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飲食與肥胖的關係?可口可樂公司說了算?!
2015.12.14
飲食與肥胖的關係?可口可樂公司說了算?!
近日,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公布了可口可樂公司跟「全球能量平衡聯盟」(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 GEBN)主席間往來的電郵信件。從中可以發現,可口可樂公司不但主導了GEBN主席的人選,甚至參與了GEBN的任務宣言並對其網站上的文章與影片提供意見。甚至,連團體的LOGO顏色可口可樂公司都插上一手,要求不要使用藍色;可口可樂公司的首席科學與健康主任Applebaum在寄給GEBN的信件中寫到:「顏色不是問題,除了藍色,希望你理解原因。」(藍色是其對手百事可樂的罐子顏色)。   雖然GEBN一直強調,可口可樂公司沒有介入團體的運作,然在去年11月雙方來往的MAIL中,GEBN主席告訴可口可樂主管將會協助他們避免「人們將可樂視為是問題」的形象;可口可樂公司也在信中表示,希望團體能盡速在媒體中建立其對於肥胖議題的發言權,並且善用媒體資源以對抗想要對不健康食物課稅或限制的倡議者。   事實上,早在今年八月,紐約時報就披露2014年以科學家為主成立的GEBN,是由可口可樂公司贊助,該公司透過財務及後勤包括協助架設及管理網站支持GEBN的運作。另一方面,早在2008年,可口可樂公司就開始贊助該聯盟的兩位成員以及主席研究經費,以傳達「解決肥胖的關鍵在於運動而非飲食」的訊息。   事實上,許多研究證實減少體重的最好方式是減少攝取高糖份食物,運動雖然也是減重的重要因子,但研究發現運動可能會增加食慾反而讓我們攝取更多的卡路里,而且人們對於運動所能消耗的熱量也太過樂觀,如:一罐12盎司的可樂大約有140卡路里及10湯匙的糖,如果要消耗這些熱量必須走三英里的路。另一個以200位過重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星期運動5-6個小時且不改變其飲食習慣(比建議量多出一倍),雖然在一年後男性平均減少3-5磅,而女性平均減少2.5磅,但幾乎所有人仍是過重或肥胖。   食品工業贊助科學研究已不是新聞了,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研究都有淡化飲食與肥胖關係的傾向。依據一篇最近的研究,由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可樂公司、美國飲料協會等含糖食品工業所贊助的研究,認為含糖飲料跟體重增加沒有關係的研究比沒有這些廠商贊助的研究多了五倍。     資料來源:Associated Press、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
【台灣女人健康網】新版網站上線公告
2015.12.08
【台灣女人健康網】新版網站上線公告
大家好: 歷經一整年的評估、規劃到重新架設,新版的【台灣女人健康網】終於上線啦! 這次的改版在「版面」、「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上都做了非常大的更新,為的是希望讓大家能夠更方便的閱讀到自己有興趣、喜愛的新聞,同時接觸到更多其他同樣重要、有趣的新知。 當然,新網站還有許多細節待改進。近日大家在使用網站時可能會發現有些過去未曾看到的分類、專區連結,點選之後卻未見資料,那可能是因為相關的文章或頁面還在舊的分類下,尚未被重新分類。諸如此類的問題,台灣女人健康網編輯部的工作人員們在持續更新新聞的同時,也會努力編輯、整理既有的資料。我們期望在今年結束之前能將所有的資料統整完畢。 這段期間,造成大家的不便,我們深感抱歉,也感謝大家的體諒。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使用留言板或私訊至台灣女人健康網FB粉絲專頁與我們聯繫。 希望大家能繼續給予我們支持、鼓勵,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在未來的每個日子常伴彼此。   台灣女人健康網編輯部   敬上
+ read more
美國柯羅拉多大學退還可口可樂公司百萬美元贊助
2015.11.25
美國柯羅拉多大學退還可口可樂公司百萬美元贊助
  柯羅拉多醫學院(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Medicine)被揭露接受可口可樂公司贊助100萬美金成立「全球能量平衡聯盟」(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 G.E.B.N.)--由科學家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這個團體的任務主要是降低汽水與肥胖的關聯性。   在「全球能量平衡聯盟」的宣傳影片中,批評媒體將美國高比例的肥胖歸責於速食、糖分飲料是沒有充分證據的說法。同時聯盟致力在臉書或是推特中推廣運動,認為運動是避免慢性疾病跟肥胖的不二法門,但卻避談食物的影響。   經由媒體披露後,柯羅拉多醫學院在11月初宣布將退還可口可樂公司100萬美金的贊助,而可口可樂公司執行長表示自2010年開始,他們公司已經花費了1億2千萬支持健康相關研究以遏止肥胖的盛行,包括美國小兒科學會、營養與飲食學會等;而在可口可樂公司被揭露後,這兩個學會也立即宣布將要終止與可口可樂的合作關係。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
裝神弄鬼?!小心賠上眼睛健康
2015.10.30
裝神弄鬼?!小心賠上眼睛健康
