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與糖哪個比較好?
2017.06.14
蜂蜜與糖哪個比較好?
蜂蜜與糖是最常見的兩種甜味劑,通常添加於點心與餐點中,兩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口感和營養成分,大部分人認為蜂蜜較為健康,真的是這樣嗎?   蜂蜜與糖皆為富含葡萄糖與果糖的碳水化合物,其中,糖的果糖與葡萄糖比例各一半,其提升血糖的速度也更快;蜂蜜則是由40%果糖與30%葡萄糖構成,剩下的成份為水、花粉、鎂與鉀,而這些異於糖的成份則是使其被認為比糖還要健康、且更好消化的原因。   蜂蜜從很久以前就被當成調味品和藥物使用,其中含有氨基酸、抗氧化劑、酶、礦物質及維他命,部分研究指出深色蜜較淺色密含更多抗氧化劑。此外,與糖相較,蜂蜜受到的加工十分少,大部分都只經巴氏法滅菌,甚至有人會食用生蜂蜜以攝取更多的抗氧化劑與酶。   雖然蜂蜜有其優點,一茶匙的蜂蜜熱量卻有64卡路里,高於糖的49卡,並可能導致12歲以下兒童罹患一種罕見卻致命的疾病-嬰兒肉毒桿菌中毒,而對於糖尿病及胰島素抗性的病患,過多蜂蜜也易造成肥胖、脂肪肝、糖尿病與心臟疾病。   至於醫學使用上,研究證實蜂蜜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傷口、潰瘍及燒燙傷,生蜂蜜更被證明可以顯著治療脂漏性皮膚炎及掉髮。   有些專家建議服用蜂蜜可以改善兒童咳嗽,例如2007年便有研究證明患有支氣管炎的孩子,在服用深色蜜之後恢復得較好,但差別並不十分顯著。此外,也有傳聞蜂蜜可以減輕季節性過敏,但卻沒有醫學證據支持。   而糖也是天然營養素,但卻有多種加工後的形式,如:白糖、赤砂糖、黑糖等,且容易造成血糖陡升,造成疲勞、頭痛與注意力不集中,並導致肥胖、糖尿病與各式疾病,包含提高造成肝臟負擔和腸胃細菌病變,比起蜂蜜也更不易消化。在牙齒保健方面,糖份殘留也易導致蛀牙。   總結兩者優缺點,雖然蜂蜜看似較為健康,兩者卻都各有其風險,因此建議在攝取上不應偏廢任何一種。專家建議若以蜂蜜為主,應選擇各種營養素含量都更高的深色蜜。   此外,為了落實少糖飲食,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女性每日攝取糖分(包含蜂蜜、糖以及所有含糖製品)不應高於100卡(約為六茶匙),男性則為每日150卡(約為9茶匙)。並且,透過以杏仁、香草、薑與肉桂或未加工水果取代,可同時享受甜味卻不增加熱量攝取。而阿斯巴甜、糖精與三氯蔗糖等代糖並不建議使用,雖然FDA認可這些添加物的安全,卻有不少研究質疑其安全性,包含成癮性、腸胃細菌問題及間接影響胰島素作用等等。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
放棄代糖飲料!?
2017.04.28
放棄代糖飲料!?
