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脂針違反規定 立委與婦團要求衛福部積極管理
2023.07.14
消脂針違反規定 立委與婦團要求衛福部積極管理
台灣女人連線與林淑芬立法委員於今(14)日召開記者會,要求衛福部說明消脂針等藥劑是否可以用在醫美療程上。   打消脂針 脂肪壞死只得動刀切除 為了想消除腹部脂肪,陳小姐2021年在醫美診所建議下注射「肝得健」。術後打針處持續紅腫漲痛,向院方詢問,被告知是正常現象,要持續「熱敷、按摩」,但狀況沒有緩解。同年9月接受診所注射「消疤針」,時間超過一年。腹部的紅腫漲痛逐漸形成4處腫塊,但院方不斷表示腫塊與個人體質有關、會隨時間消散。2023年3月陳小姐於新竹臺大分院診斷為「腹壁脂肪壞死併疤痕形成」,有兩處不僅壞死甚至鈣化,只能以手術方式切除。目前陳小姐與診所訴訟中。   陳小姐委任律師張佳瑋說明,在術前,院方完全沒有適應症外使用的說明,相關衛教不足,讓陳小姐飽受身心煎熬。醫療診所應該據實以告,並詳細說明「適應症外使用」的情況,以保護民眾健康。   消脂針違反規定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指出,台灣常見消脂針劑有「肝得健」、「倍克脂」與「卡妮丁」等,只有「倍克脂」通過衛福部核可,用於下巴消脂。「肝得健」是核准用來治療「肝炎、肝硬變」,不是消脂。醫療院所以「肝得健」或「卡妮丁」減脂屬「適應症外使用」。但是,根據衛福部公告的藥品「適應症外使用」原則必須是疾病治療,且不得廣告宣傳,消脂針用於醫美多是違反規定。若是目前的使用原則脫離現實,衛福部應該重新檢討修正,而不是對這些違規情況視而不見,讓民眾自己承擔風險面對傷害。   立委林淑芬對醫美產業強調行銷,卻對療程風險避重就輕的現象感到憂心。「很多民眾不知道自己打了什麼!」林淑芬強調,政府應該負起管理責任,不應放任產業氾濫使用,「適應症外使用」的管理要有更積極的態度。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回應,將會召集專家進行討論「適應症外使用」原則,並處理違規廣告。簡任技正呂念慈呼籲,為了管理美容醫學的品質,衛福部對美容醫學醫療院所有認證制度。民眾若有需求,可尋找經過認證的機構。      
+ read more
婦團與醫學會聯手 下架醫美不當廣告
2023.03.02
婦團與醫學會聯手 下架醫美不當廣告
日前,台灣女人連線與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聯手,成功下架了G動椅不當廣告。   台灣女人連線經營的醫美不良事件諮詢專線,時常接獲許多女性的申訴,她們因為相信了誇大不實的醫美廣告,不只荷包失血,更讓身體承受許多苦痛,留下傷害。   婦團與醫學會有共同的目標 為了打擊不實廣告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台灣女人連線長期要求提升管理強度,並透過檢舉下架不實廣告,更曾發起婦團聯合檢舉,號召各地姊妹檢視醫美廣告,但效果卻不盡理想。主要因為各地衛生局認知不一、執法強度不同,以及衛生局業務繁忙,處理起來曠日廢時等原因。   有鑑於個案式檢舉事倍功半,處罰醫師或診所亦非檢舉本意,更有檢舉人身份被洩露的問題,台灣女人連線持續尋求其他打擊不實廣告的方式。   在與美容醫學醫學會自律委員會溝通後,我們建立了遏止醫美不當廣告的運作模式:當台灣女人連線發現不適當廣告內容,便蒐集資料予醫學會,透過醫學會組織的力量,警示醫師注意廣告內容與用詞。如果仍不改善,台灣女人連線便向衛生主管機關檢舉。   G動椅:治療尿失禁 卻強調改善親密關係 G動椅是衛福部許可的非侵入式治療裝置,用來治療尿失禁。卻在許多廣告中強調改善親密關係、甚至有回春、改善陰道鬆弛、治療性功能障礙等不當用詞。   台灣女人連線向美容醫學醫學會提出申訴,醫學會與醫療器材廠商協調,獲廠商高度重視,進一步向醫療院所進行宣導,強調宣傳內容應合法,不應有過多商業描述。   經過婦團、醫學會及廠商的合作,三個月內不當廣告改善率高達86%,是前所未見的改善效率。   台灣女人連線與美容醫學醫學會合作,得到廠商的正面回應與行動,從源頭著手,有效改善醫美廣告管理。這個新的合作模式,連結了各方的力量,透過正面積極的處理,取代處罰式的檢舉,共同捍衛民眾健康。   也提醒民眾在選擇醫美療程時,網路資訊要多方求證,諮詢專業合格的醫師,並留意相關的風險及副作用,才不會花錢又傷身。  
+ read more
【專題報導】乳房植入物再傳與多種癌症有關
2022.09.16
【專題報導】乳房植入物再傳與多種癌症有關
