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child euthansia.jpg)
2020-10-21
荷蘭12歲以下絕症兒童安樂死合法化
荷蘭政府已經核准給1-12歲患絕症兒童安樂死的計劃。這個規則的改變讓一些兒童不必經歷沒有希望且難以忍受的痛苦。目前荷蘭的安樂死對12歲以上的兒童是合法的,且必須要病人和其父母的同意。而一歲之前的嬰兒,父母同意也是合法的。但1-12歲之間患絕症者則無規定。很明顯的,這個議題爭論性很大,啓動了四黨聯合政府幾個月的辯論。保守的基督教黨派強烈反對。10月14日衛生部長HugodeJorge給議會的信中指出:「研究顯示,這些患絕症的兒童在可見的未來,持續遭受無望且難忍的痛苦時,醫師和父母有主動終止生命的需要。」他估計一年因為這項規定的改變而受到影響的兒童約5-10位。如果規定不改,對這個年齡層執行安樂死的醫師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荷蘭所提議的規定改變,和12歲以上的兒童一樣,需要有父母的同意,患者必須正在忍受難以承擔且無盡的痛苦,至少有兩位醫師同意。預期接下來幾個月可以開始執行。荷蘭自2002年將安樂死和輔助自殺合法化,鄰近的比利時在幾個月後也跟進,這兩個國家是全球首創,然而仍有非常嚴格的條件。2014年比利時是准許自願兒童安樂死的第一個國家,只要是絕症且身受極大痛苦,也需父母同意。荷蘭在短期內也將相同的規定(12歲以上)納入。編譯來源:BBCNEWS(2020.10.14)------------------------->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70504093119_DRUGS.jpg)
2020-10-20
警訊!孕婦20週後不要服用某些退燒/止...
美國食藥局(FDA)發布了關於懷孕期間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的藥物安全資訊,要求產品的標示中應警示可能有嬰兒出現罕見但嚴重的腎臟併發症的風險。FDA表示,在懷孕20週後服用止痛藥—包括阿斯匹靈、布洛芬、萘普生(如「那普洛先錠」)、雙氯芬酸(如「壽服寧」)和塞來昔布(如「即克痛」)等,可能會引起胎兒腎臟問題,進而導致羊水含量低和妊娠併發症。目前這類藥物是建議不要給懷孕30周以上的婦女,因為可能增加胎兒心臟問題的風險,現在FDA表示將擴大此範圍,建議從20週開始就不應使用該藥物。不僅是心臟,還有腎臟問題FDA發現了35例嬰兒在其母親於懷孕期間服用了NSAID後出現羊水不足或腎臟問題。其中包括2名嬰兒死亡,他們均確認有腎功能衰竭和羊水不足,另外還有3名嬰兒死亡,其腎功能衰竭但羊水並沒有不足。在母親停止服用NSAID後,羊水含量低的11名嬰兒狀況有所改善。在大多數情況下,母親停藥後3到6天,胎兒的不良狀況都有好轉。懷孕約20週後,胎兒開始產生大部分羊水。服用數日或數週的NSAID後可能出現羊水過少—即胎兒羊水不足的疾病,不過服用僅2天後也可能如此。女性、醫師、藥廠都要有警覺FDA在一份聲明中說:「重要的是,女性必須了解在懷孕期間可能服用的藥物的益處和風險。」。為此,FDA正向婦女及醫療人員宣導如果在懷孕約20週以後服用NSAID會帶來的風險。對於處方藥,FDA要求更改處方箋上的訊息,建議不要開立處方箋給懷孕20至30週之間的孕婦。非處方的NSAID的製藥廠也必須更新藥品標示。儘管阿斯匹靈是一種NSAID,但小劑量阿斯匹靈(81毫克)不在此次建議的範圍內,因為它仍然是孕婦的重要治療方法。FDA建議,如果醫療人員認為懷孕20週後真的需要使用NSAID,則應以最低有效劑量、持續最短時間來開立處方箋。編譯來源:MedpageToday(2020.10.15)------------------------->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9
你的血型可能預示感染COVID-19的風險
已有研究指出,血型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罹患COVID-19及因此引起嚴重疾病的風險。而最近有兩項研究再次支持這樣的發現。血型O者風罹患COVID-19風險低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47萬多名接受COVID-19檢測的丹麥人與超過220萬名其他國家的人,並發現在罹患COVID-19的人當中O型血的人佔的比例較低,A、B和AB型血的比例較高。研究結果顯示,與O型血的人相比,A型、B型或AB型血的人感染COVID-19的可能性更高。A型、B型和AB型血液患者的感染率相似。血型O者風因COVID-19引發重症風險低另一項研究檢視95例在加拿大因COVID-19重症而住院的患者,發現A型或AB型的患者比較多需要呼吸器,這代表他們有較高的比率因為COVID-19而傷害到肺。並且A型或AB型患者也比較多需要洗腎以治療腎功能衰竭。研究人員表示,結果顯示,A型或AB型血的COVID-19患者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的風險可能比O型或B型血液的患者更高。他們還發現,雖然平均而言,A型或AB型血液患者的整體住院時間沒有O型或B型患者更長,但他們在加護病房的時間更長,這可能代表他們的COVID-19更為嚴重。