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記者會

2006-05-11
[記者會] 審視二代健保法
督保盟:二代健保應奠基於公平費基之上進行改革
全民健保改革,隨著行政院版全民健保法修正草案(即二代健保)正式函送立法院而再起波瀾,尤其,日前衛生署公佈3.14%家戶估算費率及保費上下限,更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二代健保「劫貧濟富」、「懲罰單身」的批評,使得二代健保的討論被掩沒在對費率的恐慌性反映下。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督保盟)表示:「全民健保是台灣最重要的社會資產,因此,除了財務(保費)必須符合社會公平原則之外,過去健保十一年各項積弊,以及不透明、不合理的各項作為等都應一併檢視。因此,督保盟不會缺席在健保改革工程之中,將針對部份條文提出「督保盟版」修正草案,監督健保改革符合人民的期待。
針對日前衛生署公佈二代健保家戶費率3.14%引發各界的討論,督保盟表示,二代健保規劃以「家戶總所得」為費基,亦即把若干非投保薪資所得納入計算基礎,使所得可隱藏的可能下降,理應比一代健保以「投保薪資」為主要費基來得相對公平。但因被保險人的費率係由健保支出總額,扣除政府及雇主負擔之金額後估算得出,且在督保盟的積極爭取之下,雇主承擔的保費費率將與被保險人的保費連動,因此,衛生署有義務針對其所公佈之估算值及保費收入總額基礎數作更合理、公開的說明,否則,將造成二代健保產生「刼貧濟富」的效果,並且未能使費基與費率達到合理的計算。衛生署將費基擴大,對於純粹以薪資所得為經濟來源者,保費負擔理應降低,但卻造成部份受薪階級保費暴增之情況,衛生署應作合理之說明。督保盟重申:「被保險人之保險及費用負擔,應符合可負擔(affordable)之原則」。因此督保盟主張,對於一定金額家戶所得以下者全採宜採家戶費率計算,並將所得級距加大,符合社會保險之精神。
另針對目前層出不窮的詐領或不當申報健保費的情形,督保盟認為唯有醫療資訊透明及醫療院所財報公開才能降低被詐領健保費之風險,故每次的醫令處方都應交付被保險人同時知悉,讓被保險人瞭解醫院申報醫令有助醫病關係的建立,並能預防溢領健保費之情形,而醫院財報及醫療資訊的公開,才能真正瞭解醫院經營者的成本及財務分配,並且讓醫師能真正行醫,而非成為醫療的推銷員。甚至差額負擔是否會對病患形成過度負擔或讓醫病糾紛增加等,都必須仰賴透明的資訊來支撐。
近日朝野均對健保法有相當程度的關切,但健保改革是一個進行式,督保盟懇切希望能有一個理性討論健保法的空間,督保盟提出對於包含健保之基本精神、收入與支付制度的改革都應被討論,而非以增加保費為單一的考量。
+ read more

2006-05-02
[記者會] 女人是弱勢不是弱智!(新聞稿...
--反對林岱樺優生保健法第九條修正條文
5月3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即將進行優生保健法修正條文審查,其中包含林岱樺委員所提之第九條修正條文—婦女實行人工中止懷孕期必須經過強制諮商及六天的思考期。依據WHO
2002年的報告:婦女施行人工中止懷孕的風險是來自於不安全的環境,而不安全的環境又與一個國家人工中止懷孕合法化的範圍與內容有關;亦即當一個國家對於人工中止懷孕的規定越嚴格,其女性所處的風險亦會越高。如果按照WHO的報告來看,目前林岱樺立委對於女性實行人工流產的「從嚴」規定將迫使台灣女性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並進一步影響到女性的健康。
一、強制諮商違反了世界潮流及WHO的規定
我們反對婦女在人工中止懷孕前,應該強制諮商的規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WHO,2003):女性在人工中止懷孕前接受諮商,應完全出自於自願,且應給予絕對的保密,並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再者,對於強制諮商規範的設置與降低人工中止懷孕總數兩者之間的關聯,尚缺乏有力的實證數據去證明兩者間的因果關聯。何況若真對婦女健康關心的話,應對所有懷孕婦女給與諮商,告知懷孕或止孕所可能有的風險以及心理的支持,絕非只針對中止懷孕者。這不啻於只在處罰已經懷孕而想中止的女性,並未思考到如何改善其健康,更進一步若對導致懷孕的男性沒有任何影響,這樣的方式是對女性大不利。
目前世界上人力發展指標全球前30名的國家中,有17個國家以法令規定人工中止懷孕前強制諮商,這17個國家中,主要的宗教背景為天主教(10/17)、基督教(9/17)、英國國教(2/17)、東正教(1/17),亦即這些有強制諮商規定的國家都是因為其國家宗教背景的緣故。
國家有義務提供並協助民眾獲得充分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必須是完整、精確、易於被了解,且提供的方式應注意到接受者的隱私權和保密原則,讓婦女可依據其自身的生活條件、身心狀況、價值觀以及信仰等因素,以及在沒有批評性的壓力下作決定。但林岱樺立委的版本卻要求婦女在人工中止懷孕之前必須強制諮商,且諮商內容還是以「應積極鼓勵婦女繼續妊娠,提醒婦女任何情況下胎兒皆具有生命權」為主的諮商輔導,不但違反了諮商中立的原則,亦違反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二、思考期的規定是將女性視為弱智者
接受人工流產手術前還需再經過思考期的規定,否定了女性有獨立思考與作決定的能力。依據英國的一項調查,婦女到醫療院所前,均已做好人工流產的決定。思考期越長,只是使女性越容易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中(包括:週數較大、非法的人工流產環境)。在台灣部分研究也發現,婦女由得知懷孕開始,就不斷在思考需要繼續懷孕下去或是止孕,也在探詢找尋哪位醫師較合適,並不是茫然無知的到診所,因此她們需要的是可及性、普設性的「性別平等的性教育與生育諮商中心」,而非強制在準備人工流產前去診所,才被要求強制思考。
再者,目前世界上人力發展指標全球前30名的國家中,只有8個國家以法令規定人工流產前要經過思考期的等待,這8個國家中,主要的宗教背景為天主教(7/8)、基督教(3/8)、英國國教(1/8)、佛教(1/8),均是因宗教因素而規定的國家,而唯一的佛教國家,也是唯一一個亞洲國家為中央集權的新加坡。且依據衛生署所委託的研究顯示:有無思考期對於是否能降低人工流產比例無法作因果關係的推論。
林岱樺立委的版本要求婦女必須強制思考六天,完全否定了成年婦女決定人工中止懷孕所做的思考,婦女在得知懷孕時,即已進入思考期,林委員卻要求婦女必須再做一次的思考,此舉只是讓女性錯過執行人工中止懷孕的時間,將女性置於不安全的環境並危害婦女健康,其根本目的是阻卻婦女執行人工中止懷孕!!
