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記者會] 食藥署、健保署涉聯合圖利    7215張藥證未取得PIC/S 影響民眾用藥
[記者會] 食藥署、健保署涉聯合圖利 7215張藥證未...
  衛福部於2009年宣布藥廠必須於104年1月1日後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簡稱PIC/S)之國際藥品優良製造標準(GMP)(註),方可在台製造及販售,且健保將不再給付。然日前衛福部因當初政策規劃粗糙,政策出爾反爾,又宣布將繼續支付未通過PIC/S藥品,無疑是健保署在幫藥廠「出清庫存」。   今(12/18)日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與立法委員林淑芬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健保署及食藥署行政怠惰,未能積極輔導廠商,並自打嘴巴,繼續給付品質不符規定之藥品,恐有圖利之疑,故要求健保署應如期停止給付未取得PIC/S GMP認證之藥廠之藥品。 以下為本次記者會新聞稿。   食藥署、健保署涉聯合圖利   7215張藥證未取得PIC/S 影響民眾用藥    為提升國人用藥品質,確保國人用藥安全及提升國內製藥產業國際競爭力,衛福部(前為行政院衛生署)於98年7月30日配合97年底全國藥政會議結論,公告藥廠必須於104年1月1日後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簡稱PIC/S)之國際藥品優良製造標準(GMP)(註),方可在台製造及販售,健保為獎勵PIC/S GMP,自98年10月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提升民眾用藥品質方案』,並且於101年發布新聞稿稱:104年1月1日以後仍無法通過PIC/S GMP的藥品,健保將不給付(見附件),五年來健保花掉近百億健保費,用以調升PIC/S GMP之產品價格,然而,這政策即將跳票!    食安之後,藥品PIC/SGMP再度失靈?抑或食藥署縱容成性? 102年8月與12月,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下稱督保盟)曾與立法委員陳節如召開記者會,揭發市場上高達3841項藥品不符相關藥品查驗規定與藥事法,其中影響民眾重大用藥安全最甚者為至少33項藥品應做「生體相等性(BE)」臨床試驗而未做。由11家藥廠生產之此33項藥品中高達9家是PIC/S GMP認證藥廠,令人駭然!當時食藥署更以『臨床五年沒有藥品不良反應通報』就能就地合法,來掩護廠商的違法事實。資料顯示,截至103年11月10前,尚未取得 PIC/S GMP認證之藥品許可證竟高達59家藥廠(36家查核改善中,23家未提出申請或擬不持續)、7215張藥證,待改善的36家藥廠中,官股上市公司藥廠在列,23家沒提出申請的藥廠中,有股票上市公司(這家公司同時是違反上述BE規定的廠商之一)與疾病管制署所屬藥廠在列,食藥署竟欲再度縱容、圖利,屢屢維護廠商利益,聲稱這些藥品只是『停止製造』,並非不能『販售』,而且還同意廠商所有今年(103年)12月31日前生產製造的藥品所有庫存,通通可以『一直賣、一直賣』,除非廠商自己不賣了、藥證到期或是廢止GMP証明者,這不是縱容圖利,什麼才是縱容圖利!  健保署自打嘴巴,違法圖利品質不符規定藥品   健保署已於101年發佈新聞稿,預告於104年將不再給付仍無法通過PIC/S GMP的藥品,然而健保署竟聯手配合食藥署,違背保險利益,於今年下半年作出『一直付、一直付』的決定,繼續給付這些依規定不能再給付的藥品,涉嫌以保費圖利品質不符規定之藥品!健保已經花掉百億加成給付通過PIC/S GMP的藥品,如今竟還要拿數億民眾繳納的健保費去買這些品質不符規定的藥品,即使藥物共同擬定會議有委員一再反對,健保署仍然堅持己見,違法持續給付,這不是圖利,什麼才是圖利!  