研究作者M.Sekhon說:「我們研究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專注於血型對COVID-19嚴重性的影響。我們觀察到了肺部和腎臟損害,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希望弄清血型和COVID-19在其他重要器官上的影響。」。「特別重要的是,隨著COVID-19大流行持續,我們現在有大量倖存者脫離生命危險,但是我們需要探索一些機制來對受到長期影響的人群進行風險分層。」。編譯來源:HealthDayNews(2020.10.14)、Medpagetoday(2020.10.14)------------------------->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6
新冠病毒在鈔票上存活的時間可長達28天...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不經意地觸摸過許多不同物體的表面:錢、電話、門把、電梯按鈕、杯子、書桌、鍵盤等。物體表面若帶有細菌或病毒,我們觸摸它們時,就會把這些病原帶到自己身上。最近有兩篇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在物體及皮膚表面存活的時間超乎我們的想像。那麼,我們應該感到害怕嗎?答案是不一定。在人皮膚上可存活9小時研究人員為了避免感染健康的實驗對象,因此使用原本要用於皮膚移植的人類屍體皮膚進行實驗。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存活9個小時,是A型流感病毒可存活時間的4倍。來自京都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表示,了解病毒可以在皮膚上存活的時間有助於制定防止接觸感染的辦法,並突顯洗手是多麼重要。研究人員將皮膚細胞與冠狀病毒樣本和A型流感病毒樣本混合。A型流感病毒與冠狀病毒一樣是透過飛沫和人類接觸傳染。結果顯示,流感病毒在皮膚上存活了大約1.8個小時,而冠狀病毒在人皮膚上的存活時間約為9小時,明顯長於流感病毒。當冠狀病毒與來自上呼吸道樣本的黏液混合後,冠狀病毒可存活約11個小時,而流感病毒則存活1.69個小時。因為導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在人的皮膚上的穩定性比A型流感病毒更高,接觸感染SARS-CoV-2的風險可能比接觸感染A型流感病毒的風險更高。目前,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人們使用含60%至95%酒精的洗手液,或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至少20秒鐘。在物體表面可存活28天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在塑料鈔票、紙鈔、不鏽鋼、玻璃、黑膠和棉布上放置SARS-CoV-2病毒。他們將物體放在三種不同溫度下:20℃、30℃和40℃,並且全都放在黑暗、濕度50%的環境裡。然後,他們測量了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物體表面的活病毒數量。在20℃時,病毒在光滑表面(例如玻璃、塑料鈔票和紙幣)上的存活時間長達28天,要比在多孔表面(例如棉)上的存活時間更長。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在相同環境下僅可以存活。在30℃時,在實驗第七天以後,除紙幣以外,其他物體表面都未檢測到該病毒。而在紙幣上該病毒可以存活到21天。在40℃時,該病毒很快變得沒有活性,這意味著它不會引起感染。此外,它在光滑、無孔的表面上的停留時間也要比在多孔材料(如布)上的停留時間長,後者在14天後即不再有任何具傳染性的病毒。研究強調需要清潔手和觸控螢幕過去的研究曾探討病毒在不鏽鋼上的存活能力,其結果變化很大,在室溫下病毒存活時間可介於3到14天之間。這項新研究顯示出這種病毒在玻璃、紙張、塑料、鈔票及鋼鐵上可以存活的時間明顯長於過去的研究結果。但是,實驗是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的暗室中進行,這和現實世界是不同的。因此,病毒在日常生活中的存活能力可能微弱。即便如此,這些結果仍強調定期洗手、清潔觸控螢幕,以及避免觸摸臉部的重要性,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為什麼研究物體表面病毒存活能力這麼重要?研究作者表示,在較低溫度下SARS-Cov-2在不鏽鋼上存活的能力可以解釋在肉類加工和冷藏設施中爆發的原因。世界各地的肉類加工廠和屠宰場,有成千上萬的工人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他可能的解釋包括:封閉的工作環境、寒冷潮濕的環境及需要在機器聲嘈雜的環境中大聲說話。研究人員還提到,他們的發現支持過去的研究,指出該病毒可以在新鮮和冷凍食品中存活。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尚無確診者是透過食物或食品包裝感染COVID-19。但是這種可能性確實點出了許多預防措施以避免交叉感染。」。編譯來源:DailyMail(2020.10.05)、BBC(2020.10.12)------------------------->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4
