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罹患率與社經地位有關
2005.07.25
子宮頸癌罹患率與社經地位有關
在美國,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人數雖有減少的趨勢,但是部分地區,仍有許多女性死於子宮頸癌。一篇來自於美國國家癌症協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由Dr . Harold P. Freeman發表之研究指出,這可能和醫療資源可近性有關。例如健康照護與接受篩檢的缺乏,使得當地女性無法在子宮頸癌症早期接受治療。此外,研究中發現這些女性通常為低收入、教育程度低,其他疾病如乳癌、肺癌、心臟病等罹患率也偏高。 美國先前有研究指出,雖然罹患子宮頸癌的人數逐年減少,但是貧窮地區的女性比富有地區的女性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其罹患率高了至少三分之一。 子宮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因此死亡應是可以避免。這個研究提醒政府,應加強子宮頸癌之宣導,特別是針對醫療資源較缺乏的地區,一方面讓該地區民眾知道這樣的觀念,一方面輔導該地區醫療體系將子宮頸癌篩檢列為重點工作,讓女性死於子宮頸癌的比例能夠全面性的下降。
+ read more
乳房X光攝影真能預防乳癌死亡?
2005.07.22
乳房X光攝影真能預防乳癌死亡?
如果乳房X光攝影能夠預防女性遠離乳癌死亡,那麼死於乳癌者應該比沒有乳癌的少作該項篩檢,但是一篇來自美國國家癌症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之研究卻發現兩者並無明顯差異。 該研究以1983~1994年間1351位死於乳癌的女性與2501位未罹患乳癌的女性相比較,發現50~65歲女性中,死於乳癌者有69.8%曾接受乳房X光攝影,而未罹患乳癌者為69.2%。 Dr. Joann G. Elmore及其團隊針對此研究結果指出兩件事情: 第一,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發生?難道乳房X光攝影是無效的嗎?如果它仍舊有效,那如何解釋這樣的結果呢?研究者認為造成此結果原因之一在於社區乳房X光攝影品質遠低於臨床試驗,故如何提升乳房X光攝影之品質為一重要課題。另外可能的原因為,新的乳癌治療即能夠提升病患之存活率,所以關鍵不在於她是否接受篩檢或其頻率。 第二,提醒醫生於民眾逐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時,需將其現狀與過去資料作比對,才能了解乳房的變化,以提升篩選檢查品質。此外要提醒民眾的,不要把乳房X光攝影當作萬靈丹,平時仍需關心與注意自己的身體,如均衡的飲食與運動。
+ read more
不孕可能是癌症前兆
2005.06.30
不孕可能是癌症前兆
美國國家癌症管制局的Dr. Louise A. Brinton在比較1965-1988年間,美國12,193名曾接受過不孕症治療的婦女及其他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之後發現,不孕症患者罹患癌症的機率比其他婦女高23%。不孕患者中,天生不孕的婦女又比因其他疾病導致不孕的婦女有較高的癌症風險,特別是在子宮及卵巢癌的部分,更超出正常風險的兩倍。 之前有許多的研究顯示,輸卵管功能失常或有骨盆腔炎的女性有較高的卵巢癌風險,而這項刊登在美國流病學期刊的發現更是與之前的研究一致。Dr. Brinion的研究團隊表示,醫界應更加重視發炎是導致卵巢癌的重要因素。
+ read more
食用過多紅肉易罹患腸癌  
2005.06.15
食用過多紅肉易罹患腸癌  
英國Medical Research Council、Cancer Research UK、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IARC(inter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在10個國家並為期5年共同觀察的研究發現,食用過多的紅肉(包括:牛肉、羊肉、豬肉),及其加工品,如:火腿、培根、香腸等,將大大提高罹患腸癌的風險。每天吃二份肉類(約160公克)的人,罹患腸癌的機率比一個星期吃一份的人提高35%。好消息是,多吃蔬菜水果以及魚類是可以達到預防效果的,如果每兩天食用一次魚類食物,腸癌的風險可以降低30%。 科學家一直關心現代人食用過多紅肉對健康的影響以及與腸癌的關係,而這項刊登在國際癌症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大型實驗(Epic Study)則指出它們確實是關係密切的。但要特別強調的是,吃肉並不會罹患癌症,而是吃太多(160公克以上)才必須要特別注意。
