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男女死於中風的風險不同!
2021.01.06
男女死於中風的風險不同!
同樣是首次發生中風,1年後女性死亡風險比男性的增加39%。一項新研究指出,這個性別差異是由於女性患者較高齡和中風情形更為嚴重。   首次發生中風的男女,女性大約比男性大7歲。而就醫時可以獨立行走的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少了9.3%,代表比較多女性的中風較嚴重。   研究作者D. Cadilhac說:「檢視全部死因,有12%男性、6%女性死於癌症,8%男性、6%女性死於缺血性心臟病,比例男比女高。然而,女性死於中風的比例更高,分別為41%男性及50%女性,其他心血管疾病也是如此,分別為13%男性及16%女性。」。   研究團隊表示,女性發生與中風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5%。背後原因除了可能是女性初次中風時年齡更大、中風嚴重程度更高以外,女性患者較少被提供阿斯匹靈來治療第二次中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2.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人們較不會對女性進行心肺復甦術?
2020.11.26
為什麼人們較不會對女性進行心肺復甦術?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統計,每年在醫院外發生的心臟驟停事件超過350,000次。儘管其中絕大多數發生在家裡,但約有19%的成年人和13%的兒童的心臟驟停是發生於公共場所。如果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可以使一個人的生存機會增加一倍或兩倍。   但是,相較於發生心臟病的男性,旁觀者對於發生心臟病的女性比較不會進行CPR。2018年《循環:心血管品質和結果(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45%的男性獲得旁觀者的CPR,而女性只有39%獲得幫助。男性的生存機會比女性高23%。   最近一份研究調查了背後的原因,指出:這種不情願可能出自擔心被指控性騷擾或人身傷害。專家表示,了解人們的背後的疑慮是消除阻礙的第一步。   原因調查 這個發現來自一份對520名男女做的問卷調查。他們被要求對旁觀者為何不對女性做CPR的可能原因進行排名。這個研究團隊過去曾經調查過為什麼有人會猶豫急救陌生人。   結果顯示,男女受訪者都表示,男性旁觀者不給女性患者做CPR最大的原因是害怕被指控性騷擾或不適當的碰觸,而女性旁觀者不提供急救的最大原因是害怕傷害患者。較少的受訪者指出,男女旁觀者可能因為誤以為女性沒有心臟驟停,或者認為只是女性反應過大而未提供急救。   研究作者S. Shelton說:「希望這些訊息可以幫助我們消除人們可能存在的偏見。」。   Shelton說:「每個在公共場合昏迷的人,都應該被CPR而有較高的機會恢復良好。我們希望以此核心訊息積極地去鼓勵、教育民眾。」。   另一位研究作者S. Perman表示他很驚訝地發現,男女認為阻卻旁觀者為女性急救的理由是相同的。   急診醫學教授A. Panchal指出,問題的設計是問受訪者認為別人給予女性CPR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這樣可以消除不願誠實回答的可能性。用這種方式來設計問題可以揭示人們隱藏的疑慮。   他還說:「如果我們對人們可能會難以啟齒的原因有更好的了解,將使我們更知道如何教育民眾,例如:旁觀者的CPR傷害到患者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了解到人們會有這樣的疑慮,我們現在知道我們需要處理的是什麼問題。」。   「同樣地,民眾可以放心,如果你是在幫助有生命危險的女人,觸碰一個你不認識的女人是被接受的。」。   Perman說,這些發現對於119調度員的培訓也可能有用。這些調度員是指導民眾進行CPR的人,如果他們了解人們的疑慮,可以在電話中指導民眾急救時消除這些疑慮。」。   該研究目前被認為是初步的,還需要等待同行評審。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0.11.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性比較不容易得COVID-19的一個重大原因曝光
2020.10.24
女性比較不容易得COVID-19的一個重大原因曝光
一項新的調查顯示,女性較不容易感染COVID-19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們比較有可能遵守社交距離的政策。   有一項於三、四月期間,在8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在「認同COVID-19是嚴重的健康危機」以及「同意進行公共政策以對抗流行疾病」的人數上,存在著很大的性別差異。   這兩波調查是在澳大利亞、奧地利、法國、德國、意大利、紐西蘭、英國和美國進行的,其中有近22,000人的回覆。   差異在:是否會實行保護他人的行為 研究人員發現,在三月,有59%的女性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個嚴重的健康問題,然而,只有約49%的男性這樣認為。