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

懷孕可以劇烈運動嗎?
2019.10.01
懷孕可以劇烈運動嗎?
準媽媽們時常會收到大量與胎兒安全有關的訊息,警告媽媽們要小心,例如要忌口的食物、可能接觸到的毒素等等。這些項目越來越多,導致媽媽們越來越焦慮。結果就是一些婦女認為不管威脅有多大,乾脆全都避免最安全,劇烈運動就被視為是風險之一。   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劇烈運動在懷孕期間(包括懷孕後期)是安全的,還對健康有益。   怎樣算是劇烈運動? 懷孕期間進行中等強度運動的安全性已得到公認,例如散步、游泳和騎腳踏車等。   所謂的「劇烈運動」是指運動進行到某種程度,難以與人進行對話溝通的狀態。對多數人來說,劇烈運動一般是指在最高心跳的70%至90%進行的運動(最高心跳大約是每分鐘220次減去年齡的數字),包括慢跑、騎腳踏車、重量訓練等   然而對於孕婦,懷孕期間心臟和血液的某些正常變化,可能讓她們無法進行劇烈運動。而且,懷孕進行劇烈運動的安全性也充滿爭議,過去曾有研究表明,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血流會重新導向肌肉,可能從胎兒身上帶走氧氣和營養。   為了釐清爭議,這份研究進行了整合分析。   研究怎麼說? 研究蒐集了過去15項研究,總計32,703名孕婦的資料,瞭解懷孕後期進行劇烈運動對母親及胎兒的安全是否有影響。   結果發現對於大多數健康的孕婦,即使在懷孕後期進行劇烈運動,對媽媽和嬰兒似乎都是安全的,沒有發現任何有意義的風險增加,嬰兒的出生體重也沒有差異。   體重在理想範圍內的孕婦,劇烈運動不會影響她們懷孕期間體重的增加。也就是說,隨著孕期的發展,她們的體重會如預期的增加,不會受到劇烈運動的影響。   但是,超重和肥胖的孕婦要增加到建議的體重可能比較困難,劇烈運動似乎會降低肥胖孕婦的體重增加。   孕婦要留心高強度運動 超過最高心率90%的運動通常被認為是「高強度運動」,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時,是很難順暢地說出一個句子。   目前還不知道高強度運動是否會帶來任何風險,因此孕婦在懷孕後期想進行高強度運動可能還是要小心。   準媽媽們在懷孕後期進行高衝擊力的運動也是需要小心的,例如跑步、跳躍或強度高的舉重。雖然研究蒐集的結果表明這些類型的活動不太會影響嬰兒,但卻還不知道是否會削弱母親的骨盆底肌肉,進而可能導致失禁。如果準媽媽們希望繼續進行這些活動,建議諮詢醫師和運動專家。   懷孕期間的運動很重要 但不必太劇烈 劇烈運動是改善母親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與適度的運動相比,劇烈運動對心臟、肺、肌肉和情緒的好處可能相同,甚至更多。   然而,懷孕期間進行運動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以安全、愉快和可持續的方式獲得健康益處。一些女性在懷孕後期會難以活動,更不用說大力運動了。如果可以愉快地進行較輕鬆的活動,例如散步,一樣可以為孕婦和孩子帶來好處。   改變對孕期運動的態度 過去對懷孕的態度,都認為盡量躺著養胎或者走路便好,懷孕後期再爬爬樓梯。台灣衛福部提供的《孕婦衛教手冊》,建議最好的活動是「散步」或「準媽媽健康操」,並未對運動的強度給一個說法。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孕期間規律運動的好處,是時候要打破過去懷孕就要閉關的觀念了。在諮詢過醫師意見後,保持活躍的生活態度,對準媽媽及寶寶都有正面的助益。國家也應該提供懷孕女性更多的運動資訊與建議,降低準媽媽們的擔心,提高運動動力。   更多相關新聞 懷孕時跑是安全的!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19.09.1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媽媽的睡姿會影響胎兒健康嗎?
2019.09.28
媽媽的睡姿會影響胎兒健康嗎?
