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男性禿頭、灰髮比肥胖更具心臟病風險?!
2017.12.08
男性禿頭、灰髮比肥胖更具心臟病風險?!
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吸煙和缺乏運動是心血管疾病的「傳統」風險因素,而最近研究顯示,40歲以下有雄性禿和灰髮的男性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比沒有這些狀況的男性高出5倍以上,比糖尿病帶來的風險還高。研究表示,風險清單應加入中年雄性禿和灰髮。   該研究分析790名40歲以下冠心病患者,並以1270名年齡相匹配且健康的人作為對照。該團隊使用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血液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來評估參與者的健康狀況;雄性禿的狀況以0代表無禿髮、1代表輕度禿髮、2中度禿髮及3嚴重禿髮;灰髮的部分則以其灰髮及白髮的百分比表示。研究團隊以這些資料為基礎去分析冠心病者及對照組,試圖了解雄性禿、灰髮與冠狀動脈損傷的關係。   結果顯示,有冠心病的男性一半有灰髮,有49%有雄性禿,而健康男性則只有30%有灰髮,27%有雄性禿。研究表示雄性禿增加了5.6倍的冠心病風險,灰髮則增加了5.3倍的風險。雄性禿及灰髮所增加的風險比肥胖增加約4倍的風險更高。   研究作者Patil博士表示,年輕男性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上升,但卻無法被傳統的風險因素解釋。而中年雄性禿及灰髮被發現與動脈老化或硬化程度相關,可能是冠心病潛在的風險因子。   帶領研究的Sharma博士呼應上述的說法,認為中年雄性禿及灰髮應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反映出生理(血管)年齡而不是自出生日起算的年齡,因此在判斷總心血管疾病風險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醫師多以常識來判斷生理年齡,我們需要有實證的衡量來判斷。   Humane博士建議有中年雄性禿及灰髮的男性額外做冠心病檢查,並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降低疾病風險。此外,Humane博士提醒,開立史達汀給有中年雄性禿與灰髮的男性之前應先確定雄性禿及灰髮與冠心病之間的因果關係。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11.30)、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ardi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 read more
肥胖與糖尿病增加女性罹癌風險
2017.12.07
肥胖與糖尿病增加女性罹癌風險
新的研究發現,肥胖和糖尿病造成每年80萬人罹患癌症,其中女性患者人數比男性高出了兩倍。   2012年,體重過重造成544,300例癌症,糖尿病則造成280,100例癌症,一共佔約6%的癌症。如果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增加,到2035年,則可能佔癌症患者30%。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在2012年由175個國家收集的資料,包括12種不同的癌症,身體質量指數(BMI)和糖尿病。結果顯示25%的肝癌患者、1/3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過重和糖尿病。   過重和糖尿病影響了將近30%的女性乳癌,也經常造成子宮內膜癌;影響男性最普遍的則是肝癌,接下來是腸癌。   太多脂肪會導致影響荷爾蒙分泌。肥胖和癌症的關聯,已有相當的討論,而糖尿病和癌症的關聯則是最近才建立起來。發炎和胰島素受到干擾,可能使得糖尿病患者得癌。   這項研究的主事者Dr. Jonathan Pearson-Stuttard表示,臨床和公共衛生應努力專注於指認有效的預防、控制和測試方法。結構性的改變我們的環境,增加買得起、供應充足的健康食物,減少不健康食物的消費。更重要的是,對於慢性病及其共同的風險因子,如肥胖及糖尿病,應有整合性的政策。   英國慈善糖尿病機構的Dr. Emily Burns指出,糖尿病並不會直接引起癌症,但這項研究多了證據顯示糖尿病可能增加某種癌症的風險。人們可以維持健康的體重,飲食良好、多活動、不抽煙,堅守飲酒量的推薦準則,來減低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夠或未能適當起作用)和癌症的風險。     編輯來源:Daily Mail(2017.11.28)      
+ read more
老年男性的精子產生的胚胎生長較慢
2017.12.04
老年男性的精子產生的胚胎生長較慢
人們一直認為,生物時鐘完全是一個女性要擔心的問題,因為即使在高齡時,男人也可以生小孩。 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男人不能太晚生孩子。因為就像許多老年人比他們年輕時一樣行動變的緩慢,老年男子的精子產生的胚胎生長速度也較慢。 一項在聖安東尼奧的美國生殖醫學協會上發表的研究發現,老年父親的精子積累更多的突變。 來自波士頓的體外受精科學家們發現,當胚胎準備植入子宮壁時,超過50歲的男性的精子產生的胚胎分裂得更慢,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被稱為胚泡(blastocyst)的早期階段。 這個研究,從527對夫婦的3,532個胚胎的縮時攝影(timelapse)錄像畫面進行了分析。那些超過50歲的男性精子產生的胚胎發育的速度比35歲以下的男性精子產生的胚胎慢了35%。 來自紐約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研究人員也發現,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他們精子的DNA變得更容易發生突變。 老年男子的精液被發現精子有不正常的染色體數量 - 太多或太少,稱為非整倍體(aneuploidy),較難產生健康的胚胎。 為了瞭解伴侶發復發性流產可能原因,該小組分析了男性精液的DNA。男性被分為7個年齡組,年齡最小的組為25至30歲,年齡最大的超過55歲。他們對精子進行了非整倍體和DNA排序突變的檢驗。 在最老的年齡組中,這兩種類型的缺陷都是最高的。最小年齡組的受精率為87.7%,最老年齡組的受精率下降到46%。 美國生殖醫學學會副會長Peter Schlegel說:“這些研究清楚地表明,男性和女性一樣,在高齡時期可能很難生育。 應該向年長的男性及其伴侶告知懷孕後果不佳的風險以及後代可能會有神經發育的問題。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0.31)        
+ read more
懷孕晚期側睡可降低胎死腹中的風險!
