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慢性疾病

研究顯示大多數失禁治療無效?
2017.04.06
研究顯示大多數失禁治療無效?
近日一項由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進行的新研究顯示,大多數失禁治療方式無助於減緩病症。   目前的失禁治療方式包括骨盆底肌肉訓練、藥物治療和手術。而根據該研究結果顯示,與藥物治療相比,手術似乎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研究人員回顧分析了2005~2015年間數千篇論及各種尿失禁治療方案的文獻與相關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手術治療成功率為82%;骨盆底肌肉訓練的成功率為53%;藥物治療與填充劑的成功率則分別為49%、37%。   同時身為Sahlgrenska 學院婦產科教授與哥德堡大學追蹤研究中心的負責人,Ian Milsom表示,「不幸的是,在許多情況下,我們並沒有實際治癒病情,…除了外科手術,其餘治療方式的結果並不理想。而問題在將來會變得更糟,因為,眾所皆知,我們的人口正在老化。」   並且,他也認為:「考慮到這些藥物對醫療保健系統造成的龐大負擔,這樣的結果並不樂觀。…相比之下,手術是一個更簡單和更有效的選擇,且即便從長遠看來也擁有較強勁的成果。」   最後,Milsom也提到現有的研究並未聚焦於老年人或具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群,儘管他們最有可能經歷尿失禁或大便失禁問題。   Milsom的研究結果可能會讓人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接受手術,但台灣女人健康網還是在此提醒大家,醫學研究的結果呈現的是一個趨勢;因應身體狀況、生活方式與資源等的不同,每個人適合的治療方式也不一樣。有任何問題或是新的想法還是先向自己的醫師諮詢過後再做決定會比較適當。   資料來源:BMC Medicine    
+ read more
有高血壓的老人較不容易失智?
2017.01.30
有高血壓的老人較不容易失智?
目前已知,中年時罹患高血壓會增加晚年認知功能下降(dementia)的風險,但這樣的情形可能不適用於老年人。最近一份研究發現,80、90歲才罹患高血壓,與未來認知功能下降風險降低有關。   加州大學神經學與流行病學教授Maria Corrada與其團隊,追蹤了559名90歲以上的長者3年,這些長者在研究開始時並未有認知功能下降的情形。研究團隊在這3年中每半年量測其血壓並評估他們的認知功能,研究結束時有40%的長者的認知功能下降。   研究發現,那些在80歲以後才罹患高血壓(收縮壓140;舒張壓90)的人,在90歲時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比血壓正常的人低了42%;而在90歲以後才有高血壓的人,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比血壓正常的低了63%。   研究團隊提醒,此研究還未能證實年長者罹患高血壓與認知功能下降風險降低具因果關係,但是仍顯示從年紀較輕的老人身上了解到的東西,不一定都適用於年紀較大的老人。紐約市腦部專家Sam Gandy博士認為,這項研究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無法降低認知功能下降風險。最後,阿茲海默症協會的醫療科學主任Heather Snyder提醒,在還未確定因果關係之前,隨著年齡增長,用任何可能的方法來保持心臟健康是正確的方向。   資料來源:Alzheimer’s & Dementia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女性醉得更快?
2017.01.18
男女不同調——女性醉得更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眨眼頻率與消化系統的運作有性別上的差異之外,你是否曾經觀察到或認為女性比較容易喝醉呢?   有一個科學的原因能夠解釋為什麼很少有女性能夠拼酒贏過同桌的男性——她們體內的酶較少,因此較難在酒精進入血液之前分解它們。   「女性的胃裡只有約五分之一酒精脫氫酶,使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影響」紐約性別差異醫學基金會的創始人Marianne Legato博士解釋道。   另一方面,女性似乎也因此在隔日早晨遭遇更令人不適的宿醉。根據密蘇里大學的一項調查,女性最常見的宿醉症狀 - 脫水、疲勞、頭痛、噁心和嘔吐 – 皆比男性的更為嚴重。   而學者認為這可能對女性的健康帶來長期影響。女性攝取大量酒精對肝臟造成損傷的過程比男人來得更快;這很可能是由於女性體內能夠用以分解酒精的酶較少,使得肝臟在第一時間必須做更多工作。因此,學者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飲酒量以降低酒精相關的肝臟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Journ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University of Missouri, The Foundation for Gender Specific Medicine in New York     
+ read more
保持樂觀讓女性長壽
2016.12.28
保持樂觀讓女性長壽
「瓶子還剩下一半的水,還是還有一半的水?」這個問題的答案乍看像無關生死,但對女性而言卻很可能是。新的研究顯示,擁有樂觀態度的女性比起那些較不樂觀的更不易過早死亡。   來自波士頓Harvard T.H. Chan公衛學院社會與行為科學系的協同作者Eric Kim和其同事據其研究結果建議民眾應該試著提升自信,以作為保持健康的方法。   樂觀被定義為一種心理態度,代表擁有正面思考,對於好事的發生充滿希望及自信。   部分研究曾經指出擁有較為樂觀態度的人們,比起那些悲觀的更容易擁有較好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以University of Illinois去年的研究為例,樂觀者比起悲觀的對照組擁有幾乎高達兩倍的機率擁有更健康的心臟。而在新的研究中,Kim聚焦在調查出擁有樂觀的心態是否會影響由各種醫療條件衍生的死亡風險。   為了達到研究目的,研究人員分析從2004~2012年間參與Nurses’ Health Study(此唯一正在進行中的調查研究,主要為透過每兩年一次的調查了解女性健康)的70000位女性;包含參與者自我評量的樂觀程度表,以及其他可能導致過早死亡的風險,比如高血壓、飲食及運動。   