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棉條安全嗎?
2017.12.26
衛生棉條安全嗎?
現年29歲的英國女性Lauren Wasser在2012年使用特大號衛生棉條後感染了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並因此將右腿截肢。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她對法案進行倡議以督促國家健康署測試女性衛生用品的安全性。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高危險性的細菌感染,這種感染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細菌侵入血液並產生危險的毒素所致。症狀通常以高燒開始並在幾小時內出現類流感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喉嚨痛、咳嗽、上吐下瀉、頭暈目眩等。   女性最可能因經期使用棉條、生產後或正在使用子宮帽而感染中毒性休克症候群。而因為它非常罕見又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似,所以可能會被誤診。   目前專家尚無法確定為何棉條會導致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有一說認為與棉條長時間置於陰道內造成細菌滋生有關,另一說認為可能是棉條置入陰道時產生了傷口使細菌進入血液中造成感染。而Wasser表示,她有經常更換棉條。現在,右腳截肢後的Wasser,左腳沒有腳趾、腳跟,只有開放性傷口,因此,在不久的未來,她勢必要將左腿也截肢。   為了讓這種事不發生在其它女性身上,她決心推動立法來要求國家健康署對女性衛生用品進行研究以確保他們的安全性。該法案名為「羅賓丹尼爾森法案(Robin Danielson Act)」,以一名1998年死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女性命名。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該法案自1997年已經被提出了十次,但因未獲廣大迴響,故從未在全體眾議員面前投票。現在Wasse公開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在媒體上發揮影響力,呼籲民眾一起推動法案。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2.19)、Healthline      
+ read more
不要再告訴女性痛是正常的!
2017.11.02
不要再告訴女性痛是正常的!
女性骨盆腔內的困擾常被以「因為妳生產過不然要期待什麼?」、經痛就以「結了婚就會好了!」等,輕鬆地帶過。要能打破大家對於骨盆腔健康相關的迷思及沈默,才有辦法鼓勵女性接受應有的高品質醫療服務,現在是我們改變主導女性健康用語的時候了!   骨盆腔的困擾如失禁、子宮下垂、經痛和性交疼痛都很普遍,但並非正常的現象。不是女性有月經經痛就是正常的,經痛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癥兆,大約10%的女性有。但平均延遲診斷7至10年,這將會導致慢性疼痛和不孕症。如果女性有正常的性生活,性交時會疼痛,並非正常;如果女性懷孕了,並不表示背痛就是正常的;如果婦女生產後,膀胱失禁或骨盆器官下垂,同樣並非正常。   三個女性中就有一人受到骨盆器官下垂和失禁的影響、20%的女性普遍的有經痛。對於承受著影響與疼痛的女性來說,這些並不正常。告訴女性她的疼痛是正常的文化,會剝奪她接受治療的權利。我們有集體責任,讓女性有最好的機會擁有健康且無痛的生活。   婦科的問題,不然就是不採取任何行動,不然就是典型的治療─手術。很少有人提供以科學証據為基礎的骨盆物理治療。肩膀手術前後,醫師都會附加物理治療的處方,但是骨盆腔的治療很少有物理治療的附加選項。   骨盆物理治療可以有效的處理盆內器官下垂、性交疼痛、背痛、子宮內膜異位症和一些婦女健康的議題。澳洲物理治療協會的研究發現,對失禁的治療,成功率達84%。很不幸的,婦女很多卻仍繼續受苦,而婦女失禁是進入養老院的主要因素。   女性在子宮內膜異位手術後,疼痛常常未能改善,有時候反而增加。而子宮下垂手術後,則有很高的復發機率。兩者的相同點就是未提供女性關鍵性的骨盆教育和復健。這些手術的副作用會使她們身體變得很虛弱,如果這些女性手術前有物理治療或產後馬上接受物理治療,很多人可避免手術。即使是裝置陰道網膜有副作用的情形,也可由骨盆物理治療中受益。   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和陰道痙攣時,骨盆肌肉緊無法放鬆,若沒有經由物理治療來鬆開,疼痛可能會繼續。下垂和失禁的婦女,要先加強骨盆的肌肉,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專家認為,女性有權利在懷孕20週和產後8週時接受物理治療評估。可以早些診斷出骨盆的問題,得到適當預防性的照顧。也使女性提早有管道接受以証據為基礎,非手術的解決方法。   英國學者在三月時進行一項調查,問800位女性和生產相關的骨盆問題,是否想知道個人的風險因素。85%的女性表示她們想在產前得知這方面的資訊,只有2%的人表示她們害怕知道。   這項調查清楚顯示了由於「生產和骨盆傷害」的產前教育失敗,導致女人無法發揮她們的自主權,也更進一步確認患者最常講的:「為何沒有人告訴我這些可能發生的事?」教育是進步的關鍵,特別是健康照護。女性有權利被告知,才能準備她的未來。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10.23)    
+ read more
為什麼女性生理期想吃巧克力?