文:陳書芳/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日前發出警訊,除了先前指出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乳房植入物可能還與多種癌症有關,已經或考慮使用的女性,以及醫療保健提供者應該留意相關風險與資訊。   可能發生在所有乳房植入物類型 截至2022年9月1日,FDA收到10例鱗狀細胞癌與12件不同類型淋巴癌的病例報告。不同於BIA-ALCL超過八成發生在絨毛面植入物,這些鱗狀細胞癌與淋巴癌並未集中在某些類型,而是與所有種類的植入物有關,包括填充鹽水或果凍矽膠、表面光滑或有紋理。   FDA目前並不建議女性預防性地移除乳房植入物,但建議持續、定期追蹤,如果發現任何異常就需就醫。   乳房植入物的風險 乳房植入物是一種醫療器材,主要用來增大乳房,或是重建未能正常發育、因癌症/外傷而切除的乳房組織。   在台灣,有鹽水填充和果凍矽膠填充兩種材質獲准銷售,依表面有光滑面和紋裡面的分別。兩種類型都有矽膠外殼,其大小、厚度和形狀不盡相同。   已經或考慮使用的女性需要注意,乳房植入物並非可使用一輩子,隨著植入的時間越長,移除或更換的風險就越高。   除了疼痛、攣縮、滲漏、破裂等常見的併發症和風險,2011年FDA首次確定乳房植入物與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存在可能的關聯,開始蒐集病例並提出警訊。隨著病例數的增加,今年七月一項研究指出BIA-ALCL發生率大大高於過去的統計。   2019年2月,台灣女人連線與立委林淑芬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BIA-ALCL的風險。相關醫學會的反應是台灣、東亞及東南亞都尚未有確診案例出現,民眾不必驚慌。同年5月,新加坡出現一起病例;6月,日本出現首例BIA-ALCL;8月,韓國衛生部報告首例BIA-ALCL病例,12月出現第二例、隔年7月出現第三例,韓國女性集體對廠商提告;泰國於2020年7月亦傳出病例。   台灣於2020年出現BIA-ALCL首例病例。   隆乳之後一直覺得疲倦?是女人的幻想? 許多女性表示在使用乳房植入物後,出現疲勞、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情況,這些女性認為是植入物引起的。   這些包含記憶力問題、睡眠障礙、疲勞、憂鬱等綜合症狀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BII,Breast Implant Illness),美國FDA列入使用植入物前應該考慮的風險,雖然目前的醫學不認為這些狀況與植入物有關,但美、英等國皆持續蒐集病例,以累積更多資訊。   美FDA上月公布最新統計,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之間蒐集的7,467件病例報告中,最常見的BII症狀描述依序為:疲勞、關節痛和腦霧。在其中657件有提供女性移除植入物後資訊的報告中,577人注意到症狀有所改善,80人的症狀沒有改善或惡化。   除了讓女人用苦痛去試驗 還能做什麼? 隨著BIA-ALCL的病例數持續增加,以及陸續出現的醫療器材管理問題,多國都有積極的追蹤與管理計畫。   美國於2019年要求乳房植入物製造廠Allergan將特定幾款「絨毛面乳房植入物」下架,2020年為了加強與患者/使用者的溝通,在乳房植入物的包裝加上「黑盒標籤」,說明植入物與ALCL及許多慢性疾病有關,包括自體免疫性疾病、關節疼痛、肌肉酸痛和慢性疲勞等。   台灣女人連線亦持續倡議台灣相關手術說明書應載明可能的併發症,並以「檢核表」(check list)的方式加強溝通強度。經過多年爭取,BIA-ALCL已於2019年加入相關文件,但有關BII的資訊或檢核表形式,都尚未定案。   然而,那些沒有納入說明書、目前還未知的風險又該怎麼辦?不論是BIA-ALCL,或是此次FDA提出的鱗狀細胞癌、或是BII,在症狀疾病出現的早期,都並未得到重視,或者根本不知道與植入物有關,難道要不斷用女人的健康去試驗嗎?   使用者登錄制度可能是解方。   登錄制度是國際趨勢 高風險醫療植入物(例如心律調節器或人工髖關節)雖經核准上市,但上市前蒐集的臨床資料多為短期追蹤且人數有限,因此,上市後的監測或追蹤很重要。目前有不良事件通報、安全監視及警訊蒐集等方式,但這些方法都相對被動,仰賴醫師或廠商的通報。也因為無法長期追蹤使用資訊,很難完整評估醫療器材的長期安全性。「使用者登錄制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對使用特定醫療器材的患者進行「使用者登錄」,建置其基本資料、使用的醫材、手術資訊、後續健康情形等內容。