政府怠惰,恐以民眾『斷藥』為挾持理由,繼續圖利   令人不安的是,7215項藥品中,其治療適應症多為民眾常見用藥,如皮膚用藥、消化道及代謝疾病、抗生素、抗腫瘤與免疫調節、血液作用、心血管、泌尿道與賀爾蒙、骨骼肌肉、神經、呼吸、眼用等14大類適應症,其中國內抗生素九成以上使用學名藥,而心血管、神經、呼吸或腫瘤等等都是重要用藥,如今因政府怠惰,未能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不思積極預防之道,預料變相以『民眾恐斷藥』為挾持理由,持續圖利給付未能於年底取得相關認證,卻又無替代用藥之產品,民眾被迫將持續服用品質不符規定之藥品!   我們要求食藥署立即公布並發函全國醫療院所通知7215中不符規定之藥品明細,讓醫療體系及時因應,為民眾用藥把關,並於104年1月1日起禁止未取得PIC/S GMP認證之藥廠繼續製造及販售藥品,健保署並應依原規定同時停止給付該等藥品,無替代用藥者應於一周內向國人公布限時補救方案,保障民眾用藥權益!   註:以下取自食藥署網站   為確保藥品之品質,防止藥品製造過程中可能產生之交叉汙染、及生產過程中誤用不當原、物料之情形,美國率先於1963年公佈實施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簡稱GMP),我國則於民國71年(1982年)頒布優良藥品製造標準,正式推動實施藥廠GMP制度。至民國96年12月19日公告推動實施國際GMP標準(PIC/S GMP,即歐盟GMP標準)。          
+ read more
【政策】鼓勵醫療機構妥善處理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
【政策】鼓勵醫療機構妥善處理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
    背景--計畫內容   103年10月1日,衛福部宣布將開始補助醫院和解金,以作為「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之試行。依據衛福部的規劃,若發生經麻醉專科醫師執行全身麻醉手術,而因手術或麻醉本身無可避免之風險,導致病人於手術後七日內死亡,並經過縣市政府調解後和解者,政府將視其和解金額,部分補助醫療院所和解金,補助上限為80萬。但醫美手術、自然病程或是醫療事故明顯可完全歸責於機構或病方者則不給付。    問題  1. 產生過度醫療現象,增加民眾醫療風險  試辦計畫限定僅有經由全身麻醉手術死亡之個案可以申請補助。此舉是否可能造成醫療院所捨棄其他麻醉方式,而改用全身麻醉,產生防禦性醫療,反而會增加民眾的醫療風險。   2. 補償判別困難,易生爭議 衛福部規定因手術或麻醉於七天內死亡者,才會補助和解金,如果第9天死亡則不補助。同樣因手術或麻醉死亡的和解卻有不同的待遇,七日之規定依據或邏輯何在?   再者,如一位因車禍重傷,緊急開腦顱手術死亡的個案,究竟是因為車禍嚴重致死,還是手術不當致死,只憑書面資料顯然有一定的困難,易生爭議。    3. 沒有根本性原因分析 無法提升醫療品質 試辦計畫中要求醫療院所應設置醫療糾紛關懷機制、提出品質報告並通報不良結果事件,然這些提升品質之相關規範,沒有要求「根本性原因分析」,再就原因提出改善方案,如何提升醫療品質?     4. 試辦計畫只是補貼醫療院所的和解金 衛福部宣稱試辦計畫是作為規畫醫療事故補償制度之先驅計畫,然目前躺在立法院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條例」草案,其申請補償主體是民眾,與試辦計畫本質上就有所不同,如何作為先驅計畫?難道衛福部打算重擬法案?   延伸閱讀 重大手術與麻醉死亡,政府補助和解金80萬! 衛福部「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開跑    
+ read more
重大手術與麻醉死亡,政府補助和解金80萬!
重大手術與麻醉死亡,政府補助和解金80萬!
