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美容

婦女團體要求美容醫學管理辦法儘快上路!
2016.10.14
婦女團體要求美容醫學管理辦法儘快上路!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於10月13日出席衛福部專家會議,會中針對近日引起爭議的「美容醫學廣告管理」及「美容醫學納入特管辦法管理」進行討論。各方代表經過一個上午的討論,終於對執行面達成共識,醫事司將修正公告內容,最快下周重新公告新制。   於「美容醫學廣告管理」部分,台女連表示支持,但認為禁播術前/術後比較影像並非重點,而是影像是否呈現出真實的手術改變。無論在廣告、諮詢或衛教時,術前/術後影像應以同樣方式拍攝受術者「素顏」樣態,不應以髮妝效果、攝影技巧與修片技術等手法誤導閱聽者。若能透過相關規範,讓受術者拍攝出真實的改變,亦是呈現手術資訊的方式。   在「美容醫學納入特管辦法管理」部分,原訂106年1月1日實施之「非專科醫師不得執行美容醫學之治療」,全國醫師聯合公會及其他醫界學會有諸多意見,醫師聯合公會提出暫緩至三年後再實施。然台女連認為,健康權益是不容等待的,政府應立即提出具體辦法並實施,避免讓民眾持續身處於風險中。幾經討論後得出初步共識,將籌組「美容醫學手術類別聯合委員會」訂定相關規範,兩年後正式實施。台女連原則上同意由委員會制訂醫師資格認定基準、手術內容分級、辦理訓練課程等執行內容,但要求衛福部將民眾權益放在首位,提出兩年間的規劃期程,不要為了無法弭平的各方意見與行政流程不斷延宕管理辦法,持續讓民眾面對健康風險。    
+ read more
英國如何打擊氾濫的醫美手術?
2016.10.13
英國如何打擊氾濫的醫美手術?
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RCS)在政府要求下,正在建置整型外科醫師的線上註冊機制,以協助民眾避開不嚴謹的整型手術。有整型需求的民眾於線上系統輸入想瞭解的程序及個人編碼後,就能查看附近地區合格醫師的名單。此系統同時提供整型手術資訊,包含手術內容、費用、術前應思考的問題、術後恢復期間狀態、風險、以及意外發生時如何處理等資訊,提供民眾獨立、可信賴的訊息,避免被商業廣告誤導。   2010年,法國比艾比公司(Poly Implant Prothese, PIP)被踢報使用未通過人體安全測試的工業矽膠生產乳房填充物,導致義乳在體內破裂,引起發炎甚至致癌等不良反應。在這個醜聞爆發之後,英國政府要求皇家外科醫學院建立線上註冊機制。   這個系統主要是為了對抗醫美診所的傾銷策略,有些診所為母女提供「買一送一」優惠,讓她們同時進行隆乳手術。但很多執行這些手術的醫生都沒有正式的資格或培訓,造成使用者最後必須承擔永久性的損傷。   副校長Stephen Cannon表示:「由於部分為了業績不擇手段的公司,執行積極的傾銷策略,使得民眾很難找到關於整型手術獨立、值得信賴的訊息。進行整型手術是很重大的決定,不應輕率決定,我們希望督促考慮進行手術的人仔細思考。」   「大多數的整型手術都是在私人診所進行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目前法律允許任何合格醫生—包含外科醫師及其他科別醫師—進行整型手術,不需要額外的培訓或資格。」   想要進入線上名單的整型外科醫師,需要證明他們在所選的專業領域中是合格的。並且,只要醫師有適當的資格,可以註冊成為多個技術的專家。不在名單裡的外科醫師仍然可以進行手術,但會盡量督促民眾避開這些診所。   英國國民保健署與醫療專業團體聯合打擊整型手術企業,綜合醫務委員會在6月公告,醫生可以對「買一送一」這樣的優惠手術提出罷工,並且醫生必須適當地對民眾解釋手術的風險,不對他們施加過度的壓力。   英國衛生部發言人表示:「任何想要進行整型手術的民眾都應該能夠取得正確的資料,所以我們要求皇家外科醫學院發展這項新的資源,幫助市民在充分瞭解的狀態下做決定。」   「我們還建議擴展照護品質委員會(Care Quality Commission )的權力,對更多的供應商進行評鑑,這是提高標準的重要一步。」   英國醫學總會(General Medical Council) 委員Terence Stephenson教授表示:「選擇進行整型手術的人有權期待高質量的護理,並充分了解他們接受的治療。我們希望民眾有能力花更多時間、做更多研究,並且在沒有信心的時候可以直接拒絕。」   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整型手術專區:https://www.rcseng.ac.uk/patient-care/cosmetic-surgery/   資料來源: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Daily Mail    
+ read more
瘦得不健康,肥胖相關疾病依然找上你!