透過系統,可長期追蹤使用者健康狀況,主管機關亦可掌握並蒐集器材的安全資訊。而當器材有下架或健康疑慮時,也可主動聯繫使用者,即早通知,進行健康管理。   隨著乳房植入物與罕見癌症及各種不良反應有關的訊息越來越清晰、罹病人數越來越多,各國的管理舉措也愈發積極,澳洲、英國、美國、荷蘭等國皆有乳房植入物登錄制度。   在台灣,「乳房植入物登錄制度」經過台灣女人連線多年推動,衛福部於2020年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建置,今年邁入第三年,系統逐漸成形,醫師對此大多也都持正面態度,期待系統正式上路,守護女人健康!    
+ read more
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比報導的更常見
2022.07.29
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比報導的更常見
2011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指出乳房植入物可能與罕見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ALCL)有關。根據後續相關研究,發生的時間約為植入後8 至 10 年。   ALCL是一種罕見的T細胞淋巴癌,可能出現在身體的許多部位,如:皮膚、乳房等。發生在乳房的ALCL,如果與乳房植入物有關就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罕見淋巴癌(BIA-ALCL)。   根據最新對美國國家癌症資料庫所做的研究顯示,BIA-ALCL 發生率大大高於先前的報導。   乳房ALCL發生率高出兩倍多 從 2008 年到 2018 年,原發性乳房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ALCL) 的發病率為每年8.1 /1 億人。該比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2012 年至 2018 年達到 14.5人 /1 億。相比之下,FDA 估計 2001 至 2007 年為 3人 /1 億。   研究者認為,已知絨毛面乳房植入物與BIA-ALCL有密切關聯,乳房 ALCL發病率上升很可能是反映美國BIA-ALCL病患增加,但也可能是其他種類的乳房淋巴癌發病率增加。   研究作者之一的Connor Kinslow醫學博士指出,以前的研究低估了使用乳房植入物後發生罕見癌症的風險。希望這些數據能夠將以前的研究納入背景,以提高對病例數量被低估的理解,以免繼續低估 BIA-ALCL 的發病率。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Deanna J. Attai 醫學博士指出,儘管「肯定令人擔憂」,但研究結果是來自於截至 2018 年的數據,即 Allergan 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在全球全面下架的前一年。由於所有國家資料庫都會晚了幾年,因此,現在要確定 BIA-ALCL 的發病率是否因產品下架而降低可能還為時過早。然而,由於 FDA 不建議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移除絨毛面植入物,因此使用該類型植入物的女性應該意識到先前對BIA-ALCL 風險的估計低於目前報告的風險。   在以前的研究中,風險估計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世界各地的不同政府的反應也大相徑庭。在澳洲,政府禁止了某些類型的絨毛面植入物。而在美國,則在所有植入物上貼上警示標籤。一些國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此,獲得更準確的風險估計將有助於政府決定應該如何應對。   此研究發表表於7月JAMA Oncology.     相關閱讀 台灣出現首例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 乳房植入物的成分可能導致人體細胞死亡 日韓出現BIA-ALCL 千名韓國女性將控告廠商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2.07.22)      
+ read more
如何最好對抗男性脫髮?
