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議提高高血壓數值上限
2017.02.02
研究建議提高高血壓數值上限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係指血液通過動脈時的壓力高於「正常壓力」。傳統上,當收縮壓高於140毫米汞柱(mm Hg),便可視為高血壓。持續的高血壓可能會損害血管,導致併發症,包括心臟病、動脈疾病和中風等。   2017年1月,美國醫師協會(ACP,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和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於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結論建議醫生在治療過去健康情況良好的60歲及60歲以上成人時,如果他們的收縮壓持續在150 mm Hg或更高,可開始進行治療,以減少死亡、中風和其他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小組透過研究數據的更新與分析,檢視60歲及60歲以上成年人治療高血壓和低血壓門檻的益處和危害,提出提高高血壓上限的建議。ACP會長Nitin S. Damle博士表示,研究證據顯示,對高血壓積極治療帶來的益處較低。   ACP和AAFP還指出,一些患者可能會因為「白袍效應」[1](white coat effect)而出現錯誤的數據,醫生在開始治療或改變治療前,應獲得準確的血壓數據。最準確的血壓數據數來自在一段時間內進行的多次測量,無論是在醫療院所或家裡。   研究小組同時提出,對具有相關病史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例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代謝症候群患者等)的60歲以上患者,其收縮壓的上限應為140 mm Hg。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 白袍效應(white coat effect)是指平時在家血壓正常,但是在醫院或診間讓醫護人員測量血壓,見到穿著白袍的醫生時,血壓會高於平日數值的現象。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White_coat_hypertension
+ read more
史達汀導致糖尿病?
2017.01.27
史達汀導致糖尿病?
紐約時報每周都會在專欄Ask Well中回答讀者對健康議題的疑問,曾有一位讀者提問:長期服用史達汀藥物會導致糖尿病嗎?紐約時報如此回答讀者:   所有的藥物確實都有副作用,而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即使此藥有助於降低心臟疾病風險,但與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斯克利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主任Eric Topol博士說明,史達汀服用劑量越高,糖尿病風險越大。   不過,許多醫師如美國心臟學會的Mary Norine Walsh認為,史達汀的糖尿病風險不應阻礙患者繼續服藥,尤其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患者來說,史達汀所帶來的好處是大於風險的。不過,若是對一位從未發生過心/血管疾病、除了高膽固醇以外沒有任何疾病風險的人來說,史達汀的利弊衡量就值得進一步討論。   美國食藥局在2012年更新了對史達汀的用藥建議,在內容上新增了史達汀增加高血糖及糖尿病風險的警告。該年的更新乃根據2份大型回溯性研究的結果,其中一份發現服用史達汀者糖尿病風險增加9%,另一份則發現增加12%,並且服用高劑量者風險更大。此外,2012年美國食藥局的指引也提醒史達汀可能還有其他副作用,如肌肉痠痛、肝受損(案例極少)及失憶等。   最後,Walsh醫師提醒,正在服用史達汀的人要與醫師一起討論服藥之利弊,並且評估糖尿病的風險,但糖尿病風險不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不服藥的理由。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
天天喝紅酒 賀爾蒙失調遠離我?
2016.11.01
天天喝紅酒 賀爾蒙失調遠離我?