家長沉痛呼籲政府 看見痛痛女孩的痛
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今日(14日)和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家屬召開記者會(新聞稿詳見此),要求政府應落實前次記者會中承諾的不良反應個案之「本土研究」及關懷,並呼籲家長在施打HPV疫苗前,充份瞭解接種同意書的內涵,接種後若有不良反應,儘快向衛生單位通報。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痛痛女孩Bella的事件經媒體披露後,陸續接獲18位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個案。其中15人診斷為自體免疫疾病,有8人與Bella有相似的經歷及診斷。目前總共有9件個案申請救濟,其中5件申請已被駁回,2案予以救濟,2件審議中。被駁回的案例中,1案在「被」上訴中;1案一審敗訴準備上訴;另2案正在一審程序中。現年18歲的Nicole,13歲接種HPV疫苗後,出現關節痛等症狀,而後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始終不太願意談論的她,首次透過公開信述說這段時間的感受,不斷吃藥造成的恐懼、藥物的副作用,以及看著同齡朋友跳舞擺動,自己卻只能忍著膝蓋痛端坐著。看不見未來的感覺,讓她覺得靈魂一點一點被摧毀。施打HPV後出現不良反應的Amber爸爸在記者會上表示,女兒原先身體很健康,但2019年底施打第二劑HPV疫苗後,開始出現關節腫脹,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孩子跟同學打鬧造成,因而責備罵她,直到看到其他疫苗施打不良案例的報導後,才發現孩子的關節痛可能是疫苗引起。Amber父親一度哽咽,認為自己是不及格的父親。痛痛女孩AMBER的爸爸,談及女兒病情一度哽咽落淚Bella爸爸表示,相信疫苗對多數人是有幫助,只有少數人才會有不良反應,但衛生機關應善盡告知義務,否則可能導致家屬忽略關節痛與疫苗有關。他呼籲接種疫苗的女孩及家屬,若出現關節痛症狀,應到免疫風濕科檢查。家長們沈痛地訴說,第一時間他們都以為是成長痛或運動傷害,在小兒科、骨科或中醫等科別間來回奔波,沒有讓孩子得到適當的醫療照護,對身心造成極大傷害。孩子的生活更在病發後有了極大的轉變,對課業跟生活有重大影響。立委林淑芬認為,即便很安全的疫苗,仍然會有不良反應,政府必須建立救濟制度,然而目前的救濟管道卻在排除這些疑似的不良反應,政府有保護人民的責任,應該要提供完整的說明與協助,並且預防接種救濟受害的審議應該要從寬。黃淑英批評衛福部引用的研究有問題,除了研究限制已註明「此研究的對象為歐、美人,其結論不能應用於亞洲、非洲人身上」,另一研究的研究經費則來自藥廠,研究者或在藥廠工作,或得到藥廠研究經費支持,或持有藥廠股份,有嚴重的利益衝突,甚至其研究比較的是HPV疫苗和B肝疫苗,難以成為「疫苗不會增加幼兒型類風濕關節炎風險」的依據。國健署吳昭軍副署長表示,已委託「智醫海量數據公司」進行本土研究,預估明年年中會有結果。而對於家屬與立委提出的賠償與不良反應等質疑,則未有具體說明。------------------------->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3
乳癌患者的常規掃描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
接受過乳癌治療的婦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在某些群體中,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於死於乳癌的風險。但是,這些風險如何評估呢?一份發表於第12屆「歐洲乳癌會議」的研究指出,分析乳癌患者的常規掃描,可以預測哪些女性有大於1/4的風險患心血管疾病。這項新的研究指出,計畫接受癌症治療的乳癌患者會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可以透過電腦去分析掃描,瞭解冠狀動脈硬化的情形,來找到風險較高的女性。研究人員表示,辨識出最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採取措施來降低罹病風險。研究作者H.Verkooijen教授說:「我們已經看到了乳癌存活率有巨大改善,部分要歸功於更好的治療。但是,治療具有副作用,某些治療方法如放射治療和某些類型的抗癌藥物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我認為,治療乳癌意味著要在解決腫瘤機會的最大化與副作用的最小化(包括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分析冠狀動脈鈣化程度,預測罹病風險該研究包含約14,000名乳癌患者,他們於2005年至2016年間在荷蘭3家大型醫院接受了放射治療,並接受電腦斷層掃描以協助她們的放射治療計畫。