2022.02.18
如何最好對抗男性脫髮?
幾乎所有男性都看到他們的髮際線後退或出現禿頭。對於那些希望減緩脫髮速度的人來說,一項新的研究有助於找出效果最好生髮藥物。   該研究審查了之前的 23 個研究,對市面上生髮藥物的效力進行了排名。   專家表示,這份清單很有幫助。這些藥物 —新髮靈(成分Dutasteride)、柔沛(成分Finasteride)和落建生髮水(成分Minoxidi)— 已經被使用了很長時間,但關於它們在有效性上優劣比較的信息很少。   由於沒有直接比較這些藥物的試驗,這讓醫生們無法回答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 即哪種選擇最有效?這項新研究將有助於填補這一空白。   生髮藥物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治療藥物成份為Dutasteride,如:軟膠絲或新髮靈膠囊,劑量為每天 0.5 毫克。平均而言,使用六個月後,總頭髮數量增加最多。這意味著使用它的男人可以期待更多的頭髮出現在沒有的地方,儘管這只是小小的如「桃子絨毛」的頭髮。   其次是Finasteride的柔沛丸,每天服用 5 毫克,再加上相同劑量的口服minoxidi(落建)。   分析發現,給藥處方和劑量很重要。較低劑量的Finasteride(每天 1 毫克)排名第四,其次是minoxidi的兩種外用製劑,較高劑量(5%)的表現優於較低劑量(2%)。   墊底的是低劑量口服minoxidi,每天服用 0.25 毫克。   除了有效性,也要知道副作用!   Dutasteride可導致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和乳房脹痛,以及一種稱為直立性低血壓的低血壓。在極少數情況下,男性可能會發生需要就醫的藥物嚴重反應,包括皮膚脫皮、面部腫脹和呼吸困難。   Finasteride也可能降低性慾、無法勃起或引起乳房脹痛,但僅限於少數患者。   任何口服藥物都可能導致腹瀉或皮疹等問題,即使是局部使用minoxidil也有缺點:每天使用可能很麻煩,有時會刺激頭皮,導致頭皮或剝落。   #選擇適合的治療   男性需要與皮膚科醫生討論每種選擇的利弊。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脫髮患者最終需要綜合治療。   McMichael說,大多數情況下,治療的主軸是finasteride及外用minoxidil 5% 的組合,但添加一些藥物往往可使患者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這可能包括注入頭皮的低強度雷射或富含血小板的血漿(PRP)。該血漿取自患者自己的血液樣本。   其實,尋找最佳治療方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必須體認一個現實:通常,你不會用單一選項就能打出全壘打。建議尋求脫髮幫助的男性去看皮膚科醫生進行「全面檢查」。也就是說,部分原因是要找出是否存在導致脫髮的潛在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或營養問題。   研究結果於 2 月 2 日在線發表在JAMA Dermatology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2.10)      
+ read more
整容手術廣告18禁
2021.12.14
整容手術廣告18禁
英國廣告監督機構明年5月開始,整容手術的廣告禁止針對18歲以下的人。所有媒體吸引18歲以下的加大胸部和整鼻的廣告,不能再出現。包括直接針對18歲以下的電視節目和社交媒體。   法律已禁止不可對18歲以下做整容手術,但之前並未限制針對他們的廣告。   這個決定是經過諮詢 「廣告行銷委員會」 - 負責制定英國廣告規則的組織後做的決策。   提高標準   委員會指出:「有證據清楚地顯示兒童和年輕人容易受到身體形象的壓力。」   「考慮到廣告整容對兒童和年輕人的潛在傷害,如:身體形象的壓力和精神健康的議題,手術風險和潛在併發症。」   「再加上整容手術固有的風險,和其潛在對於仍掙扎於缺乏身體自信的年輕人的誘引,我們必須在行銷上將標準提高。」   禁令包括皮下填充劑,嫩膚治療如注射治療、化學換膚,以及雷射或光療,和牙齒美白產品。   今年英國的 「廣告標準局」 已經分別指名譴責社交媒體網紅和名流重覆破壞了廣告規則,強制他們撤下未清楚標明就是廣告的貼文。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1.11.2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