其實每個女人都不希望面臨「要不要作人工流產」這個難題。然而當一個女人知道自己意外懷孕的那一刻起,「要不要作人工流產」已經是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著的問題。對一些宗教的信徒而言,「阻礙生命發展」是一種罪(且不論生命源於何時尚未有一個定論),然而不可否認的,對更大多數的一般人來說,「生而不養」更是罪大莫及。對於意外懷孕的婦女,我們是要讓她們在壓力、羞辱及恐懼中作她人生重要的決定,還是提供更友善的環境,以慈悲及包容來支持她所選擇的自己往後的人生?如果國家要積極鼓勵未預期懷孕的女性將小孩生下來,是否同時已有足夠的資源及配套措施來支持她這一輩子的責任?
尊重生命,不只是尊重其形式,也要尊重其內涵,胎兒生命應該要受到尊重,女性的生命及其內涵也應該受到尊重,還有新生兒長成兒童後,其生長環境以及生活條件的問題也不能忽視。真正尊重生命的作法應該是:讓每一個小孩都是在期待與祝福中生出!!
記者會參與團體: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高雄市教師會、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健康人生聯盟、台北市雙胞胎協會、台大婦女研究室、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
學者代表:
謝臥龍教授
+ read more

2006-05-01
「生育保健法」大事紀
http://www.twh.org.tw/12/movehis2.asp?moveid=00104
1998年
台北市女權會舉辦第一屆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理事長黃淑英要求衛生署正視台灣女性生育問題,開始修正已實施近十五年的優生保健法,以符合今日婦女生育現況。
1999年
台北市女權會舉辦三次優生保健法修法座談會籌備會議,並決議舉辦三場座談會及問卷調查。
2000年
「台灣女人連線」成立,創會理事長黃淑英繼續追蹤「優生保健法」。
台北市女權會舉辦「未成年未婚懷孕面面觀系列座談會」,分別由預防面、法律面、實務面來討論法條的修訂與配套措施,包括家長、教師、社工、婦團、法官、律師、立委、婦產科醫師等都成為獲邀參與會議提供專業意見的對象。
2001年
*
台北市女權會於南、北兩地舉辦「青少女懷孕面面觀座談會」,與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合作,瞭解區域間對青少女懷孕問題處遇的異同。並於內部修法小組以「母子保健法」之名取代「優生保健法」,提出修正草案。
*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舉辦「未婚媽媽困境座談會」,並參與人間福報「未婚媽媽座談會」。
*
在連續三屆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都要求衛生署儘速處理修法事宜後,衛生署終於開始召集學者專家與民間團體代表參加「研商修正優生保健法會議」。
*
衛生署委託輔大公衛系陳麗美副教授辦理「擴大優生保健法(含婦幼保健)修法之探討」計畫,並舉辦公聽會,收集各界修法意見。
2002年
*
衛生署召開優生保健法公聽會,邀請學者、各縣市社政及衛政主管機關、醫師公會、婦女團體、宗教團體等,討論遺傳疾病防治及母嬰保健服務納入母法規範兩議題。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亦投書呼籲修法新方向。
*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於「推動婦女權益立院後援會」記者會上要求修改優生保健法。並於第五屆婦女健康會議行動宣言再次提出修法要求。
*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及立法委員陳建銘辦公室,聯合召開記者會,並發表聯合聲明稿,要求停止歧視與偏見,並指出不應窄化優生保健法為人工流產法,且此舉違反去年委員會決定需等待行政院提出相對版本方能併案審議。
*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著手擬定優生保健法修法草案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多元觀點探討優生保健法修正案」座談會
2003年
*
台灣女人連線於92年1月至7月舉辦「優生保健法修法座談會」。針對優生保健法邀請專家、學者及婦女來討論這部攸關女性健康的法案。希望透過此種方式,一方面將生育保健法的議題帶入公共議題的討論,另一方面,也可使生育保健法的修訂更符合社會實際的需要及人民的想法。
*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舉辦「母子保健法」公聽會。
*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彰化縣玉蘭花女權會、高雄市女權會於北、中、南兩地合辦「優生保健法青少女人工流產公聽會」,出席者有國中小教師、高中護理教師、個別家長、婦團及青少年社工、婦產科醫師、律師等,針對未成年人工流產缺失、第三管道、諮商必要性與內容、以「中止懷孕」取代「人工流產」等議題,進行討論。
*
與親民黨立委高明見等合作提出女人版生育保健法,並獲得十餘個婦女團體共同連署支持,並於立法院遊說。
*
針對衛環委員會又要審議立委江綺雯提出的版本台灣女人連線提出呼籲並投書自由廣場要求暫緩審議。
*
宗教團體合組「尊重生命全民運動聯盟」,至衛生署拜會陳建仁署長。
*
台女連、女權會舉辦「六要六不要--回應行政院優生保健法修法草案記者會」,針對衛生署版修正草案之內容,肯定其取消已婚女性人工流產及結紮需配偶同意,但對以「影響心理健康及家庭生活」為由人工流產須經醫師諮商輔導並設立三天思考期表達反對意見。衛生署長陳建仁於行政院會以部分條文爭議過大為由,主動撤回該案。
2004年
影片「殘蝕的理性」爭議不斷,女權會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女學會、新知基金會合開記者會表達反對意見,並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與宗教團體展開筆仗。
2005年
*
衛生署所提「生育保健法」草案,思考期部分由之前的三天改為五天,並將未成年年齡降至18歲。修正草案原本已送至行政院,但被退回衛生署重新審視。
*
宗教團體偕同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國民黨立委楊麗環召開記者會,要求女性在實施人工流產前,必須經過六天的思考期,藉此降低墮胎率。
*
台灣女人連線及台北市女權會召開5次生育保健法之修法討論會
3月29日,台灣女人連線與黃淑英立委國會辦公室邀集婦女團體及立院辦公室舉辦「生育保健法草案」座談會