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是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病症,患者通常有比平均值更高的睪固酮與男性賀爾蒙,可能導致月經週期異常、體重增加、不孕、毛髮旺盛、以及其他疾病風險,例如糖尿病。罹患PCOS的原因還沒有定論,但通常是家族性疾病。而今,科學家在葡萄皮、紅酒與核果中發現一種天然化合物,可以幫助罹患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的女性緩解荷爾蒙失調。   研究人員從實驗中發現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可以幫助緩解賀爾蒙失調。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有助於改善PCOS的治療,這正是女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知白藜蘆醇是一類稱為多酚的化合物的一部分,其作用類似抗氧化劑。為了測試對賀爾蒙失調的影響,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隨機試驗,30名罹患PCOS的女性在三個月期間每天服用白藜蘆醇補充劑或安慰劑,在實驗開始與結束時以血液檢測睪固酮與男性賀爾蒙指數。她們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測量糖尿病的風險。   結果顯示,服用白藜蘆醇補充劑的女性平均睪固酮指數下降23.1%、DHEAS激素下降22.2%,安慰劑組的平均睪固酮指數上升2.9%、DHEAS激素上升10.5%。   此份研究的第一作者Duleba博士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臨床試驗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明顯降低PCOS患者的睪固酮與硫酸脫氫表雄酮(DHEAS,人體的另一種激素,可轉化為睪固酮)。白藜蘆醇補充劑可以幫助緩解賀爾蒙失衡,這正是PCOS的重要病徵。」   科學家同時留意到,白藜蘆醇除了能調整賀爾蒙失調,還能防止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進而協助治療糖尿病。服用補充藥丸的受試者空腹胰島素數值平均下降了31.8%,並且身體對胰島素激素的反應更敏銳。   Duleba博士說:「研究結果顯示白藜蘆醇可以提高身體使用胰島素的能力,潛在地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補充劑可能有助於降低PCOS患者常見的代謝問題風險。」   不過,雖然這種天然化合物可見於葡萄皮與紅酒當中,但此份研究並未說明飲用紅酒是否能達到一樣的效果,也未針對此情境提供每日建議飲酒量。而不論飲用紅酒是否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做法,提醒受PCOS症狀所苦的女性,應多注意飲食與作息,並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將有助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資料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兩大可樂品牌資助了上百個健康機構
2016.10.27
兩大可樂品牌資助了上百個健康機構
一項最新的調查研究顯示,在2011~2015年間,總共有96個國家健康組織接受了美國國內最大的兩家汽水公司—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贊助。此外,同時間這些汽水巨頭們更阻止了28個試圖降低美國國民對於汽水攝取的法案。   研究顯示大型飲料公司對於美國國民的健康和營養攝取有嚴重阻礙,並呼籲健康組織停止接受來自他們的贊助。   含糖飲料近幾年來已因未造成肥胖、糖尿病及心臟疾病而成為大眾關注的健康隱憂。但似乎有些有些企業試圖削弱這些健康風險與含糖飲料間的連結,比方說上個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便揭露糖業組織自1965年來是如何透過金錢收買科學家,以弱化糖分攝取與心臟疾病間的因果關係。   而來自波士頓醫藥大學的Daniel Aaron和Michael Siegel博士近期的研究更讓人得以進一步得知近5年來國家健康組織是如何受到汽水公司們的操控與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近五年內共有96個健康組織接受含糖飲料企業的贊助,這些贊助都確實符合以下標準:必須由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提供,而贊助內容包含財務上或任何活動資助、國內或任何影響美國國民健康的組織、贊助必須在研究期間進行,此外,子公司贊助也包含在內。   其中可口可樂資助83家,百事可樂資助1家,且共有12個組織同時接受兩家贊助。不過,由於百事可樂並未如可口可樂一般公布企業資助的組織清單,因此研究者認為接受資金的組織恐高於這些數字。   此外,令研究團隊震驚的是,即便含糖飲料的攝取與糖尿病間的關聯多麼顯而易見,美國糖尿病協會與糖尿病研究基金會竟然也出現在受資助名單當中。   研究同時顯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自2011~2015間透過遊說阻止了28個健康法案或相關條例,比如針對含糖飲料的課稅。在2011~2014年間,可口可樂每年耗資將近6百萬美元在遊說相關法案,百事可樂則是3百萬美元。   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也發現美國飲料協會—標榜美國無酒精飲料的貿易協會—每年也花費1百萬美元從事相關遊說。   研究團隊稱他們的研究顯示飲料公司使用「企業慈善」為行銷工具,以模糊可能對自身產業造成利益限縮的大眾健康標準。   