在同意和遵守公共政策方面,女性比例也是高於男性。   在夫妻之間以及最直接暴露於流行病的人當中的性別差異較小。如果男人和女人都接觸到相同的資訊流,那之間的性別差異也會隨著時間而減少。   儘管遵守規定的人數隨著時間減少,尤其是在德國,但性別差距仍然存在。   研究者Profeta博士說:「可以看見男人和女人最大差別之處,就在於是否會實行保護他人的行為,例如肘部咳嗽。這和可以同時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是不同的。」   另一研究者Galasso博士建議,那些推廣新常態(包含少出門、戴口罩、及其他行為改變)的政策制定者,如果要提高男性的遵循性,應該設計出性別差異化的溝通方式。   該研究於10月15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其中兩位研究作者Vincenzo Galasso和Paola Profeta是隸屬於義大利米蘭的博科尼大學的COVID Crisis Lab。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0.10.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2020.10.22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組織中的162個基因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的表達方式不同,這可能會影響疾病風險。   這162個基因中有些已經被認為與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相關。而這份新研究有助於解釋男人和女人面臨的不同健康風險,並且為更好、更針對性的治療奠定基礎。   研究員M. Civelek博士說:「肥胖與許多健康風險相關,而男性和女性將過多的卡路里存成脂肪的方式會讓男女罹患常見疾病的容易程度有所不同。我們研究了不同種族和健康狀況的人們,並發現了一組基因。這些基因的豐富程度在男女之間是不同的,不論其種族或健康狀況如何。」。   脂肪基因 基因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它產生的大量訊息。過去的研究在脂肪中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基因會因性別而有不同的表現,不過Civelek博士和他的團隊只在162個基因中發現了明確的差異。這個發現是研究人員分析了約3,000個人類樣本後得出的,這些樣本具有地理上和種族上的多樣性。   經過研究人員更深入的探索,他們發現6個特定的基因在調節脂肪組織的活性上特別有影響力。   這一發現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在探討脂肪分布等方面的性別差異,但是遺傳的角色仍然獲得相對較少的研究。   Civelek博士說:「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將對精準醫療有所幫助,亦即找到藥物治療的靶點來幫助解決男女各自面臨的特定問題。例如: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容易肥胖。我們辨識出的脂肪基因可能解釋這些疾病的嚴重性以及男女對治療的反應為何不同。」。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在COVID-19研究中不考慮性別差異可能是致命的
2020.10.02
在COVID-19研究中不考慮性別差異可能是致命的
從歷史上看,醫學研究通常採取一種萬能的方法,將男女混為一談,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性別在感染和抵抗疾病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心臟藥物Digoxin(毛地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在1990年代後期根據一項表明其有效和安全的試驗而廣泛銷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更多的女性副作用。當根據性別分析同一數據時,它顯示毛地黃降低了男性的死亡率,但增加了女性的死亡率!   一位專家說:「女人不只是一個小男人。」   COVID-19的研究缺乏性別思考 當談到性別差異時,COVID-19似乎是一個恰當的例子,男性死於該病毒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但是一項新的分析顯示,參與為冠狀病毒醫藥開發的競賽中,科學家們很少關注這些差異。   在這尚待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登錄在ClinicalTrials.gov數據庫2,484個COVID-19臨床試驗中,只有416個中提到了性別作為招募的一個標準。   6月份,發表在期刊僅有的11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原始報告,沒有一篇針對性別進行分析,儘管每項研究均報告了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在這11項研究中,有一些評估了奎寧(HCQ),這是一種已有數十年歷史的瘧疾藥物,一開始時,要作為可能的COVID-19治療藥物引起許多爭議。   