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

自體免疫疾病,女人多於男人─ 答案藏在皮膚裡
2019.05.18
自體免疫疾病,女人多於男人─ 答案藏在皮膚裡
為什麼女人的免疫系統會比男人的更常集結起來作戰,造成她們得到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的風險是男性的9倍呢?這個問題始終是醫藥領域的大哉問,近日一項研究發現或許答案就藏在皮膚細胞裡!   女性皮膚細胞有較多VGLL3分子是關鍵 三年前已有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女人的皮膚細胞比男人擁有更多的VGLL3分子。這次的新研究進一步在老鼠身上發現,皮膚細胞有太多VGLL3分子,迫使免疫系統加速運作,觸發自體免疫發生反應,出現自我攻擊的情形,甚至會傷害超出皮膚部位之外的其他體內器官。   研究主要作者Gudjonsson 博士表示,VGLL3分子會調節那些女性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的免疫基因,但它不受性荷爾蒙所控制。研究顯示,在轉植基因(transgenic)的老鼠身上,單就皮膚裡有過多的VGLL3分子就足以驅動其出現一種和系統性紅斑性狼瘡有驚人的相似處的症狀,包括皮膚出疹子,以及腎臟受損。   導致女性皮膚細胞有較多VGLL3的原因還不清楚,研究團隊推測或許是經過了一段演化時間,女性發展出更強的免疫系統以對抗感染,但卻可能因為誤將之視為入侵者,反而得付出自體免疫疾病風險提高的代價。   現今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許多療法(如:類固醇)會造成患者更容易發生感染或增加罹癌風險,這項研究辨識出VGLL3的相關性,或許將有助未來研究尋找更加安全的新療法。現有療法發揮的效果不如預期,有患者已表達興趣願意提供皮膚的DNA樣本供研究團隊使用,研究團隊也希望能再獲得更多患者的幫忙,加入開發新療法的研究行列。   本研究近期刊登於JCI Insight期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18)        
+ read more
新發現:為什麼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女多於男?
2018.06.13
新發現:為什麼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女多於男?
在自體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系統會誤將自身的組織視為外來的異物而產生抗體攻擊之。幾乎所有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影響女性的人數都比男性多。紅斑狼瘡(SLE)的性別差異尤其大,十位患者中有九位是女性。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風濕病和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為什麼女多於男的可能原因,對未來的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原來睪丸素(睪酮素,TESTOSTERONE)是關鍵! 眾所周知,雄性激素「睪丸素」和保護人體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有關。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受保護,因為女性只有男性十分之一的睪丸素。   睪丸素會減少B細胞的數量。B細胞是在脾臟產生,會釋放抗體的淋巴細胞。在某些狀況下,有些B細胞失去了對於自體組織或細胞的容忍,而產生對付自體組織或細胞的有害抗體。而此研究試圖了解睪丸素和B細胞之間尚未被瞭解的的關係。   經過多次老鼠實驗和檢視128名男性血液樣本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睪丸素和B細胞有關的關鍵在於蛋白質BAFF。這種蛋白質使B細胞更具活力,而睪丸素會抑制BAFF。如果你消除睪丸素,你會得到更多的BAFF,從而在脾臟中產生更多的B細胞。女性因為較低的睪素丸,因此會有較多缺乏容忍度的B細胞。這個發現在過去從未有過。   研究支持了以前一項研究結果,過去的研究表明BAFF的遺傳變異可能與紅斑性狼瘡等疾病的風險有關。這種疾病是用BAFF抑製劑來治療,但是這種藥並沒有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研究者Asa Tivesten表示,這就是為什麼這種關於人體如何調節BAFF水平的訊息非常重要的,這樣就可以繼續將散落的訊息拼在一起,並試圖了解哪些患者需要BAFF抑製劑的治療及哪些不用。因此,這次的研究結果是未來進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藥物的基礎。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6.06)      
+ read more
紅斑狼瘡增加失智風險
2017.11.27
紅斑狼瘡增加失智風險