    2014年10月01日衛福部開辦【鼓勵醫療機構妥善處理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以補助醫療院所和解金的方式,鼓勵醫療院所與病患和解。    試辦計畫內容:   1. 補助案件範圍:   經麻醉專科醫師執行全身麻醉手術過程中,因手術或麻醉本身無可避免之風險,導致病人於手術後七日內死亡。但醫美手術、自然病程或是醫療事故明顯可完全歸責於機構或病方者則不給付。    2.  試辦期間   自103年1月1日至104年12月31日間發生的手術及麻醉事故。   民眾權益看這裡    1. 重大手術與全身麻醉死亡才有補助   2. 補助對象是醫院   政府為何拿稅金補助醫院而不是補助民眾?   其實,你可以解讀為「間接」補助民眾     3. 政府補助上限是80萬—和解金下限?!   和解金的補助上限為80萬。換句話說,和解金額在80萬元以下的,由全民買單,醫療院所一毛錢都不用付!因此,民眾在與醫院和解時,可以考慮從80萬起跳。   4. 和解書不應空白授權和解金額   許多醫院可能在會和解書中將和解金額空白授權為:「以政府補助金額為和解金額」。為了保障你的權益,在和解書中應明訂一定數目的和解金,並於簽妥和解書時,一併收訖,以避免若政府核定不補助時,拿不到和解金,也過了刑事訟訴期限!   延伸閱讀 鼓勵醫療機構妥善處理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 衛福部「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開跑    
+ read more
[記者會] 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區加速台灣醫療崩壞
[記者會] 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區加速台灣醫療...
   『民主,不是裝飾品,醫療更不是商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本週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並於昨日完成前四條審查,週三續審。然自經區條例之審查,行政與立法部門仍未從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過程中,學到『民主必須傾聽並回應人民的聲音』這堂課,在行政部門未作出整體衝擊評估報告與回應民間質疑前,立法部門隨即進行逐條審查,仍是程序不正義!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公醫時代、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與公衛學者等於今日(4月29日)上午,共同召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醫療專區加速台灣醫療崩壞』記者會,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完成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之後,再進行條例審查,未避免台灣醫療加速崩壞,立法院應全面刪除國際醫療機構之條文。         獨斷獨行,今天做明天就後悔  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之影響不亞於服務貿易協議,但政策決定過程卻與服貿如出一轍,一樣黑箱。立法院幾經民間團體要求,經朝野協商,承諾先辦理五場公聽會後,再進行條例審查,公聽會辦了,然而卻是政令宣導,對於民間的質疑與擔憂,政府一律採『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自由化開放是台灣生存唯一的路』、『利大於弊』、『我們審查很嚴格』等說法予以回應。而自經區中最重要的推動業務之一國際醫療機構,無論公聽會召開之前、後,在從未正式作出負面衝擊評估,並對外說明的情形下,行政單位不但只聽醫院經營者的意見,更從不問血汗勞動基層醫護人員與消費者的聲音,對於為何自由化與資本化是強化醫療的仙丹,為何能加速引進先進醫療科技、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論述,更是欠缺具體證據,卻仍一意孤行!   在國際醫療專區公聽會上及輿論,各方代表提出多項質疑下,昨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更竟已於審查條例草案中的第三條確認可設置國際醫療機構!無獨有偶,新聞亦報導,日前江院長在行政院會中,甚至進一步指示衛福部要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在在顯示公聽會只是『表面工夫』,立法與行政部門並非想要瞭解人民與各界意見,只想要支持者的聲音,卻對損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我們要說,一個悖離醫療價值的政策,欠缺負面影響評估與基層人員意見的國際醫療,必然是一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的政策,其所形成的負面影響,損害程度完全不可逆!   