美國波士頓醫學院發表在4月20日的「中風」期刊指出,糖或代糖和心血管代謝的風險有關。更驚人的是,每天喝一瓶加糖或代糖汽水的人,比一星期喝不到一瓶的人比較起來,多了三倍缺血性中風和失智的風險。   此研究分析4000位30歲以上的人,以核磁共振和認知的測驗來衡量飲料與大腦容積,思考以及記憶力的關係。然後在7年期間做3次有關飲食習慣的問卷調查,並以10年的時間追蹤,發現其中有3%的人中風,5%的人失智。   常喝代糖汽水的人傾向有糖尿病,此病也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即使沒有糖尿病,代糖飲料仍和失智相關。此一研究雖然無法建立飲料和健康的因果關係,但其結果顯示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去了解,代糖飲料對身體和各種疾病的影響。   目前已有些研究指出代糖飲料和血管疾病相關,也和肥胖相關,會增加中風和失智的風險,同時也發現代糖改變腸子的細菌,也可能有負面的影響。   美國飲料協會反駁波士頓醫學院的研究結果,以為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食物安全機構皆証明代糖安全。代表低熱量飲料食品的製造商也認為研究結果並未建立因果關係,建議個人應和醫師討論中風和失智的風險。   邁阿密密勒醫學院的一個科學家以為,雖沒有足夠的證據告訴人們停止喝代糖飲料,但也無證據告訴人們代糖飲料可增強大腦功能。若轉而去喝加糖的飲料,則已有證據明白清楚其對心臓或大腦都不健康。   老年痴呆症協會的資深主席以為,健康的飲食對心臟一定好,如多吃水果蔬菜和全榖類,魚肉,雞肉,低鹽低糖,少紅肉和溶解性脂肪。對心臟有益的,同時對大腦也好。   專家們的共識,解渴最佳選項是喝水。證據已很清楚的顯示喝水有益健康。     資料來源:VDTV、HealthDay    
+ read more
健康地肥胖可能嗎?
2017.03.24
健康地肥胖可能嗎?
 「壓力使人發胖」的說法流傳已久,但這真的成立嗎?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人員嘗試回答這個提問。他們取得志願受測者的頭髮,測量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的含量。   腎上腺皮質醇由位於腎臟頂部的腎上腺產生,維持血液中的葡萄糖處於穩定狀態。當我們受到壓力或威脅時,腎上腺會分泌出較多的皮質醇,讓我們有更多的燃料可以為生活而戰。皮質醇太多代表葡萄糖過多,如果沒有使用,便會轉作脂肪儲存。   過去透過血液、尿液或唾液測量皮質醇的含量,但很難得到長期可靠的數據。UCL的研究團隊使用盡可能接近頭皮的頭髮來測量兩個月的皮質醇累積含量。結果發現,BMI超過30或腰圍超過102公分的男性與腰圍超過88公分的女性,皮質醇含量最高。   UCL流行病學與健康照護研究所的Sarah Jackson博士表示:「頭髮皮質醇含量較高的人也傾向有較大的腰圍;這是重要的,腹部有過多脂肪是心臟病、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可能會過早死亡。」   然而,這項以50多歲白人男性為多數的研究,是否適用於其他群體?較高的皮質醇含量是肥胖的原因還是結果?降低皮質醇含量是否就能有效治療肥胖?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並且,肥胖真的是壞事嗎?曾有研究指出,BMI在25-30間的老年人壽命比正常體重者更長,最佳BMI是27。那麼,健康地肥胖有可能嗎?   基因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健康地肥胖、有些人卻發展了糖尿病和心臟病。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遺傳學家Haja Kadarmideen教授確認了三種基因,會影響體內脂肪是會儲存於身體外部的臀部、大腿和手臂,或是進入循環系統導致糖尿病、脂肪並沈積在內臟附近,例如心臟與肝臟周圍。但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John Mathers教授認為,就肥胖而言,基因並沒有那麼重要。基因主要是作用在大腦中影響食慾與飽足感的途徑。   目前,降低皮質醇的藥物可用於肥胖治療,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Tim Spector教授表示,壓力、皮質醇和肥胖之間的聯繫很有趣,但並不完全清楚。「我們不知道哪個狀況先發生,是肥胖讓你有壓力,繼而提高了皮質醇含量。或是壓力提高了皮質醇含量,所以讓你發胖。」   來源:the guardian、JAMA    
+ read more
大型研究:妊娠糖尿病帶來新生兒風險
2017.02.23
大型研究:妊娠糖尿病帶來新生兒風險
