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23
懷孕週數是怎麼計算的?
自美國最高法院於2022年6月推翻 聯邦人工流產權以來,大多數 南方州現已頒布全面禁止或高度限制性人工流產法 ,其一為:禁止懷孕六週後人工流產。在台灣,2019年有人提出「心跳法案」全國性公投,欲限縮人工流產於懷孕8週內施行。
一些婦產科醫生 指出,許多女性在六週 時還不知道自己懷孕。美國研究顯示,女性平均在五週半時發現自己懷孕。大約23%的人直到懷孕七週或更晚才知道。
那麼,你了解懷孕的週數是如何算的嗎?
你知道何時是懷孕第一週?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問題,2023年9月下旬的一項美國的調查,學者提出了一些懷孕問題。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46歲。同時,其中43%是民主黨人,38%是共和黨人。
第一個問題詢問受訪者如何決定懷孕週數。正確的答案 是,懷孕週數是用女性最後次月經的第一天來確定的,通常是受孕前兩到三週。
第二個問題詢問了妊娠三月期(trimesters)的狀況。許多人都熟悉妊娠期這個詞,民調一致顯示,美國人最能接受人工流產的時間是在懷孕的第一個三月期。接著詢問是否知道三個月大約有多少週,正確答案是13。
美國人的懷孕知識
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如何確定懷孕週數。大多數人(約
60%)錯誤地認為懷孕週數的計算是從受孕開始算起,或是在女性最後一次發生性行為後的幾週內算的。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正確回答了兩個懷孕知識問題。
在這項調查中,也詢問受訪者是否支持為期六週的人工流產禁令。與其他全國性調查類似,此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反對嚴格的人工流產限制—只有35%的人支持六週的禁令。
重要的是,我們發現那些支持六週人工流產禁令的人比其他人不理解懷孕週數的計算。很大一部分反對人工流產的人缺乏有關懷孕的基礎知識,而立法者更表現出他們 對懷孕的無知。
性別差異
也許並不奇怪,這項調查中的女性比男性更了解懷孕,例如:在關於如何確定懷孕日期的問題上,43%的女性回答正確,而男性的回答正確率僅為23%。如上所述,大多數美國人錯誤地認為懷孕是從受孕開始算起的,但認為這一點的男性明顯多於女性。
考慮到批准六週禁令的佛羅里達州立法者的性別細分,這項發現尤其重要。雖然我們沒有這些立法者的懷孕知識的數據,但我們確實知道投票支持該禁令的人絕大多數是男性。
總體而言,此的研究結果提出了嚴重的問題:沒有接受過醫學訓練的美國人(就像立法機構的人一樣)是否具有監管人工流產所需的必要知識。
編譯來源:CNN Health(2024.05.20)
+ read more

2024.03.05
法國立法者將人工流產列為憲法權利
法國在3月4日將人工流產權寫入憲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歷史性的修憲,受到女權組織歡迎,但遭到反人工流產組織的嚴厲批評。
在巴黎郊外凡爾賽宮的鍍金天花板下,議會兩院舉行特別聯合投票,眾議員和參議員以780票對72票的壓倒性優勢支持了這一舉措。
當艾菲爾鐵塔在背景中閃爍時,聚集在巴黎市中心的人工流產權活動人士歡呼雀躍,並在大螢幕上宣布投票結果時顯示「My
Body My Choice」的訊息。
「我們向所有女性傳達一個訊息:你的身體屬於你,沒有人可以為你做決定。」總理Gabriel
Attal 在投票前告訴立法者。
與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相比,人工流產權在法國得到更廣泛的接受,民調顯示,約80%的法國人支持人工流產合法。
自1974年頒布法律以來,法國婦女就已享有人工流產的合法權利,但該法律當時遭到許多人的嚴厲批評。
但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促成憲法保障婦女人工流產權的羅訴韋德(Roe
v.