2017.12.01
懷孕晚期側睡可降低胎死腹中的風險!
英國在11月20日發起「孕婦側睡運動」(#SleepOnSide),旨在提高人們對於胎死腹中與孕婦睡姿關聯的意識。   此舉是源自近期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在懷孕晚期採取平躺睡姿的女性,面臨胎兒胎死腹中(stillbirth)的機率高出兩倍。之前也有3個研究有相似的結論。   該研究同時預估,若(英國的)懷孕女性在懷孕晚期採取側睡姿勢,將可能降低3.7%胎兒死胎的風險。過去的研究指出,下腔靜脈位於子宮背面,為腹部以下之靜脈主幹,主要將下腔血液循環送回至心臟進行養分及氣體交換。當孕婦仰躺時,子宮壓迫著下腔靜脈,使送回心臟的血量減少,同時心臟血液的輸出量也相對減少,進而導致各器官之供血量變少,甚至影響胎兒發育所需之養分及氧氣的供給,及胎兒的心率較不活躍。因此,建議孕婦側睡。   在台灣,婦產科醫師也會建議產婦側睡,以避免胎兒的窘迫引起遲滯發展或甚而死亡。而有些醫師會認為側睡又以左側睡為佳,因為下腔靜脈位於身體的右方。但是此研究並未有這樣的結論,可能是認為右側睡時,子宮不會有壓迫到下腔靜脈的影響。   該研究是如何進行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41個孕產中心1,024名女性,其中291位在懷孕28週以上時經歷死胎,其餘的733位則保持懷孕。所有的研究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一份問卷,此份問卷詢問他們在懷孕前的睡眠習慣,以及她們在填寫問卷前或經歷死胎前的四個星期和前一晚的睡眠習慣。   平躺睡姿會使死胎風險增加2.3倍 研究發現,相較於採取側睡睡姿的女性,採取平躺睡姿的懷孕女性,在懷孕晚期經歷死胎的風險高出2.3倍。如果英國所有懷孕的女性,在分娩前的最後幾個月都能採取側睡睡姿的話,將可能降低3.7%的死胎發生。死胎也較常發生在前一晚睡眠時間少於5.5小時、半夜起床使用廁所,或者有午睡習慣的懷孕女性身上。但懷孕時採取平躺睡姿並不會影響寶寶的體型或妊娠期長短。   當女性採取平躺睡姿時,胎兒心率較不活躍 過去的研究曾發現,懷孕女性的睡眠姿勢會影響胎兒的心率變化。相較於採取側躺睡姿的女性,採取平躺睡姿的女性的胎兒心率較不活躍。如果準媽媽在睡覺時改變姿勢,比如說從側躺變為平躺時,胎兒會明顯地變得較為「安靜」。奧克蘭大學的教授Peter Stone 表示:「若胎兒發育比較慢或健康狀況比較不佳時,就可能無法承受懷孕女性採取平躺睡姿所帶來的影響。」研究結果也發現,當母親採取平躺睡姿時,可能會對滋養子宮的血管造成壓力,並限制對胎兒的氧氣供應。   簡單的姿勢調整就可以改善狀況 主要研究者Alexander Heazell教授說:「每天在英國約有11名寶寶胎死腹中。 死胎對於面臨胎兒逝去的雙親而言,往往是相當衝擊的,會帶來長期的影響。寶寶的雙親希望能了解,為何他們的寶寶會胎死腹中。他們也想知道,若是再次懷孕,同樣的狀況是否會再發生?他們能夠如何避免再次死胎的風險?」   皇家助產士學院的助產科主任 Louise Silverton 表示:「死胎對於母親及其家屬都是一場可怕的悲劇。我們必須盡一切的努力使死胎率下降,任何可增進現有知識的研究都是值得鼓勵的。聖瑪麗醫院的Tommy’s 死胎研究中心所推廣的孕婦側睡運動和該項研究結果就是很好的範例,這表示我們可藉由小小的改變,降低死胎率。簡單的姿勢調整就可以改善狀況,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確保這樣的觀念能夠有效地傳達給女性。」     編譯來源: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Daily Mail Online(2017.11.20)      
+ read more
現行BMI數值判定更年期後女性肥胖可能有誤
2017.11.29
現行BMI數值判定更年期後女性肥胖可能有誤
根據身高與體重關聯性來評估身體脂肪的BMI值,在70年代開始普遍地使用,這是目前醫生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過重或肥胖最廣泛使用的系統,BMI值30以上被認為是肥胖。然而,近年不斷有研究提出,BMI值無法正確反應身體肥胖狀態,甚至可能誤導治療。   本月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對更年期後女性來說,以傳統BMI來區別肥胖程度,數值可能是過高的。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Hailey R. Banack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顯示,對於體脂肪率為35%或更高的停經女性來說,以公認判定肥胖的門檻—BMI 值30—作為判定肥胖的基準,其敏感性是過低的。   此項研究共有1,329名平均年齡66.1歲的停經女性參與,她們接受了基礎問卷調查以及人體測量與全身掃描,評估脂肪質量、脂肪分佈和淨體重(去除脂肪重量後的體重),以及臀部、脊柱及手腕的骨質密度。5年後,這些女性接受了同樣的追蹤檢查,目前正在進行17年後的後續評估,但卻沒有判定肥胖體脂率的正式共識。在研究文獻中,體脂率的範圍可從25%到40%,但研究人員的評估則為35%,而更常用的切點為38%與40%。   研究小組建議,BMI門檻應該置換為24.9、26.5或27.1,用來分類停經女性的肥胖程度。   