2016.10.13
瘦得不健康,肥胖相關疾病依然找上你!
衛教宣導常呼籲民眾避免肥胖以降低疾病風險,這樣的內容往往使體重正常或較輕的人認為自己是安全的,但真是如此嗎?其實,若屬外瘦內胖者-即外觀纖瘦但脂肪不平均地堆積於腰部或器官周圍的人-體內的脂肪仍可能提升人體發炎或患病風險。最近一篇報導便訪問了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 BMI)正常但受苦於肥胖相關疾病的人們,透過他們的經驗提醒纖瘦者留意身體健康。   心臟病 一名38歲BMI為19的女性,運動規律、不吸菸且僅偶爾小酌,在某次睡醒後感到不適、熱以及胸口有壓迫感。她本以為是感冒所致,但接下來胸口的疼痛越來越劇烈,且下顎及左手臂有刺痛感。她打電話給家人求助,家人抵達後見其臉色蒼白且不停冒汗立即叫救護車。爾後,經醫師診斷,確定她罹患了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亦即冠狀動脈血管壁內皮層與外皮層分離,導致血液流進血管壁內而堆積血塊,阻塞了流進心肌的血液引發的心臟病。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心臟學研究所(Bristol Heart Institute)心臟學顧問Glyn Thomas說明,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是無法預測的心臟疾病,它與傳統心臟疾病的風險無關且多發生在女性,尤其是懷孕或產後不久的女性,暗示了疾病可能與荷爾蒙有關。而不幸的是,這種疾病致命率高,因此若發覺有疑似心臟病症狀應立即就醫,即使患者是非典型的心臟疾病高風險群。   糖尿病 一名63歲BMI為22的男性,精瘦、常運動但在出差時偶爾會吃高熱量的速食,有天開始感到非常疲憊且2個月內就掉了3公斤。原以為是疲勞所致,但當發現他開始感到不尋常的口渴時他選擇就診,並發現其血糖值超標且被醫師診斷罹患糖尿病。 英國資深臨床顧問Natasha Marshland說明,雖然糖尿病與過重有關,但是家族遺傳會增加15%的疾病風險,並且纖瘦的人也會因內臟脂肪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而罹患糖尿病,因此該名男性經常吃高熱量的速食可能是使風險增加的原因。   胃酸逆流 一名58歲BMI為24的男性,發覺喉嚨會癢且痛,原以為是感冒所致,但症狀持續干擾其生活因此選擇就醫。爾後,醫師診斷出他的喉嚨因胃酸侵蝕食道導致潰瘍,該名男性回憶他從未有消化不良或火燒心的症狀且不吸菸,因此對診斷結果感到相當意外。 英國皇家自由倫敦NHS信託基金會(Royal Free London NHS Foundation Trust)醫院的腸胃病醫師Steven Mann說明,人們認為胃酸逆流與過重有關,雖然這是引發原因之一,但仍有其他原因,包括食道裂孔疝氣(Hiatus Hernia)使食道底部的括約肌無法發揮功能。此外,高脂肪食物因需要較久的消化時間因此會增加胃酸分泌,而吸菸、飲酒及攝取太多咖啡因會使食道括約肌無法避免胃酸逆流。   膽結石 一名27歲懷孕的女性,突然肚子感到劇痛,並且幾乎每周都會發生一次,某次出差又發作,實在難忍疼痛之下請旅館叫了救護車。醫師判斷可能是闌尾發炎,但掃描結果卻一切正常。然而症狀持續困擾著她,每周她都要忍受疼痛約40分鐘以上,再加上擔心肚裡的小孩,她決定再次就醫。這次醫師的掃描結果發現她有膽結石。該位醫師對診斷結果感到意外,因為患者纖瘦且健康,不屬於年老、過重的高危險群。 英國皇家自由倫敦NHS信託基金會(Royal Free London NHS Foundation Trust)醫院的腸胃病醫師Steven Mann說明,肥胖會增加膽固醇指數讓膽囊難以消化脂肪,但是纖瘦的人也可能因為低纖飲食而有這樣的疾病,另外懷孕時荷爾蒙上升也會增加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
抗老、亮膚!?你的保養品含汞嗎?
2016.10.11