國際醫療專區加速五大醫療崩壞 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立不但無助於改善既有問題,反而是協助政府免於承擔責任的遮羞布,將台灣崩壞中醫療的解藥寄託在「飲自由市場之鳩以止渴」,然而,政府沒有告訴人民的是,國際醫療機構的大幅開放,其所宣稱的僅百餘億不確定產值,卻是奠基在以私有資本取代公共資本、以商品化取代公共化、以自費階級取代醫療平等的醫療崩壞上,國際醫療專區至少將加速五大醫療崩壞:   一、醫學倫理喪失,醫師誓詞改寫: 百年醫師誓詞告訴我們,醫師將不問貧富、階級與社會地位,本於良心與尊嚴維護病人健康,然而,醫療商品化與市場化,不但所有醫療都視病人的社會與經濟實力而定價,更將病人的健康與治療視為『交易』,付得起的才有機會活命,醫師被迫成為業務員,並失去專業自主性。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置,將使台灣醫療變成『一國兩制』,當一方醫師被指示要替財團選病人賺大錢,另一方卻在不同醫療體系下,與弱勢病人苦苦支撐台灣珍貴的健保醫療體系,屆時,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將更難發展,衛福部也帶頭讓「醫療成為一種服務病人的志業」越來越難,必須克服越來越多的收入落差,醫學教育與倫理如何維繫?   二、醫療核心人力流失,血汗低薪惡化: 根據研究顯示,營利化的醫院並不會提高醫事人員薪資,反而分配較多在管理階層,當然還有股東分紅。而依現行外貿協會與衛福部在五大機場航廈所制作之國際醫療文宣與開放項目(包含顱顏重建手術、活體肝臟移植、關節置換術與脊椎手術、心血管治療與人工生殖技術…等),顯然都必須從五大核心醫療取力,而此絕大多數資源在大型醫院,因此,國際醫療機構設置,將造成國內健保體系五大核心醫療人力的流失,讓基層醫護更加血汗。我們強調,作為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消費者,絕不樂見醫師與護理等醫事人員待遇節節惡化,但也認為不應該透過剝病人的皮來實現勞動條件的改善;解決的「五大皆空」、「醫師外流」等勞動環境衍生的問題,應該從制定法規保障、健保體制調整以及限縮資本壓榨做起,「政府如果真的有心要留住優秀的醫事人才,第一件事就是研議如何合理保障醫護工作環境與制定合理工時!」   三、資本五鬼搬運,醫療成財團私有財: 財團法人醫院不是財團醫院!醫改會曾調查部份財團法人醫院對資本五鬼搬運,資料顯示:大部分醫院不會把盈餘分配給醫療人員來改善勞動環境或改善病人醫療品質。而台灣長期視醫療為非營利之公共財,自經區即使以社團法人經營,卻開放法人得以擔任社員股東與外國人得以擔任負責人,法人一向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在社員股東得以分配利潤的條件下,醫療將成財團的私有財,而在資金驅使與政策控制下,政府資金將逐步撤出公醫、健保體系與偏遠地區醫療,醫院財團化、醫療私有化是可預見的可怕結果。   四、自費持續高漲,醫療階級權貴化: 營利導向的醫療經營傷害國人基本健康照護權益,開放全自費項目,也激化醫療人員間的階層對立,即使政府企圖使用『就醫差異化』來美化『醫療階級化』,也不能否認所有大幅辦理國際醫療服務的國家,都帶動了國內醫療費用的高漲不退,並且越來越多本國人無力負擔,必須借錢才能看病,有些國家甚至出現到鄰近國家尋求醫療的現象。而因為大量的自費,所帶來的經濟收入,不但只進入少數經營者的口袋,而且包含醫療設備與醫師在內等,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也都湧向自費的權貴階級,直接衝擊到廣泛的全國民眾就醫權利。而其所宣稱可以購買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嘉惠病人的好處,更是荒謬,台灣現行體制之下,缺的不是先進醫療設備,而是『有效』的醫療服務,『夠新才是好』的迷思,在自費利潤的誘導下,也迫使民眾消費不必要又無效的醫療。   五、衝擊健保資源分配,惡化健保醫療品質: 健保資源不僅僅只有『健保給付』這項錢的議題,政府多次對外強調,並且許多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支持者,甚至立委,都說『不與健保特約,不使用健保費』,就對健保不會造成衝擊,但是健保資源豈只是『錢』,它還包含特約醫事人員、設施設備與病床等,自經區允許醫師可以兼職(以每週二十小時,等於每週至少50%時間兼職,以出診、會診、支援等形式至自經區提供服務),且開放相關醫療重症項目,執行者多為中大型醫院,特別是醫學中心與財團法人醫院所擅長的項目,當台灣大型醫院急診病人苦於壅塞等床時,政府卻要名醫支援國際醫療服務,這不是剝奪,什麼才是剝奪!如此剝奪,除了醫護過勞加劇外,更將形成健保體系醫療品質下降,使健保成為次級醫療,衝擊病人安全,挹注再多的健保捐也無法挽回!   我們再次強調,若政府欲以經濟成長為誘因,引進中國等外國資本,將對醫療形成更難以撼動的利益結構,使醫療崩壞之沉痾更難解決,最終將病入膏肓,使被政府背棄的全體人民與崩壞之醫療陪葬。衛福部宣稱的各項管制措施,包含床數規模、辦理區域擴及各縣市、對健保體系的影響、自費現象的管理等等,都未能在自經區條例中具體規範,自經區條例與經營項目中有過多不當的空白行政授權,有模糊至極的『假條例、真闖關』,有價值不明的營運項目,一個空白授權的條例,如何說服社會大眾不會影響其健康權益? 我們呼籲,政府資源應優先照顧台灣人民之健康,確保國人之健康權益,立法院應拒絕做行政院的立法局,籲請立法委員全面刪除自經區條例中關於國際醫療機構之條文,共同捍衛台灣百年立基的醫療體系,保障國人健康權。   出席人員: 督保盟召集人黃淑英、發言人滕西華、醫勞小組執行委員陳亮甫/陳帛威、陳宗延、公醫時代發言人黃致翰醫師/劉介修醫師、醫改會組長朱顯光、陽明公衛所黃嵩立教授    
+ read more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  自經區條例審查仍欠缺程序正義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 自經區條例審查仍欠缺...
