這些額外的生日真的值得慶祝嗎?據美國近日公布的調查數據發現,雖然女性活得較久,但也花費更多她們的黃金歲月在面對失能、無法自理的生活。
研究人員分析了針對年齡高於65歲且有加入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者的數個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年老衰退所造成的失能對於長者日常活動的影響(如無法自行穿衣、洗澡、煮飯、購物或駕駛),並且進行長時間的追蹤調查。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1982、2004和2011年的數據。
結果發現,65歲以後,女性的剩餘歲月中約有30%的時間面臨退化、失能的問題;但男人,在另一方面,65歲後面臨失能的時間僅占了餘年的22%,甚至在後期的數據中下降至19%。而重度失能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3項活動無法自理)在此次研究當中,不分性別都有出現減緩的趨勢:在1982年,受重度失能所苦的女性有13.2%、男性有10.7%;而2011年時,女性下降至10%、男性僅剩下7%。不過女多於男的狀況仍未改變。
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社會研究所的Vicki
Freedman表示,目前很難明確的指出造成女性可能經歷較長時間失能狀況的原因;但其中可能跟不平等的醫療處置或受性別影響而產生的不同生活習慣(如運動)有關。另一方面,年長女性所享有的平均經濟資源也比男性來得少,所以當失能狀況發生時,女性更可能因此無法獲得適當的照護。
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