6月29日,女權會於第九次婦女團體面對面溝通平台討論此草案。
*
台女連、女權會、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提出婦團版「生育保健法」,於9月進行立法院連署,並籲請婦團大力支持。
*
11月28日立委楊麗環、林岱樺主張推動修正「優生保健法」第七條,要求國高中學校每學年至少提供四小時守貞到結婚的性教育課程,並邀請所謂的「美國專家」來台參與「貞潔教育與生命尊嚴研討會」為這項法案背書。台灣女人連線於翌日發表聲明稿,要求回歸真實經驗的性教育、正視台灣女性真實的經驗及需求。
2006年
*
5月3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行優生保健法修正條文審查,其中包含林岱樺委員所提之第九條修正條文—婦女實行人工中止懷孕期必須經過強制諮商及六天的思考期。對此,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高雄市教師會、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健康人生聯盟、台北市雙胞胎協會、台大婦女研究室、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及學者代表謝臥龍教授召開記者會「女人是弱勢不是弱智!」表示反對。
*
台灣女人連線及台北市女權會共同草擬之「生育保健法」5月份由黃淑英委員送入立法院並完成連署,並於12月與新知基金會、台灣別平等教育協會等婦女團體展開遊說工作。
*
10月18日,行政院「生育保健法」拍版定案並送至立法院。思考期部分由五天又再改為三天。此院版「生育保健法」引起行政院內部的婦女權益委員會強烈反對,還引起婦權會委員李佳燕、蘇芊玲、黃長玲、謝臥龍辭職抗議。
*
10月23日,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婦女新知基金會、高雄市新知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民間婦女團體及學生團體共同舉行記者會,抗議行政院版生育保健法草案、並進行連署與呼籲。
*
12月11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召開生育保健法公聽會,婦女團體推薦出席代表有馬偕江盛醫師、萬芳鄧惠文醫師、高雄婦女新知協會理事李佳燕、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蘇芊玲理事長、台北市女權會李兆環理事長、及國際特赦組織曾威凱秘書長。學生團體亦於立法院前表演行動劇表示反對強制諮商及強制思考期之規定。立法院並於同日下午召開生育保健法逐條討論,會議並未論及強制諮商及思考期部分。
*
12月11日下午立法院審生育保健法至第八條(楊版第7-1條)。
2007年
*
1月4日,立法院審生育保健法,因委員出席人數不足流會。
*
2月,台灣女人連線出版生育保健法小手冊--「女人的身體是誰的?優生保健法來決定」。
*
5-7月,「台灣女人連線」舉辦6場「人工流產思考期座談會」,從電影欣賞(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切入,透過電影方式呈現多種女性的處境及困境,並藉由討論影片的過程瞭解社區婦女對於人工流產之想法。其後再由講師及專家學者介紹目前法規,並與與會者對話,瞭解需求。合辦團體為:「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高雄縣向陽家園」、「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高雄縣慧質熱愛生命協會」、「台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以及「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
2008年
*
5月13日,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黃淑英國會辦公室舉辦「2008生育保健法婦女團體座談會」,針對婦團版「生育保健法」草案內容作討論與意見交流。
*
7月10日,台灣女人連線草擬之「生育保健法」6月份由黃淑英委員送入立法院並完成連署。
+ read more

2006-03-09
[記者會] 2006V-Day台北 「你被陰道嚇...
《陰道獨白》公益演出採排記者會
V-Day全球運動之《陰道獨白》舞台劇將於三月十、十一日於中油大樓國光廳公益演出,由一群跨文化背景的女性劇場工作者、台灣女人連線、婦女救援基金會與台灣終止童妓協會所組成的團隊,希望藉此呼籲各界努力終止對女性的暴力。演出當天,主辦單位也將公開表揚長期致力於女性受暴議題之「陰道戰士」,今年接受表揚的有前台籍慰安婦寅嬌、滿妹、秀妹、陳鶯等四位阿嬤,還有以美術協助遭受性剝削孩子的劉秀美畫家,以及積極推動社區治安的資深婦運工作者劉毓秀教授。
《陰道獨白》自一九九七年開始演出至今,已在一千多個城巿公開演出過,台灣今年則是第二年獲得授權演出,成為V-Day全球運動的一員。雖然已有一年的演出經驗,但是主辦單位表示,對一般社會大眾而言,「陰道」至今仍是一個禁忌的名詞。在整個籌備過程中,曾接到不少民眾反應說「陰道」這兩個字很刺眼,要求以後改稱為「產道」,或是詢問台灣能演這種東西嗎?演出現場會不會有人脫?是否會妨害風化?是否有限制觀眾入場年齡?等等的疑問。對此,主辦單位特別說明,《陰道獨白》是一群女人大聲說出自己的渴望,不受暴力傷害,能被溫柔對待,希望讓女性真實存在的情慾能夠不再遭受污名。
今年V-Day台北二場的《陰道獨白》,分別由陸慧綿及楊智媛二位導演,率領中英文不同劇組演出。在今年的演出中將增加二個片段,其中包含2006V-Day焦點議題:為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性奴隸倖存者(慰安婦)平反,中英文場將會有截然不同的呈現方式;80歲的台灣慰安阿嬤也會在中文場中登台,跟演員們一起發聲。導演陸慧綿特別指出,在中文場的重點還將呈現一個經過在地思考消化過的陰道,詮釋轉化成台灣觀眾能夠產生共鳴的語境。英文場導演楊智媛則表示因為第一年曾經參加演出,親身體驗到《陰道獨白》所激發出的衝擊效應,因此希望在今年能將這份感動及劇中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傳遞出來。
《陰道獨白》公益演出獲得熱烈迴響,目前中、英文場的門票皆已所剩無幾,想觀賞的民眾可把握最後機會,在演出當天至現場購票。主辦單位表示,很高興能看到有這麼多人支持響應,希望這次公益演出可以帶動社會大眾重視「女性受暴」的處境,並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持續支持,一起努力直到暴力終止。
+ read more

2006-03-05
[記者會] 2006 V-Day「獨白到宣言 ‧陰...