過去經常叮嚀孕婦要往左側側睡來減少死胎的風險,特別是近產期的兩、三個月。一份最新的研究提出不同意見:在懷孕期前30週,睡覺姿勢不太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狀況,孕婦可以選擇最舒適姿勢睡覺。   睡覺姿勢和懷孕不良後果無關 這項研究訪問了超過8,700名女性,調查她們懷孕期間睡覺的姿勢,其中三分之一還進行了睡眠研究,紀錄睡眠姿勢。但這項研究不包含懷孕超過30週的女性。   8,700名女性中,22%發生了懷孕的不良後果,包括死胎、高血壓疾病、胎兒過小等。研究人員將這些不良後果和孕婦的睡眠姿勢進行比較,並沒有發現關聯。   研究作者Robert Silver博士表示,我們可以向女性保證,懷孕前30週不同的睡眠姿勢是安全的。至於懷孕最後幾週的情況,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為什麼鼓勵孕婦側睡? 一直有鼓勵孕婦向左側側睡的說法,特別是在懷孕期間睡覺已經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也有研究指出側睡可以降低死胎風險。   紐約Nathan Fox博士解釋,如果孕婦平躺,可能會出現血流量降低的情形。懷孕時,女性的子宮、胎兒和羊水等會越來越重。輸送氧氣給胎兒的動脈是位於女性後腹腔沿著脊椎右側的血管,如果孕婦平躺,就會壓迫到背部的血管,可能導致血液循環減少和胎兒心率下降。Fox博士說,孕婦躺下時略微偏向一邊,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過去的研究要求發生死胎的女性回想起她們在懷孕期間是以什麼姿勢睡覺,這些研究發現某些睡眠姿勢,例如正躺,和死胎存在重要聯繫。   但Fox博士解釋,人們很難清楚記住過去所做的事,尤其是在發生像死胎這樣的悲劇之後。孕婦應該盡量以自己覺得舒適的姿勢睡覺,而醫界提出有關日常生活的建議時則需要謹慎,必須思考這些建議的科學證據是什麼。倡議的人是帶著良好的意圖,例如預防死胎。但這些看似簡單或良性的建議,卻可能帶來不便,讓睡眠變得更困難,反而影響孕婦的健康。而且,如果發生可怕的事,很難讓孕婦相信這不是她們的錯。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9.1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世界第一個「陰道博物館」將於英國開幕!
2019.09.27
世界第一個「陰道博物館」將於英國開幕!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陰道博物館」,在經過群眾募資達5萬英鎊後成立,將於11月16日首次開放。該博物館的創始人將其描述為「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婦科解剖學的實體博物館」,旨在教育和提高人們對陰道和外陰健康的認識,並消除對它們的污名和羞恥感。   博物館執行長Schechter在知道收藏著世界上最大陰莖的冰島「陰莖博物館」後,發現沒有一樣的博物館在介紹女人的陰道和陰戶,於是她在2017年決定成立這個博物館,將舉辦以陰道為中心主題,並與身體形象、心理健康和性行為相關的展覽、戲劇、工作坊及電影放映等活動。     讓兒童從小自在地談論陰道 Schechter女士表示,該博物館本質上是一個文化中心,它將為家庭和學校舉辦對兒童友善的計劃。同時也會有一個外展計畫,確保兒童從小就開始能自在討論女性生殖器官。 她說:「當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時,談論這些事情就變得非常困難。」、「這是關於消除對陰道的污名,並開始誠實地面對它。」、「這個身體部位應該被讚頌。博物館是散布這個訊息很棒的方式,讓大家知道陰道和陰戶沒有什麼好可恥或反感。」 讓女人公開與健康的禁忌對話 陰道博物館還與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合作,讓婦女參與某些有關婦女健康禁忌的對話。 該學院副主席Wright博士說:「兩個組織都有共同的使命,要傳播婦科解剖學和健康知識並提升相關意識。…我們認為該博物館將是個巨大資產,幫助人們了解婦女健康並更公開地​​談論它。」 包容所有性別 博物館的外展計劃將鼓勵健康及包容的性與關係教育,並將與醫生和醫學專家合作,為跨性別者及陰陽人(不符合生物學定義男性或女性的人們)提供服務和支持。   Schechter女士補充說,該博物館將對所有性別的民眾都不收門票,因為「並非每個有陰道的人都是女人,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有陰道」。該博物館至今收到的回應都非常正面,許多人們都認為這是個好的想法! 編譯新聞:BBC(2019.9.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婦女何時容易受孕不能只算日子!
2019.09.14
婦女何時容易受孕不能只算日子!