在一封Aaron寫給_Medpage Today_的郵件中提到:「汽水公司可以透過與國家健康組織的利益互惠及在經濟上提供資助,使立法上對自身不利的潛在風險中立化。…健康機構的主要宗旨應該是推廣他們所服務人民的健康,我敢說接受來自汽水公司資金的行為,已經背棄了這些責任。健康組織除了無法為民眾健康把關,甚至還可能成為侵蝕民眾健康的幫兇。」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醫學博士Robert Lusting也表達了對於健康組織接受汽水公司資助的擔憂:「如果你相信卡路里就只是卡路里,糖只是空有熱量,汽水公司的贊助行為也只是保護自身的市佔率。但如果卡路里不只是卡路里,而糖的有害性也不只是因其含有的熱量,那麼來自這些飲料企業的資金便太過分且不道德,甚至應該是違法的。…研究已經證實糖份的代謝與酒精一樣,造成兩種型態的糖尿病、心臟和脂肪肝疾病,此外更是易上癮的,這些都與它的卡路里無關。甚至是飲料企業自身都承認他們的飲品會造成蛀牙,可說是誘發慢性疾病最大的因子。」   Aaron表示,許多人相信這些飲料企業贊助健康組織是為了扭轉由他們產品所引發的傷害,然而,研究卻顯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大幅反對、遊說與人民健康相關的法案。而從他們的行為可以發現其真正意圖,其實是假藉「幫助人民健康」來扭曲大眾對這些贊助行為該產生的合理負面感受,並從中牟利。他們本質上是以行銷立場出發。此外,本篇研究只針對國家級的健康機構,但Aaron指出仍有許多地方、州立的機構未被涵蓋在內,類似這樣的行為無處不在。   然而,報告還是帶來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健康機構們已經開始重新思考贊助夥伴了!例如營養與飲食學會、美國兒科協會及部分組織已經決定在2015年合約到期後,將不再與可口可樂續約。   總結此次的研究成果,Aaron和Siegel博士建議健康組織拒絕來自這些汽水公司的贊助,並尋求替代的資金來源,以避免淪為企業營銷策略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零熱量≠零風險!零卡汽水的健康隱憂
2016.10.18
零熱量≠零風險!零卡汽水的健康隱憂
對許多愛喝汽水卻被告誡要減少糖份攝取以維持健康的人而言,零卡汽水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替代方案。不過,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不這麼認為,過去曾有學者發表研究指出「選用零卡飲品者往往容易發展出補償心理,因而攝取更多的熱量」;而今,更有學者指出零卡汽水對身體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跟普通汽水一樣糟糕。   根據美國Purdue大學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零卡汽水很可能導致肥胖。甚至,對那些未特別進行飲食控制的零卡汽水飲用者來說,發展出糖尿病、心臟病或發生中風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而若是身形纖瘦的零卡汽水愛好者則很可能會有嚴重的血糖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即便是他們都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驚訝。本篇研究的第一作者-神經科學與心理學者Susan Swithers承認自己過去也認為零卡汽水應該會比普通汽水來得稍微健康一些,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確實,人工甜味劑的熱量較低。然而,Swithers主持的研究也表明,這種人工甜味劑甜度與卡路里不成比例的「假承諾」對身體的判斷機制造成了混淆。關於這點,今年早些時候也有其他研究提出相似的研究發現。   這導致:當習慣飲用零卡汽水的人吃下真正的糖時,他們的身體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學者解釋,在喝下夠多的(零卡)汽水後,甜味食物不會觸發身體釋放血糖調節激素的自然反應;這意味著血糖將直接下降,引發飢餓感和對甜食的渴望。除此之外,零卡汽水的高甜度所帶來的大量刺激若持續發生也會逐漸磨損大腦的「獎勵中心」。就像重複使用藥物一般,大腦最終將習慣這種程度的刺激,而變得不易滿足 - 導致你必須吃得更多才能達到相同的滿意度。   想當然,美國飲料協會(The 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 ABA)並不認同這份報告,自這份研究報告於期刊《Cell》[1]上正式發表後ABA便不斷質疑其有效性。該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低熱量的人工甜味劑是目前食品加工業中擁有最多研究數據與審查的成分。根據幾十年來全球各地的科學研究和監管機構,它們是安全和有效的減肥及體重管理工具。   台灣女人健康網在此提醒,近年來確實有越來越多科學家反思這些食品加工成分對人體的影響,也積極的提出各式各樣的研究證據;雖然這些論戰往往讓一般民眾如霧裡看花,不過,注意糖分與熱量的攝取,並盡可能避開人工添加物等,確實是維持良好飲食品質的重要原則。建議大家在選用任何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零卡飲料前再多花一點時間想想是否有其他更好或更健康的選擇。   資料來源:Purdue University、journal Cell、Daily Mail   [1] 生物醫學領域中具指標性的重要期刊;由Elsevier出版集團的Cell Press出版,該社是由Benjamin Lewin於197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MIT Press)的支持下所成立。一般認為能夠刊登於此期刊中的研究論文都是重要或極具發展潛力的精良作品。    
+ read more
瘦得不健康,肥胖相關疾病依然找上你!