2006V-DAY台北「創意陰道新印象」作品發表記者會
2006/03/05
「陰道孕育出無限生命,創造出無數的喜悅;藉由陰道,我們得到肉體上的高潮,心靈上的滿足;雙手合掌具有神聖、保護的意象。從今以後,我們講以併攏的雙手象徵陰道,呵護愛惜並且尊重陰道,帶起『陰道手勢運動』。」
---- 林昀萱,《陰道運動》
你覺得「陰道」像什麼?對你有什麼意義?隱身在女人身體內部的這個器官,長久以來遭受污名,避諱談論。台灣女人連線為響應今年《陰道獨白》公益演出,促進女性身體正面形象提升,特別於2006年V-Day前夕,公布「創意陰道新印象」徵文徵件活動結果,讓作品說出多元、豐饒的陰道新印象。此活動自去年11月中旬起對外徵求文字與不限材質的「陰道創作」,整個徵求活動在2006年2月17日順利結束,參賽作品超出預期的踴躍,共計文字類作品36件,非文字類作品101件。創作者男女性別比例約為4:6,為了徵審佳作,主辦單位特別邀請知名藝術家謝鴻均、蕭麗虹、導演簡偉斯、資深婦運工作者也是現任立法委員黃淑英、劇場工作者也是兩屆台北VDAY主要促成者藍貝芝,以及集合出版社社長小玉等人擔任評審,希望透過不同背景的評審觀點,徵選出代表性的「陰道新印象」。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表示,從整個徵件過程及所收到的作品中發現,一般人對於「陰道」的聯想很極端,也很單一:若非色情,就是神聖;若非骯髒,就是極為純潔。而且許多作品中,陰道直接與生產作連結,生殖的角色大於情慾或女性自我認同的意義。再者,評審委員表示,陰道的意象亦因性別而有所不同,男性創作者較易從外在的、對象式的表達陰道印象,將陰道比喻為糖,或者強調生育神聖;而女性創作者則呈現出內在感受,彷彿另一雙內在的眼睛或觸角,表達出較為多元、多樣的女性經驗。此外,許多作品在圖像的表達上很傑出,但在作品的說明文字上卻很矛盾,也表達出台灣女人性/別經驗的拉扯與限制。而徵文的部分,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情慾描寫,讓陰道印象有了不同的面貌。
主辦單位表示,從一百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的,為台北林昀萱的作品「陰道運動」。評審均認為,以手呈現出陰道的樣貌極具創意。除了讓人有「獨立」、「溫暖」的感覺之外,也指出女性的性感帶其實不只在陰道。此外,祈禱狀的手勢也呈現光明及希望,翻轉了陰道的刻板印象,更賦予新的意義。而女書店的陰道門簾裝置亦獲得五位評審一致讚賞,陰道門簾除了男女都會進出、通過之外,門簾內的裝飾也意指陰道的別有洞天,如同創作者所言「像是經由狹窄的陰道進入溫暖的子宮一般。在女書店這個女性主義的子宮經過洗禮,走出陰道後宛如新生。」呈現出女性主義作為女人思想的原鄉,以及作為反省力量、看待世界的方式,兩者間有趣的對應。
另外,黃沛瀅的《蠕隧道》亦是評審多所讚賞的作品,該作品除了顯示出男女觀看的不同的角度之外,女性內視鏡式的視角與感受,彷彿身體裡長出無數的觸角,性感且充滿豐沛的情慾,讓人感受女性身體強大的能量。而《青春期》是細膩且令人驚豔的作品,更令人詫異的是,男性創作者卻能將女性青春期的處境拿捏入木三分。能量飽滿的紅色與綠色的蘋果,有軟有硬的影像組合,同時表達出女性的青春期即將成熟的美麗與成長的苦澀滋味。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在婦女節前夕,透過連續兩年的VDAY活動與今年第一次舉辦的「創意陰道新印象」徵文徵件活動,希望傳達不僅僅要被動的終止加諸於女性身上的人身暴力,更要化被動為主動,讓女人說出自己的聲音,讓女人的身體表達自己的一切。如果說《陰道獨白》劇作讓不同階級、種族與年齡的女人獨白自己的陰道經驗,那麼,從現在起,陰道不僅要獨白,還要發表自己的宣言。
讓我們雙手併攏、合握,說出我們的陰道宣言:
「陰道帶來生命,陰道帶來歡愉,她是珍貴的。
愛護她、尊重她,聽她大聲說話!」
得獎作品除了在台灣女人健康網 (www.twh.org.tw)
公布之外,亦將在2006《陰道獨白》戲劇公演現場展出。
時間:2006年3月10-11日 晚上7點
地點:中油大樓(台北市松仁路3號)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台北市文化局
+ read more

2006-02-08
[記者會] 2006 V-Day在台北‧直到暴力終...