目前已知冠狀動脈鈣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電腦學習方法「深度學習(deeplearning)」的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根據已經進行的電腦斷層掃描來評估冠狀動脈鈣化的存在和程度,以評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冠狀動脈鈣化評分」。研究人員對這群婦女平均追蹤了52個月,以了解她們是否有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在沒有鈣化的女性中(評分為零),有5%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或死亡。在鈣化評分為1到10之間的女性中,有8.9%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或死亡。鈣化評分為11-100的女性中該比例為13.5%,評分為101-400的女性該比例為17.5%,評分高於400的女性該比例為28.3%。當研究人員考慮到女性的年齡和被診斷的年份時,他們發現鈣化評分最高(400分以上)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沒有鈣化的女性的3.7倍。在接受過特定類型化療「小紅莓(anthracycline)」的患者中,高的冠狀動脈鈣化評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更強。研究人員承認他們無法將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考慮在內,儘管他們正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這些因素。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0.01)------------------------->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2
打破「有毒的男性刻板印象」?Gucci預...
高級時裝品牌Gucci將售出2600美元帶有緞帶細節的橘色格子洋裝給男性,這將打破「塑造男性性別認同的有毒刻板印象」。這個義大利奢侈品牌在網站上寫道,格子棉質衫的設計靈感來自90年代的頹廢時尚,其特色是彼得潘(PeterPan)的領口、珍珠鈕扣和「罩衫刺繡」。這件洋裝的商品描述寫道:「這件有精緻色彩的格子罩衫反映了在2020年秋冬時裝秀發現的流動性理念,也打破了塑造男性性別認同的有毒刻板印象。」。在社交媒體上,這件衣服大多受到負面評論,許多人批評這件衣服太過昂貴。有人在推特上寫道,Gucci試圖以2600美元的價格出售有史以來最醜的衣服。也有人寫道,如果男人想穿洋裝,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家連鎖店購買,價格只要20美元。除了這件洋裝,Gucci還有較便宜的粉紅色和綠松石印花的選項。BlueGucciLiberty系列的男式長袖衣服售價為1,800美元,也是以珍珠鈕扣為特色。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10.06)------------------------->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1
妊娠性高血壓媽媽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孩...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高血壓,其小孩患高血壓的風險似乎更大。但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學院的研究顯示,如果小孩還在子宮時暴露於較多的維他命D,這種關聯可以被降低或甚至被移除。這份研究對麻州的754對母子的資料進行分析,他們的結論為,懷孕期間維生素D量較高可能有助於保護妊娠性高血壓婦女所生的兒童免於高血壓。兒童期有高血壓與成年後的高血壓和心臟病有關。研究作者N.Mueller博士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在人還在子宮內時就大抵上已經內定好了,而現在我們發現,可能是維生素D以有益的方式改變了這一程式設計。」。研究人員估計,全球2%至8%的懷孕發生妊娠性高血壓。它與孕婦肥胖有關,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嚴重妊娠性高血壓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同時,在1988至2008年期間,美國兒童高血壓的發病率上升了約40%。研究顯示,孕婦妊娠性高血壓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Mueller說:「如果其他流行病學研究證實了這些發現,那麼就需要進行隨機試驗來確定有妊娠性高血壓風險的母親若有更高的維生素D量是否可以預防兒童高血壓。」。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0.05)*ZhangM,Michosetal._AssociationsofCordBloodVitaminDandPreeclampsiaWithOffspringBloodPressure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_.JAMANetwOpen.2020;3(10):e2019046.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9046------------------------->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10