    民主,不是裝飾品   醫療不是商品,自經區條例審查仍欠缺程序正義    據悉明日(4月28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然自經區條例之審查,行政與立法部門仍未從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過程中,學到『民主必須傾聽並回應人民的聲音』這堂課,在行政部門未作出整體衝擊評估報告與回應民間質疑前,立法部門即進行逐條審查,仍是程序不正義!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重做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之後,再進行條例審查。    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之影響不亞於服務貿易協議,其政策決定過程與服貿卻如出一轍,一樣黑箱。立法院幾經民間團體要求,經朝野協商,承諾先辦理五場公聽會後,再進行條例的審查,公聽會辦了,然而卻是政令宣導,對於民間的質疑與擔憂,政府一律採『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自由化開放是台灣生存唯一的路』、『利大於弊』等說法予以回應,卻從未正式作出負面衝擊評估對外正式說明。自經區中最重要的推動業務之一為國際醫療,對於為何自由化與資本化是醫療仙丹,為何能加速引進先進醫療科技、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論述,更是欠缺具體證據,即使公聽會召開之前、後,至今都未能具體回應外界質疑聲浪,亦只有調查意欲營利的醫院經營者意見,卻從不蒐集消費者與基層醫事人員的看法。據新聞報導,日前行政院會江院長甚至進一步指示衛福部要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在在顯示公聽會只是『表面工夫』,並非想要瞭解人民與各界意見,只是想聽支持者的聲音,卻對損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自經區條例與經營項目中有過多不當的行政授權,有模糊至極的『假條例、真闖關』,有價值不明的營運項目,『民主不是裝飾品』,我們呼籲立法院不要做行政院的立法局,應先要求行政院補正衝擊評估報告並回應人民聲音,經各界檢視及廣泛討論後,再行審查,制訂一個符合全民利益的經濟條例。    延伸閱讀 醫療經濟產業化--國際醫療專區      
+ read more
[記者會] 國家認證  『藥』命保證? 藥品PIC/S GMP認證也出包
[記者會] 國家認證 『藥』命保證? 藥品PIC/S GMP認證...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新聞稿   國家認證  『藥』命保證?   藥品PIC/S GMP認證也出包     繼本年8月30日,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下稱督保盟)與立法委員陳節如召開記者會,揭發市場上高達3841項藥品不符相關藥品查驗規定與藥事法,其中影響民眾重大用藥安全最甚者為應做「生體相等性(BE)」而未做之項目。歷經四個月,食藥署於102年12月3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其中33項必須重新執行BE試驗,仍有21項藥品待查。今日督保盟再度召開記者會,揭露此33項藥品竟幾乎都由通過食藥署藥品PIC/S GMP或GMP優良品質認證的藥廠製造!