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屆為女著紅】看見健康性別差異 從「心」開始

2025年第十屆為女著紅

看見健康性別差異 從「心」開始

什麼是健康性別差異?健康不是不分男女嗎?

健康除了男女生殖系統不同,不是都一樣嗎?

但,真的是這樣嗎?

 

醫學領域的性別盲

醫學的發展長期受到男性思維的主導,這種影響滲透至醫學教育、臨床研究、公共衛生政策及健康促進的各個層面,導致女性健康議題及性別差異被系統性窄化及忽視。

 

健康並非中性

男女由於生理構造、生命經驗及社會文化的不同,疾病風險因子、診斷及治療等皆具有性別差異。

 

看見健康性別差異 從心開始

近二、三十年來,國際間越發重視這個議題,例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要求所有臨床試驗,包含動物研究,都應納入性別分析。醫學領域也逐漸重視這個議題,而心血管健康是進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發起Taiwan為女著紅,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行動

台灣女人連線自2016年起響應由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發起的「Go Red for women」行動,並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台灣為女著紅日」,十年來,網路擴及人次超過千萬。

想知道更多 為女著紅 Go Red for Women

 

透過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提出政策建議並持續追蹤

提出政策建議包括:

  1. 應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鼓勵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
  2. 應制訂具性別意識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
  3. 應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
  4. 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透過行政院性平會、全民健保會等管道,提案落實國家健康政策納入性別觀點

歷屆提案包括:

  • 「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107-111年)」、「研製心血管疾病照護指引計畫」、「探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性別關聯計畫」、「腫瘤心臟病學臨床照護及指引的系統性文獻回顧」等計畫,應納入性別差異及觀點,衛福部亦有正面回應。
  • 建立癌症患者「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服務」之機制,2024年透過委託健保會委員提案:建請健保署成立「心臟─乳癌」照護模式,納入並給付心臟科醫師成為「全民健康保險乳癌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支付標準內之必要共照醫師成員。目前該案已送請健保署召開專家會議研參。

 

 

今年,為女著紅以「看見健康性別差異 從心開始」為主題,期望在十周年的重要時刻重回初衷,但在健康中的性別差異這一塊,我們還有太多需要看見。

 

目前國際上,具性別視角的健康研究逐漸成為政策與實踐的核心議題,歐美國家亦於國家政策上制訂相關推動機制。台灣在台灣女人連線長期推動下,健康研究納入性別差異以及疾病防治照護等公共衛生政策中納入性別視角等面向,歷經多年努力也逐漸引起重視。

 

然而,除了目前國際研究最多的心血管疾病,也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其他健康議題如:糖尿病、失智症等疾病也存在性別差異,因此,為女著紅,將不僅止於關注女性心血管健康,而是從心開始,看見健康中的性別差異。

 

為女著紅十周年,讓大家看見心血管健康的性別差異,但這只是啟程,不是終點,看見健康中的性別差異,我們期待從心開始,持續發酵……

 

 

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穿上紅色衣飾響應「網路著紅行動」

📌參加方式:
1.穿戴紅色衣飾👗拍攝照片或影片📸
2.上傳至FB/IG等社交平台,並標籤「#Taiwan為女著紅」🅵

歡迎大家來一起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