研究作者─荷蘭Radboud University性與性別敏感醫學主席S. Oertelt-Prigione博士說,HCQ會導致致命的心律失常,而且該副作用在女性中更為普遍。 她說,如果您不對這種藥物按性別進行分析,那麼「未來所有潛在的新療法會怎樣呢?」   臨床研究排斥女性是俗成 儘管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婦女應該在臨床試驗中有足夠的代表,但是在1940年代和1970年代之間,由於胎兒在接觸到某些藥物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先天缺陷和其他問題,促使科學家起先將孕婦及其胎兒排除在臨床藥物研究之外,後來又將生育年齡婦女也排除在外。   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男女對藥物的反應是相似的。而女性由於荷爾蒙水平的波動,被視為混淆測試的因素。最終,白人男性被認為是「正常」人口。到1990年代,臨床試驗規範才逐漸轉向重新支持納入女性。   但是變化來得很緩慢,儘管研究人員現在通常在試驗招募中保持性別平衡,但通常還是不會進行性別分析。   由美國國會要求政府進行的2001年研究發現,自1997年以來從美國市場撤出的10種藥物中,有8種是因為對女性的健康風險大於對男性的健康風險。   University of Stanford的L. Schiebinger教授表示:「問題是,假設男性和女性的反應截然不同,不進行性別分析,就可能會錯過每個人的正確數據。」   現在,許多資助機構及醫學雜誌都要求科學家進行性分析,而藥物監管機構也鼓勵這種作法。專家說,但在強制執行之前,現狀將持續下去。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的科學主任C. Tannenbaum博士說,「婦女不只是矮個子男人。我們擁有不同的激素(水平),較小的腎臟和更多可以吸收藥物的脂肪組織…有很多原因會導致錯誤。」。   關於COVID-19和一般的傳染病,女性免疫系統被認為更強,部分原因是它們具有兩個X染色體。但也有其他已確定的生理和結構差異,可能使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與藥物相關的風險。   因此,專家們強調,科學家必須按性別分析數據。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9.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海洋中最大的魚是女生!
2020.09.21
海洋中最大的魚是女生!
經過長達二十年的研究發現,公鯨鯊在達到平均成年體長─約8或9米之前,成長速度非常快。   而母鯨鯊的生長速度較慢,但最終超越了公鯨鯊,達到平均成年體長約14米。   帶領這項研究的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AIMS)的魚類生物學博士M. Meekan說:「鯨鯊體長紀錄曾達18米。這非常巨大,大約和街上的雙節公車一樣。但雖然他們很巨大,成長速度卻非常慢,每年大概只成長20至30公分。」   Meekan博士表示,這是第一個證明公和母鯨鯊成長不同的研究。   鯨鯊女孩超越鯨鯊男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魚 他說道,體型大對於女性而言是個很大的優勢。而母鯨鯊之所以會長這麼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要帶著許多的幼鯊。   在此研究中,只有一隻懷孕的母鯨鯊被發現,而且她腹中有300隻幼鯊。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因為大多數的鯊魚只會懷有大約二到十二隻的幼鯊。     鯨鯊在2016年被列為瀕危物種 鯨鯊是澳洲西部的海洋象徵。在寧格魯堡礁(Ningaloo Reef)與具有標誌性的魚類一起游泳,可為當地經濟帶來每年約2400萬澳幣的收入。   Meekan博士表示,目標性捕魚和船隻碰撞正威脅著鯨鯊的生命,而這項發現暗示著保育的重要性。   「對於一個成長速度非常緩慢、要花3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發育完全的動物而言,它很有可能在繁衍後代之前就面臨災害而死亡。這就是鯨鯊最大的擔憂。」   「這項研究解釋了為什麼熱帶地區的群聚鯨鯊幾乎全是由年輕的公鯨鯊組成的。」   「他們聚集起來開採豐富的食物,以維持高成長速度。」   Taylor博士表示,認識到鯨鯊的成長有停滯期是與科學家過去的認知完全不同的。   他說:「這篇研究報告確實推翻了我們過去對鯨鯊生長的認識。」   如何偵測鯊魚成長? 科學家們於2009年至2019年期間的11個季節,造訪澳洲西部的寧格魯堡礁(Ningaloo Reef)。   他們追蹤了54條鯨鯊的成長過程。這項壯舉是利用類似「指紋辨識」的方式,偵測每隻鯨鯊身上的獨特斑點來辨識個別的鯨鯊。   AIMS海洋科學家B. Taylor博士表示,該團隊利用立體聲相機記錄了1000多隻鯨鯊的測量結果。他說:「基本上,就是把兩個攝影機安裝在同一個框架上,讓人在水中推著它前進。」「它的運作方式和我們的眼睛相同,因此可以校準兩個影像記錄,獲得非常精確的鯊魚測量。」   此外,這項研究還包含水族館中鯨鯊的數據。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