紅斑狼瘡,會引發身體的免疫系統破壞身體的部分細胞,包括腎臟,肺部,皮膚和血管。女性患者多於男性,病發年齡在15-44歲之間。 根據以色列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紅斑狼瘡這種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不分年齡,其失智症的風險比正常人多達50%。 以前的研究也曾建議紅斑狼瘡可能同時破壞記憶和認知的功能,而根據新的研究作者,則建議醫師遇到病人有早發性失智的症狀,要檢查是否有紅斑狼瘡。 專家已經指認狼瘡的多種面貌,包括神經精神紅斑狼瘡就有19種類型,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認知和記憶的功能,甚至引起心理和精神的症狀。 有些患者「紅斑狼瘡霧」的經驗總括描述有:難以集中,記憶和表達自己。也可能隨著有憂鬱症和焦慮。這些症狀類似失智或老年癡呆症,後者影響約5.5百萬美國人。最近的研究顯示,即使患者沒有神經精神類型的紅斑狼瘡,得失智症的風險仍然比正常人大。 美國小天后賽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去年透露她有紅斑狼瘡,恐慌和憂鬱症使她提早取消世界巡演。她做了腎臟移植,由她最好的朋友捐贈。 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是紅斑狼瘡的主要治療之一,80%的患者依靠類固醇,避免疾病相關的發炎和突然發作。但也有不好的副作用,戈梅茲説會使她的體重波動。而且患者的喪失記憶和認知失調也與類固醇相關,但在這位歌星的身上尚未有這樣的現象。 研究作者指出,現有的安全療法中,並不能處理紅斑狼瘡和認知上的困境。這個疾病缺少持久性的解決辦法,面對許多年輕的患者,令人感到挫折。但作者仍希望,經由瞭解患者會有早發性的認知能力下降,至少可以有某個程度的逆轉。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1.10)        
+ read more
2016台灣首屆「為女著紅日」:終止心/血管疾病性別偏見
2016.03.16
2016台灣首屆「為女著紅日」:終止心/血管疾病性別偏...
在台灣,平均每小時有1.4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近五年來(98年至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了20%,其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然而,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我們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依然不及婦癌;此外,社會大眾也普遍地不瞭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臨床表現上具有性別差異。為了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與重視,台灣女人連線、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穿紅衣行動,邀請民眾在3月11日(五)「為女著紅日」穿上紅色衣飾,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例如:女性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參考「衛教單張」、「懶人包」)。然而,台灣社會並沒有普遍的認知到這些資訊,易造成婦女健康的傷害。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至今已有超過50個來自全球的團體響應此項行動,2014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今年為3月11日),並邀請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共同響應。台新秉持關心女性、最懂女人心的精神,號召所有分行同仁在311這一天共同貼上「為女著紅」之貼紙;太平洋SOGO百貨在3月期間也在其所有分店服務台放置心/血管衛教單張,供民眾自由取閱。此外,在3月11日下午也於太平洋SOGO忠孝店中大門前舉辦「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邀請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擔任公益大使,藉此宣導「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之衛教資訊,提醒民眾注意心/血管健康。 [311為女著紅下午SOGO臉書串連活動]        
+ read more
Go Red Taiwan!看見女「心」記者會
2015.10.08
Go Red Taiwan!看見女「心」記者會
  GO RED, TAIWAN!看見女「心」   10/8(四)台灣女人連線與病友團體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及社團法人乳癌病友協會召開記者會,強調政府應正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特殊需求。會中病友團體現身說法,分享政府未重視他們的疾病所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會的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內科張博淵醫師也說明,台灣醫界至今對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敏感度仍不夠,容易使女性因為誤診或延誤就醫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並且在所有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中,女性缺乏對疾病的警覺是最主要的風險因子。最後,與會團體與醫師一同要求政府響應婦女團體所推動的「Go Red Day TAIWAN」行動日,呼籲政府、醫界加強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宣導,以提升女性對疾病的警覺並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詳細新聞稿如下所述: 台灣女人連線、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社團法人乳癌病友協會   聯合記者會     9月27日是世界心臟日,但我們看到政府的宣導仍強調男性的心/血管健康,忽視女性。事實上,它一直是女性前二、三大死因!根據衛福部統計,2014年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有12,670人,遠多於死於婦癌的3,259人!