法國政府計畫對「處女檢測」進行處罰
這是為了強化法國普世價值和打擊法國總統馬克宏所稱作的「伊斯蘭分離主義」的立法草案內容之一。但是法國的人工流產諮詢小組ANCIC表示,中止「處女檢測」這項計畫的同時,應有的教育工作投入。聯合國也表示這種檢測必須停止。法國內政部表示,這項提案對簽發「處女證書」的醫療專業人員處以一年監禁和15,000歐元(約新台幣500,000元),但是,尚未在法國政界被充分討論。根據法國電視三台(France3)的新聞,大約有30%的法國醫生說,他們曾被要求提供這類證明,但大多數的人都拒絕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視或用手指檢查處女膜的做法並不能證明該婦女或女孩是否曾有過性交,而這也侵犯了她們的人權。這種檢測有多普遍?婦科醫生G.Hatem博士表示,那些害怕遭受親戚施加身體暴力或擔心家庭聲譽的婦女和女孩提供了此類證明。她說:「在法國,並沒有成千上萬的女性受這樣的影響,每年最多大約只有三名女性會要求我提供這類證明。」她說:「如果她們說『我的兄弟會毆打我,我的父親會勒死我,我的公婆會毀了我娘家的聲譽』,我沒有理由不相信她們。」需要證明的女孩通常是來自馬格里布(Maghreb),這個穆斯林占多數的非洲西北部地區。聯合國人權觀察組織和其他團體已經記錄下許多有「處女檢測」的國家。這些檢測不僅僅是出自宗教原因,有時是為了性暴力調查或安全部隊的招募而進行的。去年,BBC阿拉伯報導說,這類檢測在北非、中東、印度、阿富汗、孟加拉和南非是最常見的。聯合國在2018年10月發表一份聲明,敦促各國政府禁止此類檢測,也呼籲要發展宣導活動來教育社會,並挑戰那些「強調控制女人和女孩的性及身體、有關處女及有害的性別規範的迷思」。法國負責公民事務的部長代表M.Schiappa表示,將於12月提交給議會的法案應該包含對要求「處女測驗」的人,如:父母或未婚夫,也進行懲罰。有過婚前性行為的穆斯林婦女可能會遭到家人和當地社區的排斥,甚至有些女性還因此被殺害。許多其他傳統信仰團體也會要求婦女和女孩在結婚前必須「守貞」。馬克宏總統在上周五的演講中公開反對一些法國穆斯林群體的激進化,並說到法國估計600萬穆斯林人口當中,有少數人有形成「反社會」的風險。Schiapp女士說,新法律還應禁止「與人的健康無關的方便證明」,例如所謂經認證的「氯過敏」,這通常會使女孩減少對體育活動和游泳池的接觸。提供有關避孕和人工流產建議的法國協會ANCIC表示支持政府反對「處女檢測」的立場,但也警告說,在某些情況下,婦女確實處於危險之中,而「禁令只會否認這類群體習俗的存在,但它們並沒有消失。」ANCIC表示:「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必須用不同的方式解決,這樣男人和女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擺脫傳統文化的束縛。必須要有教育措施的輔助來告知、討論、預防、和提供幫助。」應對一夫多妻制根據現行的法國法律,如果是一夫多妻制的外國人,會被拒絕延長在法國的居留許可,而Schiapp女士說,新法律還將更進一步,將一夫多妻制的人驅逐出法國。她說,目前針對強迫婚姻的保護措施也會更加嚴格。該法案將使第三方能夠在懷疑有未經雙方同意而進行的婚姻的情況下向公務員發出警告,公務員將會約談兩位伴侶。如果仍然懷疑是強迫婚姻,此事可以移交給檢察官處理。編譯來源:BBCNEWS(2020.10.07)------------------------->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09
電子驗孕棒中令人驚訝的秘密
近來網路上有販賣電子驗孕棒,一個約330元,相較於藥局販賣的一般驗孕棒,一個約10至200元,貴了許多。究竟貴在哪裡?電子驗孕棒拆解後,顯示其中有一個標準的試紙,和一般的驗孕棒有的相似。此試紙有偵測懷孕時製造的荷爾蒙,稱人類絨毛膜性腺促激素。試紙上有加工化學成份,遇到荷爾蒙會變色。電子的部分只是從試紙上讀出結果,再顯示「懷孕」或「沒有懷孕」。孕棒中還有一個除濕的片劑,在使用前保持電路的乾燥。電子驗孕棒中的電子在偵測荷爾蒙並沒有扮演任何角色。電子驗孕棒在螢光幕上顯示懷孕與否的字樣。一般驗孕棒是在試紙顯示一或兩行的顏色來分辨懷孕。而這樣的差異就多了2至3倍的價錢!這引發了一個問題,電子驗孕棒的額外費用是否合理?有些人則指出是它是電子垃圾,也有人認為電子測驗可能不值得。然而有人提出試紙的顯示可能不是很淸楚,而且比較主觀性,容易誤讀。若使用硬體辨識,協助婦女清楚驗孕也不愚蠢或浪費。編譯來源:BBCNews(2020.09.04)------------------------->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