Wade)案裁決,這促使熱心人士推動法國成為第一個在基本法中明確保護該權利的國家。
「這種(人工流產)權利在美國已經被撤除。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法國可以免受這種風險。」女性權利組織基金會的Laura
Slimani說。
此次的投票載入法國憲法第34條,即「法律確定婦女享有保障人工流產自由的條件」。
法國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政黨下議院議長Yael
Braun-Pive表示,「法國處於領先地位」。
但此舉也未能免於批評。
極右翼領導人Marine Le
Pen表示,馬克宏正在利用它來獲得政治分數,因為該國對人工流產權的大力支持。
Le
Pen在投票前對記者表示:「我們將投票將其納入憲法,因為我們對此沒有任何問題。但稱這是歷史性的一步有點誇張,因為『沒有人』正在將法國的人工流產權置於危險之中」。
梵蒂岡機構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權利』奪取人的生命。」這呼應了法國天主教主教已經提出的擔憂。
它呼籲「所有政府和所有宗教傳統盡最大努力,使保護生命成為歷史這一階段的絕對優先事項」。
編譯來源:Reuters (2024.03.05)
+ read more

2023.10.31
馬克宏誓言2024年將婦女人工流產權寫入法國憲法
10月29日總統馬克宏承諾,到明年,將把婦女的人工流產權寫入法國憲法。
總統在社群平台X(以前稱為Twitter)上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前向內閣提交一項使這成為可能的法案,以便「到
2024年,婦女人工流產的自由將不可逆轉。」
在法國,根據1975年的一項法律,人工流產合法化,但憲法中沒有任何內容可以保障人工流產權。
正當去年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一項長達50年的裁決並剝奪了婦女對人工流產的憲法保護後,美國人工流產權的倒退,推動法國走上了無條件保障人工流產權的道路。
馬克宏在三月紀念女權主義者Gisele
Halimi時表示,他希望修改憲法,以「保障婦女人工流產的自由,莊嚴確保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或逆轉不可逆轉的事情。」
修改憲法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進行全民公投。但政府想出了一條捷徑。通過提出自己的法案,而不是立法者提出的法案,馬克宏可以召集兩院特別「代表大會」,如有以五分之三的多數支持,即可通過修正案。這似乎是可行的。此類代表大會在凡爾賽宮舉行。
協調各方的法案文本已經醞釀了數月。總統表示,該文件將於下週提交給法國最高行政機構國務委員會,這是必要的一步。然後在年底前將交給內閣。
馬克宏辦公室表示,憲法第34條將進行修改,加入「法律確定婦女行使人工流產自由的條件,這是受到保障的」。
男女平等部長Berengere
Couillard預計這一進程即將結束,他在X上表示,「這是所有婦女的勝利,也是向全球人工流產權利正在節節敗退的其他國家發出的強烈象徵。」
編譯來源:abcnews (2023.10.29)
+ read more

2022.11.23
馬爾他將放寬最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
馬爾他衛生部長Chris
Fearne16日表示,馬爾他將放寬其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允許在母親的生命或健康面臨嚴重風險時中止妊娠。
這個地中海島嶼是歐盟中唯一全面禁止人工流產的國家。民意調查始終顯示絕大多數人反對人工流產,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Fearne
說,下週將提交給議會的立法修正案將解決婦女的生命或健康面臨嚴重風險,但胎兒太小無法分娩的情況。
目前,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醫生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而中止妊娠,最高可判處四年監禁。出於同樣原因中止妊娠的婦女也可能被判入獄四年。
他說,「我們現在的選擇不是母親或嬰兒哪一個該存活。這裡的選擇是讓母親和嬰兒都死去,或者是挽救母親的生命。」
「我們認為,在經歷了這樣磨難之後,這名婦女不應該面臨入獄的可能」。
這項改革是在美國遊客 Andrea
Prudente 於6月因開始大量流血,她請求中止無法存活的妊娠被拒絕後進行的。
她的醫生說她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最後她被轉移到西班牙並在那裡進行了人工流產。
9月,Prudente
控告馬爾他政府,要求法院宣布禁止在任何情況下人工流產的法律侵犯人權。此案尚未開庭審理。
編譯來源:REUTERS (2022.11.17)
+ read more
2022.06.30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Ⅲ):人工流...
美國人工流產的議題在大法官釋憲後進入戰國時代。各州有各州的法令,民眾和政府可能產生許多衝突及訴訟,如:人工流產藥物、避孕權、跨州施行人工流產的合法性、企業為員工提供人工流產費用或旅費是否觸法等面向。
這項裁決影響的範疇遠超過人工流產相關事宜,可能重塑11
月美國期中選舉的戰場,以確定拜登的民主黨是否能保留對國會的控制權;也可能吹響大法官們延伸其保守態度至其他族群權利的號角;更令人擔心的是,可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
法院傾斜的隱憂?
保守派大法官Clarence
Thomas在一項協同意見中,提出了敦促法院重新考慮過去保護避孕權、全國同性婚姻合法以及「州法律禁止同性性行為無效」的裁決,引發大法官可能推翻其他權利的擔憂。
該決定還將加劇對憲法法庭正當性的辯論。憲法法庭曾經是美國民主制度強而有力的基礎,但由於川普時代進入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極為保守,在一系列議題上做出的判決,舉凡槍枝、人工流產或校園禱告等,都更為保守及粗暴。
例如,最高法院6位保守派大法官壓倒3位自由派大法官,裁定州政府限制民眾在公共場所攜帶槍械的規定違憲,隔天,就做出「授權各州政府有禁止人工流產的權力」之判決。這代表,根據美國憲法,人民可以持槍殺人保護自己,但女人卻不能施行人工流產來保護自己。
當前大法官偏頗的裁決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垢病及檢視,但讓人極度不安的是大法官為終身職,影響時間可能長達是40、50年,造成的傷害無法回復。
全球民主可能隨之倒退
此外,許多人擔心佔全球主導地位、最富有的國家
─美國─
的倒退會給其他國家的非自由勢力提供動力,正如Max
Fisher
2021年於《紐約時報》中指出的:對婦女權利的限制與廣泛的民主侵蝕之間存在關聯。
幾乎所有國際獨立指標和監管機構的分析都指出,對婦女權利的遏制會加速民主的倒退,既使是民主國家也不例外,包括美國。根據自由之家2019
年的一份報告,隨著右翼民粹主義的興起,全球婦女的權利已經大幅倒退。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Ⅰ):生存需求應優先於意識形態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Ⅱ):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
世界怎麼反應?