結果顯示,最為樂觀者的死亡風險比最不樂觀者低了30%。   以個別疾病而言,研究者發現較為樂觀的女性比起悲觀者少了16%死於癌症的機率,死於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也分別少了38%及39%。此外,最樂觀女性比起最悲觀者也少了38%罹患呼吸道疾病及52%死於感染的機率。   研究者提到之前的研究主要只找出樂觀與降低心臟血管死亡風險間的關聯性,但這次研究卻是第一次找出心理態度與降低其他各大疾病死亡人數間的關聯性。   Eric Kim表示,當代大部分的醫療及大眾健康促進都聚焦在降低疾病的成因風險,但同時有證據顯示提升生理的恢復力或許會造成更大的改變。因此,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建議應該保持樂觀,比如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應該以更健康的行為及方法去應對。 _ _ 不過,此研究團隊針對樂觀與死亡人數下降間的關聯尚只能提出部分解釋,Kim認為人們自身的態度(如樂觀)可能對於我們的生理系統有直接的影響,但這部分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另一方面,由於研究對象資料的限制僅使得我們不能確定本研究的發現是否同樣會發生於男性身上,並不代表樂觀的態度對男性沒有幫助。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read more
史達汀,阿茲海默症的解藥?
2016.12.20
史達汀,阿茲海默症的解藥?
最近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史達汀可能可以阻擋阿茲海默症的發展。   過去研究顯示,高膽固醇可能跟阿茲海默症的特點–β澱粉蛋白斑(beta-amyloid plaques))在腦部的形成有關,因此由Julie Zissimopoulos主持的研究團隊假設,降低膽固醇可能影響阿茲海默症的開始與發展。他們分析約400,000名的65歲以上美國人7年的健康紀錄,其中前2年研究者追蹤參與者是否有服用史達汀、是否有定期服用,之後5年則追蹤他們是否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結果發現,若持續服藥2年,女性阿茲海默症風險會降低15%、男性則降低12%。   此外,研究還發現對於不同性別、種族,不同的史達汀藥物會有不同效果。舉例來說,服用Simvastatin(常見商品名Zocor)及Atorvastatin(常見商品名立普妥)與白人、西班牙人、黑人女性及西班牙男性的阿茲海默症風險降低有關;Pravastatin(常見商品名美百樂)則與白人女性的阿茲海默症風險降低有關。研究提醒,這樣發現可以作為醫師開何種藥給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參考,亦即強調出「一體適用」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健康照護。   阿茲海默症協會的研究主任Doug Brown博士說明,雖然此份研究分析了大量的資料,且提供了重要的訊息,但仍不足以證明史達汀會降低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這還需要臨床試驗來回答是否為真。此外,史達汀近來還被發現可能有助於改善男性的性功能、降低癌症患者死亡率等,但也有研究指出有增加女性糖尿病風險、導致肌肉痠痛、虛弱、白內障等副作用,並且許多專家也質疑史達汀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民眾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服藥前宜跟醫師一起討論用藥之利與弊,預防避病不成反受害。   資料來源: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
牙周病跟勃起功能障礙有關?
2016.12.09
牙周病跟勃起功能障礙有關?
根據一份對現有研究的重新檢視,勃起功能障礙在罹患牙周病的男性中很常見。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9至2014年間發表之五項研究的數據,包括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總計涵蓋213,000名20至80歲男性的資料。   在每項研究中都發現,勃起功能障礙更普遍地出現在正在治療牙周病的患者中,特別是年齡小於40歲和大於59歲的男性。根據研究報告,罹患牙周病的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是沒有牙周病男性的2.28倍。   研究資深作者中國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趙志剛博士表示:「牙齦的慢性細菌感染或牙周炎是常見的,並且是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而牙齦牙周的感染和發炎被認為與高風險的的心血管疾病、中風和動脈硬化有關,而中風和動脈硬化也與勃起功能障礙有關。」   「我們認為,對於罹患牙周病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實際生物學機制仍然所知甚少。建議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檢查牙齒可能太早,但是告知慢性牙周炎患者關於兩個疾病之間的相關性是有益的。」   「由於慢性牙周病與幾種慢性疾病有關,建議每天進行牙間清潔以減少牙菌斑和牙齦炎症。慢性牙周病的治療可以控制或治癒炎症,並可以降低性功能勃起障礙的風險。此外,臨床醫生應該意識到牙周病在勃起功能障礙發展中的潛在作用。」   然而,這項新的研究檢視,有其局限性。包括勃起功能障礙和慢性牙周炎是由類似的危險因素引起的,例如老化,吸煙、糖尿病和冠狀動脈疾病。以及,雖然其中一些研究有考慮到糖尿病,但大多數沒有說明吸煙或飲酒習慣,這也是影響口腔健康和性功能的因子。因此牙周病和勃起功能障礙之間的連結還是有限的。。   來源:國際性無能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otence Researc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