女性經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根據UCL and Natural Cycles所做的一項新研究,參加研究的婦女之平均經期為29.3天,65%的婦女是25-30天,只有13%的經期是28天。   這是至今有關經期最大的回顧研究之一。它分析的資料包括瑞典、美國和英國124,648位婦女,超過600,000經期,可以幫助伴侶更了解什麼時候是最可能懷孕的。   完整的經期是由月經來潮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經來潮,並以排卵為分界點分成兩個階段:卵泡期和黃體期。研究專家發現卵泡期平均為16.9天,黃體期平均為12.4天。在25-45歲之間,每年平均經期減少0.18天,平均卵泡期減少0.19天。肥胖婦女的平均經期變異是0.4天或14%。體重不足和非肥胖的婦女經期長度的變異比較少。     想要懷孕的婦女應在排卵時─容易受孕的時間─性交。但是排卵並不是固定地在第14天發生,因此確認容易受孕的時間很重要,單看經期日是不足的,也應追蹤其他指標,如基礎體溫。   因為經期和卵泡期的長短有個人差異,特別是在平均範圍(25-30天)之外的人,在估算容易受孕的時間時應該是採取更個人化的方式。已有幾個研究指出,只基於經期日來估算日子的應用程式,可能完完全全錯過容易受孕的時間。   受孕覺知的應用程式 受孕覺知應用程式是在幫助婦女確認其容易受孕的時間,該應用程式連結著一個龐大的受孕資料庫,能從大量月經週期的數據中增進對容易受孕時間的認識。   資料庫收集的資料來自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中使用應用程式的婦女,他們年紀介於18-4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15-50之間,並在過去12個月未曽使用荷爾蒙避孕法。而已有身體狀況的(如有多囊性卵巢症狀、低甲狀腺或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停經的皆已排除。   手機應用程式中個人健康監控的廣泛使用製造出大量的經期資料,若將真實世界數據和在控制情境中的傳統臨床研究互相驗證,新的科學發現將潛力無窮。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8.2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媽媽罹患糖尿病 恐提高死胎風險
2019.08.14
媽媽罹患糖尿病 恐提高死胎風險
最近一項英國研究發現,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女性,腹中胎兒的死胎風險相較未罹病女性幾乎高了五倍。   糖尿病患者的死胎風險較高 第一型糖尿病是與遺傳相關的自身免疫疾病,而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與肥胖和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   研究人員在1998年4月至2016年6月間,追蹤了蘇格蘭3,847名患有糖尿病母親所生的5,392名嬰兒。相較於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死胎風險高三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死胎風險高了4.7倍。   研究人員表示,「高血糖」和「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若能有效控制,將能降低死胎風險。   研究主持人Sharon Mackin博士表示,我們必須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支持女性在育齡期間控制體重和血糖,以減少懷孕的不良後果。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應有警覺,就算沒有立即要懷孕,也需獲得適當的資訊與諮詢,一旦確認懷孕,應該立即與醫師諮詢,以獲得照護與支持   女胎更堅強? 出乎意料地,這項研究中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女性的死胎中81%是男性。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男胎在子宮內更容易受到傷害,比女胎死產風險高了約10%。這項新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女性的男性胎兒死產率是女胎的4倍,這可能是因為男胎在妊娠晚期有較高的代謝需求,加上男胎的胎盤較小所導致。   不過作者也提出警告,這還需要在不同人口種類中進行更多的觀察,才能有更精確的結果。   台灣女性的狀況? 根據國健署2017年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5%,女性盛行率10.3%,估計超過100萬名女性罹患糖尿病,人數正逐年攀升。   而台大醫院婦產部2018年的資料指出,近年來因為高齡產婦的增加及篩檢技術的進步,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原先沒有糖尿病,卻在懷孕時出現高血糖症狀的女性,這會提高胎兒過大以及未來肥胖的風險。而對媽媽來說,妊娠期糖尿病會增加未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發生率從過去10年的5%至7%驟升至12%至15%。   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都在上升,對母親及胎兒都是健康上的風險,令人憂心。然而,目前國內並未對產檢女性進行全面的妊娠糖尿病篩檢。並且,根據一項2018年的研究,2014年與2015年妊娠糖尿病孕婦接受健保給付之妊娠糖尿病篩檢比例在42%左右,超過50%未接受。為避免錯過為糖尿病女性和有糖尿病風險的女性提供醫療保健的機會,並進一步掌握女性及嬰兒的健康情形,國家應將妊娠糖尿病檢測列為產檢常規項目,並進行相關統計及追蹤。     更多與懷孕及糖尿病有關的新聞 及早減重緩解第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盛行率上升! 妊娠糖尿病者易有產後憂鬱症狀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7.29)、Eeurek Alert(2019.07.29)、BBC NEWS(2019.07.3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解決全球蟲蟲危機,促進精子健康開始!