2017.09.12
為什麼女性生理期想吃巧克力?
月經來潮想吃巧克力的是常見的說法,但最近研究指出,這可能比較是文化上的現象而非生理上的需求。   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Julia Hormes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275名女大學生,其中有81名出生在美國以外,且來自不同的文化。研究發現,在美國出生的女性有40%表示他們會因為月經來潮而渴望吃巧克力,但在其他國家,如埃及的女性則只有6%、義大利的女性只有28%。   研究認為,出生在美國以外的女大生對巧克力的渴望並不亞於美國出生的女大生,但是他們不太會認為想吃巧克力是因為月經來潮。Hormes認為這樣的地理差異暗示了是文化建構了女性對巧克力的渴望。在一個強調瘦即美的社會文化中,女性可能視月經來潮為吃高熱量食物社會可接受的藉口。   過去研究顯示,因為經前症候群而對巧克力渴望增加,是因為在月經週期的下半期身體的礦物質含量會下降,而巧克力中富含鎂,因此月經週期中女性對巧克力的的渴望變得更強。   2004年一份研究指出人類演化過程中女性身體為了準備懷孕,生理上會引起女性食慾,並且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女性也容易受到情緒上的影響而吃更多。2010年一項研究也發現,即使是擁有健康體重的女性,在經前他們每天攝取的熱量也會增加超過1,100卡路里,而且熱量完全來自碳水化合物。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生理期容易消耗更多能量,因此這段期間攝取比平常更多碳水化合物是可以理解的生理需求,但是透過巧克力獲取能量可能就是受社會文化影響。畢竟巧克力並非所有人都能負擔的起,許多貧困國家的女性就難以取得巧克力。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8.31)、PLOS One(2017.07.19)        
+ read more
不要再說女生月經來時會變笨!
2017.08.02
不要再說女生月經來時會變笨!
過去研究認為,經期的荷爾蒙變化同時對生理、情緒及認知有影響,但是最近一份研究並不支持這樣的結論。   這篇研究發表於Frontiers in Behavioural Neuroscience,其分析樣本並不大-只有88位女性,但仍是目前此研究主題中樣本數最多的研究。研究團隊分析女性兩個月經週期中,雌激素、黃體素及睪丸素濃度的變動與認知功能測驗結果的關係。   研究發現,在第一個月經週期,用來做決定及理性思考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與黃體素的濃度有關,但這樣的現象並未發生在第二個月經週期中。而另外兩個荷爾蒙都沒有這樣的關聯。這顯示女性的認知功能與荷爾蒙濃度無關。   不過,Brigitte Leeners相信可能有些人對荷爾蒙變化特別敏感,這些人可能並未納入其研究被分析。此份研究也沒有紀錄參與者的情緒變化,因此無法說明月經是否會如過去研究所認為的會影響女性的情緒記憶(emotional memory)。可以確定的是,女性認知功能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不是非常小或難以發現就是不存在。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7.24)、Frontiers in Behavioural Neuroscience(2017.7.4)        
+ read more
大麻可以治療經痛?
2017.06.16
大麻可以治療經痛?