抗老、亮膚!?你的保養品含汞嗎?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發出警告,提醒民眾注意有部分皮膚保養的產品含有汞,將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威脅。   FDA提醒:檢查護膚霜、肥皂和潔膚產品的標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產品成份標籤上出現mercurous chloride、calomel、mercuric、mercurio或mercury等,應立即停止使用該產品。另外,也不要使用未列出成分之產品。   由於汞有漂白皮膚的效果,因此經常在廠商主打“抗衰老”或“美白”等聲稱能消除老年斑、雀斑、肌膚瑕疵和皺紋的化妝品中被發現。而根據FDA,其中有些產品也被青少年用來改閃面皰、粉刺問題。   但是接觸汞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長期使用會沉積在人體內,造成肌膚過敏甚至慢性汞中毒。孕婦與正值哺乳期的嬰幼兒尤其容易受到傷害。汞會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若母親接觸到汞,哺餵母乳時將會一併使新生兒暴露其中。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也可能呼吸到從這些產品中所散發的汞蒸氣;或是觸碰到已受汞污染的毛巾、浴巾或其他織物。 或甚至像輕觸臉頰這樣簡單的動作,都可能將這項有害物質傳遞給他人。”FDA的資深醫療顧問Arthur Simones博士在官方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FDA提醒民眾若發現家中有皮膚保養品還有這些有害成分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將之清除;在丟棄可能含有汞的產品之前,務必將其以塑膠袋或防漏容器密封,並按當地的環境、健康或固體廢物機構處置指令妥善處理。   而在台灣,汞是被禁止作為化妝品(含保養品)成分的,但仍可能因不肖業者或購買到來自他國的產品而使自己深陷風險當中。除了美國FDA聲明中所提到之物質外,台灣衛生福利部也列舉出Hg、Hydroquinone、Tretinoin及Betamethasone、Clobetasol propionate、Cortisone acetate、Dexamethasone phosphate、Dexamethasone、Hydrocortisone、Methylprednisolone、Prednisolone、Prednisone、Triamcinolone等不得添加於化妝品之中的成分,提醒民眾購買與使用產品前多加注意。若發現有問題之商品,民眾可進入衛生福利部「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或撥打通報專線:02-66251166-6401 通報。   資料來源:FDA、衛生福利部    
+ read more
婦女團體支持醫美廣告規範
2016.10.06
婦女團體支持醫美廣告規範
  婦女團體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針對衛福部新增禁止的醫療廣告行為,引起醫美醫師及藝人們反彈爭議,提出三點看法。   首先,針對整型醫師表示台灣醫美整型技術優於南韓,只因不擅「包裝」才輸給韓國。台女連認為,「包裝」是行銷的概念,而醫療是有科學驗證的行為,怎能「包裝」?為何需要「包裝」?若認為醫美需包裝行銷,就是將醫美使用視為消費行為。如此一來,便同時落到醫療法與消基法的管轄範圍,並會被課徵營業稅,相信這並非醫美界所樂見。並且,醫美廣告的對象是健康的人,為避免使用者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嚴格管理是必要的。   其次,就禁止刊播術前/術後比較及藝人影像部分,台女連強調影像是否呈現真正的改變才是關鍵。