但自從他們輪流地摧殘了我七天,他們的身體聞起來像糞便和燻肉般惡臭,他們把骯髒的精液留在我的體內,於是,我變成一條滿溢著毒藥和膿血的河流,所流之處一片死寂。
我的陰道,一個生機勃勃四周環水的小山村。
他們侵略它,屠殺它,燒盡它。
現在我不再碰觸它,不再親近它....
「陰道獨白」
_
伊芙‧安絲勒_
_ _
2005年,台灣首次獲得美國「V-Day」授權在台公演美國劇作家伊芙‧安絲勒(Eve
Ensler)的不朽名作《陰道獨白》,並在台北與觀眾們見面。2005年的《陰道獨白》戲劇公演正式對外宣傳後,門票在一週內即被索取一空;此外,更接到數通電話要求加開場次。但礙於美國「V-Day」一個城市只能有兩場演出的規定,無法讓更多人感受它的魅力。
V-Day「陰道獨白」劇曾在全世界1,100多個地方演出,今年(2006)劇作家伊芙‧安絲勒(Eve
Ensler)首度在劇中加入二次大戰受日軍迫害,倖存至今的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故事。
2006年,台北有幸再度成為「V-Day」全球運動的一員。「2006台北V-DAY團隊」由台灣女人連線、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等三個關心女性權益的團體以及一群跨文化背景的女性劇場工作者所組成,延續V-DAY「終止女性人身暴力」的精神,集合民間團體的力量,一同以創意的方式,喚起社會大眾關注,並且省思台灣婦女受暴日益嚴重的問題。
「2006台北V-Day團隊」表示,在台灣,施加於女性身上的暴力行為猖獗且令人震驚:根據2004年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統計,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案件共計46,613件,其中38,888件為女性受暴者,高達83%,也就是平均每一天有將近107個女性受到暴力對待;2004年性侵害案件通報案件數共有6,706件,其中多達97%被害人是女性,幾乎每天有超過12個台灣女性遭遇性侵害,這都僅是冰山一角,未通報、隱忍的情況更是無法估計的黑數。女性處境如此,竟是連在家都不安全!因此我們希望透過一年一度「V-Day」舉辦,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女性受暴」的處境,並且提升對相關議題的關心及敏感度,希望台灣女人不再暗夜哭泣!
再者,《陰道獨白》一劇原著共有十段獨白,包含不同種族、階級、年紀的女人的不同陰道經驗,有月經、性高潮、女同性戀、生產、婦科經驗、性暴力等,作者伊芙‧安絲勒每年亦不斷加入新的議題。而2006年全球V-DAY主題為支持日軍性奴隸(慰安婦)的求償運動,並向致力於該議題的運動者致敬。為配合年度主題,本劇的導演陸慧綿及楊智媛首度將慰安婦故事納入該劇演出內容。當世界各地演出「慰安婦」的獨白時,同時也聚集世界各地的力量一起為這一群阿嬤們討回公道。高齡九十的台灣慰安婦受害者也將在公演當天登台,提醒大家關心這群垂垂老矣的女權運動者,還在為爭取她們遲來的女性尊嚴、人權和正義而奮鬥。
主辦單位表示,為了讓更多民眾能一同參與這場國際年度盛會,2006年的「V-Day」活動除了擴大演出名劇《陰道獨白》之外,也舉辦了徵文徵件、攝影展、書展等相關活動。「2006台北V-Day團隊」竭誠地歡迎民眾加入「2006
V-Day在台北‧直到暴力終止」活動,用行動宣示終止暴力的決心。
2006V-DAY台北活動將訂2006年3月10日中文場及3月11日英文場共兩場,在中油大樓國光廳(松仁路3號)演出,學生贊助每張400元,一般贊助每張500元,貴賓贊助每張1000元,並另有中、英文場套票,所得將全數捐給台灣女人連線、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等三個團體,作為發展終止女性人身暴力與提升女性正面身體形象之專案。
在正式演出登場前,我們規劃三場系列活動:
(一)
「創意陰道新印象」徵文徵件活動:由台灣女人連線主辦
以「陰道印象」為主題,文字以500字以下為佳,或繪畫、攝影或自由創作立體作品均可,形式不限,即日起至2/13止。參加及獎勵辦法請洽詢「台灣女人健康網」(www.twh.org.tw)
(二)
慰安婦阿嬤影像展:由婦女救援基金會主辦
2/10-16在四四南村(松勤街50號)展出多達50幅前台籍慰安婦的生活影像紀錄。
2/11下午2~3時將舉辦一場「感動與分享」座談會,邀請對阿嬤議題關心的民眾參與,與阿嬤對談。
(三)「打擊性暴力 直到終止日」名人簽名商品網路義賣活動:台灣終止童妓協會/e-Bay拍賣網
自2/28~3/6日止,進行為期一週的限量商品競標,目前已有名模林志玲、台灣棒球英雄陳金鋒等名人提供V-Day簽名T恤、簽名棒球等紀念商品義賣,全數義賣所得亦將納入2006
V-Day台北活動收益中。
(四)相關的其他系列活動請參閱V-Day
網站:www.vday.org.tw
演出日期:2006年3月10日(五)-中文場 /
3月11日(六)-英文場
演出地點:中油大樓國光廳(台北市松仁路3號)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婦女救援基金會、終止童妓協會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贊助單位: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聯華氣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拜耳醫療保健事業群、台灣聚合化學品股份有限公司等數十個企業團體
+ read more

2006-01-07
[記者會] 愛滋防疫政策 性別不能缺席...