+ read more

2022.06.29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Ⅱ):羅訴韋...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美國國內和國際間皆有兩極化迴響。政壇上,保守派歡呼雀躍,要繼續乘勝追擊;民主派則悲憤譴責,誓言反擊捍衛。社會倡議團體也紛紛表態支持或遺憾。企業界的反應較為平淡,站出來表達意見的企業大多談論的是如何務實且具體地提出補救作為,以保護其員工的生育健康。
美國國內反應
政壇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說:「對於法院和國家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法院做了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公然剝奪對這麼多美國人來說至關重要的憲法權利。」「在我看來,這是最高法院實現了極端意識形態和悲劇性錯誤。」
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表示,最高法院推翻了近50年的先例,將本屬極為個人的決定權交給突發奇想的政客和理論家,破壞數百萬美國人的基本自由。
美國國內保守派為最高法院的裁決振奮雀躍。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稱懷孕是「上帝做的決定」,還說這項裁定「把一切交還各州決定,這事本就該屬於各州」。
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則說:「既然羅訴韋德案已被扔進歷史垃圾堆,生命起源的新舞台已經出現,所有珍視生命聖潔的人,都有義務下定決心守護這些還沒來到人世的胎兒。」
倡議界
反人工流產組織「SBA名單」主席Marjorie
Dannenfelser說:「經過50年的遊說,我們下跪祈禱與遊行,以確保強大的反人工流產聲音能在選舉中被聽見,如今我們終於等到,這是我們國家反人工流產光明未來的第一天。」
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Amnesty International
USA)發表聲明:「人工流產是人權,任何人和任何地方皆然,我們將永不停止奮鬥。」
企業界
事實上,不論是雀躍或是悲憤,需求還是最為實際,而且必須被滿足。因此,在企業界,包括迪斯尼公司、摩根大通集團、高盛、花旗集團、特斯拉、微軟、星巴克、AT&T、Meta
Platforms、Netflix、Levi
Strauss、Yelp等美國公司表示,將支付員工尋求計劃生育(包括人工流產)或生殖保健的旅費。
去年9月,德州施行心跳條款的修法後,網路叫車公司Uber和Lyft,以及GoDaddy(網際網路域名註冊及網站代管公司)三家企業已經宣布,將採取措施保護客戶免受德州法律的影響,Lyft和Uber預計成立法律辯護資金,協助未來可能因載送女性前往人工流產而被檢舉起訴的司機,GoDaddy則將德州人工流產告密網站下架。
國際間的反應
儘管其他西方國家的部分保守派為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的消息歡欣雀躍,但亦有許多人士提出警告,「這個時刻提醒著人們,得來不易的權利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我很失望,因為婦女權利必須受到保護。我本來預期美國會保障這樣的權利。」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也發表聲明說,過去25年裡有50多國放寬了人工流產法令,美國最高法院這項裁決是「開倒車」。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大開倒車的決定。我一直相信女性有選擇權,我堅持這個觀點,這就是英國制定相關法律的原因。」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推特發文:「來自美國的消息令人震驚,所有政府、政治人物或男性,都不應對女性生理抉擇置喙。」。他同時也向加拿大女性保證「會永遠支持妳們的選擇」。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表示:「她們(美國女性)必須受到保護。我要聲援今天受到美國最高法院挑戰自由權的女性。」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表示,這一決定是「世界各地女性的損失」、「看著女性對自己的身體做出決定的基本權利被剝奪,令人極度不安。」
5月時在西班牙,極右翼在野黨呼籲憲法應採取類似的反人工流產行動,但西班牙第二副總理迪亞斯(Yolanda
Díaz)說:「我們需要繼續保護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性權利和生殖權利。」
國際婦產科聯合會(FIGO)於前日發表了聯合聲明,這份聲明有來自全球100多個醫療保健組織共同簽署,譴責美國大法官的判決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剝奪人工流產權將在未來奪去無數生命。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Ⅰ):生存需求應優先於意識形態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系列報導(Ⅲ):人工流產權沒有了
再來是什麼?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