在美國有些州已經合法大麻可以做為治療藥物的使用,用於HIV、癌症以及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身上,現在紐約州的律師準備讓痛經的女性也可以合法使用來治療她們的疼痛。事實上,用大麻來治療女性的經痛在西方草藥醫學早已不是新聞。   去年美國影星琥碧戈柏宣布將銷售大麻系列產品—包括肥皂、巧克力、軟膏等產品來治療經痛,並將於今年開賣。但大麻真的可以治療女性的經痛問題嗎?婦產科醫師Dr. Lauren Streicher表示,過去五年來他的病人常問他這個問題,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足夠的研究可以證實其有效性,現在他不會建議使用。   經痛或月經痙攣是在月經期間因前列腺素分泌過多而導致子宮肌肉收縮所產生的抽痛或痙攣。前列腺素濃度越高,肌肉痙攣會越嚴重,嚴重的肌肉收縮壓迫供應子宮的血管,影響供應子宮的血液,並引發疼痛。大麻中有大麻二酚 (CBD)及四氫大麻酚 (THC) 的成分,前者可以放鬆肌肉收縮,後者主要作用於精神活化。   去年二月,以四氫大麻酚 (THC)為主要成分的產品Foria Relief以膠囊形式在美國上市販賣,在FORIA的官網上宣稱,THC可以透過在免疫系統作用減緩炎症,進而阻擋疼痛的發生,他們是使用現代的萃取技術,將大麻裡最有效的醫療成分萃取出來,並將其純度及效力標準化,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及可近性。他們並宣稱,使用FORIA可以減緩經痛且不會有精神性方面的影響。   但事實上,這些已經在販售的產品並沒有經過美國FDA核准為可常規使用的藥品。   資料來源:The Daily Mail        
+ read more
晚生不好?研究:35歲後生育的女性將會更聰明!
2016.11.10
晚生不好?研究:35歲後生育的女性將會更聰明!
隨著教育與職場環境的改變,晚婚、晚生儼然已是現代社會的趨勢,不過這樣的發展究竟好不好?對婦女的身體健康有甚麼樣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女性年紀越大越容易在生育上遭遇困難,產後復原能力也越差;但近日有研究指出,晚一點生育將能夠增進婦女的腦力發展;在35歲後生育的婦女到中年時將比較早生育成家的女性擁有更好的記憶力。   在一系列對健康的停經婦女所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了女性生命中與性荷爾蒙變化有關的生殖事件-包括初經年齡、最後懷孕年齡、生育期長度和口服避孕藥的使用狀況-與晚年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   其中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為了解延後生育年齡與女性未來腦力發展之間的關聯,邀請了830名更年期婦女進行一系列測試-包括閱讀、單詞記憶,以及刻意在陳述事情時分散她們的注意力,接著要求她們重述所聽到的內容。   結果發現那些在24歲以後生下第一個孩子的婦女比生育年齡較年輕者擁有更好的推理及問題解決能力;而那些在35歲後生下最後一個孩子的人具有更好的認知和言語記憶,並且生兩個比生一個對女性的大腦更好。   這樣的差異或許不是很直接的反應在生活習慣上,但是,較晚生育的女性在接受口頭測驗時所現出來的心智狀況確實更敏銳。   這份研究的理論基礎建基於:女性體內在懷孕期間激增的激素在過去已被發現對大腦的化學反應與功能有所影響。而有些學者相信,女性這些由生育經驗所引發的大腦變化將會持續一生,特別是在改善記憶和學習能力的方面。   而亦有其他研究發現,那些延遲至20末或30初頭歲才懷孕的婦女在40歲時更可能享有較好的健康狀況。相反地,在15至24歲這段期間生育的女性在中年時的健康狀況較差。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女性晚些懷孕在生物學上是合理的,這將可能提供保護以防止後其生活中的認知衰退。   本次研究同時發現,長期服用避孕藥達10年以上的女性其言語記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佳。另一方面,初經發生年齡較晚者,晚年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大;晚於13歲才經歷初經被發現與認知能力之間呈現負相關。   研究人員說明上述都與激素有關,藥物中的雌激素和黃體素可以對記憶和認知產生長期的影響。這些激素被認為與女性經歷初經時提升腦力的激素類似。   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主要作者Roksana Karim博士說:雖然現階段的證據還不足以正式的建議婦女等到35歲以後才生育(或生下最後一個小孩),但我們發現較晚生育對女性晚年的認知能力確實是有正面且實質的影響的。同時,需要更多研究來評估這種現象的潛在機制,並了解首次懷孕年齡在這些現像中扮演的角色。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想了解更多「晚生育」?推薦你閱讀以下文章】 女性最後一胎越晚生 反而活得更久 越晚懷孕越好?!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