「愛滋防疫政策 性別不能缺席」
新聞稿
2006/1/7
2005年台灣的HIV/AIDS累積個案已經破萬,本國籍感染者有10,158人,其中女性874名(8.60%),增加的個案是2004年的四倍。根據WHO的統計,2003年全世界感染HIV/AIDS的女性人口為1900萬人,約佔總感染人口的一半,在亞洲女性感染者約佔25-35%。在台灣女性感染者佔8.60%,與國際趨勢相較,台灣HIV感染者女性比例偏低。這個比例所呈現的是事實還是低估?而近兩年台灣女性感染者人數確實呈現急遽增加,其速度遠高於男性(1.8倍),政府的防疫政策有沒有對應這樣的趨勢?
8.6%是實情還是低估?
立委黃淑英認為,由於診斷上的性別盲與篩檢率偏低,台灣女性愛滋疫情有可能被低估。
首先,女性在HIV感染的症狀上,與男性不盡相同,有其「女性特殊的症狀」:如陰道感染、骨盆發炎、月經不規則等,這些會發生在一般婦女身上的婦科疾病,當女性的免疫系統因HIV的侵入而轉弱時,就可能不斷出現,並且更加嚴重難以治療;而且,女性愛滋患者也較會發生子宮頸細胞病變及子宮頸癌,因此,美國疾病管制局在其1994年愛滋病例新定義中,已把子宮頸癌列為預測愛滋病指標疾病之一。然而,衛生署擬定防治計畫時,並沒有這一層面的思考,因此,婦產科醫師及家庭醫師缺乏婦科疾病與HIV關聯的認知及警覺性,女性HIV患者可能因此沒有被診斷出來。這可能是統計偏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男性因服兵役有強制篩檢機制,同時,衛生署在HIV自願篩檢的推廣上,仍以男同性戀者、性工作者等「特殊族群」為主,使得男性自願接受匿名篩檢比例遠遠超過女性(2004年男女自願篩檢比例為7:1)。女性沒有強制篩檢且自願篩檢率低,可能是造成女性實際感染者沒有被發現而統計偏低的原因之一。
女性感染者會持續地比男性更急遽增加?
由男女的病理性別差異及傳染途徑來看,這個趨勢是可能的。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愛滋病,其風險為男性的2倍;女性HIV感染者,其血液中的病毒數量比男性約低35-65%,但是發病(AIDS)的速度和男性一樣的。台灣女性HIV感染者當中,因異性戀危險性行為傳染由95%降為48.17%、因吸毒感染由5%升為43.94%,毒癮已成為台灣女性感染愛滋之新痛。女性毒癮者可能因共用針頭而感染,也可能因性行為(包含提供性服務)而感染、散播。另外,不同族群的女性由於在性關係的自主程度不同,也可能面臨不同的風險,政府不應只注意「共用針頭」,而忽略了「因人制宜」的安全性行為的宣導。
95年度愛滋醫療預算編列嚴重不足!
自95年度起,愛滋病檢驗治療費用回歸疾病管制局公務預算,疾病管制局當時預估95年愛滋病毒感染者人數將達8989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用為219,516元,編列十二億元。而事實上,目前國內HIV感染者已達10,158人,疾病管制局所編列的預算明顯不足,顯見疾管局並無有效監控愛滋疫情的系統。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呼籲
1.
促進婦產科醫師及女性愛滋性別差異的認知,愛滋防疫總動員!
研究指出,罹患性病會增加HIV的感染,早在1998年美國已將預防及治療性病作為HIV防治重要的一環。因此,在台灣女性愛滋防治應該要加強對醫師及民眾婦科疾病、性病和愛滋病關連的宣導,鼓勵女性應有定期、完整的婦科檢查。同時,在醫師(特別是婦產科醫師)的在職教育裡,規劃有性別意識的AIDS課程,以提升醫師的認知,才能有效地防治愛滋病。
2. 提昇女性自願篩檢率,注意保密原則!
政府除了應持續推動孕婦全面愛滋篩檢計畫與毒品病患愛滋減害計畫,也應規劃提升女性自願篩檢率。目前篩檢的推動困難,主要仍然是因為社會上對於愛滋病患者的歧視與恐懼,因此,政府在推動自願篩檢的同時,除要落實篩檢前的衛教及諮商外,更應注意篩檢後的隱私保密與後續追蹤管理。
3.
建立適當的愛滋防治衡量指標,有效監控愛滋疫情!
衛生署95年度的施政目標衡量指標,僅有一項與愛滋防疫有關,該項為「男同性戀最近一次行為保險套使用率」。事實上,在台灣毒癮、異性戀間的感染已躍升台灣HIV主要感染途徑,男同性戀者非HIV唯一的感染來源,因此,愛滋防治的衡量指標不應僅針對男同志間危險性行為。我們要求政府應建立能確實反應疫情與性別差異的防治政策指標。
左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謝卿宏、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立法委員黃淑英、疾病管制局第三組許昭純副組長
+ read more

2005-12-31
堅持健保永續,落實健保資源合理公平分...
堅持健保永續,落實健保資源合理公平分配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的努力!!
