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美容

減肥手術後40%會出現併發症 
2006.07.23
減肥手術後40%會出現併發症 
美國有越來越多人有肥胖問題,許多重度肥胖者在試盡各種減肥管道都效果不彰後,會選擇動減肥手術,其中最常見的為胃繞道手術。但美國政府在八月份的醫療照顧期刊(Medical Care)上發表了一篇的報告,表示動過減肥手術的人當中,22%的人在手術後住院期間馬上會出現併發症,而手術後6個月內出現併發症的人,更高達40%。   這份研究分析了2001及2002年中2,522名施行減肥手術的人的保險費請領資料,發現每10人就有4人會出現手術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為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即在進食後10-15分鐘,會出現腹脹、噁心、食物逆流、腹瀉、暈眩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感染、呼吸衰竭等症狀。而治療這些併發症的花費平均就高達上千美元。   對此研究報告有專家指出,所分析之個案為4、5年前之手術病患,與當時的技術比起來,現在手術的風險已大為降低。除此之外,有些病患在減肥手術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風險更大為降低,所以如何評估兩者間的利弊得失也不能一概而論。但由於此手術風險併發症極高,因此除了呼籲醫師在手術前必須明確告知病患之外,民眾也要自己評估是否有必要冒險以手術的方式減肥。
+ read more
身體意象與心理健康
2006.06.21
身體意象與心理健康
兒童精神病學與人類發展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裡一份針對精神科病患做的研究指出,青少年越在意自己的身體意象,越容易有沮喪、焦慮、自殺傾向等精神健康問題;過於注重自己的身材最有可能患得創傷後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和解離症(Dissociation);總而言之,身體意象失調已經影響到此研究中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甚至嚴重到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機能。   為了瞭解身體畸形性疾患、飲食失調和身體意象失調的普遍性和關連性,也藉此瞭解相關的精神疾病,此研究團隊針對208位12至17歲的孩童做評估,這些孩童都是精神醫院裡的住院病人;結果發現達到身體畸形性疾患標準的病患總共有14位、飲食失調有8位,另外有46位孩童很擔心自己的身材、體型,但是臨床上還不構成身體畸形性疾患或飲食失調;而這14位身體畸形性疾患病患裡只有一位的病例表有註明此症狀,另外那46位過度在意身體意象的孩童中,真正過重的只有一位。   這份研究顯示診斷和治療身體畸形性疾患的重要性其實被忽略了,青少年對他們的身體意象感到煩惱、擔心,其實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而這個現象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關心。   名詞解釋: 解離症(Dissociation)指因為環境的外在因素使人的意識、記憶等精神功能遭到破壞,而對生活造成困擾;其中包括的症狀有暫時性失憶、記憶不連貫、喪失自我感、喪失現實感、認同混淆等,嚴重者可能出現多重人格   身體畸形性疾患(Body Dysmorphic Disorder)已經被醫學界認定為一種病狀,病患常會過度關心或憂慮外表上不存在或很小的缺陷,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青春期早期,因為這段時間身體正在經歷外表上的改變。    
+ read more
減重從學校教育做起
2006.05.26
減重從學校教育做起
根據一份發表在肥胖研究期刊(Journal of Obesity Research)裡的研究顯示,美國一個專門幫助學童減重的計畫,成功地使過重學童的比例下降兩個百分點。 這是一份為期一個學期的健康專案(Wellness, Academics and You, WAY),研究也發現有參與這個專案的學童,不但蔬菜和水果吃的比較多,學童還會每天花十分鐘的上課時間跟著錄影帶裡的示範做運動,所以,連運動量也會增加,以前學童在學校運動的時間約只有12分鐘,在校外約22分鐘;現在則分別增加為20.5和37分鐘。學童也會每天寫日記,記錄他們的運動量和飲食攝取量;此外,在所有主科科目的課程裡,例如,數學、語文、科學等,也會教授有關營養、卡路里、壓力管理等知識。這個計畫也提供資訊給父母,讓他們能夠鼓勵自己的孩子營造健康的生活形態。
+ read more
乳房整形手術會影響女性哺乳
2006.05.10
乳房整形手術會影響女性哺乳
一份由西澳大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人類泌乳研究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其實乳房裡的乳腺比原本預估的還要少,因此,專家相信做整形手術時所失去的乳腺,會嚴重地影響女性哺乳。   這份研究發現乳腺組織是集中在靠近乳頭的地方,而不是分散在整個乳房;這有可能會影響將來做乳房整形手術的方法,因為不論是隆乳還是縮胸,手術都會觸及到乳頭附近的組織。
+ read more
警訊:孩童過度肥胖率直線攀升
2006.03.17
警訊:孩童過度肥胖率直線攀升
一份來自「小兒科肥胖期刊」的研究,研究者Dr Tim Lobstein任職於國際過度肥胖組織(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Force),分析WHO資料與相關研究,以預測孩童肥胖趨勢,並嘗試提出解決辦法。 研究結果令人擔憂,預測到了2010年各國孩童將出現嚴重肥胖問題,青年罹患成人疾病的風險也將提高,包含糖尿病、高血壓,研究詳細指出各國情形,歐洲於2010年將會有10%兒童有過度肥胖的問題,是早期調查結果的兩倍,其他的地區,包括中東國家11.5%,北美、南美國家15.2%,亞洲國家也將有三倍成長至5.3%,非洲國家則因資料不足而無法呈現,整體而言,孩童過渡肥胖率的攀升,不僅是工業化國家,多數較貧困國家也有此問題。  一般認為造成孩童過度肥胖的原因,如兒童飲食習慣改變、動態活動時間的減少與靜態活動時間的增加,多打電腦、看電視。爲解決兒童過度肥胖問題日益惡化,Lobstein指出當務之急應減少兒童食用高卡路里與高糖份產品,同時,改善孩童活動的環境,提高其活動意願,使其樂於「活動」。
+ read more
欲做整形手術的人應先尋求諮商的幫助 
2006.01.17
欲做整形手術的人應先尋求諮商的幫助 
英國政府最近架設了一個網站,給想要去做整形手術的人一些建議:如果他們覺得整形真的可以促進他們的社交生活或人際關係,他們應該在手術前先考慮去看心理醫生,因為現在並沒有足夠的資訊來評估整形手術的風險和益處,唯有讓大眾在經過充分健全的考量後再決定要不要動手術,才能提升醫界泛設的標準來提供手術和醫護,以避免多餘的疑慮。   這個網站列出了一些提問給門診的病人,以評估手術的風險和正當性,此外,也論及大眾對自己外表的不安全感,以下列出部分問題以供參考:           1. 你真的覺得改變外表就可以改變你的生活嗎?你認為手術後,你的生活會如              何地變的更好?         2. 你覺得外表的改變就可以大幅度的改變你的生活嗎?這樣是合理的嗎?可行             的嗎?         3. 你做整形手術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取悅別人?         4. 你認為做整形手術可以增進你的人際關係或職場生涯嗎?         5. 你認為手術真的可以給你完美的外表嗎?   其實除了手術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如果你想要整形的動機是來自於社交生活或是人際關係,你可以和你的家庭醫師、諮商師或是心理醫生討論,他們說不定可以幫助你找到更有效的方法解決你的焦慮。   這個網站也追蹤到一份關於整形手術的規範的報告,這份報告顯示有醫師向較脆弱和敏感的病人做強迫推銷的動作。www.dh.gov.uk/cosmeticsurger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