近20年來,眾多的研究指出女性由於和男性有生理的差異及不同的生命經驗,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防及診斷/治療上也和男性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今天記者會與會者特別身著紅色上衣及領帶,以響應國際關懷女性心臟病的「Go Red」行動,希望讓社會看到女人的「心」,提醒女性對自身心/血管疾病的認知及警覺,更呼籲政府更要有性別差異的防治政策,從生理、心理、社會的層面確實照顧女人的「心」!   女人的風險:更年期及特殊疾病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生命過程,而此時,女性面臨了多重心/血管的風險:首先,雌激素減少降低對心/血管的保護,使女性血壓上升;其次,此時期女性易罹患糖尿病,研究指出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是男性患者的7倍;再者,更年期也正值女性離婚好發年齡(45-55歲),離婚女性因為心理壓力,其罹患心臟病風險是未曾離婚的女性的1.24倍。      以女性居多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乳癌,其心臟病的風險也較高。紅斑性狼瘡患者好發於年輕女性且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而國外文獻指出,患者之主要死亡原因為心/血管疾病,原因是除了體內常有變異且容易發炎的高密度脂蛋白外,腎臟疾病、肥胖及患者長期服用的類固醇也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但是目前針對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仍不多,思樂醫之友協會理事長龔麗娟表示,從她們服務的經驗來看也的確發現有許多個案是腎炎所引發的心臟病。      乳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因心臟位居在其照射部位之後方,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如:動脈硬化、心包膜疾病或心衰竭等,特定的化療藥物更會惡化這些放射線所引起的副作用。然而,目前許多患者主要是從國外文獻了解到放射治療所增加的心臟風險,且乳癌病友團體表示當他們經心臟科醫師轉介至腫瘤科後,竟獲得腫瘤科醫師否定放射治療會增加心臟疾病風險的答覆,顯示在缺乏心臟科與腫瘤科跨部門合作下,腫瘤科對乳癌患者心臟疾病風險的意識仍不足。      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中/高齡女性、自體免疫疾病及乳癌患者之心/血管健康的宣導,並提出合宜的政策。病友團體也強調需要醫療體系更關注疾病本身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並在治療上尋找能降低心/血管風險的策略。   心/血管疾病臨床上男女大不同   女性和男性在生理、結構上的不同,心臟病的呈現處置也不一樣。在病情上,有1/4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呈現特有的「非典型」的症狀,如: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在診斷上,以「踏步機測試」的女性偽陽性(10─40%)遠高於男性(10%-20%);在用藥上,阿斯匹靈可以預防男性心臟病,卻不能預防女性心臟病等;在治療上,支架對於男性的效果較好。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張博淵醫師說明,至今美國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已20年之久,但台灣醫療領域仍缺乏心/血管疾病具性別差異的意識,再加上女性「非典型」症狀難以辨識以及繁忙醫療,台灣女性病患可能被診斷錯誤或延誤就醫,導致女性一旦罹患心臟性疾病死亡率就會比男性高。並且張醫師強調,除了男女共有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三高、吸菸及肥胖外,女性還有更年期、特殊疾病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女性缺乏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才是最大的風險因子。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李麗芬表示,雖然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女性主要死因,但是,政府對於女性健康政策主要是「生育健康」及「婦癌」,忽視女性特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此疾病之男女性別臨床差異。因此,將推動三月的第一個禮拜五為「Go Red Day TAIWAN」行動日,以提醒國人、醫界與政府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藉此加強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宣導,並要求政府制訂具性別差異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及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      
+ read more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2015.07.15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的早產發生,5%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ore)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