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07
用運動發洩情緒?小心心臟負荷過度!
許多人生氣或難過時,可能會選擇用運動來發洩激動的情緒;但是最近一份跨國大型研究指出,情緒激動時做激烈運動可能使心臟病風險增加3倍。研究人員提醒,研究結果並非要大家少運動,而是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民眾避免在盛怒或悲傷時做激烈運動。
研究找來12,000多名遍及52個國家且有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研究對象,當中有7成為男性,平均年齡為58歲。研究團隊在分析時,使用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approach)的方式,亦即每位研究對象是他/她自己的對照組,以排除其他可能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將患者在「AMI症狀發生的前1小時」與「AMI症狀發生日前一天的同一時段」的狀況進行比較。
研究團隊紀錄研究對象在上述兩個時段是否有運動與其運動狀況運動,包含運動強度、情緒(是否有感到憤怒或情緒低落)。此外,研究團隊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響,再進行分析時也將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心/血管疾病病史、疾病風險、疾病預防藥物、教育程度等納入考量。
研究結果發現,在AMI症狀發生前1小時有激烈運動、感到憤怒或情緒低落三種狀況之一的話,發生AMI症狀的風險多了2倍;而若是有運動且同時感到憤怒或情緒低落的話,發生AMI症狀的風險則升高為3倍。這些結果不因地區、心/血管疾病病史與風險、心/血管疾病預防藥物、性別、年齡或症狀出現時間而有不同。
研究團隊說明,運動與情緒過去被指出會激活交感神經、分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使個體產生類似逃/戰鬥的反應、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及血壓上升等,模擬了類似心肌梗塞缺氧的狀態,可能讓原本已脆弱的動脈粥樣硬化情形惡化。不過,雖然運動會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但並非任何運動都會如此,而是指短時間內激烈的運動才有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因此仍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眾規律運動,但在運動前宜諮詢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強度與時機。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 read more

2016.10.26
「久坐」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AHA:少坐多動缺一不可...
許多人知道規律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要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即使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久坐仍然會對其心/血管健康帶來影響嗎?去年已有研究指出:久坐傷身運動嘛嘸效;最近美國心臟學會(AHA)則公布了科學性聲明(scientific
statement),說明久坐本身可能會增加心臟疾病及中風的風險。
該份聲明指出,久坐可能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全因死亡率增加有關。美國洛杉磯的凱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行為研究主任及此份科學性聲明的主席Deborah
Rohm
Young博士說明,不論一個人做了多少運動量,久坐仍然對心/血管健康有負面影響,換言之,即使是強度中等或高等的運動仍無法取消久坐帶來的影響。
目前對與久坐相關的重要因素仍缺乏了解,既有的研究中僅能呈現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但無法證實兩者具因果關係,因此無法得知坐多久對健康不利。美國心臟學會認為,目前還無法提出有關久坐的具體建議,但是仍鼓勵民眾少坐、多動,兩者缺一不可。
此外,該份聲明已提出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希望能藉此吸引更多研究探討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與其中的機制,待獲得更有效的實證後將有助於提出給予民眾的健康建議或指引。
資料來源:_Circulation_
+ read more

2016.08.24
碰到生理期就不運動!妳也會這樣嗎?