2016.10.13
瘦得不健康,肥胖相關疾病依然找上你!
衛教宣導常呼籲民眾避免肥胖以降低疾病風險,這樣的內容往往使體重正常或較輕的人認為自己是安全的,但真是如此嗎?其實,若屬外瘦內胖者-即外觀纖瘦但脂肪不平均地堆積於腰部或器官周圍的人-體內的脂肪仍可能提升人體發炎或患病風險。最近一篇報導便訪問了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 BMI)正常但受苦於肥胖相關疾病的人們,透過他們的經驗提醒纖瘦者留意身體健康。   心臟病 一名38歲BMI為19的女性,運動規律、不吸菸且僅偶爾小酌,在某次睡醒後感到不適、熱以及胸口有壓迫感。她本以為是感冒所致,但接下來胸口的疼痛越來越劇烈,且下顎及左手臂有刺痛感。她打電話給家人求助,家人抵達後見其臉色蒼白且不停冒汗立即叫救護車。爾後,經醫師診斷,確定她罹患了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亦即冠狀動脈血管壁內皮層與外皮層分離,導致血液流進血管壁內而堆積血塊,阻塞了流進心肌的血液引發的心臟病。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心臟學研究所(Bristol Heart Institute)心臟學顧問Glyn Thomas說明,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是無法預測的心臟疾病,它與傳統心臟疾病的風險無關且多發生在女性,尤其是懷孕或產後不久的女性,暗示了疾病可能與荷爾蒙有關。而不幸的是,這種疾病致命率高,因此若發覺有疑似心臟病症狀應立即就醫,即使患者是非典型的心臟疾病高風險群。   糖尿病 一名63歲BMI為22的男性,精瘦、常運動但在出差時偶爾會吃高熱量的速食,有天開始感到非常疲憊且2個月內就掉了3公斤。原以為是疲勞所致,但當發現他開始感到不尋常的口渴時他選擇就診,並發現其血糖值超標且被醫師診斷罹患糖尿病。 英國資深臨床顧問Natasha Marshland說明,雖然糖尿病與過重有關,但是家族遺傳會增加15%的疾病風險,並且纖瘦的人也會因內臟脂肪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而罹患糖尿病,因此該名男性經常吃高熱量的速食可能是使風險增加的原因。   胃酸逆流 一名58歲BMI為24的男性,發覺喉嚨會癢且痛,原以為是感冒所致,但症狀持續干擾其生活因此選擇就醫。爾後,醫師診斷出他的喉嚨因胃酸侵蝕食道導致潰瘍,該名男性回憶他從未有消化不良或火燒心的症狀且不吸菸,因此對診斷結果感到相當意外。 英國皇家自由倫敦NHS信託基金會(Royal Free London NHS Foundation Trust)醫院的腸胃病醫師Steven Mann說明,人們認為胃酸逆流與過重有關,雖然這是引發原因之一,但仍有其他原因,包括食道裂孔疝氣(Hiatus Hernia)使食道底部的括約肌無法發揮功能。此外,高脂肪食物因需要較久的消化時間因此會增加胃酸分泌,而吸菸、飲酒及攝取太多咖啡因會使食道括約肌無法避免胃酸逆流。   膽結石 一名27歲懷孕的女性,突然肚子感到劇痛,並且幾乎每周都會發生一次,某次出差又發作,實在難忍疼痛之下請旅館叫了救護車。醫師判斷可能是闌尾發炎,但掃描結果卻一切正常。然而症狀持續困擾著她,每周她都要忍受疼痛約40分鐘以上,再加上擔心肚裡的小孩,她決定再次就醫。這次醫師的掃描結果發現她有膽結石。該位醫師對診斷結果感到意外,因為患者纖瘦且健康,不屬於年老、過重的高危險群。 英國皇家自由倫敦NHS信託基金會(Royal Free London NHS Foundation Trust)醫院的腸胃病醫師Steven Mann說明,肥胖會增加膽固醇指數讓膽囊難以消化脂肪,但是纖瘦的人也可能因為低纖飲食而有這樣的疾病,另外懷孕時荷爾蒙上升也會增加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