簡直是國家認證,『藥』命保證! PIC/S GMP品質出包,違規情節重大者應撤照     繼食品GMP、肉品CAS認證失靈後,藥品PIC/S GMP品質認證也出包!PIC/S GMP為96年12月19日公告實施之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通過PIC/S GMP認證者,其健保給付甚至高於沒有認證者,而103年12月31日止,若藥廠未能取得PIC/S GMP認證,將無法在台製造銷售任何藥品。然而這個表面看似嚴謹的品質認證,卻無品質保證!督保盟發現食藥署此波公佈33項違規須重新執行BE藥品中,共計11家藥廠生產,其中竟有十家藥廠、高達九成一為藥品PIC/S GMP或GMP品質認證藥廠,占總認證家數15.8%令人駭然!(截至12月24日止,食藥署認證之PIC/S GMP藥廠總數為57家)依食藥署12月3日公布之資料對照顯示,PIC/S GMP認證之9家藥廠分別為南光、五洲、瑞士、大豐、瑞安、永勝、美時、健喬信元醫藥生技、培力等9家,而具一般GMP認證者為國嘉製藥,另一瑩碩生技製藥則尚未取得PIC/S GMP認證。其中南光化學製藥在33項藥品中更佔了13項,五洲則是7項藥品,分居一、二名。藥品PIC/S GMP原本是優良廠商認證,如今卻成了違規大戶,有何品質、優良可言?國家認證不再是品質保證!     為保國人用藥安全,且建立PIC/S GMP認證威信,督保盟呼籲,食藥署應比照食品GMP,對於違規情節重大者應廢止違規藥廠之PIC/S GMP認證資格及標章,不應魚目混珠。督保盟也要求食藥署應立即向國人公佈,其餘未公佈之三千多個違規藥品之藥廠是否也有PIC/S GMP認證,一併納入監視與撤證評估名單中,否則如何重拾國人信心?   應重新執行BE之藥品,應立即下架     12月3日食藥署召開記者會公佈需重新執行BE之33項名單,當日媒體普遍報導為『下架』,然而事實不然,食藥署於12月9日發函給健保署及各地衛生局、相關醫師與藥師公會與藥廠等,公文中認定此33項藥品雖『須重新執行BE試驗,以確認與變更前吸收無差異』,但『安全無虞』,除未依法要求『下架』外,僅提醒醫師『儘速替正在使用該等藥品之病人尋找其他適當之替代藥品』。因此導致健保署至今仍持續給付該等藥品,除少數醫學中心已自行停止調劑該等藥品外,此33項藥品至今仍在市場上持續流通,而其中高達27項已上市超過15年,醫療院所與大眾皆不知此33項藥品自何年起開始違規,民眾究竟吃下多少有療效疑慮的藥品。   應立即公布21項藥品查核結果     食藥署於12月3日記者會時,提及除33項藥品外,另有21項藥品正在查核中,據悉查核結果已經出爐,食藥署應立即公布此21項藥品之品項與違規情節,若有應執行BE者,應即立刻下架,且同時違反PIC/S GMP認證者,比照前33項,納入監視與評估撤除PIC/S GMP標章名單中。     為鼓勵國內製藥品質,通過PIC/S GMP認證之藥廠甚至領有較優之健保給付價,甚至103年起欲實施『同成分、同品質、同藥價』之三同政策,如今卻爆發領取較好給付之PIC/S GMP藥廠大量違規的情事,無疑以人民之健保費挹注違規廠商等荒謬情事。督保盟重申,法律不應有假期,甚至是選擇性執法。有療效疑慮便是有安全疑慮,療效不佳等同品質不佳,嚴重影響民眾健康與醫師診治,既然依法需重新執行BE試驗,食藥署應確立此33項與21項藥品之替代用藥明細,並即日起要求違規藥品立即下架回收,全國醫療院所停止調劑,當全民的食藥署!   經評估需重新執行BE試驗藥品清單 註:以下取自食藥署網站   為確保藥品之品質,防止藥品製造過程中可能產生之交叉汙染、及生產過程中誤用不當原、物料之情形,美國率先於1963年公佈實施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簡稱GMP),我國則於民國71年(1982年)頒布優良藥品製造標準,正式推動實施藥廠GMP制度。至民國96年12月19日公告推動實施國際GMP標準(PIC/S GMP,即歐盟GMP標準)。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