影像是可操弄的,透過髮妝效果、攝影技巧與修片技術,術前/術後差異很可能不是真正的手術成果。因此,無論在廣告、諮詢或衛教時,術前/術後影像應以同樣的方式拍攝受術者「素顏」樣態,並且不得修片誤導!如果能做好規範讓「改變」真實呈現,就不必在禁與不禁或代言者身份上糾結了。   最後,對於衛福部研擬將醫美廣告列為事前審查,台女連指出近年來醫美使用有年輕化的趨勢,為了不讓兒童及青少年暴露於不真實及不健康的身體意像中,可參考他國作法,禁止在中/小學附近、大眾交通系統等處刊登醫美廣告,讓正在建立性別與自我意識的青少年避開各種扭曲身體意向的資訊。   台女連認為,衛福部為保障使用者權益,正視醫美廣告亂象,應給予肯定,但在思考相關規範時,還需要更多討論。     台灣女人連線意見全文刊登於2016年10月6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台灣女人支持醫美廣告規範》    
+ read more
幹細胞、PRP:治療女性掉髮新希望?
2016.09.21
幹細胞、PRP:治療女性掉髮新希望?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頭髮對許多女性來說是表現女性氣質的外顯特徵之一,因此,掉髮往往會造成焦慮,而生髮產業面對民眾的問題及其背後龐大的商機深感興趣,吸引許多生技公司致力於研發治療掉髮的新途徑,包括:幹細胞技術、仿單適應症外使用及俗稱自體生長因子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 rich plasma, PRP)等。   幹細胞技術的原理論在於幹細胞能轉換成任何形式的身體細胞,運用在生髮上即希望可以能利用患者本身的幹細胞轉換成毛髮細胞再移植到患病處。長久以來這項技術仍受限於難以將頭皮幹細胞轉換成頭髮毛囊,而只能將它們變成產生一般結締組織的纖維母細胞。不過,最近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教授Angela Christiano透過老鼠實驗發現可以在3D立體結構的組織上培養出真實的老鼠毛髮,並認為可將此技術運用在人類生髮上。   Christiano教授除了用幹細胞技術生髮外,她還成立了公司Vixen Pharmaceuticals致力於發展治療掉髮的藥物–JAK抑制劑,其適應症乃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等疾病,換言之Christiano教授試圖以仿單適應症外使用的方式治療掉髮。   身為Greco Medical Group家族企業的領導者之一Joseph Greco博士認為,Christiano教授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Joseph Greco博士本身也致力於生髮產業,他們運用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來刺激毛囊生長-將患者血液放入離心器萃取出血漿中的生長因子,最後將生長因子注射到患者的頭皮刺激毛囊生長。   然而,面對這些新興的生髮技術,科學家也表示了他們的擔憂;過去曾發生原本認為可用於治療掉髮的基因被發現會導致皮膚癌,科學家們擔心同樣的悲劇會再度上演。   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目前台灣醫學美容產業正流行運用新興技術生髮,並以「回春」的行銷話術吸引民眾購買療程。但是醫美以仿單適應症外使用的方式生髮無合法基礎,運用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來刺激毛囊生長也無正式的隨機臨床試驗證實其效果及安全性。雖然這些新興技術可能是醫學技術進步的契機,但是在未確定之前民眾應謹慎,避免淪為生醫技術的白老鼠。   資料來源:State New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