研究團隊寫表示,在回答有關停經女性肥胖所造成的影響之前,最重要的是需要經驗性的驗證工具來衡量這群人體重過重的狀況。除了BMI值,還有其他肥胖的間接測量指標,例如腰圍與腰臀比,但每個指標都有其限制。對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來說非常重要的是必須認知,使用BMI≥30作為判定停經女性肥胖的基準可能導致嚴重的錯誤分類。   作者們指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是使用inverse BMI (iBMI = 1,000/BMI, cm/kg2)去分類停經女性的肥胖程度。iBMI已被證明更能反映體脂率和真實肥胖狀況,此外,先前的研究已證明iBMI與體脂率之間的關係是線性的,這表示iBMI可能是真實肥胖狀況的更好預測方式。然而,目前並沒有一個可根據iBMI去判定肥胖的公認切點,故此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一個有趣的發展機會。     編譯來源:Med Page Today(2017.11.20)      
+ read more
乳癌患者在病癒後20年仍可能復發!
2017.11.21
乳癌患者在病癒後20年仍可能復發!
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乳癌可能會「沈睡」數年後再次復發,即使在病灶完全清除後!   研究者表示,乳癌患者未來可能需要服用荷爾蒙治療的藥物超過五年,以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此研究分析了由62, 923位女性參與的88項臨床試驗。參與者曾罹患常見類型的乳癌(由雌激素所引起),也曾接受藥物治療,如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或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來阻斷雌激素作用或荷爾蒙供應。經過五年的治療並痊癒後,她們便停止服用藥物。但持續追蹤這些女性的健康狀況後發現,乳癌可能在長時間後復發。   乳癌是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以往,大多數罹癌者可能在幾年內死亡,近年來,存活率顯著地提高。醫學的進步意味著罹癌患者能存活更久,科學家也才因此能夠追蹤患者後續的健康狀況,並發現腫瘤原來會在那麼長的時間後復發。   牛津大學的首席研究員Hongchao Pan 博士表示:「該研究令人驚訝的是,乳癌能在沈睡長時間後復發並擴散。這風險不但持續多年,而且與原本腫瘤的大小,或者當初是否已擴散到淋巴結相關。」   這項研究發現,那些被診斷出有較大腫瘤和癌細胞已擴散至四個以上淋巴結的女性患者,乳癌復發的風險最高。在治療結束後的15年內,癌症在身體不同部位復發的風險約為40%。而被診斷出較小腫瘤且尚未擴散至淋巴結的患者,癌症復發的風險則為10%。   該研究建議將荷爾蒙治療延長至10年,可能會更有效地預防乳癌的復發和死亡。就目前的荷爾蒙治療而言,醫師早已知道服用五年的泰莫西芬(tamoxifen),能降低患者在停止治療的五年內,約三分之一的復發風險。僅適用於更年期女性患者的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 ,能更有效地預防復發。然而,某些患者會因為荷爾蒙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而選擇提早結束療程。這些副作用包括更年期症狀、骨質疏鬆症、關節疼痛,或腕隧道症候群等等。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資深臨床顧問Arnie Purushotham 教授表示:「該研究意味著,在五年後停止荷爾蒙治療,會提高女性患者乳癌復發的風險。我們想了解並預測,患者復發的會是哪些類型的癌症。我們也需要知道,對於女性患者而言,接受五年或10年的荷爾蒙治療會有什麼差異。這包括考慮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和治療會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   密歇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 Daniel Hayes 教授也表示:「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持續五年以上的抗雌激素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但我們還無法知道,連續五年以上的治療所帶來的好處,是否大過於持續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這個研究使我們了解,如果女性患者在五年後停止治療會有的風險,還有持續治療所帶來的好處。這能夠幫助他們和他們的健康照護提供者,更好地決定是否該繼續治療。」   編譯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11)、Daily Mail Online(2017.11.0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