孫友聯(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
全民健康保險自1995年開始實施以來,不僅是台灣一項指標性的社會政策,更已成促進台灣團結及維護人民健康權的重要社會資產。有鑑於此,由台灣勞工陣線、康復之友聯盟、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智障者家長總會、殘障聯盟、老人福利聯盟及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等長期關注健康發展的民間團體,於2004年11月16日共同發起成立「民間監督保聯盟」(簡稱督保盟),以「不要千億健保基金、不要黑箱醫院要脅、支持總額精神」為訴求,假智障者家長總會正式成立。目前盟員團體尚包括乳癌病友協會、台灣青少年福利聯盟、兒童福利聯盟及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等,已成為被保險人監督健保資源合理公平分配的草根專業組織。
由於「督保盟」的盟員包括來自勞工、婦女、社會福利及病友團體的代表,因此關懷的層面相當的廣泛與完整,自成立以來,督保盟就致力於推動各項健保的改革,並積極的針對健保法修法、總額預算、部份負擔,以及各項與健保資源分配有關的各項議題提出主張,對尋求與官署及醫界的對話與共識,希望共同推動有利於全民健保永續發展的制度改革。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的主要工作:
一、定期召開例行會議,討論全民健保政策發展及各項影響民眾權益之改革方案;
二、推派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擔任「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委員,監督健保政策之執行;
三、針對健康政策議題或改革召開記者會,並提出聯盟具體主張;
四、針對有利於健保醫療資源分配之各項改革舉辦公聽會或座談會,蒐集各界的意見與主張;
五、積極與官署溝通有關各項健康政策之改革;
六、積極尋求與醫界等的對話,共同為健保之永續發展而努力。
然而,為了讓來自民間弱勢者的聲音得以發聲,「督保盟」定期的針對各項健康議題進行內部討論,並在適當的時間,提出具體的主張。例如,我們針對落實「總額預算精神」、「部份負擔調漲」、「落實轉診制度」,以及各項健康支付制度的改革,都扮演著主動且積極的角色。尤其,面對醫界對官署強勢的施壓,「督保盟」從不放棄任何與醫界對話的機會,希望能夠在健保資源合理分配的永續發展的基礎上尋求共識。而在部份負擔和落實有效轉診制度的議題上,督保盟反對調高部份負擔的態度極為明確,並認為這種增加民眾負擔的手段,不僅是懲罰病患,更會實質上造成民眾的就醫障礙,違背健保的精神;同時,有鑑於官署常以調高部份負擔作為落實轉診制度的手段,督保盟更主動要求官署提出具體政策方針,並訂定時間表,建立有效的轉診制度以利醫療資源之合理分配。
此外,在「二代健保」改革的議題上,督保盟於衛生署正式提出修法草案之後,於第一時間內召集會會議逐條研議,並提出督保盟之相對建議。其中,建立全民健保作為維護民眾普及性(Universal)、完整性(Comprehensive)、可付性(Affordable)、責付性(Accountability)以及可進性(Accessibility)的醫療服務。在這個核心價值之下,督保盟堅持二代健保的改革必須以社會公平性原則為無限上綱,其中包括落實總額預算、公平合理之保費負擔、資訊公開透明、醫療品質確保,以及健保資源之公平合理分配。督保盟不僅以負責任的態度提出理性、專業主張,更積極投入遊說工作,希望在一代健保十年的寶貴經驗基礎之上,進行全民健保之改革與使命。
未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將會持續努力不懈的監督各項健保的改革。我們將會把工作重點擺放在二代健保改革的持續監督、建立有效轉診制度,以及醫療品質確保的具體工作,希望透過不斷的社會對話,落實有限健保資源的合理分配。尤其,在建構有效轉診制度的議題上,督保盟將要求政府提出具體的時程表,並與民間團體充份的溝通、對話,以及全國醫療資源合理分配的前提下,全面落實轉診制度,以導正醫療資源不當扭曲的現象。另外,為民眾就醫品質得以確保,督保盟將會持續推動資訊透明及各項品質確保的方案,讓廣大的民眾能能得到最適切的照護。
督保盟的堅持與努力,需要更多人的投入與支持,讓我們共同為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重要活動大事紀
2004/11/09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督保盟)以「不要千億健保基金、不要黑箱醫院要脅、支持總額精神」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成立。
2005/04/21
針對醫界以廢總、救健保的大遊行,本聯盟召開「堅持總額、理性對話,拒絕醫界勒索」記者會,回應醫界之訴求,希望醫界能夠理性對話。
2005/07/15
有鑑於衛生署一再以提高部份負擔作為落實轉診制度的手段,本聯盟與立法委員王榮璋、盧天麟及黃淑英辦公室共同舉辦「給民眾有效的轉診制度公聽會」,要求衛生署提出具體落實轉診制度的政策時程。
2005/09/09
本聯盟代表與衛生署代表針對二代健保修法之官署版本進行協商式討論,並逐條提出本聯盟之看法,其中包括確立健保核心價值、保費負擔之連動性、刪除部份負擔之條文及刪除新藥自付差額等等。
2005/09/28
出席立法委員王榮璋國會辦公室舉辦之「健保局執法避重就輕─544家盜刷、移送法辦僅20家」記者會,公布違法醫療院所處分情況,並探究健保局執法標準如何漠視相關法規!究竟盜刷金額達多少才符合移送法辦?期待各界共同監督健保局落實全民健保財務與品質改革之決心。
2005/12/27
假台北大學資訊大樓國際會議聽舉辦「醫療品質民間論壇暨督保盟年度工作報告」。
+ read more

2005-11-17
[記者會]誰是2005婦女健康新殺手?(新...
台灣女人健康網週年記者會
2005/11/17
台灣女人健康網(www.twh.org.tw)是台灣第一個具有性別觀點、從女性生命經驗出發、為女人爭取全面性健康資訊及政策權利的健康網站。台灣女人連線自2004年10月成立台灣女人健康網這1年以來,除了藉由網路提供國內外婦女健康相關資訊之外,也到全國各地舉辦座談會,更與其他14個婦女及病友團體成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一同落實「男女大不同」的健康新概念。在回顧及檢視這一年來的行動,我們發現,衛生署公布的2004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女性死因的前五名依序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及腎臟病。然而台灣女人連線在2005年「婦女健康分區座談」的問卷調查中,台灣女性最憂慮的五大健康威脅卻是:青少女安全性行為問題、性侵害、家庭暴力、社會文化壓力及乳癌。顯示女性關注的議題其實與衛生單位所重視的十大死因有所落差。除此之外,今年人數急遽增加的女性HIV問題,更是完全被大家忽略!