+ read more
台灣女性最憂慮的五大健康威脅
2005.06.10
台灣女性最憂慮的五大健康威脅
您知道女性最憂慮的五大健康威脅是什麼嗎?根據台灣女人連線的2005年「婦女健康分區座談」的問卷調查,女性最大的健康殺手前五名為:婚姻暴力、性侵害、不安全的性行為、癌症及憂鬱症。 婚姻暴力 婚姻暴力是親密關係的破壞,受暴女性有身心方面的疾病,如罹患憂鬱、焦慮、身心症、飲食異常及性功能失調,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常反覆出現於記憶,影響人際功能,損害自我價值。對於受暴婦女,除醫療社工介入之及時救援與治療外,應給予完善長程的身心照護。 性侵害 歷年性侵害被害人主要年齡層分佈在12-17歲(超過五成),顯示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不足。暴力傷害的發生,使得青少女受害者更常發展為日後的不穩定人格、反覆自我傷害、以及其他身心不適症狀。  不安全的性行為 民國84年~89年青少女性經驗的比率上升5.5%,但每次性行為都有徹底避孕的比率卻只有上升0.2%。此外,台灣青少女生育率也位居亞洲已開發國家之冠[1]。因此,未預期懷孕成為青少女健康的隱憂。 根據民國91年與87年的統計,有偶婦女以保險套為主要避孕方式的比率有提升(民國87年為31.8%,民國91年為40.7%)[1],以此推估仍約有六成的有偶婦女在性行為時沒有避病。目前我國女性愛滋病感染者當中,異性戀為最大的傳染途徑(79.0%),在台北市對於HIV感染者的婚姻狀況統計中,女性HIV感染者中,以已婚者最多(64.8%),顯示婚姻內之性行為亦應注意避病的重要性。 憂鬱症 目前,台灣所有女性中約有20~26%的人會有憂鬱症,根據91年的調查,「職場關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為台灣女性憂鬱的主因。繼癌症、愛滋病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目前對於憂鬱症病因研究顯示,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非單一因素,而是社會、心理、生理多種條件互動下的結果。女性憂鬱症的發作期較長,較易慢性化、復發率較高,與女性社會角色的慢性壓力、心理調適難題有關。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未必代表女性具有性別決定的不良體質或易病性,而是反映女性在社會環境中承受了較多的壓力。 癌症 乳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四位。好發年齡集中在40-49歲,除了比子宮頸癌的主要好發年齡稍晚(約5年)之外,比其他癌症要早。民國92年台灣女性乳癌死亡率較82年死亡率增加63.19%,各年齡層(40~79歲)的死亡率幾乎相當,其中以55-59歲、65-69歲稍高[1]。顯示出乳癌的死亡發生年齡比起其他癌症更年輕化。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每年約有5000-6000人罹患,約有950-1000人死亡,死亡率為是已開發國家美、日、法的三倍。好發年齡依序為40-44歲、45-49歲、35-39歲。高死亡率的年齡層集中在75歲以上。
+ read more
運動可提高乳癌存活率  
2005.05.25
運動可提高乳癌存活率  
如果您不幸罹患乳癌且正在接受治療中,您可以做一件事來提高存活率,那就是運動。刊登在美國醫藥協會期刊上的一篇新的研究報導顯示,罹患乳癌的女性只要每週走路3-5小時,或慢跑2小時,即可減低最多50%死於乳癌的風險。因為雌激素是引起乳癌的兇手,而運動正可降低雌激素濃度。 此研究的作者Dr. Michelle Holmes是從參與「護士研究」女性中,選出約3,000名在1984-1998年間罹患任何階段乳癌的婦女來分析。從這些婦女做過治療的兩年後開始追蹤,一直到死亡或2002年。Dr. Holmes表示,運動可以讓心情好、增加自信心、並且有益於對抗許多種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及乳癌。但她也隨即指出,運動固然能增加益處,但是並不能取代正在接受的種種治療。 美國癌症協會也建議,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在與醫師討論過所選擇運動的安全性之後,應該試著開始每天運動30分鐘、一週至少五次;而已有運動習慣的人,則可增至每日運動45-60分鐘。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