  每年的10月31日是歐美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節,人們會在這一天變裝、戴上面具,小朋友挨家挨戶蒐集糖果、大人開派對參加遊行。近年來,這個節慶活動在世界各地-包含台灣-越來越常見。而不論國內外,許多人在打造萬聖節裝扮時,都會選擇使用能將眼睛改變成特殊顏色的角膜變色片(彩色隱形眼鏡),但許多眼科醫師們擔心民眾很可能在大肆慶祝的當下危及了健康。近日,英國視光學總會(The General Optical Council)便趁著萬聖節前夕警告民眾角膜變色片所帶來的風險。 雖然法律聲明購買角膜變色片應該要持處方並且有配鏡師或醫師在場,但實際上,民眾要取得角膜變色片不是難事,網路、商場都有在販售。視光學總會的策略總監Alistair Bridge表示:角膜變色片不該由配鏡師或醫師以外的人提供;配鏡師能夠確保隱形眼鏡適當的貼合並且給予相關的專業資訊,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特許交易標準委員會執行長Leon Livermore說明,角膜變色片的製作通常是建立在「以單一種尺寸對應所有使用者」的基礎上,而非依配戴者的需求與個別狀況量身訂做,因而會增加傷害眼睛健康的風險。 另一方面,視光學總會也舉出了數個會傷害眼睛健康的常見錯誤佩戴方式,如戴著睡覺、與他人分享或交換配戴等,這些行為都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傷,像是角膜潰瘍與感染、眼部疾病的傳播等,甚至進而減損視力。 因此,提醒民眾在購買時先洽詢專業的醫事人員,配戴角膜變色片時確實遵守醫囑,才不會為了一時的美麗(或恐怖?)失掉了眼睛健康。   資料來源:The General Optical Council  
+ read more
別讓牙線「陷」你於不義
2015.10.23
別讓牙線「陷」你於不義
  曾經蛀牙過的人都知道,若傷及神經可能需要付出根管治療甚至裝假牙的代價,而通常這些手術所費不貲。因此為了避免再次蛀牙,患者可能會開始於飲食後用牙線清潔齒縫。然而,最近一位牙醫師提到,其實使用牙線需要靈巧的手指,若使用方式不對反而弊大於利。  在使用牙線時,多數人其實沒有把東西從牙縫中清除,只是把殘餘壓至牙齦並任細菌滋長。另一個經常犯的錯誤是,在牙縫中來回摩擦牙線,試圖將殘餘拉出牙縫,但這不僅無法把殘餘清除乾淨又傷害了牙齦。  英國紐卡索大學的牙醫科學教授Robin Seymour認為,最徹底的清潔其實是用牙刷耐心地刷牙,再用牙縫刷清潔齒間,最後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作結。漱口水含有殺菌功能,還因為含氟所以比用牙線更能避免蛀牙。  Seymour最後強調,漱口水應使用不含酒精的,因為酒精不僅對牙齒清潔沒有多大幫助,還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在挑選漱口水時,尋找「西吡氯銨」(cetylpyridinium chloride)成分,它會跟口腔中的蛋白質結合並產生出能包覆牙齒的保護膜,保護作用可達12小時。  資料來源:India’s Largest Independent News Service, IANS  
+ read more
大型皮膚炎研究發現:基因影響疾病?!
2015.10.23
大型皮膚炎研究發現:基因影響疾病?!
  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皮膚病,通常伴隨劇烈發癢及復發性的皮膚損害。全球有20%的小孩與10%的成人有異位性皮膚炎,這些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品質與社會心理健康狀態經常受此疾病影響。目前雖然對於疾病的肇因仍不甚清楚,但已知遺傳是重要的影響因子,而最近一份至今規模最大的異位性皮膚炎研究又進一步發現了10個與皮膚炎有關的基因,提供了未來研究皮膚炎治療方法的新途徑。  為了深入瞭解與疾病有關的基因,一群來自14國家的臨床醫師與科學家,透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的方式研究了來自歐洲、非洲、日本及拉丁國家的377,550名患者與健康個體的所有基因,從中找出變異的基因序列再篩選出患者常見的變異基因。  研究員發現,人體中有10個基因區段若變異將會影響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這10個基因區段裡多數與免疫系統調節有關且會影響其他發炎性疾病的風險,顯示異位性皮膚炎不僅與遺傳有關,還受人體的免疫系統調節能力影響。英國MRC 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的Lavinia Paternoster博士說明,雖然這次發現的10個變異的基因區段只會稍微增加罹患皮膚炎的風險,但這個發現仍能幫助我們了解疾病發展的機制,再透過未來持續性的研究可能會產生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因此目前已累計發現31個變異的基因區段與異位性皮膚炎有關,且從部分基因區段可知免疫系統調節會影響皮膚炎風險。但是主要研究員之一Stephan Weidinger教授認為,目前仍不知變異的基因區段是如何增加了皮膚炎風險,並且還需要了解基因與生活習慣及環境的互動,才能發展出預測疾病風險的工具及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Nature Genetic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