最近研究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其新生兒容易面臨健康風險,籲醫事人員謹慎追蹤孕婦的健康。   研究資料包括796,346例生產案例,這些案例發生於2012年,且都是在22周以後,資料來自於醫院的出院紀錄及法國國家健康保險系統。為了確保研究分析對象為妊娠糖尿病患,首先以妊娠糖尿病通常開始發病的第28周為分界,排除未達28周的案例;並且為了瞭解足月分娩時真實的風險,研究團隊也特別分析了37周以後的案例。   在796,346例生產案例中,有7.24%的案例有妊娠糖尿病,研究團隊再排除未達28周的案例,發現達28周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兒早產風險、剖腹產風險、子癲前症風險、新生兒為巨嬰的風險、新生兒呼吸窘迫風險、新生兒心臟結構不全的風險,都比沒有妊娠糖尿病者來的高。而在37周以後的案例中,分析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妊娠糖尿病者,妊娠糖尿病者的新生兒周產期死亡率高出30%,其餘風險同28周以後的分析結果。   研究團隊說明,此研究是少數以分析大量案例來了解妊娠糖尿病的研究,並且也觀察到妊娠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的新生兒呼吸窘迫(respiratory distress),這是過去研究並未清楚呈現的結果。此外,研究團隊強調,面對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要特別謹慎,並且即使是面對沒有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女性,醫事人員也要考慮到其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在接近足月時要謹慎追蹤以決定最佳的生產時間。   資料來源:Diabetologia    
+ read more
研究建議提高高血壓數值上限
2017.02.02
研究建議提高高血壓數值上限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係指血液通過動脈時的壓力高於「正常壓力」。傳統上,當收縮壓高於140毫米汞柱(mm Hg),便可視為高血壓。持續的高血壓可能會損害血管,導致併發症,包括心臟病、動脈疾病和中風等。   2017年1月,美國醫師協會(ACP,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和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於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結論建議醫生在治療過去健康情況良好的60歲及60歲以上成人時,如果他們的收縮壓持續在150 mm Hg或更高,可開始進行治療,以減少死亡、中風和其他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小組透過研究數據的更新與分析,檢視60歲及60歲以上成年人治療高血壓和低血壓門檻的益處和危害,提出提高高血壓上限的建議。ACP會長Nitin S. Damle博士表示,研究證據顯示,對高血壓積極治療帶來的益處較低。   ACP和AAFP還指出,一些患者可能會因為「白袍效應」[1](white coat effect)而出現錯誤的數據,醫生在開始治療或改變治療前,應獲得準確的血壓數據。最準確的血壓數據數來自在一段時間內進行的多次測量,無論是在醫療院所或家裡。   研究小組同時提出,對具有相關病史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例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代謝症候群患者等)的60歲以上患者,其收縮壓的上限應為140 mm Hg。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 白袍效應(white coat effect)是指平時在家血壓正常,但是在醫院或診間讓醫護人員測量血壓,見到穿著白袍的醫生時,血壓會高於平日數值的現象。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White_coat_hypertension
+ read more
史達汀導致糖尿病?
2017.01.27
史達汀導致糖尿病?
紐約時報每周都會在專欄Ask Well中回答讀者對健康議題的疑問,曾有一位讀者提問:長期服用史達汀藥物會導致糖尿病嗎?紐約時報如此回答讀者:   所有的藥物確實都有副作用,而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即使此藥有助於降低心臟疾病風險,但與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斯克利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主任Eric Topol博士說明,史達汀服用劑量越高,糖尿病風險越大。   不過,許多醫師如美國心臟學會的Mary Norine Walsh認為,史達汀的糖尿病風險不應阻礙患者繼續服藥,尤其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患者來說,史達汀所帶來的好處是大於風險的。不過,若是對一位從未發生過心/血管疾病、除了高膽固醇以外沒有任何疾病風險的人來說,史達汀的利弊衡量就值得進一步討論。   美國食藥局在2012年更新了對史達汀的用藥建議,在內容上新增了史達汀增加高血糖及糖尿病風險的警告。該年的更新乃根據2份大型回溯性研究的結果,其中一份發現服用史達汀者糖尿病風險增加9%,另一份則發現增加12%,並且服用高劑量者風險更大。此外,2012年美國食藥局的指引也提醒史達汀可能還有其他副作用,如肌肉痠痛、肝受損(案例極少)及失憶等。   最後,Walsh醫師提醒,正在服用史達汀的人要與醫師一起討論服藥之利弊,並且評估糖尿病的風險,但糖尿病風險不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不服藥的理由。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