日前,中國奧運選手傅園慧在面對媒體時公開談論了自己賽時遇生理期而致身體不適,再度使「月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有女性運動員在賽時因經期來臨而影響表現,2015年1月,英國網球手Heather
Watson自稱是因生理期影響了在澳洲網球公開賽的表現,也引起不小的討論。
雖然這次傅園慧很自然地講出了月經,而且獲得多數正面的回應,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仍有很多女孩在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時間被認為(或自認為)是「可恥」和「骯臟」的。而這樣的污名以及月經來時的不適與不便阻止了這些女孩運動。
英國的女性衛生用品製造商Bodyform對1,000名12~18歲之年輕女性進行的調查發現,有70%的人覺得在經期時運動並不舒服,很多人甚至乾脆碰到經期就不運動。而這些女孩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緩解伴隨生理期而來的不適症狀。
除了身體不適這個原因之外,另外一項經期阻礙女性運動的主要原因來自女性對「經血滲漏」的恐懼。在這項調查中有1/5的女性表示即便做了防護措施仍曾遭遇此種令人不快的狀況;甚至有一半的女性為了防止經血滲出會在經期穿著一件以上的褲子。
調查中更有多達1/3的女孩認為「月經」是阻礙自己成為頂尖運動員的一個障礙。
此次調查也發現,有4成的年輕女性認為月經是「髒」、「可恥」、「令人尷尬」或「對日常生活具有破壞性」的。
另一方面,據此次調查結果,這些受訪者的學校當中,有1/4沒有提供學生適當的相關衛教資訊與協助;有1/4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提供的信息內容還不夠好。同時,更有1/10的年輕女性聲稱並未透過學校接收到任何相關信息。
這些數據證明,即便是在一般認為民情較為開放的西方國家,年輕女性對月經和運動的看法仍存在不少禁忌。顯然,要解決月經的汙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Bodyform的行銷經理Traci
Baxter表示,仍有許多女孩因為月經而覺得自己身受限制,這樣的調查結果令人震驚,但也說明了如傅園慧這般在公開場合談論月經的行為何以受到讚賞,並且凸顯了其重要性。
聖瑪麗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Georgie
Bruinvels說明,由於我們缺乏對女性身體以及月經週期變化的認識,女性往往因此在生理期間刻意壓抑身體活動。
如今,Bodyform與聖瑪麗和倫敦大學學院合作創建了「適紅」(Red.Fit)中心,提供年輕女性相關的工具與知識以幫助其面對月經,研究人員相信這是讓青少女不被任何事物-包括她們的經期-阻止從事任何形式之體力活動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
+ read more

2016.03.28
為什麼女人的膝蓋比男人脆弱?
位於膝蓋處的前十字韌帶(或稱ACL,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是連接股骨(大腿)和脛骨(小腿)的重要韌帶,若此韌帶受傷,將是項嚴重的運動損傷。以足球員為例,前十字韌帶受傷者能重返球場的機率不到一半;此外,亦會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如膝關節不穩、改變步態和早發性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據統計,女性運動員的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機率是男性運動員的1.5~2倍。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為何?近日一份美國的研究報告或許提供了解釋。
來自德州大學醫學分部(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國家保險理賠與處方開立資料庫中23,428名年齡15~19歲且ACL損傷女性的數據,分析結果指出,平日有服用生育控制藥物者較不需要接受矯正手術。
研究人員說明,女性雌激素會使ACL較為脆弱,造成女性更容易遭遇ACL損傷。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許多女性的ACL損傷發生在月經週期中雌激素分泌旺盛的時間點。而由於生育控制藥物能夠減少並穩定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這可能可以阻止ACL週期性弱點的發生。
研究人員說明,在所有的年齡組中,15~19歲女性的ACL損傷發生率是最高的。青春期時女性身體經歷的變化-體內雌激素分泌急遽上升以及腿部骨骼發育-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年齡層的年輕女性大量發生ACL損傷的原因。但同時,與其他年齡組相較,這個階段的女性使用生育控制藥物的可能性也較小,低了22%。
計畫主持人Aaron
Gray表示,考慮到生育控制藥物能夠對於雌激素分泌產生的影響,接下來他們將會檢驗投以口服避孕藥是否是減輕女性ACL損傷程度的可行療法。
資料來源: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03.09
別小看每日步行10分鐘的力量!