台灣女性最憂慮的健康威脅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表示,台灣青少女生育率位居亞洲國家之冠,因此未預期懷孕實為青少女健康的隱憂。但目前政府在推行安全性行為時,重點竟然是在「禁慾ABC」!所謂ABC的重點是指要「禁慾」、「固定單一性伴侶」、最後關卡才是「使用保險套」。蔡宛芬認為,此舉不但反映了政府在青少年性行為的議題上一直不肯正視「情慾真實存在」的事實,還強化傳統對於「貞操」的錯誤觀念。
除此之外,政府部門一直將性侵害及家暴視為女性的人身安全問題,忽略了這些暴力行為帶給婦女在身心健康上的傷害。根據統計,歷年性侵害被害人主要年齡層超過五成以上分佈在12-17歲,家庭暴力更是讓女人連在自己家裡都不安全,而這些都會使女性受害者出現反覆自我傷害以及其他身心不適症狀。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則指出,性別角色本身對女人的束縛、來自家庭社會環境的壓力、以及自我成長不被重視並缺乏社會支持等,都是造成女性身心疾患的原因。例如:台灣目前約有3%的人口罹患憂鬱症,其中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女性約為20~26%,男性約為8~12%),其原因多元且繁重,91年的調查就顯示,台灣女性憂鬱的主因為「職場關係」、「親子關係」及「夫妻關係」。因此社會環境對於女性健康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被忽略的女性健康死角
婦女的健康常常因為疾病出現的症狀與男性不同而被誤診或忽略,例如HIV的問題:截至2005年10月30日止,台灣的HIV/AIDS累積個案已經破萬,本國籍感染者有9,616人,其中女性803名(8.35%),較2004年12月增加了71.2%。根據WHO的統計,2003年全世界感染HIV/AIDS的女性人口為1900萬人,約佔總感染人口的一半,在亞洲,女性感染者約佔25-35%。與國際趨勢相較,台灣HIV感染者只有8.35%為女性,是由於台灣性教育太成功?台灣女人較幸運?還是因為台灣女人的HIV問題完全被忽略的關係?
國內女性愛滋疫情,有被低估的可能:
長期關心婦女健康議題的立法委員黃淑英表示,對於台灣HIV感染者的女性比例偏低的情形,我們一方面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感到憂慮。憂慮的是台灣女性愛滋疫情有可能是被低估的。從男女自願篩檢比例來看(2003年男女自願篩檢比例為5.5:1),台灣女性接受HIV篩檢比率偏低,可能是造成女性實際感染者沒有被發現而統計偏低的原因之一。而篩檢率偏低,可能與男性因服兵役有強制篩檢機制有關;而衛生署在HIV志願篩檢的推廣上,仍以男同性戀者、性工作者等「特殊族群」為主,也會降低女性對HIV的警覺心。
另外,女性在愛滋的症狀上與男性不盡相同,對女性而言,當免疫系統被HIV侵入時,一些會發生在一般婦女身上的婦科疾病,如陰道感染、骨盆發炎等,可能不斷的出現,並變得非常嚴重,而這些症狀可能不會被懷疑與HIV有關。此外,女性愛滋患者也較會發生子宮頸細胞病變及子宮頸癌,因此,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在其1994年愛滋病例新定義中,已把子宮頸癌列為愛滋病指標疾病之一。而1997年國外兩項大型研究指出,罹患性病會增加HIV的感染,因此在1998年美國疾病管制局提出預防及治療性病為HIV防治的一環。因此要誠懇呼籲醫師及民眾,加強婦科疾病與愛滋關聯的警覺性!
台灣女人健康網一向致力於從性別角度重新省思女性健康問題,清除因為性別盲所造成的女性健康死角。為增進與民眾之互動並讓我們的意見有更充分的代表性,除了將繼續在全國各地舉辦座談會聽取民眾意見之外,即日起亦將增設女性健康議題網路票選區,讓台灣女性隨時可上網選出最憂心、最關心的健康議題。其票選結果除了成為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人連線未來重點工作之參考,也冀希成為全國女性為自己健康發聲的管道!
+ read more

2005-11-02
[記者會]「笨蛋 問題不在醫院個別總額...
「笨蛋
問題不在醫院個別總額」--針對醫院將實施個別總額之回應
今日媒體報導,95年度健保醫院部分將實施個別總額,民間監督鍵保聯盟對此出強烈質疑及批評,並感到錯愕與不解!督保盟提出若衛生署執意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若面臨財務缺口擴大、醫療品質失控及重症病患被當人球等後果衛生署一律必須概括承受,並負政治責任。
督保盟表示,醫院一但實施個別總額,除了滿足醫院的「基本收入及利潤」之外,並且違反了費用協定及總額管控醫療費用及浪費的精神,除再度證實衛生署用盡心機圖利醫院之外,醫療品質不受重視之程度更是遠遠超過於醫院收入。醫療成本及費用若有不足,當然可以討論,並且必須回歸支付制度及基於總額之精神下,豈可為確保個別醫院收入,逕而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完全置被保險人之權益不顧。督保盟表示,若個別醫院總額只是為了保障地區醫院之生存,不但未能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及地區醫院於分級醫療的角色與功能,反而惡化分級醫療原有之困境,反而應該回歸醫療資源配置及基層醫療發展方向的討論上才能解決地區醫院之困境。
督保盟對於衛生署與醫界私下協商費用分配感到失望,衛生署帶頭破壞原有制度面的費用協定機制,並且對此主張認為毫無論述基礎,醫院個別總額之額度如何計算?以哪一年的基礎來計算?成長率如何預估?病人的療護對象如何選擇?卓越計畫實施的後果想必大家已經淡忘,但被保險人之權益與醫療品質一再被醫療費用、點值等論述淹沒,督保盟再次強調,當醫院之經營成本及財務未能公開之前,在醫療品質的保障未能有配套措施之前,堅決反對違背現有總額精神及協商制度之任何形式的妥協與暗盤交易。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