2019.08.10
解決全球蟲蟲危機,促進精子健康開始!
2017年全球男性精子數降了60%,引起人們擔憂有一天人類可能將不再能自然生育。不過,「精子危機」也刺激了科學家研發出在家就能了解精子品質的科技。有人認為這不僅能讓男性對自己的精子狀況更有警覺,也能翻轉人工生殖科技聚焦於女性生育能力的情形。   測試男性精子品質的新創科技 近幾年出現了一波測試男性精子品質的新創科技,如ExSeed、Yo、Trak和Legacy等,讓男性在家就可以做精子測試,甚至某些情況下可以在家凍精。   TRAK是在家檢視經精子濃度以了解生育力的技術。主要提供給想要生育的伴侶,但有三分之一使用了技術後並未嘗試懷孕。在這三分之一中有部分是因為受傷或服用類固醇而擔憂其精子品質,但其他則是基於好奇心而接受測試。研發者Sommer博士表示,過去男性認為生育就是女人的事,但現在男女都承認了男性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EXCEED是透過手機就可以分析出精子數量、濃度及能動性,還能提供個人化的訓練計畫來改善問題。透過短期訓練計畫改善問題是可能的,有些男性在專業指導下25周後精子濃度改善了25%、能動性改善了40%。   男性開始「凍精」為成家做準備 在台灣,對於想要晚生的男性可能面臨的風險並沒有認識,例如:當男性伴侶超過45歲時,即使女伴年輕很多,嘗試懷孕的時間不僅需要多五倍,流產的風險也高了一倍。並且孩子出生時患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也增加,如:自閉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在美國越來越多企業將冷凍精子作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在即將接受癌症治療、進行輸精管切除術或性別重置手術的男性中已經相當普遍,但是,直到最近才開始鼓勵男性這樣做以避免晚生所延伸的風險。   選擇凍精的人變多,說明了男性對健康的認識和積極程度日益提高。並且也顯示出男性開始會把生兒育女視為其人生目標之一而為之做準備。而男性凍精要比女性凍卵更容易,但事前會需要改善精子品質,就像男性要嘗試生育前要提升精子品質一樣。   選擇「凍精」前該思考的事情 英國生殖產業的人對「凍精」抱持較保留的態度。有人認為凍卵和凍精是極端的問題解決方案,一些高風險案例才值得考慮使用這個作法,例如:服用會影響清子數量的SSRI型抗抑鬱藥、抗癲癇藥和抗糖尿病藥的人;工作中需接觸殺蟲劑、塑料和重金屬的人;及經常久坐的計程車司機和長途貨車司機等。   生殖醫療專家Nargund醫師表示,我不希望男女在凍精或凍卵後就不再注意生殖能力。在你凍精的那一刻,你就開始在依賴其他形式的生殖科學,如體外受精。因此,你是在將自己的生育能力放到生殖診所/中心手中,這不僅是昂貴的,而且可能第一次不會成功。我也反對女性接受不必要的治療。   此外,藉由「凍精」來延後生子的時間還要考慮到孩子的福利。例如:男性30歲「凍精」並在50歲生子,當孩子15歲時他已經65歲。我們應該鼓勵男女在年輕時盡可能地開始家庭。即使這是女性多年來一直接收到的訊息,但這不是男人想要聽到的。   曾經為Lagacy提供技術建議的男性科學教授Pacey表示,他不了解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注意男性高齡生子的風險。過去20-30年已經累積很多關於男性年齡對兒童影響的證據,但是我們傾向於忽視它,因為它與社會晚育的需求背道而馳。大自然要我們在十幾歲和二十初的時候生孩子,而非希望我們在30多歲的中後期生孩子。這位教授也不認為凍精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因為雖然可以凍結品質好的精子,但是當取出時它的品質可能變很差。   男性改善生育能力從生活習慣開始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明明夫妻無法懷孕有一半與男性生殖能力有關,為什麼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的問題未被政府及醫療單位重視,而仍然以生育是女人事的角度來看待生殖問題。   生殖健康與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如飲酒、不良飲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會帶來潛在問題。而由於男性約每三個月會產生新的精子,那些在生活方式上做出正確改變的男性往往會看到顯著的改善。我們希望這些新興科技能夠打破目前生殖醫療領域重女輕男的問題!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7.0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