你是否常常因為工作忙碌而沒有時間或忘記運動?或是一個不喜歡在健身房流汗的人?其實只要每天花一些時間,就算不是從事強度很高的活動,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健康,遠離許多疾病。
一項新的研究在超過3,000位年齡介於50到79歲的人之間發現,運動最少的人死亡機率是最常運動的人的5倍、運動程度中等的人的3倍。
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要求參與者連續七天佩戴著紀錄器以紀錄活動量,並且在接下來的八年持續追蹤他們的死亡率,而結果顯示出那些比較少坐著、而且動比較多的人,活的比較長久。
來自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主持人Ezra
Fishman表示:「運動不需要強而有力才會有效果,這是研究所顯示出來的結果。」「那些常常走來走去,清洗碗盤、拖地等的人,比起只是坐在桌子前的人都要活得更久。」
雖然這份研究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指出其他活動與死亡率的關聯或因果關係,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要每天增加十分鐘輕度的活動,就能夠有所不同。而用三十分鐘坐著的時間來替換成輕度到中度,而且強而有力的身體律動,就能夠有更好的結果,Fishman博士最後表示:「更進一步的,當人們將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勞動變成生理上的運動時,絕對是有勝於無,而且越多越好。」
資料來源:journal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 read more

2016.02.03
胸部,讓女孩們遠離運動的原因
如何挑選內衣並且要能適合自己是每個女性都會碰到的問題,而要挑選適合在特殊情況下所穿著的內衣更是一門大學問,像是穿著不適合的衣物運動並不會讓我們感到舒適。
在英國就有一項新的研究,針對超過兩千名11到17歲的女學生,調查胸部對於女學生在運動或是鍛鍊身體時所造成的影響,並且呼籲所有的英國女學生開始重視胸部方面的教育。
研究團隊由英國樸茨茅斯、聖瑪莉與奇切斯特(Portsmouth,
St Mary's Twickenham and
Chichester)三所大學所組成,向來因研究胸部的生物力學而在國際間知名,在此領域中承擔比其他科學家更重大的責任。在本次研究當中,他
們有以下最主要的5個發現:
* 15%的女學生認為她們的胸部太大所以不適合運動。
*
罩杯較大的女學生(D罩杯以上)比起較小胸部的女性更不參與運動和鍛鍊活動。
*
只有10%的女性會在從事運動或是鍛鍊時穿著運動胸罩。
*
即使穿著運動胸罩進行大量運動的女學生,也不確定她們所穿著的胸罩是否適合自己。
* 87%的人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胸部健康的議題。
在受訪的女學生當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對於胸部感到憂慮,像是在運動的時候,胸部的晃動以及引發的疼痛所造成的困擾,發生年齡大約都在14歲左右;研究顯示,胸部的晃動在運動的模式中最高達到21公分,有四分之三的女性感到疼痛,而運動胸罩可以使各種尺寸的胸部減少晃動,如果胸部的晃動並沒有減少,有可能造成支撐胸部的肌肉組織受傷,像是胸部下垂。而超過一半的女學生表示,她們從來沒穿過運動胸罩,並且希望知道更多關於胸部健康的議題。
在英國大約有九成的14歲女性,並沒有達到政府所訂定應該要有的運動標準。計畫主持人Scurr博士說道,青春期對於男性或是女性都是同樣困難的一段時間,而更多的女性在這個時期因胸部發育而放棄運動,即使是那些克服了困擾的女性也一樣如此;現今的內衣產業傳遞了壓倒性但讓人困惑的訊息。
Scurr博士進一步說明,更早之前對於成人女性的研究以及這項新的研究,皆證明了這是女性不再參與運動或鍛鍊的直接原因。但最糟的是,科學家明明知道如何正確的減少或是直接消除掉關於胸部在運動時所造成的困擾,但卻缺乏傳遞知識的管道;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更好的相關教育,尤其是針對正值青春期的所有女孩。
其中一名帶領這項計畫在學校中實施的研究員Amanda表示,越多的女學生對於胸部感到憂慮,就越少的人會做運動,而我們希望更多的女學生能夠參與運動或是鍛鍊,只要有適當的教育就可以消除許多她們的擔憂,更減少胸部成為運動障礙的原因之一。這項研究也顯示了合適的運動胸罩可以減少大部分女性在運動時感到胸部疼痛的困擾,而撇除胸部的大小,許多女性並沒有發現自己的胸罩是不適穿的,而胸部在女性的一生中,是會改變大小和形狀的。
團隊中的另一名成員Brown博士強調,令人驚訝的是只有少許的女性意識到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胸罩,以及其對胸部所帶來的助益。這項研究也希望透過募款來支持學校提供相關的胸部健康教育給學生。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